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讲话 > 正文

在部理论学习中心组暨组织部长读书会上的讲话

时间:2022-01-03 23:45:16 浏览量:

为期三天的部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暨组织部长读书会就将结束了。这次学习会把部机关全体同志和各县(市、区)委的组织部长全部集中起来,是历史上所没有的。部务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谋划了较长时间,原本打算想在换届结束后就把大家集中起来,让大家在紧张之后放松一下,后因为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市级机关部门的人事调整、又接着是非公企业党建研讨会的召开,重要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大家紧紧绷着的神经一直没有放松下来。这次把大家集中起来,主要目的是围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二次全会的决策部署,总结、研究、提炼近年来组织工作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更好地把握组织工作的规律,进一步推进组织工作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的胜利召开。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紧紧围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一主题,科学分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全面阐述了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深刻回答了事关党和国家未来发展全局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党的十七大即将召开的关键时刻,胡锦涛总书记发表这一重要讲话,对于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思广益,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奠定了重要的政治、思想和理论基础,对于更好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做好十七大的各项准备工作和开好十七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要紧密联系组织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以讲话精神来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要深刻把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的新论断,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的坚定性;要深刻把握关于科学发展观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的新阐述,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要深刻把握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新要求,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服务大局的主动性;要深刻把握关于推进党的伟大工程的新任务,进一步增强组织工作的创造性。

  组织部门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施工队”,我们要审时度势,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回顾总结组织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握组织工作的规律,认真研究解决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把组织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关键在于落实,目的在于推动工作,借此机会,我结合温州组织工作的实际,讲三个问题:

  一、认真总结近年来的实践经验,正确认识和把握组织工作的规律,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水平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人的正确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能进一步推动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每一循环都会进到更高的境界。认真回顾总结组织工作的取得的成就,认真总结组织工作的好做法、好经验,正确认识和把握组织工作的规律,是新形势下提高组织工作水平的前提和保证。近年来,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组织系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紧紧围绕大局,坚持突出重点,狠抓工作落实,真正实现了重点工作出精品、难点工作求突破、探索工作重完善、特色工作出亮点、日常工作争一流的目标,各项组织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经验和体会:

  第一、必须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先进的理念来引领和指导组织工作,使组织工作牢牢把握时代脉搏思路决定出路,“妙棋一着,满盘皆活”,加强和改进新时期的组织工作,必须贯彻落实新时期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先进的理念来引领。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这些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对组织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推进组织工作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

  比如,党中央提出了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以后,我们在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基础上,2005年6月份,提出了“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总目标、总任务、总载体”的新理念,并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的要求,把“活力和谐”的内涵定义为:发展充满活力、内部关系融洽、外部环境友好等三个方面,活力体现了“推进科学发展”的战略思想,和谐融入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完全符合党中央的战略要求。这一目标也是中央重大战略思想在微观层次的反映,在企业层面的具体贯彻落实,与市委原来实施的对县(市、区)的责任制考核、对乡镇的综合实力排名等工作抓手一起,构成了市委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战略思想,在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和微观层面的“三位一体”的机制。这一新理念的提出,既解决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思想认识层面的问题,也解决了工作层面的问题,开创了我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全新局面。得了中组部、省委组织部和市委的充分肯定,也受到了党建理论界的广泛认同。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斯鑫良同志对温州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最近专门做了批示,要求总结温州的经验,在全省予以推广。我在后面还要对这一成功实践做详细的分析,这里先不具体展开讲。

  又比如,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工作,引导干部更好地树立正确政绩观,在去年县、乡两级领导班子换届中,全面推行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党内外的反响非常好,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肯定。鉴于温州在这项工作中的成功探索,省委组织部今年还让我市承担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点工作,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大的实践成果和理论成果。

  再比如,中央提出“四位一体”的战略思想,着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我们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迈出了新步伐。2005年我市公开选调了14名市直机关中层领导干部,这次选调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破除身份限制,向民营企业放开,有2名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入选;二是向基层干部倾斜,有一批乡镇干部入选。为此,中组部《领导参阅》刊发了这一做法,被新闻界誉为“破冰之举”。紧接着,我们开展市县联合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工作,共选拔了81名县、科级领导干部,选拔人数创历年之最。为了健全干部监督的有效机制,成功探索了干部政绩公示,开展了干部离任交接审计试点工作。

  实践证明,只有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中央重大战略思想的精神实质,并坚持用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一步树立顺应时代要求、符合组织工作实际的科学理念,才能使组织工作永远走在时代的前列。

  第二、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自觉把组织工作放到党委、政府工作的全局中去谋划和推进

  始终服务于党委、政府的中心任务,是做好组织工作的根本要求。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要坚持把组织工作的重心,放在对中心工作有推动作用的重大举措上。几年来,全市组织系统坚持把组织工作放到全党全国工作的大局下来认识,始终坚持在大局下行动,把服务大局的成效作为检验组织工作的根本标准。

  比如,2005年至2006年,中央把先进性教育活动确定为全党的一项中心任务,我们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把先进性教育活动作为这两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精力抓紧抓好,抓出显著成效,取得了丰硕成果。我市非公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理论成果得到了中央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单位的论文被入选全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与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获得全省先进性建设理论文章特等奖,并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地级市出席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先进性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市成功挖掘、培育了震撼温州、感动全省、影响全国的“为民好书记”郑九万。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李长春同志就学习郑九万先进事迹分别作了重要批示,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先后三次做出批示。目前,九万同志还被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先进性教育期间,中央督导组和省委给予了温州很高的评价,中央各大主要媒体纷纷宣传我市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特色做法,中央先进性教育办公室刊发了我市8篇简报,《人民日报》刊出5篇,中央电视台播出8条,无论是报道的篇数还是影响力在全国、全省都是绝无仅有的。

  以上是在宏观层面的,在中观层面,组织工作还要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实现“建设三个温州,实现三次跨越”的宏伟蓝图,干部的能力素质是关键,我们建立了农村基层、上级机关、发达城市三大干部培养基地,选送大批干部到中直、省直机关和上海等先进发达地区挂职锻炼,挂职干部人数为历年来之最,得到了市委和省委组织部的充分肯定;通过拓宽干部教育渠道,提升干部培训层次,创办了“温州讲坛”,现已经举办了27期,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普遍欢迎,“温州讲坛”已经成为了温州干部教育的品牌资源,受到了市委的高度赞扬,现在王建满书记都亲自过问、亲自把关授课内容。再比如,2006年,为配合市委、市政府的“三沿”整治任务,我们积极抽调干部到“三沿”整治任务较重的村帮助开展工作,有力推进了全市“三沿”整治任务的顺利完成。

  实践证明,只有把组织工作放到大局下来认识、把握、部署,主动把服务大局作为组织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并善于根据大局的需要来推动,才能找准位置、发挥作用、有所作为,才能增强组织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才进一步提升组织工作在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三、坚持与时俱进,以创新的理念推动工作上新水平,使组织工作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

  组织工作的活力源自于创新。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实现提升。我们所致力的创新,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主观臆断,更不是简单地提出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口号,而是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把握组织工作的内在规律、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抓住工作中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对一些长期困扰组织工作的难点问题,坚持把创新作为破解难题、增强活力的重要手段,选准重点难点工作寻求突破,为组织工作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制度上创新,把制度建设贯穿于组织工作的始终。几年来,我们坚持把继承和发扬传统经验与推进制度创新结合起来,以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组织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比如,我们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基层干部”要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关于按“三真”要求,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特别是在改善基层干部政治待遇等方面有了较大突破,提出了十个方面措施,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的欢迎,同时也得到了中央和省委的充分肯定。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同志和中组部副部长李景田同志分别作了重要批示,对这一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在思路上创新,坚持以改革的精神推进组织工作。几年来,我们以思路创新来解决组织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坚决摈弃唯创新而创新、为领导而创新、唯形式而创新的观点,不断推进组织工作的思路创新。比如,为了解决非公企业党组织的作用发挥问题,我们提出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总目标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思路,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标更加清晰,企业党组织作用发挥更加有效,从而开辟了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和新局面。

  在方法上创新,努力提高组织工作的成效和水平。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实效性,不仅是党的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体现,同时也是组织工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几年来,我们主动适应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积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高组织工作水平。比如,为了防止察人失误,我们试行了干部选拔任用全程记实,通过写实的手法,以干部工作文书和有关记录表为载体,按照“一人一档”、“一事一记”的办法,对提拔任用和平级调整担任重要职位的干部进行全程记实,加强了干部任免全过程的有效监督。这项工作受到了中组部干部监督局的肯定。

  回顾这几年组织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无一不是广大组工干部坚持思想解放、勇于创新的结果。实践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做好新形势下的组织工作,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行之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要增强创新意识,以改革的精神推进思想观念、工作制度和方式方法的创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想得深一些,才能不断推出新举措、创造新经验、取得新成果,才能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第四,必须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努力形成推进组织工作的合力

  组织工作涉及面广,许多工作仅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更不可能“单兵独进”、封闭运行。因此,我曾反复强调,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传统思维模式,善于发挥组织部门的优势,充分发挥组织部门对资源配置、放大、倍增的作用,整合各方面资源,来推动组织工作,实现效益最大化。一方面,强化市、县两级组织部门的统筹协调,统筹推动重点工作的开展,形成上下联动办大事的工作局面;另一方面,善于借势借力,整合各种力量,达到资源共享,信息共用,共同把组织工作做好。

  比如,推进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这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把责任分解落实到财政、建设、国土、规划等部门,把建设指标落实到各县(市、区),充分调动有关部门和地方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各自优势,有力地推进了我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市5392个行政村“村村有办公楼”的目标。一些乡镇干部说,这项工程完成了他们几届党委、政府想干都不曾干成的事;一些老党员说,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了却了他们一生的宿愿。

  又比如,在农村干部远程教育工作中,我们紧紧抓住建点覆盖和学用结合这两个重点,整合相关资源,形成相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干工作、抓落实的整体合力。目前,市本级已累计投入资金近1000万元,终端接收站点已覆盖了所有乡镇和92.7%的行政村。我们利用媒体资源,对市第十次党代会开幕式,以远教网进行了现场直播,使农村党员在村活动室就看到了党代会的盛况;通过整合资源,拓展功能,我们在今年台风季节到来之前,建成了全市远程教育视频互动系统,为抗灾抢险实时部署、畅通联系提供了新的渠道。远程教育工作这两大动作,在全省我们是率先尝试和运用,在全国都是领先的。

  再比如,我们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逐步建立了“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机制。我们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争取各方支持,出实招、见实效,建成了高级人才公寓“聚英家园”,为温州吸引人才创造条件,这在全省也是第一例。大力整合人才资源,在全省率先成立专家咨询服务团,开展“百名专家富民攻坚行”活动,帮助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

  几年来,我们对于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工作,既认真负责、明确责任,又不包办代替;对于每一项重点工作,一旦确定工作目标,就在一个时期内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各方力量,全力推进;对于需要组织部门配合的工作,既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又不越俎代庖,这些都是我们实践中取得的成功经验。

  第五、坚持调研开路,试点先行,边总结边完善,积极稳妥地推进组织工作

  几年来,我们坚持每项重要工作部署前,都进行调研,慎重提出目标和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每项重大改革举措出台前,都先行试点,探索方法,积累经验;每项重要工作在进展中,都及时跟踪,掌握情况,加强工作指导;每项重要工作完成后,都认真总结,探索规律,不断提高水平。

  比如,针对乡镇调控力逐步弱化的问题,2005年,我们开展了乡镇调控能力的课题调研,之后形成的课题调研报告,在中组部课题联评会上,通过专家组的无记名投票,荣获了中组部一等奖,这非常不容易的,多年来还是第一次。我们提出的通过转变职能、下放权力、理顺县乡关系,增强乡镇调控能力的观点,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我们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研究,还在几个县组织开展试点,每个县分别搞1个乡镇试点,从不同角度探索完善乡镇管理体制,取得了一定成效。又比如,我们针对干部任用初始提名权的制度性缺陷,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了《领导干部民主推荐暂行办法》、《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领导干部人选试行办法》和《民主推荐领导干部提前公告试行办法》,并对“二轮推荐”等敏感问题作出了具体规范,较好地解决了初始提名权的程序问题。特别是我们开展的科学规范县(市、区)委书记用人权的试点,成为了中组部直接指导的试点单位。我们在全面推行党务公开的基础上,实行了领导干部政绩公示,使干部的政绩在阳光下,这项工作现已成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工作的有效手段,得到全面运用,并被评为2005年度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奖。

  再比如,我们根据“探索产权激励机制”要求,组织开展人力资本出资入股试点工作,把依附在人才身上的知识、技能、经验等,通过法定形式转化成为企业的注册资本,使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实现人才激励机制的重大突破,为我市吸引高层次人才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一做法引起了中组部和众多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并被评为2006年度全省组织工作创新奖。

  实践证明,通过调研来论证可行性,通过试点来验证实效性,坚持边探索边总结、边总结边完善,是提高组织工作水平的重要方法。

  第六,坚持超前谋划,运用多种手段推进,始终牢牢把握组织工作的主动权

  组织工作事关全局、责任重大,任何一项改革举措的出台,任何一项重要工作的推进,都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必须做到超前谋划,切实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和预见性,始终掌握工作的主动权;每一项工作做到有战略、有战术、有套路,并运用“组合拳”,持续不断地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比如,去年的市、县、乡三级换届工作,是建国以来时间最集中、改革力度最大、政策性最强、调整干部最多的一次,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很多。为做好这次换届工作,我们坚持试点先行,超前谋划,加强指导,确保了整个换届圆满成功。在去年年初的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就把换届工作大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市委主要领导还就领导干部如何接受换届的考验作了专题报告,提前吹风,营造氛围;在年中,把换届工作业务知识培训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好,不断提高组工干部做好换届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换届考察全面开始前,我们选择在乐清开展了综合考核评价试点工作,取得了第一手的经验;在人事酝酿过程,提出符合要求的换届人事安排方案,较好地体现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在换届选举中,加强对工作的组织指导,把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扬民主、严格依法办事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有组织、有计划地宣传推介市委提名的候选人,让代表充分了解候选人,确保组织意图顺利实现,同时强调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这次市、县、乡三级换届选举,是历年来最成功的一次,也是干部群众最为满意的一次。社会各界对2005年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也很满意,期间我们采取有力措施,平稳有序推进,并随时掌握有关动态,协同公安部门开展了“春雷行动”,狠狠打击了一些企图破坏选举的苗头,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因换届引起的重大群访事件,这也是历年来很少见到的。

  又比如,前后三批的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就因为我们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运用多种手段持续推进。通过我们通过加强整合协调,形成了全市各级党委牵头抓总,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上下齐心、多方联动、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通过抽调和选派一批素质高、作风硬、熟悉党务工作的同志组建指导组,加强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督导检查;通过树立了像郑九万、吴美角等先进人物,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有效整合宣传资源,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体的作用,为教育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这些经验,都是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再比如,在开展农村指导员工作中,我们采取了许多“硬”手段来加强指导员管理,建立“指导员分类选派制度”、“重点问题梳理交办制度”、“群众不满意指导员召回制度”,等等,使广大指导员把“心”安在基层,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深受基层和群众好评。《人民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报道了我市这一做法,称“温州的做法是夯实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基础的有力举措”。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2004年、2005年,省委、省政府连续两年授予温州市“农村指导员工作先进市”荣誉称号。

  实践证明,组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必须超前谋划、理清思路,切实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在运用多种手段、集中全力推进的同时,要注意“弹好钢琴”,确保取得实效。

  第七,坚持公道正派、从严治部,以加强组工队伍建设来推动工作任务的完成

  组织部门是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组织工作的性质和职责特点,决定了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性。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加强组工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作为落实组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努力建设一流的队伍、树立一流的形象,创造一流的业绩。

  首先是,坚持思想建部。我始终认为,无论对党还是对党的干部来说,理论上成熟都是政治上成熟的基础。一直以来,我们对自身学习都抓得比较紧,把它看成是思想的“魂”和统领各项工作的“纲”。通过每年举办一次组织部长学习读书会,每次结合形势确定一个主题,为推进组织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健全和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每一个月学习一次,每次一个主题,引导部机关干部养成理论学习和思考的良好习惯。

  其次是,坚持作风建部。通过开展以公道正派为主题的各种教育活动,加强作风建设,教育干部发扬优良的部风,时刻保持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努力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满意、人民满意的部门。

  其三是,坚持能力建部。比如,通过工作务虚会、业务研讨会等形式组织学习,提高部机关干部的政策业务水平;实行处长帮带责任制,以“老”带“新”,使年轻干部尽快成熟起来;开展组织工作业务政策研讨会、举办全市组工干部业务培训班等,并在部内组织了干部工作业务知识竞赛,切实提高全市组工干部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今年,我们还将在全市组织系统开展“大学习、大竞赛”活动,准备在10月份,由市委组织部和县(市、区)委组织部组成12支队伍,届时将从每个单位随机抽取机关干部组队参赛,看看哪支队伍的能力最强,业务最精。

  几年来,部机关干部队伍面貌发生了质的变化。概括起来,一是思想观念有了新的转变。知识和能力的危机感有了新的增强,部机关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气氛逐渐浓厚,按部就班、等靠思想减少了,服务大局意识,工作创新意识,工作前瞻意识得到了增强。二是精神状态有了新的变化。工作中,大家识大体、顾大局,自觉奉献;各处室注重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合理安排;注重内外协调,借力发挥,形成合力。注重商量、沟通、补台、配合,部机关整个工作氛围既紧张又活泼。三是队伍形象有了新的变化。大家对“公道正派”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坚持公道正派的自觉性有了新的增强,对外形象有了新的改善。通过抓好自身建设,锤炼出一批优秀组工干部,其中徐国信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组工干部”,全国获此殊荣的组工干部仅9人。

  实践证明,这些年来我市组织工作之所以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关键在于有一支素质高、能力强的组工干部队伍,只有从严管理,从严要求,不断提高组工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才能在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组织部门才能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硬、工作最优的部门。

  二、总结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努力开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第一个问题是对近四年来组织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回顾,这些都是我们在工作中形成的,并且经受过实践检验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是普遍性的规律,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之所以要在今天的会议上,还要对近年来我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回顾总结,目的之一,是想以案例解剖的形式,通过分析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成功实践和启示,来进一步提高大家对组织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目的之二,就是想总结经验,进一步明确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下一步工作思路,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上新台阶。下面,我围绕“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目标,就这一目标是如何提出的,如何推进的,如何提升,如何打算等四个问题,进行一下剖析:

  第一、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目标是如何提出来的?

  一个创新理论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必定有着强大的理论支撑和现实的需要。提出“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目标,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是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实践的现实需求,也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必然要求。

  十六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有了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提出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从一个先锋队,变成两个先锋队,党的这个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为非公企业党建提出“活力和谐”这一目标奠定了重大的理论基础,同时也要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创新。

  从1987年开始到2005年,全市各级党组织经过18年的努力,通过抓组织覆盖、工作覆盖等措施,取得显著的成绩。当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虽然很多非公企业都普遍建立了党组织,但只停留在过过组织生活,抓抓党员教育管理这个层面。如果说有影响力,那只是党员个体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的整体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很大程度上有点像“党员俱乐部”的状态,只见党员,不见组织。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中总是在原地转来转去,整体上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很难有实质性进展,面临“玻璃天花板”式困惑,出现“山穷水尽”的情况。非公企业党建抓了那么多年了,为什么党组织的作用发挥还不理想呢?为什么党建工作出现了“徘徊不前”、“形进实退”、“名存实亡”的状况?

  现实问题迫切要求我们去破解,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这些问题经过深入地剖析,认为既有思想层面的原因,也有工作层面的原因。第一,是思想层面存在困惑,也就是企业主、党组织书记和企业职工这三个党建主体,在思想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困惑。第二,是工作层面的问题,也就是推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缺少一个科学合理的总目标。

  我们再进一步剖析,思想认识层面和工作层面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非公企业党建缺乏一个明确的目标。如果说,我们能明确提出一个目标,就相当于我们能树立起一面旗帜,在旗帜上显明地写清楚我们准备干什么,就能消除人们种种的疑虑,就能旗帜显明地引领大家干,当然,这个目标必须要有共同的价值基础,并且能得到多方的认同。

  那么,如何找到一个具有共同价值认同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标呢?要找到一个既符合党的要求,又要让企业主和企业职工都认同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目标,我们必须从它们三者共同的价值基础入手。虽然它们三者的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相同,但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内在必然联系,那就是都要把企业做大做强。根据共同价值基础的内在要求,我们结合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思想,立足非公企业实际,提出了把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作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总目标,并且把此内涵定义为发展充满活力、内部关系融洽和外部环境友好,得到了企业各方的共同认可,非公企业党建的局面迅速打开。

  2005年,以王书记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为标志,我们提出“以构建和谐企业为目标,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工作思路。通过一年的深入地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我们再三斟酌、反复推敲,认为提“活力和谐企业”比“和谐企业”更为确切。从和谐企业的内涵上看,和谐企业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充满活力,发展是企业的第一要务,也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如果企业不发展,那么和谐企业就无从谈起。我们感到,“活力和谐企业”在表述上比“和谐企业”更加贴切,更加容易为人接受,更加体现与时俱进。实践证明也是如此,胡锦涛总书记在6.25讲话中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证明了我们的这一提法更加科学,更加符合中央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重大战略思想在企业层面的具体落实。以上就我们这个目标提出的一个战略选择的问题。

  这里大家可能还会问,组织工作的面多量广,为什么要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上突破,而不在农村或是新社会组织党建上突破呢?这就是一个战略思维的问题,从宏观上来讲,是中央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的要求,从微观上讲,原因有三个:一是因为非公经济是温州的经济支柱。温州是非公企业的发祥地,也是非公经济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党建是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必定依赖于经济基础。二是因为温州非公企业党建的基础较好。早在1987年8月,温州瑞安振中工程机械厂就建立了浙江省第一个非公企业党支部,从那时起,全市各级党组织经过近20年的努力,通过抓组织覆盖、工作覆盖等措施,取得显著的成绩,为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因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更具前瞻性和探索性。也就是更具有提升的价值。非公经济的迅速发展,使温州较早地遇到别的地方还没有遇到的问题,也促使温州比别的地方更早地去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非公企业党建工作面临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相对于其它地方而言更具有前瞻性、先发性,这为温州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解决温州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问题对全国而言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而且,我们捏紧拳头、集中力量在一点上寻求突破,比散打乱撮更能取得实效。这就是我们选择非公党建突破的原因。

  第二,如何有效推进?

  在解决了“抓什么”的问题之后,也就是面临“怎么抓”的问题。我们在方向明确以后,采取多种科学有效的措施,持之以恒、持续不断地去推进,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归纳起来就是“六个一”:

  一个方针:就是抓党组织组建和抓作用发挥--“双抓并重”的工作方针。在组织组建工作达到一定的程度以后,如果不抓作用发挥,不仅不能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水平,而且建起来的,也会“倒下去”,“形存实亡”,因此,我们提出,必须在继续重视抓好组织组建的同时,应更加重视抓好作用发挥的党建工作方针,即“双抓并重”的工作方针。我们今年开展的“两个年”的活动,就是贯彻这一方针的具体体现。

  一个目标。就是“活力和谐企业”这个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总目标。这个总目标的内涵十分丰富,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覆盖面,涵盖企业党建工作的方方面面内容,我们围绕这个总目标,又进一步分解成若干个子目标和任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目标任务体系。

  一套班子。就是解决“谁来抓”的问题。2005年底,市委专门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挂靠在市委组织部,内设新经济组织党建处、新社会组织党建处,统一负责非公企业党建等工作。各县(市、区)也都成立了社会工作委员会,落实机构、编制和人员,为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保障。

  一个抓手。就是运用评价激励手段,把“活力和谐企业”作为企业的最高荣誉,每年评选一批“活力和谐企业”和“创建活力和谐企业”先进单位。这个周一,我们还举行了隆重的会议,对评选出来的“活力和谐企业”进行了表彰,市委常委亲自为获奖企业颁奖,各县(市、区)委书记出席会议,王建满书记在会议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并对这项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一支队伍。我们借鉴了近几年选派农村指导员的成功经验,今年6月份,从市直单位选派50名优秀中层干部,到列入我市第一批、第二批“活力和谐企业”创建重点单位的50家企业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进一步推进“活力和谐企业”创建活动。  一个保障机制。市委、市政府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并结合温州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公司法>建立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保障机制若干问题的意见》,建立健全了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经费、时间、场地等保障机制。市、县两级社会工作委员会的工作经费,按照每个企业每年1000元,列入地方财政预算,并得到了很好地落实。
  以上是工作推进的总体思路和方法,在整个过程我们具体是怎么做的呢?也就是工作层面的做法:

  市委出台一个文件。明确提出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总目标、总任务、总载体,来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召开一系列动员宣传会议。通过召开各类动员会、培训会、现场会、座谈会,进行广泛宣传。王书记亲自到企业调研,召开座谈会。我还多次为企业主上党课,从企业管理学的角度,阐明党建是中国特色企业管理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进一步统一各个层面的思想认识,尤其是争取到业主的支持。与此同时,我们还在《浙江日报》、《温州日报》上刊发了多个版面的宣传文章,进一步进行宣传造势,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确定一批试点单位。先后在各县(市、区)选择确定96家非公有制企业,作为“活力和谐企业”党建工作试点单位,着力从不同角度实践目标任务,强化功能作用,提炼各具特色的新鲜经验和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总结、推广,力争树立一批典型。

  进行整个工作体系的系统理论研究。市委组织部专门成立课题组,聘请党建、企业管理、经济、社会等各类专家学者,分四个子课题对目标体系、运行机制、作用发挥、评价激励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与中央党校开展合作研究,请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再次对理论进行总结提升。中央党校王长江教授在温州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后,撰写了《温州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及启示》长篇调研报告,报送中央政治局参阅。

  温州以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为目标推进党建工作的实践,引起了高层和一些媒体的高度关注,中组部、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央党校、全国党建研究会多次派人赴温调研,并予以充分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杂志等国家级媒体相继派来记者采访报道,逐渐在全国党建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现在用INTER网上最流行的搜索引擎“百度”和“GOOGLE”搜索一下“活力和谐企业”,分别能找到3130和2850篇相关网页,“活力和谐企业”也已经成为网络上最热门的话题。我们最新的工作进展,归结起来,可以用以下“五个一”来阐述:

  出版一本书:中央党校党建部会同温州市委组织部专门编辑出版了《中国执政党观察:注入活力.营造和谐》一书,介绍与剖析温州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思考、新探索及新启示。

  摄制一张电教片:中组部党建读物出版社组织人员赴温蹲点两个多月,摄制了《活力.和谐——浙江温州市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先进性建设工作纪实》,展示温州非公企业开展“活力和谐企业”建设取得的成就与发展风采,并向全国发行。举行一场专题讲座:今年6月9日,应北京大学之江论坛的邀请,我在北京大学做了题为“党建之花必将在非公企业里绚丽绽放”专题演讲,演讲非常成功,得到了与会的党建专家、企业管理学的专家、北京大学的一些博士研究生和企业家高度评价。

  撰写一批理论文章: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近年来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实践与经验进行提炼,陆续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内参》、《求是杂志》、《中央党校理论动态》、《今日浙江》等权威杂志上发表一批理论文章。其中包括中央党校王长江教授那篇著名的《温州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及启示》长篇调研报告。

  举办一场全国性理论研讨会:中央党校党建部与温州市委共同举办“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研讨会”,虞云耀、李君如、蔡长水等领导、专家共50人出席了会议,与会人员对温州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9月初,还将在温州召开全国党建研究会非公党建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和全省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经验交流会,这些高规格、高档次的会议连续在温州举行,这在温州党建史上也是少有的,对温州党建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必将开启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新篇章。

  第三,下一步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打算

  总结回顾就是为了更好的提升工作水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工作总的要求,王书记在讲话中已经非常明确、非常透彻,就是按照“双抓并重”和“两个年”的要求去做。我们要在系统学习非公企业党建最新形成的一系列精神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并向县(市、区)主要领导和常委会全面汇报,提出各地的工作思路。具体的工作我在这里不讲了,就根据这几天同志们会上提出的一些想法,确定几个问题,给大家一起思考、解决。

  一是党组织如何领导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各类组织致力于建设活力和谐企业?党组织与他们怎么相处、怎么定位,我去企业调研,觉得党组织存在统抓统揽的问题,把什么都干了。我们要认真探索研究党组织如何加强领导、改善领导,起到总协调作用,怎么样体现党在建设活力和谐企业中的牵头抓总作用,进一步形成合力。

  二是如何加强分类指导?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企业,党建应有重点,每个企业要有自己的工作特色。比如说,哪些企业要提升创建“活力和谐企业”的水平,哪些企业要做好党建的基础性的工作,加强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

  三是如何将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优惠政策落到实处?王书记在表彰大会上提出,要对评出的“活力和谐企业”给予优惠政策,包括政治待遇、紧缺资源的安排配置,这些要求,各地要想办法尽早落实到位。

  四是如何培养一批党务工作人才?“建设活力和谐企业”这一目标已经得到了广大企业主的广泛认同,接下来他们必将纷纷聘请党建高手,来担任企业党组织的负责人。我们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思考如何运用各种手段,抓好党组织书记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和能力。还要开拓思路,将企业家的培养与人才工作、与干部培训结合起来,可以组织一次高层次的企业家培训班,当然,这个班要有质量、有吸引力,能让企业家坐得下来听。

  五是如何进一步提升“活力和谐企业”评选的总体水平?各县(市、区)结合自己的实际,把这个抓手完善起来,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加符合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下一步可以增加企业自主创新的分值。在评选中要进行排序,引起竞争,还可以进行半年度的指标测评,因为我们的目的不是评选,而是要真正促进企业的发展。

  六是如何实现五年内创建300家“活力和谐企业”的目标?这个目标是市委王书记在表彰大会上提出的,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一步的评选既要有数量指标,也要有考核分值的要求,考核分值要考虑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企业的特点。

  七是如何使评选活动的效益倍增?“活力和谐企业”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总体的反响很好,要继续想办法保持这种热度,让社会各界、有关部门都感受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使这项活动的效益最大化。

  八是如何体现分级实施、同步推进?市级今年评选了20个“活力和谐企业”,要思考县一级如何评选,乡镇要不要评选,还有些小的企业不可能达到市级标准的,如何进行评选。要研究各类不同的标准,形成从下至上,分级实施,同步推进的格局,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这些问题,我没有说具体怎么做,只是把问题提出来,希望各地和相关处室今后去思考。

  以上是两年来温州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回顾,以及下一步需要解决的问题。当中蕴含着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启示,这将为温州党建工作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温州是一个善于创新的城市,党建工作也出了不少亮点,我们发现,一些地方和单位也提出不少创新的项目,也有一些好的点子,但就是因为缺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决心,没有善做善成的功夫,缺少有效的措施推进,都不了了之,没有做成,最后就是烟消云散、无影无踪。这是非常可惜的,希望大家今后要借鉴成功经验,学会借力、借势、造势,整合各种资源,使党建工作努力出更多的精品和亮点。

  三、提升自身素质,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组织部长

  通过总结近年来组织工作的实践经验,以及分析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成功做法和启示,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把握了组织工作普遍性的规律。以上这些规律和认识,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是我们今后组织工作必须坚持和发扬的。

  做好组织工作,当好组织部长,不仅要掌握这些组织工作的普遍性规律,还要切实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组织工作面临着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对组织部门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要求广大组工干部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改革意识,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贺国强在今年4月18日,与全国新任组织部长第一期培训班学员座谈时指出,组织部长作为党委分管组织、干部、人才工作的领导成员,肩负着重要职责,要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切实做到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努力做一名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合格的组织部长。这既是对组织部长们的要求,也是对我们全体组工干部的要求。接下来,我就学习贯彻贺部长的讲话精神,对如何当好组织部长提六点要求:

  第一,要有坚定优良的党性修养。政治素质是组织部长最重要的品质。要自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善于从党和国家以及本地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中去谋划和开展组织工作;要做执行民主集中制模范的,在研究决定重大问题时要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自觉维护党委的集体领导,在参与党委决策时要,要注意克服三种不良心态,一是不想参与。觉得自己不是主要决策者,抱着“主要领导定我就怎么办”的心态,不想发表意见,参与意识不强;二是不善参与。平时不注意了解党委的全局工作,想参与却又拿不出自己的主见,参与的能力不强;三是不敢参与。怕自己的意见与其它领导不合拍,怕影响关系,或怕自己的意见被否定会降低威信。这三种心态在我们当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要坚决克服。

  第二、要有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组织部长是一个重要的岗位,责任重大,社会关注,组织工作的性质决定了组织工作无小事。组织上把我们放在组织部长这个岗位上,把我们安排在组织部门工作,是对我们的充分信任,我们决不能辜负组织的期望和重托。要把党和人民的重托转化为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忘我地工作,不断提高做好组织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要有公道正派的良好形象。公道,主要是对办事的要求,要公平、公正;正派,主要是对做人的要求,是人品,是官德。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要敢于坚持原则,公正对待干部,无私奉献,甘当人梯,带头做到“对己清正、对人公正、对内严格、对外平等”。坚持公道正派,必须廉洁从政,办事要出以公心,慎用手中的权力。特别是在用人问题上,一定要坚持原则,主持公道,公正地评价干部,准确地推荐干部,合理地使用干部;要有坚强的党性,敢于说真话,说公道话,涉及到政策方面的问题,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要不怕得罪人,严格执行政策,不能乱规矩。

  第四,要有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组织部门是做人的工作的,更加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把对党员、干部、知识分子的关心体现到各项政策和各项工作上,体现到关心他们工作生活的实际行动中,真正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员之家、干部之家、知识分子之家”。

  第五,要有全面过硬的业务能力。2004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提出,组工干部要着力提高政治鉴别力、政策运用、知人善任、组工业务、拒腐防变等方面的能力水平;曾庆红同志在2005年全国组织部长会议上强调,组织部门要特别重视提高知人善任、整合资源、抵制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能力。我们要按照这些要求,努力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

  第六,要有唯物辩证的理论思维。由于组织工作的规律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我们认识和把握这些规律的艰巨性和长期性,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学好哲学、用好哲学,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研究问题、看待事物、推进工作。自觉做到善思考,重实践,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努力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成为推动工作的一种素质和能力,着力提高理论思维能力,运用理论思维对实践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有效地驾驭和运用组织工作规律,不断加强和改进组织工作。

推荐访问:组织部长 理论学习 会上 中心组 讲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