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赴XX市参观调研报告

时间:2022-03-22 15:13:47 浏览量:

赴新郑市参观调研报告  

XXXX

   

20XX年XX月XX日,由我县人大主任XXX,县委常委、组织部长XX带队,县委机关、政府机关和人事局、国土局、旅游局、统计局、审计局、物价局、旅游公司、城投公司等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组成的考察团。考察团先后参观了好想你枣业发展有限公司、台湾统一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白象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及黄帝故里景区等5个考察点,涉及民营经济、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农产品深加工等方面的内容,并详细听取了新郑市有关领导的经验介绍。  

一、新郑市基本概况  

新郑市隶属于河南省会郑州,总面积873平方公里,人口63万,辖9镇3乡3个街道办事处和航空港区。其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5000年的黄帝文化、2700年的郑韩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有中原地区最大的航空港,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等国家重要交通干线纵贯全境,我国西气东输和南水北调工程也从境内穿过;其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盛产大枣,是“中国红枣之乡”,煤炭资源储量达到12亿吨,初步形成了烟草、食品、医药、煤电、建材、化工、教育等特色产业体系。新郑是“全省对外开放重点县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县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城市综合经济实力100强,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未来5-10年最具台商投资价值城市等称号。  

元至九月份,新郑市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9.1亿元,同比增长17.3%;主要工业增加值59.36亿元,同比增长31%;城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5.95亿元,同比增长19.6%;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2.16亿元,同比增长18.1%;完成地方财政收入5.28亿元,同比增长34.4%;农民人均现金收入5502元,同比增长27.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625元,同比增长13%。在9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度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排名中,新郑市跻身全国百强县(市)位列。  

二、新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一)以跨越式发展为主题,谋求区域发展新局面。首先是结合自身实际,科学论证,拔高坐标,制定出台了《新郑市关于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见》,提出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奋斗目标。其次是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跨越式发展领导小组,下设由融资、督查考核和综合三个组组成的跨越式发展综合协调办公室,明确固定办公地点,配备人员设备,建立规章制度,实行集中办公。并围绕跨越式发展重点工程,分别成立了由市委常委为指挥长、四大班子分管领导为副指挥长、相关责任单位参加的重点工程指挥部,明确提出目标任务、工作重点,责任要求,制订详细周密的工作计划。其三是强化措施,强力推进。在全市层层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统一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力量对跨越式发展中涉及的重点项目,逐一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严格推行领导分包联系、主管部门负责、乡镇部门联动、定期督查考核责任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自上而下形成了完善的工作责任体系。  

(二)以工业经济为主导,力求经济发展新突破。新郑市始终突出工业的主导和核心地位,通过抓投入主体招商引资、投入载体园区建设、扶持服务优化环境等具体举措,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推动工业经济提速增效。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专业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特别是抢抓拜祖大典成功举办的机遇,通过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参加经贸洽谈会、举办市情发布会等,广泛宣传推介项目,旅游招商、节会招商取得丰硕成果。二是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围绕“工业项目建设年”,深入开展“五比擂台赛”活动(比赛项目数量、投资规模、落地项目、在建项目、达产项目),严格落实领导分包重点项目责任制,切实抓好项目的开工、建设、管理等各个环节,使项目建设在原有基础上取得了新成效。三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坚持以城带区、以区带园、园园互动、城乡一体,全面整合资源,对六个重点园区(新郑东区工业园、中原食品工业园、台商投资工业园、龙湖科技教育产业园、煤电循环经济产业园、医药产业园),按照“放权、让利、搞活”的原则,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合理有序引导等措施,推进企业、项目、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加快培育产业特色鲜明、整体联动发展的园区。特别是围绕打造中原地区最具潜力的食品工业基地,通过扶持服务、优化环境、集约发展、打造品牌,食品产业集群发展迅速,已拥有食品工业企业138家,从业人员达7800人。四是加快结构调整。围绕“壮大轻工优势、拉长重工短腿”,着力做大做强烟草、食品、医药等轻工产业,培育煤炭、电力、化工、钢材等重工业,积极发展印刷包装、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促使全市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同时,坚持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政策上放宽放活,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  

(三)以统筹城乡为重点,构筑协调发展新格局。按照“规划先行、建管并重、城乡协调、加快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是搞好中心城区建设。严格依照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着眼拉大框架、提升品位、增强功能、改善环境,在做好城区配套设施建设的同时,继续扩大城区面积,使城市面积由15平方公里发展到21平方公里,既为工业化的发展搭建了平台,又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二是加快推进城镇建设。立足于构建大交通网络,加大道路建设力度,完成和实施了多条城乡主干道建设工程,整修乡村公路500多公理,实现了从“村村通”到“村村串”、“村村连”的目标。按照“基础先行,产业支撑,改善环境,形成特色”的要求,坚持统一规划、政策激励、资源共享、市场经营,加快重点镇、中心镇建设,促进城镇功能更加完善、环境更加优美,初步开成了一批交通枢纽型、市场主导型、产业带动型等特色小城镇。三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主线,按照建立新机制、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家园、塑造新风尚、培养新班子的要求,全面实施“试点先行、百村整治”工程,重点抓好16个新农村建设试点,选择140个行政村开展综合整治,以此为切入点,推动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  

(四)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关键,构筑加快发展新优势。立足发挥自身优势,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放大优势,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煤炭开发为契机,从开发起步阶段起,就按照建设生态基地的要求,突出抓好循环经济系列项目的运作。赵家寨、王行庄煤矿共完成投资9.5亿元,煤炭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等一系列项目正在逐级上报,由国开投公司投资的煤化工项目已签订合作协议;同时,围绕拉长煤炭产业链,2×100万千瓦电厂、500万吨的粉煤灰水泥厂等项目正在积极运作;围绕壮大钢铁产业,建成了年产60万吨的福华钢厂,开工建设了郑州二钢20万吨冷轧钢、华驰复合材料20万吨冷轧板等项目,逐步形成煤、电、钢、煤化工等相互转化、循环利用的经济模式。二是积极培育临空经济。充分发挥自身在区位、交通等方面的优势,坚持科学规划、有序开发,引进项目、合理布局,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仓储运输、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特别是发挥空港优势,积极扶持华中棉花交易市场、万庄化肥交易市场、思达配送中心等企业发展,加快推进深圳航空有限责任公司郑州分公司、东方中天国际航空物流园、河南中原铁道物流等项目的规划建设。三是大力发展文化经济。以黄帝文化为龙头,坚持文化旅游、文化教育、文化产业同步推进、优势互补,推动文化新郑建设,繁荣发展文化经济,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进而也拉动了餐饮、交通、商贸等第三产业发展。  

(五)以维护稳定为重点,营造和谐发展新气象。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统筹推进,加快平安新郑、信用新郑、文化新郑、生态新郑与和谐新郑建设。高度重视信访安全稳定工作,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不懈地搞好矛盾排查和调处,使矛盾和隐患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切实关注民生福祉,从群众最关注、最盼望、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入手,带着感情和责任,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决农民出行难、城乡居民就业难,加大困难群体救助力度,加快城市供暖供气和农村沼气建设,认真落实环保、土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等基本国策,推动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三、参观学习的几点感受  

通过到新郑参观学习,视觉上受到了强烈冲击,思想上得到了极大震撼,新郑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为我们树立了学习典范,使我们对发展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深刻的理解,于内黄的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一)抢抓机遇求发展,才能与时俱进,持续发展。新郑与内黄在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曾经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但改革开放以来,两地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呈现出迥异的发展结果,产生了较大的发展差距,原因何在?新郑除了靠近省会,公路、铁路、航空交通条件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等客观因素外,更多的是人的因素在起着关键作用:宏大的发展思路,开阔的发展视野,敏锐的发展意识,务实的发展理念,执着的发展精神,科学的发展规划,让新郑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牢牢抓住每一次发展机遇,不等不靠,不避不让,依托优势,与时俱进,走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前列。  

(二)立足实际谋发展,才能突出特色,科学发展。新郑的发展完全立足于实际,依托其独有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突出特色,科学谋划,合理地对自身资源优势进行再放大,更高效地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培育和带动一大批产业的兴盛壮大,有力地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真抓实干促发展,才能实现跨越,和谐发展。对既定的发展战略,新郑的领导干部群众没有停留在口头上,让口号成为一句空话,也没有只印发在文件上,让文件成为一纸空文,更没有坐而论道,让发展规划成为纸上谈兵,而是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明确目标,健全组织,完善措施,真抓实干,坚决贯彻执行有关方针政策,强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和谐发展。  

四、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两点建议  

  (一)解放思想,扩大开放,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工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开放是搞活的基石。我们要抢抓中部崛起和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广泛动员全县上下,实施全方位、多领域的招商引资。既要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文化优势和政策优势,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对口招商,又要敢于和善于“无中生有”,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调优调强产业结构,切实做好“农业立县、工业强县、文化兴县、三产富县”这篇大文章。  

(二)转变作风,狠抓落实,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县委、县政府为实现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立足县情,科学谋划,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要靠各职能部门去推动,要靠广大党员干部去执行,从很大程度上讲,干部作风直接影响到工作效果,影响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大局,必须切实转变干部作风,狠抓工作落实。首先要加强思想教育,继续将党员先进性教育贯穿工作始终,激发党员干部的内动力,自觉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手段,提升服务水平,保证服务质量,创造性地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其次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和“两办”督查室的作用,加大工作督导监察力度,及时发现,纠正工作中存在的纪律涣散、思想懈怠、被动应付、推诿扯皮等不正之风,为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勤政高效的干部队伍。  

   

推荐访问:调研报告 参观 XX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