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正文

2007年生猪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

时间:2022-01-01 15:14:58 浏览量: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一直在高位徘徊,进入5月份,猪肉价格反常地在淡季暴涨。一些地区农贸市场猪后腿精肉价格最高已卖到26元/公斤,比5月初每公斤18元上涨了四成多,比上年同期整整涨了一倍。猪肉的涨价可能带动整个食品链价格上扬。在这一波及全国的“涨”声中,结合去年粮油价格上涨的情况,可以想见,猪肉价格上涨引发的民生问题不能小觑。
  最近我们在江苏盐城进行的生猪产业现状快速调查结果表明:目前生猪饲养正在复苏,但存在问题不容忽视。 

  近两年生猪及猪肉价格波动情况

  打开近两年生猪价格走势图,犹如坐过山车般心颤,是近十年来市场波动最频繁、振幅最大的一次。2006年农历新年刚过,生猪价格便直线下滑,6月中旬跌至谷底并开始有所反弹,6月平均收购价仅为4.63元/公斤,养猪业处于亏损状态。在9月上旬生猪市场逐渐高出利润盈亏点,其后几个月的价格走势更是一路飞涨,猪肉市场零售价格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生猪生产现状

  受去年上半年养猪比较效益低,下半年天热又发生疫情,导致生猪大批死亡的影响,一些农户生猪饲养大为减少。9月份以后生产开始恢复,由于繁殖饲养周期约需一年时间,目前的生猪价格仍处于运行周期的上升期。  
  一是生猪饲养户骤减,养猪格局发生变化。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以来,无论是散养还是规模养殖,饲养户数均比去年同期明显减少。散养户减少了35%以上,规模养殖户减少了25%以上。原先1-2头的生猪散养户大为减少,空栏户增多;但规模养殖户养殖规模扩大,全年出栏肥猪100头以上的养殖户明显增加,呈现出“少养不如不养,养猪就要养多”的新格局。
  造成生猪饲养户大撤退的原因有二:一是疫病、市场风险,农户信心受挫。2006年上半年行情不好,赚不到钱还赔钱;2006年下半年行情虽有好转,但是高热病流行,导致生猪大批死亡,血本无归,有钱难赚。经过2006年的一系列的冲击,部分养猪户已对养猪心生恐惧,而信心的恢复还需要一个过程。二是外出打工,挣钱多还省心。养一头育肥猪需要3-4个月,不如在外打工挣钱舒服,有技术能吃苦的每月可挣千元以上,不像养猪那样累、那样脏。劳动力成本升高,进一步挤压养殖环节的利润,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一个因素。
  二是生猪饲养量下降,存栏减少。受2005、2006年猪价低迷和疫情影响,部分养猪户感觉养猪风险大、补栏积极性不高,直接导致生猪存栏数量较去年同期下降。据调查,今年1—5月生猪出栏比去年同期下降30%左右,目前生猪存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5%以上。
  三是近期可供出栏生猪不多,猪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由于不少养猪户害怕猪价下跌以及天热发生疫情,已赶在5月份出栏,6、7月份可供出栏的生猪很少,近期毛猪供应量仍然短缺。  
  四是可繁母猪饲养量大幅下降,仔猪供应不足。调查的饲养大村母猪存栏同比下降50%左右。受母猪存栏低的影响,仔猪货源短缺,价格暴涨,养猪户投入成本增加,风险加大。 

  生猪生产销售中需要反思的问题

  这次猪价暴涨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有关方面对去年猪价暴跌的漠视。各级政府往往过于关注城市消费终端出现的价格上涨,却忽视农村生产环节价格暴跌释放的供求信号,从而失去了为养猪户提供弥足珍贵的信息和指导意见,也失去调控市场猪肉价格的最佳时机。 
  一是缺乏正确的信息引导养殖。调查中养殖户反映,由于缺乏对市场的了解和分析,看到养猪有较大收益时便纷纷补栏,一旦价格下跌就大量出栏,导致经营不稳定,影响了生猪养殖产业的整体发展和收益。同时生猪市场供求完全由市场调节,市场价格调节又具有盲目性及生产的趋利性,容易引起市场供求失衡。当生猪价格持续下降、行情低迷时,养殖户丧失信心,造成一些地区大量抛售生猪、空栏不补等现象出现;当生猪价格不断上涨时,养殖户又一哄而上,争相补栏。  
  二是各环节利益分配不均。生猪生产、收购、屠宰加工、猪肉销售这四个环节本应该有机联系,实际中却出现了断裂,屠宰加工企业并没有保护其供应商的利益,实施保护价收购。在生猪价格运行低迷时,市场货源充足,卖猪时受到收购、屠宰加工行业的挤压。近年来,生猪市场价格大起大落,生猪屠宰、零售商获利较大,而养殖户并未从中得到太多实惠。 
  三是疫病防控力度不够。猪价的涨跌很大程度上是受猪病影响所致,“老病未去,新病又起”,猪场防疫和社会化防疫工作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同时,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部分猪场为节约成本而放松防疫工作,这就导致目前价格高峰逐渐到来而疫病流行高峰也同时到来的局面。 
  四是保护母猪生产能力措施未到位。母猪生产是养猪生产的基础,只有母猪基础的稳定,才能促使生猪生产的稳定。能繁母猪存栏量的多少基本能决定整个生猪市场的走势,当猪价暴跌,农民盲目地阉割种猪、乱杀乱宰母猪的时候,有关部门未能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对良种种猪、母猪的保护,以致能繁母猪存栏数锐减,影响了生猪的恢复生产。 

生猪生产预期判断

  目前市场上猪肉价格上涨过快是事实,但还不至于产生断档脱销现象。而高位运行的价格却会激发养猪户,尤其是养猪大户的积极性,增加养猪数量。原来养猪有“两年赚两年亏一年平”之说,意指猪肉市场5年一个波动周期,但现在这个周期缩短为两年。从2004年下半年猪肉价格因粮价上涨拉动起来,到2005年下半年猪价因猪链球菌掉头向下,到现在连创历史新高,一个市场周期在涨与跌之间迅速切换。预计短期内猪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不大,其周期性波动何时才能恢复正常,要看各地的具体情况。仔猪的生长期为6个月,经历6个月的精心饲养才能长到180斤至200斤。今年2月和3月份出生的仔猪,到8月底9月初才能大量出栏,由此,猪源紧张的局面将缓解,猪价将有所回落,但不会回落到上年同期的低谷水平。从9个生猪饲养大村调查的情况来看,近期毛猪供应量仍然短缺,可供出栏生猪很少,整个夏天可能是需大于供,但能维持基本的供应,价格短期内难以大幅回落,但要继续上涨也不易,因此猪肉价格将在高位持续到9月份。明年元旦有望逐渐恢复到正常价位。

   生猪生产的发展方向

  培育规模养殖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当前生猪饲养个体规模小,生产效率不高。主要还是以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养殖的比例偏小。由此可见,生猪生产和销售,主要为农户分散饲养、个体经营户逐户收购模式,集中屠宰检疫供应的方式。这种分散的经营模式,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管理粗放;饲养技术含量不高;单体饲养成本高;市场风险承受能力弱。规模饲养户存栏家畜可处于不同的生产周期,而市场这看不见的手,是根据生猪生产和销售情况而不停地上下波动的,这对于规模饲养户而言,通过控制出栏量、仔成猪比例等手段就能调节自身受市场的影响;而散养户则不然,散养户的存栏量少,存栏家畜基本代表一个生产周期,若本期行市吃紧则亏损就无法避免了。  
  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实现经营产业化。目前养猪业受制于市场因素影响太大,要把生猪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学习先进经验,加大对本地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引进培植龙头企业,要通过招商引资,迅速引进种猪生产、生猪屠宰、饲料生产三大企业落户;加快基地与龙头企业的对接,要帮助龙头企业与养殖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基地+现代养殖户+标准化生产”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优化生产结构,提高产品竞争力。从2004年开始,由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集中爆发,全国的农业生猪生产出现了新的生产结构模式,家禽的生产受此影响价格急剧下跌、规模缩小。与此同时,生猪生产规模膨胀,猪肉价格上涨,大批农户加入到生猪的饲养行列。此举间接刺激了与生猪饲养有关的配套行业的提价,导致养猪成本上升。随着家禽业生产的恢复,仓促进入的散养农户,在生产和销售方面的比较劣势下,生产经营还将受到严重威胁。虽然近年来生猪规模养殖有所发展,但生产方式仍为家庭副业式,房前屋后分户散养格局,没有形成规模养殖,更谈不上标准化养殖和健康养殖,导致产品质量不高。为此,必须进一步扩大生猪规模饲养户,并进一步优化生猪生产结构,不断提高生猪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推荐访问:生猪 调查报告 现状 产业 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