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06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总结

时间:2021-11-14 15:50:37 浏览量: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全面落实卫生部《2006年开展食品专项整治的通知》(卫监督发[2006]27号),全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坚持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树立科学发展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危害严重的食品卫生问题,深入开展食品专项整治,通过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劣与扶优相结合等措施,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重大食物中毒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我省食品卫生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市场秩序明显好转。
[找文章到大秘书-/www.damishu.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一、加强领导,统一部署,明确工作重点和整治目标
为加强全省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根据卫生部2006年食品专项整治的通知要求,结合我省实际,省卫生厅制定了《2006年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以《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为重点,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单位和餐饮单位卫生许可证的发放及监管工作。以农村食品、儿童食品和保健食品为重点,加大食品市场的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强化对弱势和重点人群的健康保护。
二、突出重点,积极开展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为消除我省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针对薄弱环节,相继开展了10余项食品专项整治,特别是加强了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的监督检查力度,取得明显成效。据统计,在2006年专项整治工作中,共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387520余人次,出动车辆63530余台次,检查各类企业、商户498610余户次,立案查处各类违法案件18640余件,给予警告并责令整改12640多户次,取缔违法商户3560家,处罚2440户次,罚款960余万元,没收销毁违法产品38万公斤,案值900多万元。
一是认真开展餐饮业专项整治。为加强餐饮业的监督管理,认真贯彻落实《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规范》,卫生厅于今年2月份召开了《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规范》宣传贯彻会议,并要求各单位要对辖区内餐饮单位认真开展检查,严格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规范》要求规范餐饮业卫生条件和生产经营行为,并加强餐饮业的餐具消毒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检查餐饮业96723户次,责令整改5268户次,处罚936户次,罚款200多万元。抽检餐饮具6054份,合格5229份,合格率为86.4%。通过餐饮业专项整治,规范了餐饮业生产经营行为,控制了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传播。
二是开展对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饮食摊点专项整治。与教育主管部门配合,按照卫生部、教育部颁发的《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监督检查各类学校(园、所)食堂6360个,其中责令整改845个,吊销卫生许可证6个;检查校内和学校周边食品经营单位15423个,依法取缔无证食品经营单位217个,查处不合格食品1346公斤。督促学校相继建立了食品卫生校长负责制、目标管理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及食物中毒等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全省学校食堂食物中毒人数比上年明显减少。
三是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及使用情况和乳制品专项整治工作。专门下发了《关于开展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单位专项监督检查的通知》、《关于开展乳制品生产经营单位监督检查的通知》,对饮料、乳制品、糕点、腐竹、面粉等生产经营企业特别是对调味品、酱菜等小型食品加工单位的卫生许可证持有情况、生产条件、生产原料等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以及使用食品添加剂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对辖区内每个食品生产企业使用添加剂情况逐一登记,列明每个产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检查食品添加剂生产单位398家(次),经营单位5960家(次),使用单位8500家(户)次,其中查处不合格食品152种,共计13689公斤,没收销毁不合格食品添加剂5068公斤,22家食品添加剂生产单位被限期整改,增强了相关企业食品卫生安全意识,依法规范了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行为。
四是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针对农村食品卫生的突出问题,省卫生厅先后部署了两次农村食品卫生整治大行动。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加工点、小商店、小超市、流动摊贩、餐饮单位、学校食堂等食品生产经营单位11836家,限期整改2215家,取缔549家,查处不合格食品39550多公斤。
五是开展建筑工地食堂专项监督检查。建筑工地食堂是食物中毒的高发部位,也是我省饮食卫生安全的薄弱环节。为此,我厅会同省建设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部署了建筑工地食堂专项整治工作。据不完全统计,共检查建筑工地食堂249个,对不符合卫生条件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对71家建筑公司的200余人进行了卫生知识和相关法规培训,现场发放《河南省建筑工地临时食堂卫生管理规定》等宣传材料200余份,提高了建筑工地负责人的卫生和法律意识。
六是严厉查处违法宣传功能和保健食品中添加药品的行为。重点查处了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内容宣传对疾病的防治作用和未经批准的特定保健功能等违法行为;按照卫生部《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要求,严格进行许可审查和卫生监督,严厉查处了保健食品生产过程中添加未经批准的原料药物等违法行为。今年,省卫生厅查处并通过新闻媒体公布了116种夸大宣传、暗示疗效、违法宣传功能的不合格保健食品,规范了保健食品生产经营秩序。
七是严把市场准入,开展食品卫生许可证清理整顿。一是认真贯彻卫生部《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规范许可程序,严格审查制度,强化审批责任。按照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规范,严格进行现场审查和量化评分,不符合条件的,一律不予发证。二是坚决杜绝重发证、轻监管的现象,强化许可后的日常监督管理,保证日常监督的频次和覆盖率。三是加强对食品生产经营人员的卫生法规培训,提高其守法经营的自觉性。四是与相关执法部门建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许可信息互相通报机制,及时查处无证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五是进一步落实卫生行政执法责任制,对因审批不严、监管不力造成食物中毒的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今年以来,全省卫生监督部门对奶粉、饮料、调味品、豆制品、肉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许可情况进行专项整治。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12991家,其中责令整改1108家,停业整顿839家,吊销卫生许可证138个,促进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设施的改善和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
八是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全省各级卫生部门遵循“全程监督、量化评价”与“分级管理、动态监督、公开透明、卫生安全”的原则,积极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目前,全省统计上报餐饮业45013家,学校食堂6024个,其中已开展量化分级管理16480家和3360个,分别占36.6%、55.8%,共投入改造资金1.31亿元。现全省有量化分级A级单位332家,其中餐饮业238家,卫生厅已统一向企业免费发放铜制标牌。通过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促进了餐饮业和学校食堂对基础卫生设施的改造升级和卫生管理水平的提高,强化了企业自律和责任意识,许多地方出现了企业争创A级单位的良好局面。
九是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预警和应急体系,坚持和完善公共卫生状况公告制度。根据污染物监测的结果和历年来食物中毒发生规律,构建了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今年来我们共发出“谨防蘑菇中毒”、“欢度节日,莫忘食品卫生”等6期食品卫生安全预警公告,向人民群众提供预警和消费提示,提醒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规范经营。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我厅制定印发了《食物中毒防治工作预案》,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各尽其责,通力合作,迅速处置,及时救治食物中毒患者,有效控制了事态发展,保障了群众生命安全。同时,我们坚持实行和完善公共卫生状况公告制度,及时向社会公布食品卫生监督检查信息、公布大案要案查处情况、公布不合格产品名单,有效打击了假冒伪劣食品,维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十是做好重大活动及节日期间食品卫生监督工作。
按照卫生部《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规范》等相关规定,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卫生监督工作方案和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加大监管力度,积极有效地做好重大活动食品卫生监督工作,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发生。今年,我省先后圆满的完成了“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第二届世界武术节”等全国性重大活动和省委、省政府、省人大召开的“两会”及第八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以及接待外宾和中央领导人来豫期间的食品卫生监督保障工作。
为保障元旦、春节、五一、十一期间食品卫生安全,确保全省人民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健康的节日,开展了以餐饮单位、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旅游景点为重点区域,酒类(包括散装白酒)、饮料、肉与肉制品、儿童食品、月饼、散装食品、粮食及其制品、乳制品、豆制品、食用油、调味品、保健食品等为重点品种的专项整治。据不完全统计,节日期间,全省卫生监督部门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067家,出动人员15400人次,销毁不合格食品37063公斤,取缔非法黑窝点12个,整顿不合格单位673家,立案查处413起。
十一是积极完成健康相关产品抽检工作。依据《卫生部关于印发2006年健康相关产品卫生监督抽检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我省共承担7类健康相关产品的抽检任务,除20份减肥类保健食品按要求时间送往北京市疾控中心检测,结果未反馈;100家餐饮单位的食品加工专间卫生情况、餐具检测情况,目前未上报以外(要求11月底上报),其余5类均已按照要求完成了产品的采样、样品传递、样品确认、结果评价、结果告知、抽检信息汇总上报及不合格产品的查处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1、乳饮料  采集样品33份,合格32份,不合格1份,合格率96.9%。
2、纯净水、矿泉水、饮用水  共采集样品57份,合格36份,不合格21份,合格率63.2% 。不合格产品已通过媒体公告。
3、        面粉样品来自XX市、XX市餐饮单位使用的面粉,共采集样品32份,经省疾控中心检测全部合格,合格率100% 。
4、抗抑菌制剂样品来自7家药店、医药超市,4家商场超市,共采集39份,合格28份,不合格11份,合格率71.8% 。对3家销售不合格产品的经营单位做了罚款的处罚,1家经营单位由于规模很小,不合格产品未销售出去,做出了责令改正的行政处罚。并对外省生产的4个不合格产品,向所在身份发了协查函。
5、小型水质处理器  共对17家企业生产的57份小型水质处理器按要求进行了检查登记。其中47份,生产经营者不能提供卫生许可批件,占采样量的82.5%(已请示卫生部食化处,其原因由有关部门与审评结果核对后再定);4份产品批件与型号不符,占样品量的7%;2份产品批件中无规格,企业擅自续编规格号,占3.5%;只有4份产品检查项目全部合格,占7%。根据抽查结果,82.5%小型水质处理器无有效卫生许可批件,原因主要为生产企业获得1个型号的产品批件后,企业擅自衍生出很多并未获得批件的所谓系列产品。
通过开展食品卫生专项整治,使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违法生产经营活动得到有效遏制,群众举报投诉得到了及时查处,食品卫生安全状况得到了改善,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提高了我省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安全放心的食品消费环境。
三、整治与规范相结合,建立食品卫生长效监管机制。
推进食品卫生安全,既要突出重点、开展阶段性专项整治,集中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热点和日常监管的难点,更要强化食品卫生日常监管,将专项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巩固整治成果。全省各级卫生部门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管理、打假治劣与扶优助强相结合,狠抓食品卫生的日常监管,始终保持对重点区域、重点环节和重点食品卫生监管的高压态势,加强食品生产环节特别是关键控制环节的卫生监督,对原料采购、成品抽检等关键环节实行“一票否决”,对食品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定性监控、定量考核、动态管理,推动食品卫生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卫生安全“黑名单”或不良行为记录制度,强化企业自律意识、责任意识,使企业自身管理、政府监管、舆论监督三者有机结合,极大地提高了卫生监督工作效率,实现了食品卫生状况的持续好转。
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纪律严明的卫生监督执法队伍
(一)积极推进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提高卫生行政执法能力,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依法加强卫生事业管理的重要内容。省卫生厅党组高度重视,把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和体系建设作为全省卫生工作重点,专题听取汇报、专题研究部署。XX厅长亲自召集各省辖市卫生局一把手开会,统一思想,布置任务,并提出明确要求,并给工作进展缓慢的省辖市市长写信,争取当地政府支持,督促加快改革步伐。
(二)加强卫生监督培训工作,提高卫生监督队伍素质。加强卫生监督员培训是卫生监督队伍的基础工作,也是
提高卫生监督素质的有效手段。通过学习贯彻新法规、新规范、新标准及专项业务培训,提高了卫生监督员的业务水平和执法能力,促进了卫生监督工作的开展。
1、加强监督员培训工作。制定了全省卫生监督员培训计划,对各级卫生监督员的准入、考核、培训和管理等提出了明确要求。同时,规范培训工作管理,实行学分制和培训合格证制度。
2、围绕贯彻新法规、新规范、新标准和重点业务工作开展专项培训。为贯彻落实卫生部新颁布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健康相关产品国家卫生监督抽检规定》、《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许可程序》,今年来,省卫生厅先后组织20余期相关培训,培训卫生监督员5000余人次。在培训过程中,结合卫生监督管理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工作重点和专业特点,着重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卫生监督员运用标准和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采取开“直通车”方式,将培训工作落实到基层并保证培训效果。考虑到基层卫生监督工作经费和师资困难的实际情况,我们立足于为每个县(市)培养3-5个“明白人”,由省卫生厅直接负责筹措经费、培训教材和组织师资。为了保证培训效果和质量,我们经常邀请卫生部有关领导和省内外专家授课,力求做到有一个好题目、一个好老师、一本好教材。
4、定期将有关法规、标准、规范汇编成册,印发给每位与会的卫生监督员,供他们平时查阅、学习和使用。
(三)坚持开展“百案评奖”活动,提高卫生执法水平
为加大执法力度,提高卫生执法水平,引导和鼓励卫生监督员查办违法案件,自1997年以来,我厅已连续10年组织开展“百案评奖”活动,收到了明显成效。省卫生厅组织有关专家,从案件大小、处罚力度、社会影响、难易程度、违法事实调查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适用法规是否准确、程序是否合法、文书书写是否规范、案件执行是否到位等实到个方面,对各省辖市卫生局推荐参评的每个案件进行量化评分,从中选择一等奖10个、二等奖30个、三等奖60个,分别给予3000元、2000元、1000元的奖励,同时对办案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表彰。通过坚持开展“百案评奖”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卫生监督员的办案质量和水平。
(四)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卫生执法行为
为加强卫生监督队伍管理,规范卫生行政执法行为,防止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现象的发生,省卫生厅制定了《卫生监督执法人员十不准》、《执法巡查暂行办法》和《专项整治问责工作暂行办法》等规定,严肃查处了个别吃、拿、卡、要和不作为乱作为的卫生监督员。
二、存在问题与建议
(一)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卫生管理水平亟待提高。我省绝大多数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属于中小型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基础卫生设施和生产条件简陋,卫生管理制度不健全;餐饮业卫生设施缺乏,忽视餐具消毒等,严重影响饮食卫生质量。特别是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部分企业下岗人员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缺乏基本卫生知识和应有的法律知识。少数生产经营者制售假冒伪食品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
(二)农村地区的食品卫生安全形势严峻,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相对薄弱。不少非法制售假劣食品的黑窝点和集散地分布在农村地区或城乡结合部、辖区交界处,成为影响市场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因素。学校集体食堂特别县城以下的中小学校集体食堂卫生状况亟待改善。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集体食堂、农村和餐饮单位。
(三)部分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人员编制少、执法手段落后、经费不足,不能适应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政府财政困难,对监督机构办公经费、执法装备等投入不足,有的地方甚至是自收自支单位,严重影响着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正常进行。部分基层卫生监督员的业务素质、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加大增加基层培训和检测经费。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认真贯彻落实《食品卫生法》、国务院《决定》及卫生部制定的《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按照职责分工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整治力度,使我省食品卫生状况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明显提升,消费信心进一步增强。
(一)认真实施食品放心工程,根据卫生部的工作部署和工作要求,加大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的整治力度。
(二)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与信息系统。食品污染物数据是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的基础性工作,是制定国家食品安全政策、法规、标准的重要依据。建立和完善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络,有效地收集有关食品污染信息,有利于开展适合我国国情的危险性评估,创建食品污染预警系统。
(三)建立和完善食源性疾病的预警与控制系统。
建立食源性疾病的报告与监测系统是有效地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重要基础。通过完善食源性疾病的报告、监测与溯源体系,借助于食品污染物监测数据,建立起一个能够对食源性疾病暴发提前预警的系统,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提前消除由于食品中的有害因素所造成的危害,以更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提高我省食源性疾病的预警和控制能力。
(四)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的行业管理及企业自身管理。为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责任意识,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必须加强食品企业诚信管理,全面实施食品卫生规范(GHP)或者良好生产规范(GMP),积极推行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方法,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的行业及自身管理,保证食品安全。
  (五)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验能力建设。
提高政府对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包括加强卫生监督、检验的基本装备、加快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应用,提高卫生监测能力和应急反应速度,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信息网络,加强卫生监督、检验队伍建设,提高卫生监督、检验人员素质。
(六)积极做好今年卫生部新颁布的《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2005年10月1日实施)宣贯工作。

推荐访问:专项整治工作 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