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 正文

县女子民兵防雹连事迹材料:花样年华别样美丽

时间:2022-03-27 15:31:17 浏览量:

5月23日,一个雨后天晴,风和日丽的日子。我们来到了**县女子防雹连米家山炮点。  

  没来**县之前,早就听说过女子防雹连的故事,那时只停留在感性的层面,并没有真正认识她。而这一次却不同,陪伴着省市局及渭南局的领导,汽车经过半个多小时崎岖山路的行驶,一路颠簸,来到位于曹家湾镇的米家山炮点,这里驻守着6名炮手,每年的汛期,她们就成了这一方防御冰雹的守护者。其中有5位姑娘,最大的21岁,最小的只有19岁,还有一位老大爷。班长王巧霞年龄最大,显得成熟老练,其他几位姑娘乍一看,好象只有十六七岁,个头不高,人也很瘦小,一见来了这么多人,显得格外腼腆。当一听说是省局及渭南市局领导来视察慰问工作后,姑娘们手脚麻利的取掉炮衣,各就各位,准备随时待命演练,看着姑娘们娴熟的动作,同行的人员纷纷赞叹:“别看姑娘们又瘦又小,业务却很熟练啊”。炮点所在山头是平整出来的一片空地,大约 二百平方米 ,四周用铁丝网围绕,院内干净整洁,种了一些蔬菜,两口水窖位于大门旁,这就是炮手的生活用水,降水量多时,水窖蓄水也多,吃水就不用发愁了;碰上天旱年份,吃了就成了难题,姑娘们要从山下运水。经过询问,姑娘们吃饭是轮流做,粮食也是从家里背。五个人上下铺住着一间约 20平方米 的集体宿舍,房子是5.12地震后重新修建的,之前还是土房,当去年的地震发生后,城里及山下的人们都在帐篷里躲避余震时,山上的姑娘们依然坚守在满是裂缝的土坯房中。  

  米家山炮点的写照只是**县女子防雹连12个炮点的缩影。经统计,从1974年至今,先后有1000多名女青年,告别父母的宠爱,家庭的温馨,参加了女子民兵防雹连。**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结合处,南倚秦岭,北临六盘山,峻峭的关山南北穿越县境,全县2200余平方公里内,大小山头就有3249座,山地面积占到93%以上,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特殊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县成为有名的多雹区,年平均降雹8.9次。12个炮点就座落在荒无人烟的海拔 1500米 以上的高山之巅。炮点上,一门高炮、一口铁锅、两间简陋的土坯房和5张床板,这就是她们的家,与荒山野岭为邻,以寂寞艰苦为伴。粮食要从家里背,做饭要到几里外的山林里捡拾柴火,最困难的要数用水,特别是大雨过后,水窖被山洪漫过,水里充满了沙石、泥土,甚至牲畜的粪便,她们只好将抬回的水等到澄清后再饮用,没有蔬菜,野菜便成了了她们的美味佳肴。每年的5-10月,她们每天都要坚守在阵地上,密切注视着头顶的风云变幻,随时准备向雹魔开火。记得有一次作业,开始的命令下达后,飘泼大雨夹杂着核桃般大的冰雹就劈头盖脸的倾倒下来,在睁眼都困难的大雨中,姑娘们整整作业6个小时,把100余发炮弹准确地射向厚重的云团。装弹手阎小莉因为弹匣出现故障,每打一发,就得卸下弹匣压一次弹,作业正酣,这位17岁的装弹手分秒不停地卸弹匣、压炮弹、上弹匣,重复这个动作155次,双手被划破也浑然不知,直到作业完才发现100多发弹壳上留下了斑斑血迹。而那一次作业后与周边灾区相比,**县受灾最小,灾情最轻。  

  巍巍关山,载不尽**县女子防雹连那种战天斗地的动人故事;滔滔千河,诵不完女民兵那种忘我牺牲的奉献之歌。她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为**县人民防灾造福,在关山之巅奏响了一曲时代的凯歌,在**县人民的心中铸起了一座高大的丰碑。  

  **县女子防雹连是新时期人工影响天气战线上的一面旗帜。该连35年如一日,驻守在荒山野岭,搏击雷雨冰雹,共发射炮弹89000余发,火箭弹100余枚,击溃冰雹300余次,减少损失4.59亿元,创造了相当于全县3年的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奇迹。多次受到兰州军区、陕西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和省妇联、宝鸡市政府的表彰嘉奖,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当代巾帼英雄之歌。联合国防灾减灾署官员金玛丽·考博士称赞她们为“敢与雹魔抗衡的女英雄”。  

  大山的厚重造就了山里孩子质朴的性格,花样年华的她们也同样有着花样的梦想。她们没有城里女孩子优越的家庭条件,没有多少漂亮的衣服,少了许多娇气,多了几份成熟,没有花枝招展的表演,只有艰苦朴素的纯真,和她们对话,一说一笑都很腼腆,看着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蓝天白云下,雄伟青山上,她们点缀着大地的美丽。  

  

推荐访问:民兵 花样年华 事迹材料 女子 美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