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电站锅炉给水泵提高效率的途径

时间:2022-03-13 15:50:06 浏览量:

(内蒙古能源锡林热电厂 工程部,内蒙古 锡林浩特 026000)
摘 要:文章对火电厂给水泵提高效率的途径、方法和措 施作了简要的介绍,指出这对火电厂挖掘设备节能降耗潜力,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具有重要 意义。
关键词:给水泵;提效降耗;途径
中图分类号:TK22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10)01—0074—03

锅炉给水泵是火电站耗电最多的辅机,随着机组参数和容量的不断提高,这一特点更为突出 。由于国产给水泵普遍存在与主机不配套、效率低等问题,所以,几年来电力部门在修造单 位的配合下,对一些给水泵进行改进,尽管如此,目前,全国的大多数给水泵效率较低,运 行工况远离最佳工况,耗电很大。假如在现有的基础上效率提高5%~10%,每年可节电1亿度 以上,加上改后参数选配恰当,减少富裕扬程,则效益更大,因此,提高给水泵效率是火电 站节电工作的有效措施。
众所周知,要提高水泵的效率就必须减少水力损失、机械损失和容积损失。
1 减少水力损失

设计和改进给水泵,对泵的每一部位应统筹考虑。实践证明,泵的性能不仅取决于叶轮、导 叶和进出口水室的各个参数,而且取决于它们的相互影响和配合,只要各个参数选择配合恰 当,保证工艺,水力效率可达到90%左右。
1.1 水力设计方面

水力设计的一般原则是所有的流道收缩、扩散和拐弯都要均匀缓慢,流道截面要遵循“大壁 角规则”和水力半径尽可能大的原则。为减少水力损失,应重视在从叶轮入口到背导叶出口 的整个单级流程中绝对速度和静压变化,如图1所示。
1.1.1 改善叶轮入口流动

从背导叶出口(或吸入室)到叶轮入口这一区段(图1的0~1段)是液体从静止流道冲入旋转流道 的过渡区,此区域拐弯陡急,容易产生撞击,涡流。因此,它的流场是否均匀是保证叶轮具 有较高效率的重要因素。
1.1.1.1 选择适当的预旋。过去常规设计中,为提高扬程,使背导叶出口角α6≥90°,通常为40°~90°。适当减 少α6 的目的主要是形成入口预旋,这样做虽然降低了扬程,但不消耗功率,并能增大叶 片入口安放角β1 ,减少叶片进口排挤,增大叶片入口喉部面积,改善整个流道的扩散度 ;对改善叶轮入口流动和获得稳定的特性曲线都有好处。实验证明,入口有适当预旋比没有 预旋的效率可提高0.5%~2%。当然,预旋的大小与叶片入口安放角相适配。一般认为,提高 流量应减少预旋,反之加大预旋。通常,在叶轮入口处给水泵叶片设计成向外延伸,并呈扭 曲型,对入口直径较大的叶轮,除叶片有较大的外伸和扭曲外,还应有较强的预旋;反之, 如果叶轮入口直径较小,则应选较小的外伸和扭曲,预旋也应该较弱。另外,考虑到叶轮旋 转的影响,在靠近叶轮入口处,预旋有增加趋势,为此,使背导叶出口端扭曲5°~15°左 右,并延伸叶轮入口,增加导流作用,改善入口流动,如图2所示。
1.1.1.2 恰当地选取入口冲角Δβ1和叶片数Z。叶轮入口流道是复杂的三元流道,传统一元设计理论用于平均流速计算液流角β11,但 β11与实际液流有差别,因而通常采用冲角Δβ1来弥补这个不足,通过大量实验和 统计,Δβ1=2°~10°对效率和汽蚀性能最有利。但在内外流线处究竟怎样选 取冲角,一般认为,在叶轮入口直径较小,而且预旋较小的情况下,内流线取较大的正冲角 ,外流线 取较小的正冲角或者不大的负冲角;在叶轮入口直径较大而且预旋较大时,则相反。给水泵 的叶片入口安放角一般为20°~44°,叶片数为6~8片,一般为7片。


1.1.1.3 提高首级叶轮的汽蚀性能和效率。由于给水泵输送的是饱和水,首级叶轮的设计和改进首先应满足汽蚀性能的要求,然后在考 虑提高效率。叶片的汽蚀性能是由叶轮入口直径、叶片入口型线和吸入室决定的。过去曾认 为叶轮入口直径D0越大,汽蚀性能越好。实际上,如果D0太大以后,入口相对速度增大 ,易产生逆流,使汽蚀性能和效率都下降,因此,D0有一个最佳范围。除了有合适的D0 以外,给水泵首级叶轮的叶片应适当向外延伸,形成一个轴流区段来提高汽蚀性能。
1.1.2 改善叶轮内的流动

过去常规设计要求叶轮流道面积从入口到出口直线扩大,但对一些高效率水力模型的测试核 算和改进实践表明,在叶轮入口处有不大的收缩或少许的扩散,能改善叶轮内的流动。流道 的扩散比用相对速度比W1/W2控制,一般使W1/W2=1.4~1.6。
1.1.3 改善叶片出口流动

此区域是高速液流从旋转流道冲入静止流道的过渡区,水力损失较大,是提高泵效率的关键 部位。
1.1.3.1 选择最佳叶片出口角β2。叶片出口角的选择将影响叶轮能否把机械能有效地传递给液体,它是最重要的参数之一。高 效率给水泵的β2=22.5°~30,一般β2=25°~27°,高比转速取小值,低比转速取 大值。
1.1.3.2 适当增大叶轮出口宽度b2。b2是叶轮出口部分的一个重要参数。在给水泵 改进中,如需加大流量,而原来的叶轮流道散度又不大,则适当加宽b2是有好处的。
1.1.3.3 在出口处叶片与盖板稍有倾斜或完全垂直都可以得到高效率,但前者为好。
1.1.3.4 按图3所示的形状修薄叶片入口边。
1.1.4 改善导叶内的流动(图1中的3-4-5-6区段)

大型给水泵的级段水力损失分离试验,发现一半以上的水力损失在导叶内,因此,只有减少 导叶的水力损失,并将导叶和叶轮统一考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理论和实践证明:正导叶喉口面积是导叶的最重要设计参数,而正导叶入口角α3的少许 变化对导叶的效率影响不大,对径向式导叶应注意以下事项。
1.1.4.1 叶轮出口绝度速度v2很大,需要将液流的速度能变为压力能,为了尽量减少 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应提高正导叶入口段的光洁度,并将叶轮出口和导叶入口做成图4 、5所示的形状。控制最佳喉口面积是提高导叶运行效率的重要措施。对ns=70~90的给水 泵来说,使v3/v2=0.7~0.8可使导叶获得最佳效果。通常,ns较低时,v3/v2取 大值,反之取小值。在保证最佳喉口面积的前提下,通常正导叶入口角α3比α2大2° ~3°为好。叶片数一般为6~12片,与叶轮片数互为质数,大泵取大值,小泵取小值。
1.1.4.2 导叶扩散管内是动能扩压的最好部位,应尽量减少它的弯曲度。其前半段因动 能转换迅速及进口流畅不均,面积的增加要缓慢些,扩散角以8°为好,后半段为10°~12 °。导叶出口流速v4按v4/v3=2.5~3.1取,并使v4≈0.8v1。
1.1.4.3 应增大由导叶扩散管出口翻向背导叶的翻水面积,并应把翻水处直角做成圆弧 形,以减少翻水阻力。
1.1.4.4 背导叶应保证有均匀渐缩的通流面积,其中主要是选择合理的α6,一般为4 0°~90°。而入口角α5一般为20°~35°。

实践表明:为了使给水泵有最佳效率,应使叶轮的最高水力效率(叶片入口中间流线不出现 负冲角)与导叶的最高水力效率(v3/v2=0.7~0.8时)同时出现,也就是使叶轮和导叶入 口同时具有最佳流动状况。设计和改进给水泵时还应使泵的最佳工况和运行工况吻合。
1.2 加工制作方面

实践表明:模型、铸造和加工组装质量的好坏,往往影响给水泵效率4%~8%,所以在改进给 水泵中,必须提高工艺才能保证预期效果。
1.2.1 泵水力特性的好坏

除正确的设计以外,还必须有准确的模型和良好的铸造工艺,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铸件,这 是保证给水泵效率极重要的一环。
1.2.2 正确的加工组装是提高水泵效率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1.2.2.1 仔细初找正:因叶轮和导叶的加工初找正是决定流道是否端正、对称及叶轮静平 衡重要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工时应按流道仔细初找正,并以叶轮出口和叶轮流道中心线作 为轴向尺寸的基准。
1.2.2.2 提高加工质量,保证流道对正。试验证明,由于流道少许不正,不但使效率 下降1.5%~2.7%,而且使轴向推力显著增加。
1.2.2.3 提高流道光洁度,特别是叶轮出口和导叶入口部分,通常提高流道光洁度可使给 水泵效率增加2%~5%。
2 减少机械损失

由于给水泵均为中低比转速的泵,圆盘摩擦损失⊿Ndf占很大比重,据统计,当nn= 75时,⊿Ndf=8%~10%N,所以应尽量减少这部分损失,其措施有:①设计改进低比转 速的给水泵时,适当的增大β2,但不能大于35°。②提高叶轮、导叶和中断过流面加工 光洁度,最好达到▽5以上,叶轮在切铣不平衡重量时,深度不超过1.5mm,最好采用平滑 过渡的磨削。③保证侧隙B=4mm~6mm(见图5)。④泵体做成图5所示的结构形状,并削薄叶 轮前后盖板外缘,以收回部分圆盘磨擦损失。
按上述措施认真执行,给水泵的机械效率可达90%以上。
3 减少容积损失

提高容积损失效率可采用以下措施:
3.1 减少密封间隙

众所周知,只有提高加工组装精度,保证泵壳和转子的高度同心,才能减少密封间隙,如我 们在给水泵改进中,转子最大径向跳动只有0.05mm~0.07mm,密封间隙小到0.2mm左右。
3.2 增大密封间隙的阻力

①将普通圆柱形密封环改为锯齿形;②在密封环、导叶套(或中间轴套)和平衡盘、平衡板上 开多道环形槽;③在间级间隙和平衡盘径向间隙处开反向螺纹槽并适当缩小密封间隙,泵的 效率可提高4%左右。
3.3 提高密封件材质

保证加工组装质量和选择合适材料,容积效率可达96%左右。
4 结束语

提高给水泵效率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要想使泵达到先进水平,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综合考 虑,点滴着手,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推荐访问:电站 锅炉 提高效率 途径 给水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