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王伊雯)

时间:2022-02-24 15:05:21 浏览量: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水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其它任何物质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合理开发、有效利用水资源已成为全球重视的战略资源。就岐山县而言,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目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工作虽然有很大进展,但水资源的现状,及工业化、城市化对水资源的极大需求,仍使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大问题。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约束性指标,和农业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的预期性指标,就必须加大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力度,努力探索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有效途径。

1 岐山县的水资源现状

岐山县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多年平均降水量660.9mm,年均地表水资源量7551.5万m3,地下水资源量为7400.5万m3,扣除二者重复计算量,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13263.0万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03m3,占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七分之一。渭河、石头河、韦水河等七条河流多年平均入境水量40.8亿m3,但目前除石头河水库调蓄、利用部分水量外,渭河入境水量因开发利用条件差,几乎未利用,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少,水质较好,但泥沙含量大,而且开发利用条件有限。从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岐山县降水量、径流量减少较严重,地表水资源量减少的幅度明显大于降水量的减少幅度,使干旱年份水资源量更加不足。因此,岐山县属资源性缺水地区。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岐山县现有的供水工程主要有蓄、引、提、水井等类型,蓄水工程现有小(一)型水库9座,小(二)型水库10座,陂塘75处,总蓄水能力3020万m3,兴利库容1735.9万m3。从境外引水工程4处,分属于冯家山、石头河、宝鸡峡三大灌区,平均年引水量6829万m3(P=50%);提水工程344处,装机容量1.44万千瓦/466台,平均年提水量为2287.9万m3(P=50%)(包括库、塘和渠道),机井3183眼,其中农灌井3040眼,工业及城镇生活井143眼,年抽水能力4307.9万m3,其它小型渠堰、河溪、水泉等利用工程,年水资源利用量 1658.2万m3。                           

目前,全县通过蓄、引、提等各类水利工程措施年开发利用水资源量14811万m3,其中地表水资源供水量55.2%,地下水资源供水量占44.8%。自产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3674.1万m3,地下水开发利用4307.9万m3,灌溉境外引水6829万m3。全县开发利用水资源量中农业灌溉用水量最大,占总用水量的72.1%,工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7%,生活及其他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0.9%,基本满足目前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等需求。

3 水资源综合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多年来,岐山县在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当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陕西省水资源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结合岐山县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办法并严格规范了行业用水体系,遏制了乱采乱用的不合理现象,但是在实践工作中仍存在相当的问题。

3.1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

由于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且山地多川道少,受地形影响,呈南北高、中部低的趋势。每年6—9月连续4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因而容易形成春旱夏洪,地表径流集中在7—9月,占全年径流量的50—70%,大多形成洪水流失。丰水年和枯水年径流量悬殊大,其径流比为5:1,降水年际变化也很大,据岐山气象站1987年—2007年降水量资料显示,最大年降水量828.9mm,最小年降水量302.1mm。地下水资源在川道台原区比地表水丰富。

3.2供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岐山县的供水工程大多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期,经过三十多年来的运行,为全县的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县域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供水设施修建年代早,运行时间长,供水管网老化失修,漏失率高达17%左右,已到了设计正常运行期限,急需更新改造。

3.3水质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供需矛盾

由于工业和城镇发展,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废渣、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入河道及灌溉渠,造成河道、水域严重污染。渭河已成为蔡家坡地区唯一的排污通道,沿河共有各类排污口29处,年污水排放量1249.5万t,未经净化的污水补给了浅层地下水。长期以来,因治污投入大,企业资金困难,投入不足,导致不断增加废污水排放量,水环境污染程度日益加剧。同时,浅层地下水由于农药、化肥大量施用,使有害成分含量增加,全县不同程度均有污染。水污染导致的水质性缺水使本已十分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形势雪上加霜,对饮水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3.4用水浪费不容忽视

在农业上,其主要灌溉方式仍采取淹、浸没灌溉模式,亩均实际灌水量超过了依据降水量、作物组成及田间耗水量等综合计算的灌溉定额,直接造成水量浪费;在工业上,节水措施跟不上,用水重复率低,供用水的矛盾日趋突出,特别在工业及人口集中的蔡家坡和凤鸣镇,地下水已经超采,就中等干旱年份而言,缺水量达37.4%;在生活上,人们节水、惜水观念淡薄,节水意识不高,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4 建设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措施及做法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必由之路,要解决岐山县资源型缺水问题,必须采取超强的节水措施,不断增强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4.1加大宣传力度,规范制度建设

一年一度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是宣传科学治水理念、水法律法规和节水、爱水、护水知识的良好契机,我们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板报、宣传栏、宣传车、设点咨询、悬挂条幅,刷写标语、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水法制教育,引导全社会增强节水意识,保护有限的水资源,培养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水利用效率和效益。

4.2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建设节水型社会,需要建立优化水资源配置的长效机制,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从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转变为为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特别重视对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摒弃“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观念,树立水的商品意识。首先,在水资源管理上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调度、统一发放取水许可证、统一征收水资源费、统一管理水量水质,改变过去农村水与城市水、地下水与地表水分割管理的局面,建立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其次,制定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合理确定同一流域内不同行政区域的取水总量限额,杜绝水资源无序开发行为。第三,强化取水许可管理,通过水资源论证、取水许可审批、取水许可监督管理等措施,实现对区域水资源的有效管理,合理配置区域水资源,协调生活、生产、生态环境用水,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第四,针对部分地区水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问题,加强水源保护和治理,涵养水源,增加水资源的可利用量。第五,解决农业灌溉节水和农业用水管理问题,改变农业用水管理松散、浪费严重的状况。

4.3大力推行节水灌溉和节水技术

充分运用工程节水、农业节水、生物节水、城市绿化节水等节水技术,做好节水型社会建设。岐山县在农业节水方面,首先,应做好输水方面节水工作,大力推广“u”型渠道衬砌技术,暗管输水工程、积极发展喷灌、微灌等节灌工程。其次,积极开展田间节水技术推广工作。第三,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应依据岐山县水资源供需现状,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适当减少小麦、水稻、玉米等高耗水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豆类、谷类、高粱等耐旱作物种植比例,充分利用好生物技术节水。

工业用水方面,应大力推行节水先进技术,广泛采用节水先进工艺和设备,增加循环用水次数,逐步淘汰落后的、耗水量高的工艺、产品和设备,提高水的再利用率。另外,在生活用水上,要推广节水龙头节水器具,安装户外水表。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化建设不断加强,环境不断改善,绿化用水总量在城市耗水量中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因此还必须大力推广城市绿化节水灌溉。

4.4严格用水管理制度

按照《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坚持“六不审批”的原则,即自来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重复取水不审批;在已有水资源保护区内的不审批:地下水储量不足和超采不审批:企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低于40%的不审批:生活用水没出户装表的不审批:废污水排放不达标的不审批。要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全面推行各项节水措施,建立健全促进节水的体制和机制,形成节水型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节水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节水型社会。

4.5加强节水工程建设,建立节水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

一是加强节水工程规划,杜绝结构性缺水问题的出现。地方政府在制定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特别是产业布局规划时,必须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分布,坚持以水定产。二是拓宽渠道,加大节水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建设以配置水资源为主的节水工程,如水源涵养工程、污水处理工程、灌区改造工程、工业节水改造、海水及微咸水利用、集雨设施建设等。通过节水配置工程,把丰水期的水资源储存到枯水期使用,把丰水区域的水资源引到缺水区域使用。三是建立节水技术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大投入,开发节水新技术;建立节水推广体系,大力推广节水新技术、新工艺;建立节水产品认证制度和节水技术推广制度;加强节水技术的指导、示范和培训,完善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努力构建节水型社会。

参考文献

刘林岐,赵怀岐,张虹 .农村区域性集中供水模式的实践.陕西水利,2007(5)

作者简介

王伊雯(1971-),女,陕西省岐山县,助理工程师,1992年毕业于陕西省水利学校,一直从事水利工作。

    

推荐访问:水资源 开发利用 构建 节水型 努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