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读《细节决定成败》有感--细节的魅力

时间:2021-11-13 15:50:05 浏览量:

 
    相信大家一定阅读过《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今年,市委书记要求所有机关工作人员都要通读这本书,并且认真领会其中的真谛,落实到工作学习生活中去。这本书我也反复阅读了几遍,觉得确实是每个人尤其是管理者必须阅读的一本好书。
    《细节决定成败》探讨的是一个永恒的“细节”话题,理论不深晦,很容易理解。观点也不是作者首先提出来的,而是我们的老祖宗老子提出来的。作者汪中求现任北京博士德细节管理研究中心首席管理顾问,先后担任清华同方等企业任职,当过街道办事处主任,也当过部门经理,此前也只能说在咨询业界小有名气,如今就不同了,他靠了一本书打造出在大众群体中的“名气”。他结合自己多年管理、咨询工作的实践经验,并借鉴国外企业管理的经验,写出一部细节管理专著《细节决定成败》,提出了“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细节决定成败》详尽地阐述了细节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作为管理者,虽然与企业管理有所不同,但是,通过认真阅读这本书,也会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引起深入的思考。下面,结合个人的理解,谈谈个人对这本书的一些粗浅认识。分三个方面汇报:

一、《细节决定成败》多次再版畅销的原因

《细节决定成败》这本书出版以后,平均每个月加印一次,销量仅次于新华字典,很多机关、企业都把它作为管理者和员工的必读书籍之一。之所以这么畅销,我想他的畅销是有很深刻的历史和社会背景的。
[找材料 到大-秘-书-网-www.damishu.com-网上服务最好的文秘资料站点]第一,细节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细节问题不仅是营销领域的事,而且是企业管理的问题,乃至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问题。甚至,细节在公共管理领域的重要性,要比其他领域显现得多。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时讲到的“中国有13亿人口,不管多么小的问题,只要乘以13亿,那就成为很大很大的问题。”胡锦涛提出的“群众利益无小事”,去年春节,温家宝总理竟然亲自为农民工追讨工资。

第二,我们做事往往是规划非常好,战略也非常诱人,计划也很到位,很严密,但再往下就做不下去,或者做不到位。不断犯规、不断修订、不断重来。很多事情就是叫的很响,做不下去。俗话说:“积少成多、由小到大”,这些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能做到凡事由细微入手的人可谓少之又少,因此成功的人少了,失败的人多了。目前社会上浮躁之风盛行,一个心理普遍存在在人们当中——不愿意做小事,做小事的人也不愿意把小事做细,也助长了人们的这种心理啊。所以我们从国外引进的生产线,产品质量却达不到原装产品的质量水平。我们的每一种新产品一出现就有众多企业和众多的同类产品一哄而上,我们的重复建设屡禁不止,我们提倡了多少年的素质教育,但是就是一个随地吐痰的问题,也难以解决,可以说细节问题普遍存在,因此现在中央提得最多一句话,就是“求真务实”。

二、《细节决定成败》的主要观点

他的著名论断“天下大事,必作于细”:“1%的错误会带来100%的失败”;“战略:从细节中来,到细节中去”;“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中国人不缺勤劳智慧,最缺的是做好细节的精神”等至理名言,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1、简单不等于容易,把简单的招式练到极致就是“绝招”。

2、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从改变观念着手。

3、没有破产的行业,只有破产的企业——细节造成差距。

4、1%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忽视细节的代价。

5、用心才能看得见——细节的实质。

6、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从小事做起。

三、《细节决定成败》一书给我们的启示

第一,反思我们的文化,彻底肃清忽视细节、甚至歧视细节的文化根源。农耕社会,细节也许不需要太多考虑,进入机械化社会,网络化社会,细节就常常决定成败。该书提出的重视细节、从小事做起的理念,对于改变中国传统文化心理,具有一定的意义。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中国决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决不缺少各类管理制度,缺少的是对规章条款不折不扣的执行。过去的中国具有“重大轻小”的传统文化心理,凡与“小”沾边的事物,均受到轻视,如“小人”“小气”“小心眼”“小事”“小节”等,都受到以做大事、当大官相标榜的“大丈夫”们的蔑视;科学技术在清代被视为“奇技淫巧”,发明创造被视为“雕虫小技”,是“壮夫不为”的事情。甚至就连对敌作战这种严肃的事情,清朝军官也将“伤敌无算”“杀敌无数”这样模糊的数字用在送给上级的战报中。而现实中,大而化之、马马虎虎仍然是社会通病,“差不多”先生比比皆是,“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还是流行语汇。与此同时,次品层出不穷,事故频频发生,违章犯纪、不讲原则也屡禁不止。而与“差不多”的观念相应的,是人们都想做大事,而不愿意或者不屑于做小事。然而,“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还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忽视细节、缺乏理性、科学、精确、严肃的文化素质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管理措施已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造成不少的损失。“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所以,大礼不辞小让,中华民族要跻身于世界优秀民族之林,不是靠大道理,而是靠扎扎实实从细节做起。人们有必要从我们民族喜“大”厌“小”、忽视细节、甚至歧视细节这种文化根源上,认真反思我们的文化。

第二,培养注重细节的认真态度和科学精神。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从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中挣脱,以市场为中心,转变观念,提高效率,经济出现高速发展。但是,产品质量问题一直是中国企业的通病,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据统计,中国企业的不良品率高达10%,而发达国家可以接受的不良率控制在3‰以下。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我们的细节做得不到位,在每一个环节都差一点,整体上就显出品质的大差异。我们中国人不缺勤劳,不缺智慧,我们缺乏的是像“细节决定成败”这样的理念;缺乏的是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的精细作风。这一点,对于刚刚进入市场经济的中国人来说,尤其重要。汪中求先生提出 “没有细节,就没有品质”的观点,抓住了质量的精髓,对企业的兴衰成败是非常重要的。

管理的艺术在于细节。世界经济已经到了一个精细化的管理时代,企业要发展就必须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纵观国内的强势企业,都是在细节的比拼上下过很大功夫的。过去认为企业靠战略就能挣大钱的想法是极其幼稚的,诸如浪费巨大而熟视无睹,人浮于事相互推诿,对市场信息不敏感,内部各部门之间沟通障碍,员工创新动力不足等,每一个问题都会在细节上找到其理由。一位管理学大师说过,现在的竞争,就是细节的竞争。细节影响品质,细节体现品位,细节显示差异,细节决定成败。管理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管理艺术的魅力就在于细节。最精彩的策划是把别人忽视的细节做成功。一个单位,一个社会,细节往往能反映管理的水准,体现他们内在的素质。管理者一定要在策划、组织、执行和管理四个层面上,重视对细节的思考,在对细节精确把握的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规则来执行细节。管理者要不吝从小事做起,把小事做精,把细节做亮!海尔集团的张瑞敏说的很好:“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第三,养成注重细节的习惯。工作和生活的一切原本都是由细节构成的,如果一切归于有序,决定成败的必将是微若沙砾的细节,细节的竞争才是最终和最高的竞争层面。工作中应当尽量减少诸如好像、几乎、似乎、将近、大约、大体、大致、大概等的出现,应当下工夫营造出一种实事求是、注重细节、真抓实干的健康工作氛围。

    注重细节就要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提倡注重细节、把小事做细的风气,乃是当今社会的一种迫切的需求。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的,成功者的共同特点,就是能做小事情,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一辆小汽车有上万个零件,需上百家企业生产协作;一架飞机有几百万个零部件,涉及的企业单位更多;我国前些年澳星发射失败也就是细节问题:在配电器上多了一块0.15毫米的铝物质,正是这一点点铝物质导致澳星爆炸。所以,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细节决定成败》中提出“伟大源于细节的积累”以及“细节体现了一种科学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的观念,对于解决当前中国社会的浮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浮躁的风气,人们渴望一举成名、一夜暴富、一次成功,急功近利,盲目跟风。而注重细节,对人们改变这种心理具有重要作用。实践注重细节的思想,可以使人们把功夫用在平时,注重一点一滴地积累,从而改变不良的社会风气,是解决当前社会浮躁问题的良药。

推荐访问:细节 有感 决定成败 魅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