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时间:2022-04-02 15:29:41 浏览量:
    
    摘要:马克思认为剩余生产资料的存在是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这与资本家生产的目的相矛盾;扩大再生产理论忽视了消费部类对固定资本的需求。这些错误的存在使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可能性与《资本论》对资本主义危机的必然性论述产生矛盾。
 
    关键词:剩余价值;固定资本;经济危机
 
    一、对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的回顾
 
    以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中的第1个例子为例,马克思提出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开端公式:
 
    I、4000c+1000v+1000m=6000
 
    II、1500c+750v+750m=3000
 
    总额=9000
 
    马克思假定,第I部类的剩余价值的一半即500m被积累。首先,第一部类的1000v和500m要由第二部类的1500c补偿;这样,第I部类留下的是4000c+500m,其中500m要用于积累。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的情况下,500m中有400m要转化为不变资本,100m要转化为可变资本;同时,第二部类资本家方面为了积累的目的,要向第I部类购买100Im以满足第一部类追加的可变资本的消费需求,形成第II部类追加的不变资本,第II部类要运用这个资本,就必须再投入50v新的劳动力,从而使他的可变资本由750增加到800。为积累的目的而改变的组合成为:
 
    I、4400c+1100v+500消费基金=6000
 
    II、1600c+800v+600消费基金=3000
 
    总计=9000
 
    二、扩大再生产理论的错误
 
    第一,扩大再生产的前提与资本家生产的目的相矛盾。马克思认为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是剩余生产资料的存在,否则,扩大再生产将没有物质来源。诚然,生产资料的剩余使扩大再生产有了物质基础。但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论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资本总公式为“G-W-G′”(G′>G),资本运动是以货币为起点,又以货币为终点,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唯一目的和动力就是追逐剩余价值,即货币的增值;产业资本循环必须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3个阶段,这3个阶段必须互相紧密衔接,毫不间断,如果资本的运动在销售阶段遇到困难,商品卖不出去,剩余价值不能实现,再生产就无法继续进行。可见,资本家生产的目的不是仅仅为了得到物质形态的剩余产品,而是货币形态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再生产的前提是前一期生产的目的是否达到。就资本家而言,货币的增殖给资本家提供了再生产的动机,货币的增值,即G′的得到是资本家再生产的前提。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绝不是缺少了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而是剩余价值不能转化为货币,不能给资本家带来更多的货币,于是资本家停止了再生产。
 
    在马克思扩大再生产理论中,两大部类之间货币的交换是相等的。生产资料部类资本家为生产预付的1100v货币和自身消费的500m通过消费部类资本家对生产资料的购买重新流回;消费部类资本家购买生产资料预付的货币通过生产资料部类工人和资本家对消费资料的购买流回,对本部类工人的预付通过本部类工人对消费资料的购买流回。无论是在交换的过程中还是交换的结果,任何一个部类的资本家都没有获得超过自身所支付的货币,生产并没有使资本家的货币增加,仅仅是出现了剩余产品,是不能刺激资本家扩大再生产的。正如谷贱伤农,丰产而不丰收,物资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带来货币收入的增加,生产者不会利用剩余的粮食去扩大种植,而是减少生产。
 
    第二,忽视了消费部类对固定资本的需求。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为1500,消费部类就会购买同等价值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的进行不仅需要流动资本,还需要固定资本,消费部类为了进行生产需要购买的生产资料不仅包含流动资本还包含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的价值一次性的转移到当期产品中,而固定资本是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而对固定资本执行职能的整个期间全部一次预付的,在每一期生产的过程中只有一部分价值转移到产品中去。由于对固定资本的购买,消费部类购买的1500的生产资料的价值并不会全部转移到当期产品中去。因此,为了满足生产资料部类价值1500的消费需求,消费部类购买生产资料的价值大于1500,而不是恰好等于生产资料部类的消费需求。
 
    第三,忽视了两大部类固定资本折旧的价值。在扩大再生产中,两大部类的固定资本都会不断增加,固定资本更新会小于固定资本折旧的价值,因此,不能忽视固定资本的折旧价值。对于第一部类,固定资本折旧使本部类的产品的价值大于本期不变资本与剩余价值之和,意味着有更多的生产资料供给;对于第二部类,固定资本折旧价值意味着为满足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第二部类不需要购买等量的生产资料,购买的生产资料应该等于第一部类的消费需求与折旧价值之差。
 
    三、结论
 
    货币的增值是本期生产的终点也是下期生产的起点,货币的增加刺激着资本家扩大再生产,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剩余生产资料的存在仅仅使扩大再生产有了物质基础,并不能刺激资本家扩大生产。由于马克思对扩大再生产过程分析的错误,使对资本主义的无限扩张持否定态度的马克思理论,不能形成一个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崩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只能说明危机是因为生产内部比例失调之故,排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能力与消费能力之间的深刻而根本的冲突。
 
    参考文献:
 
    1、蒋学模.政治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2、卢森堡.资本积累论[M].三联书店出版社,1959.
    3、马克思.资本论[M].人民出版社,1975.
    (作者单位:山东财政学院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扩大再生产 错误 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