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研究

时间:2022-04-03 17:08:03 浏览量:

 
    摘要:四川是全国人口大省,人口基数大,相应的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多,而且随着经济水平、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寿命越来越长,使得老年人口越来越多。同时,人口出生率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也会导致老年人口在整个人口比例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被抚养人口增加,社会负担日益增大,这将严重影响国民收入的分配减少、影响投资和扩大再生产。因此,对四川省人口老龄化进行研究,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养老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四川省;老年人口;人口老龄化
 
    一、人口老龄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或该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一个国家和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占该国家、该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则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按照联合国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划分标准,目前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普遍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也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据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7%。而四川作为中国的人口大省,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也步入了人口老龄化。据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表明,四川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1.8万人,占四川省总人口的10.99%。而老年人口系数越大,说明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就越高。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正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专家P•S•黑威特先生在中国老龄委员会的讲演时所说的:“人口老龄化将重塑21世纪的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导致老年人口过多,影响人口年龄结构,给养老事业造成巨大压力。对于中国而言,这尤为突出。一是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很大,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4408万人,占总人口的11.03%(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二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快;三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速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发展的速度。这给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带来沉重的压力。
 
    四川就是在这样的国情背景下步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然而,我国各个省市由于区位、资源条件以及历史基础等方面的原因,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有快有慢,人口老龄化因此也存在较大差异。四川是全国人口大省,人口基数大,相应的老年人口的绝对数量多,而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因此,必须对四川省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探求迎接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对策。
 
    二、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提高的现象,尤指已达年老状态的人口中老年人比重继续提高的过程。2000年底四川省总人口为82348296人,其中65岁以上6229433人,占总登记人口的7.56%,高于联合国标准0.56%,表明四川省己经迈入了老龄化社会。2005年底,四川省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超过700万人,达到707万人,比2000年增加84.1万人,占总人口的8.61%,比2000年上升了1.05分点,比全国同期高0.9个百分点。2007年全国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样本数据表明,四川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1.8万人,占四川省总人口的10.99%(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2007年各地区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整理得出),比2000年上升了3.44个百分点,比全国同期高1.63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四川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和老少比均高于全国。可以看出,四川省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老年人口的数量增长速度也较快。
 
    三、四川省人口老龄化特点及影响
 
    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09年8月26日在长春召开的全国18城市老年大学第10次工作研讨会专家提出今年是我国进入老龄化10周年,随着新中国的同龄人步入老年,我国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介绍说,我国正开始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老年人口由年均增加311万人发展到年均800万人。由于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均寿命增长,以及我国实行“一个家庭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降低,导致老年人口的比重增长速度加快。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而最早进入老龄社会的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经历了115年,瑞典经历了85年,美国经历了66年,英国和德国经历了45年,时间最短的日本也经历了25年。四川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同样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高峰提前到达的局面。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根据西方人口学理论,只有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才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而生育率的下降会直接促使人口的老化,所以,生育率下降是人口老龄化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讲,人口老龄化进程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老龄化过程,是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生产社会化和商品化以及人口再生产的现代化自发实现的。而我国的老龄化是长期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作用的结果,计划生育政策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因而形成了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目前,世界上已经进入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至少在1万美元左右,而我国在进入老年型国家时仅达1000美元左右。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成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特征。而四川处于我国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2007年人均GDP仅人民币12893元,折合美元1800左右,在我国内地排名24位,更加突出了进入人口老龄化时经济的不发达。
 
    第三,在多重压力下渡过人口老龄化阶段。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改革和发展的任务繁重,经济和社会要可持续发展,社会要保持稳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使得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相对发达国家和人口少的国家更为艰巨。具体体现在:
 
    首先,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历史欠账较多,现行养老保险制度只覆盖总人口的15%。同时,养老金支出增长很快,目前全国养老金支出已是10年前的3倍多;养老金严重不足,全国“空账”高达8000多亿元。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养老积累的包袱留到了现在。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
 
    其次,人口老龄化程度农村比城市高,地区差异大。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历程表明,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中国的情况则不同。目前,农村的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1.24个百分点,这种城乡倒置的状况将一直持续到2040年。而四川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多,城乡倒置的情况更为严重。
 
    综上可知,四川作为我国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农业大省,人口老龄化问题对四川的经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社会负担加重、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的省情下,对四川省人口老龄化进行研究,完善社会保障体制,解决养老问题,显得尤其重要。
 
    四、对策
 
    (一)建立和完善老年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应该尽快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目前我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虽已基本建立,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尽快加以完善。我国目前的城镇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但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个人账户“空账”运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混账”管理等。应多渠道筹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增加经费投入,逐步增强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能力。在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时,逐做实“个人帐户”,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在加强基金征缴增加基金收入,发挥养老保险基金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还要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
 
    其次,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四川农村的养老主要靠家庭和土地,目前这两种方式的养老功能都在快速退化。具体表现在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老年人口不但不能享受子女的照顾,大多还得帮助子女照顾下一代;依靠土地收入不高,大多只能保障温饱,而随着年老体衰,病痛增多,无力支付高昂的医药费用。因此,建立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十分迫切。要立足实际,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和探索创新具有农村特色的养老模式。一是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在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中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二是加快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提高低保水平;三是引导农民进行养老保险储蓄;四是发挥土地养老的保障作用,探索“土地养老”模式。
 
    (二)走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相结合的道路
 
    目前,我国普遍的养老模式都是依靠家庭养老,这给我国的“四二一”(四个老人,两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家庭带来很多的问题,而老年人的养老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因此,急需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辅助,公共福利设施养老手段为补充,社会保险制度为保障的居家养老体系,把老年人自身、家庭、社会和国家作用有机的组合起来,使之发挥出最佳效用。加快社区老年服务建设。在城镇建设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人口老龄化趋势,合理规划社区蓝图,使老年人能就近得到各种服务,并为老年人社会活动的需求提供条件,逐步建成适合城乡不同特点、多层次、多功能、多项目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同时,为了使老年人有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起居方便,小区住宅设计要充分考虑方便老年人的需求,拥有完善的公共设施,使得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在自己的家庭里,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善具有尊老敬老传统的家庭养老体系。
 
    (三)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
 
    农民工养老是我国的一个特殊问题。就目前情况看,农民工群体养老处于一种尴尬状态——农村无法“养老”、城市拒绝“养老”。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在农民工养老保险上,不管是农民工还是企业主,都持消极态度。从自身利益考虑,八成企业不赞成为农民工购买养老保险;而接受调查的近1.5万农民工中,也有83.2%的人不愿意购买目前推行的养老保险。据统计,1.2亿的中国流动农民工,参加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左右。主要原因在于保费过高、缴纳期限过长、不能有效对接和转移,农民工无法真正从中受益。例如,现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规定,连续缴费15年以上在达到退休年龄后才能领取养老金。而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跨省区流动的占72.8%,务工3年换过两个以上单位的占67.2%,很难保证参保的连续性。可见,这一门槛太高,农民工无法达到。四川是劳务输出大省,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可以推动整个四川的养老事业。
 
    要真正让农民工“老有所养”,就必须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探索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保险办法。一是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连续性相对自由,应允许其根据具体情况自由决定缴费接续,可设计分段计保,而不能形成“断保”现象;二是实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发放全国流通的养老保险卡;三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城乡衔接;当农民工因各种原因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后,应保证其在城市参加的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相衔接,保障其能够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
 
    (四)尽快研究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的生育调整政策
 
    我国当前实行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基本理念的人口政策,这对控制我国人口的迅速增长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但同时也引发了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出生性别比失衡等问题。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应该尽快出台新的人口政策,逐渐放宽生育控制政策,避免人为加剧中国人口生育率下降和“未富先老”的进程,以降低人口老龄化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实现区域之间人口结构的平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铮.人口学词典[M].人民出版社,198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2008.
    3、张昌彩.人口老龄化:影响、特点与对策[J].开放导报,2008(3).
    4、李丽.四川省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四川大学,2007.
    5、黄彦萍.积极人口老龄化研究[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7).
    6、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R].2006.
    7、王小鹏.我国将出现第一次老年人口增长高峰,年均800万[EB/OL].http://news.sohu.com/20090826/n266244943.shtml.
    *本文属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项目(412303)。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人口老龄化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