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题(9篇)

时间:2023-05-06 12:24:01 浏览量:

篇一: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等应用于应急管理领域,建立起科学、高效、协调的应急管理机制,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其一,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可以提高突发事件应对效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智能化技术可以实现各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通过自动化的系统管理,快速响应应急事件。这种方式相对传统的应急管理方法相比,可以大幅度提高应急工作的效率,从而防止灾害的扩散和蔓延。

  其二,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可以提升应急反应能力。现代化的应急管理系统可以更加全面、系统性地收集和分析相关信息,协调各方面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突发事件响应效率。真正实现信息的共享、协调和优化配置,以及各单位间的高效协作,显著提高了现场人员的反应速度和执行能力。

  其三,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可以保护公众安全。当突发事件发生时,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可以更快速、更精准地对事态进行梳理和诊断,各部门协同工作,可以高效启动应急预案,减少灾害及损失的发生,确保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得到保障,同时,现代化的应急处理方法还能够减轻社会恐慌情绪和减轻社会经济的影响。

  其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可以提高国家治理水平。在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下,各相关部门可以在跨领域和跨地域协同合作,在多重复杂的情境下统一指挥,从而达到高效、科学的目标。在全球化背景下,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提高将大大增强国家的应对各种风险的应对能力,更好地应对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各种非传统安全威胁。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继续追求现代技术创新和应急管理协同工作模式,提高应急响应水平的同时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

篇二: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应急管理是指针对突发事件、灾害事故等不可预知的危机事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损失、保障人民安全的一种行动方式。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应急管理已成为一个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显得尤为迫切。

  应急管理体系的现代化是应对新常态下安全挑战的必要条件。面对多灾多难的时代背景,应急管理体系的现代化需要理性规划、系统建设,具有前瞻性与针对性,以确保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具体而言,应急管理体系包括组织协调、信息采集与处理、预测预警、快速反应、应对处置、评估总结等各个环节,因此,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多层面、多维度的应急管理网络,切实提升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此外,现代化的应急管理体系还需注重技术创新,加强对新型风险的预测能力,如:基于大数据的风险定量分析、利用智能化技术构建实时监测系统等,以提高应急管理的精准性和及时性。

  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应急管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目标。能力现代化是指使用现代理念和现代技术,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知识、技能和组织协调能力,以达到快速反应、高效处置、有效预防的目的。应急管理现代化的核心是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应急管理队伍素质。在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建立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需要大力推动人才培养,并提高应急管理人员的职业能力。对此,应急管理部门可以优化人才培养计划,引进国内外优秀应急管理专家和实践人员,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培养“多能”型和“复合”型人才;注重应急管理人员工作经验的积累,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协作,提高整体应对能力。

  通过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能够全面提升应急管理工作的效率、能力和规范化水平。同时,也能够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和认可度,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氛围。因此,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应急管理的力量,共筑安全防线,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提供保障和支撑。

篇三: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随着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风险也越来越多样化、复杂化。为促进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应急救援技能的普及和提升,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任务。

  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旨在构建起一种紧密的应急管理机制,围绕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规范化、科学化、信息化、网络化等方式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需要包括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单位等多方面的参与,建立完整覆盖、有序运转的应急管理体系。

  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是基于信息化、科技化手段的一种全新应急管理理念。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强调建立全面覆盖、高效快捷、具有战略先进性的应急体系,利用科技手段智慧化、数字化应急工作,更好地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随着网络化和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应急管理领域也逐渐转向数字化方向,构建数字式应急管理平台、数字危机管理平台,更好地实现了信息共享、业务管理、全程监控等功能。同时,基于现代化技术手段的预警、预报、应急指挥等系统的建设,使得应急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达到预测预报、快速响应、减少损失的目的。

  而且,随着国际贸易和外交事务的频繁开展,也要对应急管理能力进行适当的提高。这就需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建立应急响应机构和体系,快速响应和处置突发事件,更好地保障自身和社会的安全,这也是全球应急管理现代化的一个趋势。

  总之,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一项全方位、多角度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各界强化合作,共同进行应急管理建设,全力打造应急处置体系和应急响应能力,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发展稳定。

篇四: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近年来,灾害频发、安全事故不断发生,给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损失。应急管理已成为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全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我国正在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首先,要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法律体系。应急管理法律体系是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应急管理法律体系目前已基本建立,但还需要完善和加强。此外,要完善应急管理标准体系,加强应急管理规范化建设。

  其次,要加强灾害风险防范和减灾工作。应急管理工作不能仅仅局限于灾后救援,更重要的是灾前防范和减灾。应加强灾害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提高灾害应急救援的针对性和效率。

  第三,要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应急救援的核心是救援力量,其中包括专业的救援队伍、装备和物资等。要提高救援力量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加强多部门、多领域的应急救援协同配合,构建应急救援网络。

  第四,要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急能力是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宣传教育、培训演练等方式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急技能,加强应急知识普及和安全宣传。

  最后,要加强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应急管理的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成为应急管理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要推进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水平。

  总之,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实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有效手段,这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不断创新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水平,确保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篇五: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突发事件和应急事件也越来越多,一旦发生紧急事件时,负责应对的各部门必须迅速反应、组织有效地处置,以最短时间内控制灾害后果,把事态维持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有效地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成为不可避免的选择。

  首先,要健全应急管理制度体系,将应急预案纳入法律、法规、政策范畴,加强法律、法规、政策的完善和执行,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优化应急管理机构,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要扩大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完善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大技术装备、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确保各部门及时反应,准确处置突发事件。

  其次,要加强应急指挥机制的建立,建立健全各类应急指挥机制,确立应急责任制,明确具体的应对程序,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考核,制定应急管理联动机制,保证各部门在应急领域有效地合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此外,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加强应急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水平,扩大应急管理科普宣传,加强动员组织,常态化检查,健全应急管理能力建设,构建应急管理能力。同时,要注重应急事件的专业管理,建立覆盖全民的应急管理能力,强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应用,缩短应急反应的时间,提升应急处置的效率。

  最后,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应急事件,制定准确实用的应急预案,-1-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从预防到应对的全流程应急预案,完善应急管理规范,加强与各部门的交流协调,做到应急处理有序、有效,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总之,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当务之急。要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健全应急指挥机制,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严格执行应急预案,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保护社会公共安全。

  -2-

篇六: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作者:李

  理

  来源:《求知》2020年第3期

  李

  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给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带来巨大挑战。科学高效应对和处置疫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要求我们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人民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宗旨,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体现,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我国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的核心价值所在。每一次重特大突发事件都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巨大损失,同时也促使我们深刻反思,必须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推动应急管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发,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项重大任务。因此,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应该重点突出以下三方面:

  第一,坚持红线原则,确保人民安全。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红线是底线、是对生命的尊重,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以人民安全为宗旨的发展理念。人民群众希望党和政府更加主动作为,更有效地保护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人民群众希望抓紧解决空气、水、土壤污染以及农产品、食品、药品安全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希望免除疫病、事故、灾厄的侵袭。“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必须以此为戒、为此为根。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强化社会协同。重特大突发事件危害大、原因复杂、涉及领域广,处置与管理需要全面社会协同。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一要强调建设的价值追求是最广大人民的安全,二要强调人民群众是突发事件应急的主力军,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在维护公共安全过程中的广泛参与,形成强大的社会协同合力。

  第三,坚持系统高效,全面优化应急管理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确定应急管理体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为我们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努力方向。围绕应急体制改革、统筹突发事件全过程管理,夯实应急能力建设、法制建设、预案建设、机制建设,以更强大的风险承载能力来回应人民群众安全感需求是应急管理的新时代使命。

  二、坚持问题导向,找准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问题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战是当前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成果的“试金石”。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疫情防控工作迅速展开,举国一心,众志成城,充分体现了我

  国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当然,这次疫情防控工作也暴露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着力解决如下问题:

  第一,如何从制度上落实“红线原则”,切实提高人民安全感。把这次疫情防控实践问题与我国“一案三制”应急体系相对照,不难发现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存在的问题:应急预案不能涵盖新冠肺炎风险,应急体制中卫生防疫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不能有效联动协调,应急响应不能依法而行等。究其原因,一是某些应急制度体系的设计与人民追求安全感相脱节;二是应急制度体系执行与标准原则相背离。新时代推进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必须厘清制度设计的基本价值追求,将制度设计锁定在人民对安全感的追求,能有尽有,提高应急制度体系对安全风险的承载能力。同时,将制度执行落实在实战,以最坏的结果假设,做最充分的应急准备。

  第二,如何坚持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全社会应急力量。尽管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的原因有多种:如一些早期的预警不被重视,失去第一时间响应的黄金时段;外松内紧政策导致政府应对捉襟见肘;社会参与度不高,致使资源匮乏、社会应急力量组织困难等。但其根源在于,公共安全治理中多元化治理理念的缺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拓展人民群众参与公共安全治理的有效途径,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维护公共安全。”因此,必须一切依靠群众,公共安全治理需要让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多元参与,这是今后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三,如何夯实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是对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既考出了成绩,也凸显了问题。一是应急预案体系形实不符,缺乏实效性。应急预案体系标准固化,与各级政府、行业的个性化应急不相称;各级各类应急预案之间协调联动不足;应急预案缺乏综合性、实战化演练,难以实现统一指挥、反应灵敏、上下联动。二是应急法律衔接不够,缺乏统一性。我国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基本法”,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形成的应急法制体系在实践中呈现诸多不适应。三是专业应急管理机构履责难,缺乏权威性。我国现行应急体制以各级应急委为领导主体,应急管理部(厅、局)负责应对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与社会安全类事件分别由卫健委和政法机关负责。但由于行政层级所限,这三类专业机构在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时,在预警响应、资源调配、力量调动等方面难以实现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极易出现信息不通、联动不足、分工不明、各行其是的局面。四是应急过程效率不高,缺乏有效机制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将应急过程划分为预防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阶段,形成连续统一体。近年来的应急实践表明,我们在事前预防准备中的责任体系落实不到位、应急资源储备不足、应急基础设施设备布局不合理、应急专业人员缺乏;事中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缺乏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支撑等,导致在重特大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工作效能不高。

  三、补短板、强弱项,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底线追求,以最大程度发挥人民群众协同能力建设为工作关键。

  第一,聚焦“人民安全”,明确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建设目的导向。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聚焦安全这一基本民生是我们推进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以人民安全作为政策制定的优先目标,是检验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效能的核心指标。一是看政策系统的基本目标是不是以最大限度的人民安全为核心,从资源的投入及分配上考察在人民安全方面的应急投入的充分性和公平性。二是看政策在应急决策及执行过程中是不是以人民安全作为基本效能追求,强化应急措施及程序选择的红线原则。三是看政策结果在保障最大多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上的综合效能,以客观效益、效果为基础,以群众切身感受为重要评价要素。

  第二,聚焦“人民主体”,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应急。着眼未来,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更加实效的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凝聚多元主体力量,将成为我们无往不胜的斗争法宝。一是明确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主责地位,将政策的核心界定于解决体制机制建设、专业力量建设以及持续应急保障等问题。二是发挥市场主体即企业及专业社会组织的专业性作用。政府与企业、组织的结合重在应急协议和产业联盟的建立,扶持企业应急科技的研发和产品开发,形成应急专业产品和技术产品,重点解决的是技术难题、资源问题、装备问题。政府通过制度设计将市场主体引入城市风险防控管理体系中,调动市场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其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加强安全管理,主动以安全产品和安全服务履行社会安全责任。三是发挥社会公众的主体作用。群众既是公共安全保护的对象,又是公共安全保障的重要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所有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疫情防控:深入防疫一线靠前指挥的党员干部、义无反顾奔赴疫区的白衣天使、日夜坚守防疫一线的社工与志愿者、千里驰援武汉的送菜农民、绝不给政府添乱默默驻守家中的群众,这才是上下一心、共克时艰的全民应急。所以,要正视群众安全参与的诉求、要重视群众的力量及其应急价值,重点解决群众“想参与”“能参与”和“可参与”三个关键。

  第三,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这为我们推进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指明了发展方向。一是从体制层面确立具有高度权威的应急管理指挥决策机构,整合各类履行应急管理职能的议事协调机构、委员会,以重特大突发事件应急需求为导向,建立跨部门、统一高效权威的核心综合协调指挥机构,规范应急决策机制,科学决策。二是强调“属地为主”,赋予事发地政府应急主体地位,强化其应急状态下的全面应急责任及应急权限,避免形成过度依赖上级政府应急援助局面的形成。三是推动危机状态下区域性应急联动机制建设,从政策层面鼓励、互助互济的区域性协同应急模式的推广与固化。构建信息共享机制,打破行业、层级、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壁垒,实现应急信息共享共通。四是提高应急机制运行效率。要围绕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全过程进行应急机制梳理,强化应急效能。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资源下倾,做好风险评估、超前建设、加大风险防范投入。五是做实平战转换机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依据,理顺各级各类突发事件的预警响应程序与标准,落实平战切换的责任与权力,全面提高应对重特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能力。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

  责任编辑:王素娟

篇七: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紧紧围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重大战略任务,明确提出了党和国家制度建设的总体目标、战略重点、工作机制和推进方式,必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新的里程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应急管理体系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大局。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既是贯彻四中全会精神应有之义,更是我们当前首要政治任务,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找准应急管理工作的定位,聚焦关键领域、重点问题,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要紧紧围绕四中全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发挥长期以来形成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等体制机制优势,不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法治体系、行政体制、治理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构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应急管理体系,努力防范化解安全生产和各类自然灾害的重大风险,为社会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们要立足应急管理工作岗位,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

  〔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第67期)“民生与社会治理”研究专题支部学员,应急管理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

篇八: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195·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21.10.186加快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吴昊宇(四川省减灾中心

  成都

  610000)摘要:在我国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后,党和国家将应急管理工作视为了重点部分,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各种自然灾害应对能力,对自然灾害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才能保证我国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关键词:应急管理体系;能力现代化;推进方式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1)10-0195-01引言: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逐渐完善与调整,已有多次应对大规模突发事件的经验,降低了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为了保证应急管理可以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需要站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角度对治理能力和现代化高度进行深入分析,将核心部分放在优化应急管理能力和构建应急管理体系方面,解决关于应急管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1 明确努力方向目前应急管理已经有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发展的初始阶段,需要构建完善的安全机制,并且还要全面落实生产责任管理制度,保证安全防控体系有所完善,通过统一的指挥和部署,发挥出机制的灵活性,在现实的角度来看只有逐渐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效率,才能保证防灾减灾救灾效果。为了实现新时代我国全新的发展目标,需要作出明确的决策部署,发挥出管理体系的全部效果,保证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有所提升。应急管理部门是处理和预防重大安全事件的重要力量,需要严格按照公共安全目标进行现实操作,整合相应的应急救援力量,才能确保中国特色应急体系得到稳定健康发展,严格按照国家处理重特大灾害的指导意见,做好应急处理工作。工作开展过程中不光需要考虑实际的工作需求,并且还要学习已有的成功经验,完成应急救援力量方面的整合,这样才能保证多部门协同作业的效果。2 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我国出现特大安全事故的概率有所提升,无法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将群众的安全作为首要部分,以党对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强化已有的责任制度,加强日常的工作管理,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实到现实的工作中,预防出现特大安全事故。发展的前提是保证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需要全面树立以人民为核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弘扬安全第一和生命宝贵等思想。安全发展理念可以直接展现我国对于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重视。例如在城市安全的角度来看,我国城市安全遇到了很大的挑战,很多地区产生了危楼、歪楼现象,非常令人痛心,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建设质量不符合标准,施工管理不到位,所以无论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都需要将安全作为核心部分,做好质量和安全把控工作,通过这种方式才能体现安全发展理念的具体作用。3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习总书记提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需要建设反应灵敏、作风硬派、本领高强的专业应急队伍,在多元化的角度进行分析,使用符合现代化标准的措施,加强综合性救援力量建设。在队伍建设过程中,需要融合当地志愿者队伍和专业队伍,做好日常的训练和理论指导等工作,发挥出安全救援机制的全部效果,通过融合多方面的力量也能增强救援的效

  3.3非遗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下的新生。“互联网+”的时代对于非物质文化传承也是一个机遇,万物互联的视频时代可以将“草龙”的编织通过创作短视频、小视频的形式进行推广宣传,同时也可以利用视频记录的方式将“沐川草龙”的编织和舞耍技艺进行存档保护,避免文化传承走进泥潭无法走出后的消逝带来的文化冲击。政府在进行文化旅游推广时可将“沐川草龙”当成文化名片,推动当地旅游项目时与“沐川草龙”非遗文化结合,形成“非遗”文旅结合区。陈焕彬先生可以将草龙饰品创新编织,将“草龙实体”形式创新、简化缩小,利于当作纪念品推率。在增强援救队伍战斗力的过程中,需要找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自身部门的灾害侦查能力有所增强。还需要运营少而精的原则,打造救援队伍中的精英力量,按照就近分配原则快速实施救援。最后我国在航空应急救援方面不够突出,需要制定应急救援保障机制,发挥出新时代技术具有的优势,加强队伍信息化培养,确保应急管理具有科学性与现代性。新时代的救援队伍需要具备纪律严明,对党忠诚,永远竭诚,敢于赴汤蹈火四方面特点,救援队伍要时刻记住自身的责任,应对一场场灾害事故,将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重点,成为党和人民最值得信赖的力量。4 严格落实责任制度习总书记再次强调各级政府和地方政府需要承担起保障一方安全的责任。若想达到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需要做好重大安全事故预测与评估工作,对不具有责任感和顽固执守的人员进行处置。同时需要设置自然灾害评估制度,工作人员在现实的工作中,严格执行制度相关要求。另外还要完全展现应急管理的综合优势,做好部门之间的配合工作,根据部门责任的划分,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各自承担,做好防减救之间的责任衔接,通过这种方法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在发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时,政府不光需要起到带头作用,领导人员还需要亲力亲为主动参与到安全生产活动中,各级领导需要承担起保一方平安,促进地方发展的政治责任,严格按照制度进行工作实施,保证提出的指导意见稳定落实,禁止走形式现象发生。结束语:本文通过针对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进行深入研究得出,对于我国的发展而言,做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是新时代的首要任务,同时也是长期发展需要面临的问题。我国有着多年自然灾害预防和治理经验,尤其是有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在未来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过程中,一定可以满足时代发展特点,阶段性完成发展目标,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为时代的发展提供良好助力。参考文献:[1]赵贝斯特.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第七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高峰论坛综述[J].决策与信息,2021(04):43-48.[2]张海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N].中国应急管理报,2021-02-03(002).[3]龙卿吉.常态化调查实效化研究奋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J].当代江西,2021(01):40-41.作者简介:吴昊宇(1988.7.31)男,汉,四川巴中,大学本科,高级,研究方向: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通信、通信工程、遥感技术、安全生产、安全管理、应急管理。广宣传。近年来,沐川县的旅游项目:沐川竹海、黑熊谷森林公园等旅游景区不断为人熟知,沐川县“农耕文化博物馆”更应举办更多活动,增大宣传,提高影响力,将“热点旅游+非遗文化”结合起来,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新机遇。参考文献:[1]四川沐川草龙[J].农民文摘,2019(05):65.作者简介:黄波(1999-)男,汉族,四川泸州人,四川省乐山师范学院文新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篇九: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积极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随着全球各种灾害的频繁发生,应急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则是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必不可少的一环。本文将从如下四个方面探讨如何积极地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一、提高人们的应急意识

  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个人都是应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提高人们的应急意识,是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培养自己的应急意识,例如学会制定应急预案、掌握基础的急救知识等等。

  二、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支持

  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支持是应急管理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可以迅速定位灾害区域和分析灾害情况,提高救援效率。此外,应急管理机构还可以利用无人机、遥感、卫星等技术手段进行信息侦查跟踪,从而更好地为救援行动提供支持。

  三、政府的制定和管理

  政府的制定和管理,对于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要重视应急管理工作,加强对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有力的支持。同时,完善政府多部门协作机制,配合社会受灾群众救助等,也是政府在应急管理中应该承担的重要责任。

  四、建立应急管理人才队伍

  应急管理人才队伍的建立和发展,是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不可或缺的一环。人才队伍是应急管理的后盾,建立人才队伍是提升整个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的基础。政府应该加强人才储备,投资培养

  新一代应急管理专业人才,构建起严密的人才聚集机制。

  总之,积极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建设“平安中国”、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此时我们的社会需要一个完整健康的应急管理体系,而推动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则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使人们的生命和财产能够得到全面的保护。

推荐访问:以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题 为主题 应急 管理体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