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以水为师:汉水文化的哲学启蒙

时间:2022-02-23 16:55:46 浏览量:
  相传很久以前,在汉水江畔的一间简陋小屋里,老子的老师常枞即将离开人世,众弟子环侍左右。老子询问老师最后的教示,常枞用微弱的声音说:“你看牙齿和舌头,哪个刚强?哪个软弱?”老子回答:“牙齿刚强,舌头软弱。”常枞无语,缓缓张开嘴巴,让老子观察。原来,常枞年老体衰,牙齿早已掉光了,而柔软的舌头依然存在。老子含泪而问:“今后,我将以谁为师?”常枞笑了笑:“以水为师。”语毕而逝。老子长哭,泪流满面。冥冥之中,老子顿悟水的哲学,感悟水的无穷奥妙。

中国文化是从水文化开始的。水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母体文化,而中国水文化最初的启蒙,又是以“哲学之水”开始的。“以水为师”,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观与中庸之道的一个重要表现。正是在这似水柔情中,蕴涵着极大的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

汉朝因为汉水而得名,汉朝的产生,定型了“大汉民族”。汉语、汉学、汉文化这些名称,都是依靠汉水的源远流长而成为国粹。中国哲学的创始人——老子,也正是汉水孕育出的一位伟大的顶尖人物。老子姓李名耳,是楚国人,其哲学思想就是在汉水流域文化的土壤中形成的。老子对水情有独钟,他创立的道家之学可以说就是水的哲学。老子通过对宇宙本体的探求,对社会人生的洞察,总结了一套系统的认识论学说和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以水哲学为本的道家思想,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与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老子以水作为譬喻,阐发出深刻的哲学范畴道的含义。千百年来,老子的水哲学思想作为一种启蒙思想,不断支撑和繁荣着汉水文化这座伟大的思想文化宝库。

老子认为,“水”有三性:其一,“水善利万物,又不争”;其二,水“善下之”;其三,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水善利万物,又不争”,故“上善若水”,上等的善良品质是不求利我的一种无私境界;水“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成江海之大以纳百川,“善下”不是表面的示下,而是其超凡的容人之量。柔弱莫过与水,而攻坚,水随物塑型,至弱至柔,但又能淹没一切,毁灭一切,无坚不摧。

原始道教是在古代巫术、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吸收了道家的思辨哲学与儒家的伦理哲学而形成的,汉水上游恰好提供了熔铸多种文化的大熔炉。巫鬼风俗和老庄思想是道教文化的两块基石。从春秋战国时期起,在汉水中上游地域就充满着“老庄”之学的氛围。形成于东汉晚期的道教,为天师张道陵所创始,尊老子李耳为教祖,道教之名正式确立。

汉水流域是道教的重要发源地与重要活动区域。道教倡导以“自然”关注人,力主用自然性质、自然原因、自然原理来关注、解释人生、社会和宇宙,强调人的一切作为都要合乎事物的本来面貌和变化规律。道教的这些宗旨和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直接构成了和谐社会的思想内涵。

在汉水上游创立的最早的一个教派——五斗米道,注重“静”,即“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老子·知常道》:“致虚极,守静笃。”所谓“静”的概念,就是来源于老庄哲学。张鲁控制下的汉中,以《老子千字文》为经典,自称出于太上老君的口授而造作道书,对老子的道学进行宗教的阐释。提升了原始道教的品位,加快了道教与老庄哲学的融合,为道教成为全民族的宗教奠定了基础。

楚国的庄子上承老子,以其哲学意境的高超和思想内涵的丰富,在汉水流域形成了深远的影响,给中国文化打下了深刻的思想印记,也奠定了中国哲学思辨的基础。特别是老庄的水哲学思想,陶冶塑造着中华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结构,不仅在外显的符号上,行为模式上,而且内隐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都给汉水文化打上了深深的印记。庄子的北溟、秋水、击浪三千里的鲲,迎风九千里的鹏,以及望洋兴叹与濠上的思辨,都是关于水的哲学。

道家思想对汉水文化人格塑造起着举足轻重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汉水流域的历史上曾涌现出不少深谙道家真谛的智者,他们智勇双全,长谋善策;他们思想活跃,推陈出新;他们文采飞扬,佳作传世。屈原就是汉水文化人格的杰出代表。他从唯物的天道观出发,其历史观充满着唯物主义精神。屈原创作传世的25篇作品,不仅是壮丽的文学诗篇,同时也饱含着屈原丰富的哲学、政治思想。屈原的生活年代,正处于战国中后期激烈的争夺时期,故其思想与庄子一样,亦铸上了深刻的时代烙印。屈原在宇宙生成和天道观方面,以“问天”的形式,问而不答,以不答为答,对远古的神话传说作出了理性的反思。他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涉及到天地万物、人事代谢,无所不包,思想极其丰富,闪烁着朴素的唯物观的光芒。

从老子起,以水论道成为道家传统,庄子和稷下道家都赋予水哲学意味。无论是孔子的“人世”,还是庄子的“弃世”,或者是老子的“出世”,都由水而发,受水的启迪。以水为师,在观察水的态势中,获得灵感,获得思想,获得哲学,感悟人生的哲理。汉水民众深受老庄学说的影响,高层次的代表人物往往遵循“功成身退”、“逃名避祸”的全身之道行事处世,致使文化史中多高人隐士,他们以大隐隐于市之道,在绿水青山中往往就有藏龙卧虎之辈,表现出中国世俗社会机制的奇特与幽深:一方面追逐名利,一方面又视追逐名利之绩为异类。如鬼谷子、张良等汉水隐士,超然物外,大智若愚。

汉水民众崇尚道家思想,除了文化背景外,地理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这里山奇水秀,地沃粮丰,兼南北之长。山区复杂的地质结构,让人在咫尺瞬息之间,就能感受到沧海桑田的变迁和丰衣足食的快乐。“观天地法自然”的思辨方式,也让智者更易于在此顿悟宇宙法则。东汉后期任荆州刺史的李固,是汉水上游城固县人,他劝同僚黄琼尽快进京的信中有一句名言:“者易折,皎皎者易污。”就是典型的道家哲学思想表现。

汉水流域工匠多,历来有十八匠之称。而这些工匠都各有不同的信仰,铜匠、铁匠与冶铸业均尊太上老君李耳为祖师。金匠、银匠都以吕洞宾为祖师加以敬奉,由此也可见道教文化在汉水一带深远的影响和深厚的根基。

汉水文化犹如水哲学,随物赋形,无所不在。汉水上游和中游处在山川灵气动荡吐钠的交点,正好映和中华民族喜好登高的民风民俗、亲近自然的空间意识、崇尚宇宙的哲学观念。面对滔滔汉水,使人感受的不仅仅是愉悦,更能使心灵与宇宙意象互渗互融,从而使心灵净化。“水”的哲学,乃一种至柔智慧,一种无所不能。水的哲学是奥妙无穷的,但水哲学的终极目的只有一个——和谐。这正是汉水文化的真谛所在。这也正是中国水文化形成和发展、水哲学启蒙与思辨的独特而久远的魅力。

    

推荐访问:汉水 启蒙 为师 以水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