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正文

2010—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三年方案

时间:2022-01-31 15:18:09 浏览量:

XX县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方案(2010—2012年)  
      为了全面落实我县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工作任务,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此方案。  

一、基本情况与发展现状  

(一)现实基础  

XX县是XX省边境县份之一。全县总面积32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8.3万亩,年平均气温3.2-3.8℃,平均降雨量488—543毫米,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现辖8镇3乡,123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9万人。XX物产丰厚,已探明的煤炭储量达34亿吨,是原煤炭部确定的全国1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年产原煤400万吨。有金、铜、铁、铂、钯、镍、铝、石墨、莹石、水晶、石灰石、大理石、粘土等矿藏25种。全县共有大小河流9条,平均年径流总量4.34亿立方米。XX交通便利,距省城XXX500公里,距XX镇、XX、XXX三个口岸分别为100公里、230公里和250公里,距XX市区15公里。XX机场在境内即将通航,为XX进一步扩大开放打开了一条便捷的空中通道。  

(二)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市的重大工作部署,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机遇,开拓创新,务实苦干,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4亿元,同比增长11.2%。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36918万元(不含基金),同比增长36.9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488万元,同比增长20.05%。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6亿元,同比增长2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7.3亿元,同比增长15.9%。  

──农业特色产业初具规模。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农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以水稻、玉米、大豆、烤烟、万寿菊为主的县域特色产业。全县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30万亩,经济作物面积18万亩。  

──县域工业体系初步形成。目前,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户,资产规模13.1亿元,初步形成了以煤化工、电气热、矿产资源精深加工、医药药材、新型建材、粮食产品精深加工等产业格局,工业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9.9%。  

──城乡基础条件明显改善。城区建成面积已拓展到6.4平方公里,城区道路长度增加到 41594米 ,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光缆覆盖率达到100%。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1.98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8平方米,农村住房砖瓦化率达到87.1%。自来水普及率城镇达到92%,农村达到56.4%。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447.696公里。水泥公路通村率达85%,通乡公路实现100%水泥路面目标。  

──经济发展活力日益增强。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开放开发步伐明显加快。全县私营企业达到        

348户,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47.2亿元,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7.8%,财政贡献率为75%。  

──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防震减灾先进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等30余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有着良好的人文环境。  

(三)机遇与挑战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加速,世界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结构调整和稳定增长期,有利于我县更大范围地利用国际市场、资本和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更快发展。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重化工业产品市场空间增大,这为我县这个资源相对富集、能源充足、生态良好的县份大力发展煤化工产业带来了难得的市场机遇。特别是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继续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支持,我省推进东部煤电化基地建设,这些都是我县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但也要看到,我县基础较为薄弱,经济总量小、财力不足,农业产业化程度和城镇化水平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等,这些都严重地制约了我县县域经济发展。今后三年,我省将处于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各县(市)发展竞争将日趋激烈,发达县(市)在资金、技术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对XX的发展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二、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及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2010—2012年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XX县全面提升发展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今后三年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发展为主题,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加快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打造煤电化强县,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推动XX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坚持立足资源优势,突出区域特色原则  

根据资源、产业特点以及区位、政策、环境等因素,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生态、绿色特点,培育特色经济,推进资源的深度广度开发,实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统筹县域协调发展,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产业格局。  

2、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原则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积极协调工业化进程中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安全发展。加快转变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结构,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坚持拓展发展空间原则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对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并举措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吸引外资,拓展发展空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带动项目建设,促进结构调整,实现自主创新,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  

4、坚持重点突破原则  

通过农产品深加工,打造XX优势。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提速的载体,突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在重点突破的同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积蓄发展后劲,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循环、可持续”的循环经济发展。  

5、坚持以人为本,保证人民群众利益原则  

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搞建设,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三)发展目标  

2012年,我县将发展成为农业现代化特色鲜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服务体系辐射功能增强、社会保障体系完备、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和谐稳定的农业大县、工业强县。  

1、经济发展指标  

生产总值达到80.6亿元,年均增长10%。由县长XX、副县长XXX负责,统计局牵头,经济计划局、农委、教育局、卫生局等部门实施。  

财政全口径收入实现62919万元,年均递增15%,一般预算收入实现24370万元,年均递增12%。由县长XX、副县长XXX负责,财政局牵头,国税局、地税局负责实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2.6亿元,年均增长25%。由县长XX、副县长XXX负责,经济计划局牵头,招商局、民营局、建设局、农委负责实施,统计局、各乡镇配合。  

2、经济结构指标  

招商引资达到2.55亿元,年均增长10.4%。由副县长XXX负责,招商局牵头,各乡镇、各委办局配合。  

工业增加值达到26.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32.6%。由副县长XXX负责,经济计划局牵头,民营局、统计局等部门配合。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增加值达到17.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1.5%。由副县长XXX负责,民营局负责实施,统计局配合。  

   3、社会发展指标  

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其中,就业率达99%,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均达100%。由副县长王素负责,劳动局负责实施,社区配合。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45‰以内。由副县长吴公男负责,计生委牵头,各乡镇、各部门负责实施。  

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由副县长吴公男负责,广播电视局负责实施。  

4、生态环境指标  

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率每年降低5%。由副县长XXX负责,经济计划局牵头,统计局及相关部门配合。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完成省市下达的减排指标。由副县长赵醒负责,环保局负责实施。  

农村安全用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由副县长沈涛负责,水利局负责实施,各乡镇配合。  

三、主要任务  

(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2012年,力争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32.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37元,年均增长6%,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 5万人。畜牧业产值达到11.2亿元。  

1、推进农业基地建设。建立绿色无公害水稻生产区、旱作农业生产区、绿色瓜菜生产区、规模和特色养殖区。粮食总产稳定在 5亿公斤 以上,绿色食品面积达到24万亩,实现销售收入3500万元。  

2、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通过组织实施科普之冬、 “村村大学生计划”工程,提高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的科技水平,重点推广优质水稻、大豆、玉米种植的高效实用技术。  

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着力培育一批竞争力强、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充分利用我县优质水稻、玉米、万寿菊等种植基地的优势,通过引进正邦集团、光源集团等大型农业开发企业,促进“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的发展,尽量延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做大做强玉米、大豆、水稻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整合现有的粮食存贮企业,深入实施品牌战略,推进品牌农业发展。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施作用,搞好大型灌区续建,规划建设大石河水库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积极实施生态公益林管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城乡绿化工程,搞好小流域治理项目,建立水土治理综合防治体系。提高大型农业机械装备水平。农业机械化率要达到93.5%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46万千瓦。  

(二)加快工业化进程  

(1)加快推进XX工业园区建设,增强园区集聚效应。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入园投资兴业;加速园区产业集聚,尽快形成企业集群,增强集聚效应。园区建设以宝泰隆焦化公司、北方焦化公司、华鑫塑料公司为重点,按照生态工业理念,不断引进补链企业,扩大园区企业规模,形成煤—焦—电(电石)—化—建材生态工业链条。重点推进宝泰隆焦化公司98万吨焦化项目,带动360万吨洗煤、10万吨甲醇、5万千瓦发电这一煤电化项目的建成投产;对北方焦化公司260万吨洗煤、2.4万千瓦煤气发电和1万吨硅铁项目要加速筹集资金,促其建成投产;华鑫塑料公司30万吨PVC树脂和30万吨烧碱项目要在2012年底前建成投产。到2012年,园区各类企业要达到20户以上,园区经济要实现总产值45亿元,税金5亿元。  

(2)加大现有煤矿的整合和改扩建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提高煤炭产量。到2012年,计划全县原煤生产能力达到1000万吨,实际产量达到600万吨以上,煤炭产业年产值达到20亿元,税金2亿元。  

(3)大力发展原煤洗选厂,基本杜绝煤炭的“原”字号销售。我县现有洗煤能力近500万吨,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和宝泰隆焦化公司98万吨焦化项目的建成投产,我县原煤洗选能力将达1300万吨。  

(4)加快煤电化工产业的发展步伐,实现煤炭资源的精深加工。积极发展现有煤化工和煤电企业,逐步提高原煤加工转化和精深加工能力,延长煤化工产业链,形成以煤化工园区为载体的煤电化产业集群。抓住我省建设东部煤电化基地的机遇,依托我县煤炭资源优势,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发展煤电化工产业,实现原煤就地转化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积极支持大唐集团在我县开发永庆煤田, 建设180万吨烯烃、两个30万千瓦电站和两个500万吨矿井项目。  

(5)加大非煤矿产资源的开发力度,尽快形成支柱产业。以钼矿、铂钯矿、岩金矿、萤石矿、硅藻土矿、膨润土矿的勘探、开发、加工为重点,发展矿产资源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条,尽快使非煤矿产资源实现精深加工,并成为我县财政的支柱产业。积极抓好金场沟钼矿的易地改扩建项目和五星铂钯资源、四山岩金资源的开发。在此基础上,加快萤石矿、硅藻土矿和膨润土矿等重要矿藏的开发力度,力争到2012年,实现非煤矿产资源产值6亿元,税金6000万元。  

(三)加快城镇化步伐  

学习借鉴外地在城镇建设上的先进经验,强力推进我县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强城区建设,不断扩大县城规模。  

(1)进一步完善修编县城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2)完善环保、防灾体系,建设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3)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加快旧城改造,  

开发新城区,改善生活环境,完成城区自来水改造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工程;  

(4)完善修编我县公路建设规划,建设畅通的城乡道路网络;  

(5)发挥依山临水的优势,提高城区绿化水平,到2012年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5.5平方米;  

(6)加大城管执法力度,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  

加大对凤凰山、麒麟山、侵华日军要塞、锅盔山庄等规划地的开发、保护力度,将其建设成为以休闲娱乐、生态度假、爱国教育、冰雪运动为主要功能的旅游区,并逐步打造成旅游的典范。到2012年,年接待游人力争达到40万人,旅游收入6400万元。加强鸡林乡民族风味饮食一条街建设,增强服务的趣味性、娱乐性,逐步提高吸引力。实施服务业跨越计划,在改造提升餐饮、零售、房地产、金融等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重点推进商贸流通、电子商务、信息、保险等新兴服务业发展。  

(五)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  

事业单位改革:按照规范、搞活和发展的要求,加快建设事业单位管理体制进度,调整事业单位结构布局,进一步推进事业单位整合。  

林权制度改革: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建立起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多种经营方式并存,责权利相统一的集体林业经营体制,逐步确立产权归属明晰、经营主体落实、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监管服务有效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稳定的林业公共财政保障体系和有效的林业管理服务体系,全面理顺林业生产关系。  

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化、生态化、设施化、标准化步伐,推进耕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牧业向养殖小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教育体制改革: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关心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逐步建设学习型社会和现代教育体制。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着力探索建立以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为核心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全面、安全、有效、方便的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县、乡(镇)、村三级医疗机构联动,提高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质量。加强传染病防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  

文化体制改革:加大开放文化市场力度,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满足城乡居民最广泛的文化需要。  

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健全投资项目领办制、限时办结制等服务制度。坚持内、外资并重的原则,在强化对外招商引资的同时,激活内资。帮助企业解决招商引资技术难题。在现有基础上,逐步培育建立一批具有经济实力的进出口创汇企业,商务部门要积极指导并帮助企业办理进出口许可证,向上努力争取更大的企业出口配额,变委托出口为直接出口,改变我县进出口企业少、金额小的现状,争取到2012年进出口贸易额有较大幅度增长。  

(六)加强公共服务事业建设  

整合资源、优化布局、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更加积极主动、扎实地抓好各项公共服务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教育
    以全面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为重点,巩固教学布局调整成果,购置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在加强师资力量的同时,不断提高教学硬件水平。
    2、卫生
    全面改善全县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健全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医疗救助体系,巩固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3、劳动保障
    健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加强服务设施建设,购置相关设备设施。
    4、文化
    以建设乡镇文化工作站为重点,改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全面充实完善县级文化设施建设,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5、广播电视
    在完成全县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目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扩大农村广播电视有效覆盖面。积极实施数字电视工程。
    6、体育
    改善城乡体育设施条件,实施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偿向社会开放县第二中学体育场馆。
    7、人口和计划生育
    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的要求,以乡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建设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体系。
    8、社会福利
    扩大低保覆盖面,实现城镇低收入群体“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受灾群众纳入低保覆盖范围。不断完善县福利院等民政基础设施。
    9、科技
    加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普及科技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和方法、倡导科学精神、宣传科技成就及作用,推广利用先进实用技术,全面提升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10、气象
    围绕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和台站基础设施的目标,全面提升气象业务现代化水平。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经济计划、财政、农委、统计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域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产业发展、重点项目、配套政策落实和协调调度等相关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对县域经济发展进行指导督促、组织协调。加强年度计划与《方案》的衔接,按照《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分年度抓好落实,确保《方案》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工作效率。严格落实县委、县政府出台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等政策性措施,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强化政务公开,全力打造诚信XX、效能XX。突出整治和改善投资软环境,切实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为企业发展营造公平、透明、高效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挖掘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招商引资的深度,强力吸引域外资本和生产要素向XX集聚。  

3、实施人才兴县战略。把人力资源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来抓,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统筹抓好各类领军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优秀青年创新人才储备,加快培养农村新型人才,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发展经济的本领,努力打造务实敬业、高效廉洁的公务员队伍,开拓创新、艰苦创业的企业家团队,知荣知耻、勤劳务本的大众群体,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建立完善推进工作机制。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建立切实有效的推进工作制度,形成齐抓共管的良性机制。将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列入部门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县政府督查室对重点工作定期进行督查、指导,建立定期通报制度,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附: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名单  

   

   

   

   

XX县县域经济发展领导小组  

   

组  长:XX    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XXX    县政府副县长  

XX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XXX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XXX    县经济计划局局长  

        XXX    县农委主任  

        XXX    县财政局局长  

        XXX    县统计局局长  

        XXX    县教育局局长  

        XXX    县卫生局局长  

        XXX    县科技局局长  

        XXX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XXX    县建设局局长  

        XXX    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  

        XXX    县煤炭局局长  

        XXX    县环保局局长   

        XXX    县人民银行行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  任:XXX(兼)  

副主任:XX  县经济计划局副局长  

        XXX  县经济计划局副局长  

   

推荐访问:县域经济发展 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