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全国学习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时间:2021-11-20 08:38:49 浏览量:

  全国学习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时代楷模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事迹心得体1

  珠三角东部或成广东东江以外对港供水第二水源

  广东省副省长刘昆25日在广州表示,要进一步优化细化珠三角“西水东调”工程设计方案,方案要充分体现该工程作为对港供水备用水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正处于规划阶段的珠三角“西水东调”工程一旦建成,将每年调西江水约20.7亿立方米供应包括香港在内的珠三角东部地区,成为广东东江以外对港供水的第二水源,水利部门指,此举将进一步提高香港饮水安全的可靠性。

  广东省副省长刘昆当天在听取珠三角“西水东调”工程前期工作汇报时称,要进一步做好2021年东江水资源需求论证、取水点上游水资源保护调查、输水线路方案比选、成本方案比选以及工程建管模式选择等各项工作。

  仍处于规划中的“西水东调”工程输水干线总体沿东西方向布置,沿途分水给番禺、南沙后,在虎门大桥下游穿越狮子洋输水至东莞、深圳。工程输水流量为80立方米每秒,设计年调水量约20.7亿立方米,初步框算工程总投资约236亿元人民币,施工期3年半。

  水利部门表示,“西水东调”工程是根据广东产业布局与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匹配的现状提出的。广东水资源集中在西部的西江流域,而经济重心则分布在东部区域。承担了香港、东莞、深圳等地主要供水源的东江,其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5.3%,已达开发极限。

  刘昆强调,建设珠三角“西水东调”工程对于保障珠三角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源源不断的东江水,为香港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虽然东江水供港了,但港英政府依旧提防着内地,并在供水多样化上做了很多文章。他们一方面兴建了万宜水库、船湾淡水湖等大型水库,进一步扩大香港的水库容量。同时,他们对海水淡化念念不忘,投入了极大精力大搞淡化工厂,努力提高海水淡化产量、降低淡化成本。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东江水占香港淡水总需求量的比重并不高,在30%至40%间徘徊。

  然而,香港自身淡水量本来就不足,海水淡化成本又高,加之香港经济发展十分迅猛,对水资源的更加急迫,在种种因素作用下,即使香港不情不愿,还是慢慢提高了东江水的供应量。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东深供水工程进行4次大规模扩建、改造,累计耗资76亿元。随之供水能力也逐步提升,从开通初期的0.68亿立方米,提高到现在的24.23亿立方米,其中年供港量为8.2亿立方米,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节供水量,最高可达到11亿立方米,确保能够满足香港方面的需求。至2017年12月,累计对港供水240亿立方米,相当于搬运了1个半洞庭湖的水,占香港总用水需求的75%。

  这边厢,是香港人利用内地丰沛的水资源,迅速地发展经济。那边厢,却是东深供水工程沿线,为了保护水资源的质量,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很多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比如,河源的新丰江水库是供港的主要水源地,他们先后拒绝了500多个总投资600多亿元的重污染工业项目落户,累计投入上百亿资金整治全市河流,还花费巨资建立了十多公里的防护林。在东江水供港这个政治任务面前,大家执行起来毫不含糊。

  而且,类似深圳、东莞这样的沿线城市,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加之本身也是缺水型城市,对东江水的渴求十分强烈。但不管什么情况下,优先供应香港都是始终未变的选择。1991年,广东出现罕见的秋冬春连旱,旱情特别严重,东江出现建国以来最低水位,东深供水工程受到严重影响,难以同时满足莞、深、港三地供水的需求。为了确保对港充足供水,东莞、深圳的供水量大幅削减。深圳老百姓眼看着水库里积存着那么多水,自己却用不上,那种心情想也可以想明白了。

  尽管广东各地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这条供水线,但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水污染的问题,东江水的水质也受到了波及。从2000年开始,广东省又投入49亿元开展了第四期东深供水改造工程,从东莞取水点到深圳水库全部采用封闭管道,避免了沿途的污染。

  可以说,是源源不断流淌着的东江水,加上持续供应的电力、天然气,以及提供生鲜食品的“三趟快车”,让资源匮乏的香港获得了最为基本的民生物资,为其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东深供水工程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无论谁都不可抹杀。

  ---

  撒切尔夫人:东深供水工程关系到香港繁荣(图)

  26岁的吴伟峰已经无法想象,爷爷与邻居密密麻麻地挤在九龙石硖尾,提着大方塑料水桶,在烈日下头戴草帽“轮候等水”的一幕。那是1963年,香港逢60年一遇的大旱。

  香港,一座淡水奇缺的城市,历史上曾几度干渴难耐,最严重时出现过每4天才供水4小时的情况。

  直到1965年3月,6800万立方米淡水从深圳输入香港。从那时至今47年来,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批建的东深供水工程(即东江到深圳),持续供应着占香港用水总量75%以上的淡水,如古老却忠实的钟摆,从未停摆。

  吴伟峰的女朋友李嘉,就住在罗湖口岸的另一头,梧桐山下,深圳水库旁。每次来看李嘉,吴伟峰都要经过这片浅绿色的水面深圳水库东深供水工程的最后一站。在官方眼中,它是政治水、经济水、生命水,在这对年轻的“深港配”眼里,它有更甜蜜地解读:

  “这是水,也是爱。”

  香港:为了你,东江水倒流83公里

  “冇水了!”“冇水了!”

  这个声音吴伟峰的爷爷熟悉。半个世纪前,香港还随处可见三四层的唐楼,来自楼上住户的“唤水声”,曾是一整代人的记忆。

  三面环海的香港,曾饱受淡水奇缺之苦,直到1864年才供应自来水。但开埠初期的香港,主要“水源”多靠收集山涧水和雨水,因此每遇大旱,水荒必至。

  1895年,1929年,1963年……水荒笼罩下的香港,港府屡次宣布“制水”(即限时供水),洗澡、洗衣都成了问题。全家人提着水筒,到街上轮流排队取水,成了一般港人生活的重要环节。“因为轮候争水,街坊反目,甚至闹上法庭的事情都有,‘楼下关水喉’更多。”爷爷不止一次念叨。

  “像电影《岁月神偷》里演的一样,当年的香港人,大多数住在不超过4层的唐楼里,供水系统是由楼下向楼上‘压’的。遇上抢水时,水压严重不足,楼上的人常常得不到。就是有,也是‘细流一线’,这就是被‘楼下关水喉’了。”曾在北京研修香港历史的吴伟峰这样解释。

  最严重的水荒,出现在1963年~1964年。香港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河塘干,田园裂”。本地水库的蓄水最危急时,只够供应43天的居民饮用水。350万港人的生活陷入困境,20多万人逃离家园。

  “一盆水五六个人轮流洗澡,留下的污水洗衣服,最后冲厕。”那时,吴伟峰的父亲只有4岁,小孩子那双干渴难耐的眼睛,令大人不忍回忆。

  建筑进度减低40%,工业损失过亿……翻阅1963年的旧报纸,水荒,使经济刚走上“起飞道”的香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这种痛把深圳与香港一个当年还不是特区的小渔村,和一个仍处于港督统治下的“海外游子”,紧紧连在一起。

  “香港中华总商会请求祖国支援!”“港九工会联合会来电请求帮助!”……求援信如雪花般涌向北京。1963年12月,周恩来总理特批,中央财政拨款3800万元,东江-深圳供水工程开始修筑。

  由此,“引东江水济香港同胞”,也成为流传在当时南粤大地上的时代强音。

  1965年3月1日,后来被誉为“香港人生命线”的东深供水工程,通过深圳水库,正式对港供水。当汩汩自来水,从干涸已久的水龙头里奔腾而出时,孩子们用毛巾“好好地擦了一把脸”后的灿烂笑容,让老一辈香港人“好久好久忘不了”。

  他们也许不知道,为了这6800万立方米淡水,1万多人用了11个月,凿山劈岭,架管搭桥,将水源地东莞市桥头镇的东江河水的水位提高了46米,使之倒流83公里而进入深圳水库。再经过3.5公里长的输水涵管,输入香港。

  从1983年起,香港正式结束“制水时代”。

  40多年来,经过4次大规模扩建改建,这一工程已从最初每年对港供水0.22亿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每年约8.2亿立方米。

  “现在,香港每年的饮用水供应有70%~80%来自东江。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最新资料,香港在2011年的全年用水总量为9.23亿立方米,其中8.18亿立方米来自东江。”香港水务署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深圳:用一座城市的力量护佑“生命水”

  李嘉是地地道道的深圳人,从祖父开始就生活在深圳。她经常告诉吴伟峰,深圳与香港的“姻缘”,不仅早于两人的大学相识,早于东深供水工程启动,甚至早于1963年那场“大水荒”。

  1960年,深圳水库就见证了深港的第一次因水“牵手”。

  中国青年报记者从香港水务署了解到:“广东省政府1960年建成深圳水库,在完工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就向参会的本港知名人士表示:如有需要,可以从深圳水库引水供港人使用。后来,经过双方磋商,决定以供水协议的形式输水香港,以大约每3.78立方米0.1元人民币的价格每年供水50亿加仑(约合2270万立方米)。”

  1961年2月1日,深圳水库开始对港供水。

  但对经济正起飞的香港来说,仅凭深圳一地之力,难克“水荒”。后来,东深供水工程建成。位于“深圳绿肺”梧桐山间的深圳水库,就作为东江水由内地入港的“最后一站”,承担起了存储、调节并净化“供港水”的任务。

  任务艰巨。

  从东莞而起,数十公里的输水道越山而来,汇入水面约5平方公里的水库。一路上,有企业,有村庄,有居民区,农业生产、旅游、养殖……污染似乎很难杜绝。即使进了水库,也可能有人捕捞、垂钓;加上一部分梧桐山上的雨水,会随山涧溪流汇入水库,倘若遇上山体滑坡或泥石流,混杂着泥石的水涌入水库,哪怕它只占总水量的1%,也会让水质降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污染,内地要如何做到在1989年的供水协议里,向香港承诺的‘水质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第类标准’,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严肃考卷。”具体负责深圳水库管理的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深圳管理部副总经理陈晓岭,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为此,广东省水利厅投入47亿元,把明渠和河道输水“全线升级”成封闭式的专用输水管道。2003年起,一道61公里的白色巨龙,彻底让东江水在南下过程中,实现了“清污分流”。

  深圳更是集全城之力护水。

  在陈晓岭的办公室里,一幅大地图格外醒目:水库西南侧一片人口密集区中,与水库相连的河道上,标出了个“红卡子”。“‘红卡子’是2002年建设的沙湾截排污工程,它让沙湾的生活污水不经水库,能直接被处理、排放。”陈晓岭说。

  深圳市公安局东深分局主要负责东深工程的安全保卫、清除水质隐患。

  深圳东深水源保护办公室专门负责保护深圳辖区的东深水源保护区。

  若你紧贴水库而行,更一目了然。

  2011年,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沿着水库修筑了一道绵延13公里的翠绿围墙,使库区实现了全封闭管理。

  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七支队一大队、五大队,其驻守的梧桐山的特区管理线,大部分守区与水库库区“重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总是第一个到岗。五中队指导员王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支队组建30年来,官兵们都已习惯了“一天一两次巡逻,一周去一次水源保护区,排查乱伐树木、乱丢垃圾”的生活。

  “你看这两座山头密密的小树苗。”王指着连接深港的那片山说,“每年新兵入伍、老兵退伍,老兵都会在离开前,在水源保护区里种上一棵树,嘱咐新兵:‘生命水,好好守。’”30年,50余万棵树已经是一条迤逦10余公里的防护林带。

  在股股“合力”之下,深圳检验检疫局的水质检测数据显示:他们每月对“出水口”进行一两次抽样检测,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每天对供港水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优于国家级水源标准,其中,多项指标已达到国家地表水类水质标准。

  “哪怕遇到一点点水质问题,立即停止供水。”这是原广东东深供水管理局对香港水务署的承诺,改制后,成了粤港供水有限公司的承诺。

  在原广东东深供水管理局干了近20年的陈晓岭,平生一件欣慰之事即是,47年里,这座供水钟摆,从未“停摆”,哪怕一个小时。

  深圳与香港:这是水,也是爱

  一座水库也弥合着深港之异。

  “哇好大。”“我饮的水是从这里来?好犀利。”(香港方言,“犀利”意为“厉害”记者注)2010年,几千名香港中小学生来深圳水库参观时,“七嘴八舌”的赞叹声,让陈晓岭记忆犹新。

  因这座水库,深港多次互动。

  香港特别行政区首任特首董建华曾造访东深供水工程和深圳水库,重申“饮水思源”。这成为深港高层交流的传统之一。

  “自1965年起,粤港双方也一直为供水保持着紧密联系,前后9份供水协议,确保了香港的供水稳定。”香港水务署负责人告诉记者。

  更多的互动来自普通人,因为水已渗入了他们生活的每个细节。

  记者从香港水务署了解到,在香港,来自深圳水库的水经过水厂的一套后期处理程序后,便经由分配系统,送至各家各户的水龙头里,也被送往商铺和生产线。“本港居民会用它来洗菜煮饭、个人清洁、洗涤衣履和家庭饮用。供给本港服务业及商业客户的水,用途更多:理发店会用来清洗头发及清洁店铺、餐室会用来煮食、清洗碗碟,而洗衣店则会用来清洗衣服……”

  因此,吴伟峰有时候觉得,深圳水库虽隔着山,但离自己很近。

  “又制水真正受气,又制水的确系无谓,又制水今晚点冲凉,成晚要干煎真撞鬼……”吴伟峰一直记得本港歌手许冠杰的《制水歌》,如今,歌中的场景却早已成为历史。

  现在,香港中小学生和各界人士,每年会定期造访深圳,见证港人食水的“源泉”。2005年3月,一张香港小学生进警营参观时,对护水有功的人们竖起大拇指的照片,令硬汉子王至今动容:“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谢,无法用语言形容。”

  “实有赖东深供水工程、深圳水库对港供水的工作,确保香港长期享有充足的水源,以应付市民及各行业对优质食水的需求,也维持香港的可持续发展。”香港水务署这样评价一座水库、一个工程,带给香港的益处。

  有人说,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有了东深供水工程,香港经济才迅速腾飞,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连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也在回忆录中写道:“东深供水工程是关系到香港繁荣的特殊工程。”

  对深圳来说,香港的腾飞更是机遇。

  为承接香港腾飞后的几次产业升级,深圳借着特殊的地理优势和政策优势,吸收了香港80%以上的产业转移。香港也得以成功转型,集中发展一系列第三产业,成为世界第三大金融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

  “大陆好香港就好,我说深圳好香港才更好。”这是董建华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一座深圳水库,既成了深港两地携手共赢的保证,也是内港同胞骨肉情深的证物。

  如今,在深圳梧桐山上,环绕水库修起了一条绿色步道。吴伟峰与李嘉时常去那里健行,一起看朝阳把青山两侧的深圳与香港笼在同一片甜蜜的金色里。

  “政治水、生命水、经济水,在我看来正对应着香港的三个关键字:稳定、健康与繁荣。”广东省水利厅供水局局长周德蛟认为,香港回归15年来,“这正是最贴切的注脚”。

  如今,在香港,家家户户挑水用的“红A牌塑料水筒”、因缺水而关闭的湾仔安乐汽水厂、用一碗清水两勺子黑醋清洁身体的“干浴法”……这些缺水的历史早已远去。取而代之的,是蛋挞,是咖喱鱼蛋,是在天星小轮上饮一杯丝袜奶茶,看维多利亚港两岸灯火闪耀。

  一切美丽光明物,一切活泼生灵,都涌动着东深水的身影。在吴伟峰眼里,它既与恋人有关,与她的家乡有关,也与一个叫祖国的地方有关。

  吴伟峰说,润万物而不争,这是水,也是爱。

  学习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事迹心得体2

  东江如何为4000万人供水?原来奥秘在这里

  10年来,东江流域(含香港)创造的GDP,由3.1万亿元增加至6.5万亿元,增长110%,而万元GDP耗水量下降50%以上。

  这是记者从10月15日召开的《广东省东江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下称《东江分水方案》)颁布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了解到的数据。

  东江流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广州东部、深圳、河源、惠州、东莞等市近4000万人的生产生活主要水源。然而,上述供水区域人均水资源量约800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的1/3。

  如此突出的供需矛盾如何保障水安全?

  省水利厅向记者介绍,奥秘在于,作为广东乃至我国南方地区第一个流域水资源分配方案——《东江分水方案》自2008年印发实施,通过对流域水资源实施科学的统一管理和调度,10年来,有效保障东江流域供水安全、特别是对港供水安全,为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经济腾飞提供可靠有力的水资源支撑。

  10年来,广东还在东江流域建成全国首个水量水质实时双监控系统,广东在东江流域率先实施水权交易制度,第一宗水权交易于2017年由惠州与广州交易成功……

  划定东江流域年最大取水量上限

  东江是珠江流域三大水系之一,在实施《东江分水方案》之前,由于东江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大,导致枯水期流量锐减、咸潮上溯、生态恶化等问题较突出,严重影响流域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2004年及2005年的冬春之交,东江下游的东莞第二水厂,在咸潮最严重时段,取水口原水氯化物峰值达到1855毫克/升,超标6倍多,导致停机41小时!”东莞市东江水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回忆。

  广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过专家反复研判,省水利厅联合相关部门编制的《东江分水方案》)于2008年由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并于当年10月15日实施。

  “解决东江水安全问题,最核心的是控制水资源开发总量。对此,《东江分水方案》最大的亮点,是明确了正常来水年份可供东江河道外分配使用的年最大取水量为106.64亿立方米。” 广东省东江流域管理局(下称“东江局”)局长廖征红说。

  对此,《东江分水方案》在确保对港供水安全以及河道内生态基本需水、全面节水和充分利用非常规水源的前提下,以广东省境内东江流域内水量为分配对象,按照防洪、供水、发电的顺序优化水库群调度,安排正常来水年和特枯来水年情况下各有关地级以上市(梅州、韶关、河源、惠州、广州、东莞、深圳等)的取水量分配指标。

  此外,《东江分水方案》明确,流域内各地级以上市政府根据年度水量分配计划和水量调度方案,负责其行政区域内的取用水总量控制和出境重要控制断面水质控制目标管理,并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约束性指标进行考核,确保出境重要控制断面水量和水质达到控制指标。

  也就是说,《东江分水方案》要求各地不但要控制好水量,还要保护好水质。

  专家认为,《东江分水方案》的颁布实施,为流域各地用水护水,扎紧制度笼子,带上“紧箍咒”,有效促进和保障东江水安全。

  分水方案已出,如何落实?

  东江局调研员冯鐕钊说,《东江分水方案》所确定的最大取水量为106.64亿立方米,是在对东江流域内的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等控制性水库(电站)群按照防洪、供水、发电的顺序进行联合水量调度、优化运行的前提下推算出来的。因此,落实《东江分水方案》,必须进行水量调度。

  “为了实施水量调度,我们建成全国首个水量水质实时双监控系统,对东江干流及主要支流55个主要监控点的雨量、水量、水位、流量、视频等重要信息进行实时监控,并按调度计划对流量、水位进行调控,对各市交界断面还增加水质监测”。

  站在东江局三楼监测大厅巨型屏幕前,只见屏幕左边显示流域内各监测点的实时视频。屏幕右边显示流域各监测点平面分布图,移动鼠标至相应的监测点,水量、水位、流量等各种实时信息立马显现,一目了然,为水量精细调度提供技术支撑。

  据东江局介绍,从2010年起,东江水量调度时段由枯水期扩大至汛期,实施全年水量调度,在确保防洪安全和水库运行安全的前提下,通过预测来水及科学调度,让水库汛期多蓄水,最大程度实现雨洪资源化(将雨水、洪水转化为可利用的水资源),把汛期的水储存于水库,在枯水期调度使用,最大程度实现水资源时空均衡。

  取水总量约束推动各地节水护水

  取水总量的约束,倒逼各地控制用水,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为落实《东江分水方案》,河源加强源头防控措施,从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禁止电镀、印染、造纸等高耗水、高污染项目落户,严防污染转入。” 河源市水务局副局长赖寿雄介绍说。近年来,位于东江上游的河源市先后拒绝500多个投资额达600多亿元的高耗水、重污染工业项目。同时,关闭养猪场1600多家,关停非法采砂点160多个,打捞水浮莲48万吨,投入打捞资金1700多万元,有效保护东江水。

  惠州市加大对中型灌区的节水改造力度,使富余的用水指标发挥更大的效益,并于2017年与广州交易成功了我省第一宗水权交易,5850万立方/年的取水指标,转让费用为440多万元/年,由广州中电荔新电力实业有限公司有偿获得用水指标,解决企业用水燃眉之急。

  据广东省水利厅介绍,由于《东江分水方案》的实施,社会各界节水护水意识明显增强,东江流域供水安全和生态安全度得到有效保障。10年来,在东江供水区人口增加700多万的情况下,万元GDP耗水量下降一半以上,2017年,东江年供水量为92.5亿立方米,控制在《东江分水方案》所确定的最大取水量为106.64亿立方米以内。东江流域内的新丰江、枫树坝、白盆珠等控制性水库,也因为《东江分水方案》而实施水量调度,通过水库“蓄丰补枯”提高枯水期发电水位和效率。10年来,这三座水库(电站)年平均发电收入分别增加约2400万元、1800万元、2600万元,水调和电调实现双赢。

  广东省水利厅介绍,下一步,拟将实施东江分水方案的做法和经验复制推广至北江、韩江等其他主要流域,进一步强化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为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

  此外,将加快制订实施特殊情况下的水量调度预案。争取2019年上半年出台实施《广东省东江水量应急调度预案》,更有效应对流域性的严重旱情、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以及严重咸潮上溯等突发事件。此外,大力推进“互联网+数字东江”项目,争取2021年建成流域多要素动态感知的监测体系,构建流域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学习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事迹心得体3

  东深供水工程:供港水凝聚祖国的深情呵护

  人们都知道供港水使用的是东江水,但是香港并不在东江流域。所有洁净的江水,都是依靠一项巨大的运输工程——东江深圳供水工程运往香港。

  运水要先抽水。日前,笔者来到源头取水口太园泵站。这个位于东莞的泵站非常宁静,宽阔的东江在两岸树木葱郁的小山坡间缓缓流动,碧绿的江水推动着江中深黄色的浮标不住晃动。每年有20多亿立方米的江水从这里抽往深圳水库,最后有8亿立方米的水通过输水管道送至香港。

  大江平缓,但历史波澜壮阔。

  东深供水50年扩建三次

  这是超过半个世纪的建筑运营史,数万人次参与施工。由南向北流入东江的水位提高了11层楼的高度,倒流约70公里到达香港。

  建设这一项浩大工程的原因是香港遭遇了水荒,需建设东深供水工程,引东江之水济香港同胞。工程于1964年2月20日动工兴建,1965年1月建成,同年3月1日供水。随后的1974年至2003年间,广东先后耗资近百亿元三次扩建和一次全面改造东深供水工程,满足香港、深圳和东莞等地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对用水日益增长的需求。

  在太园泵站,笔者再一次听到建设和运营者感怀东深供水工程动人心魄的历史。三扩建一改造,每一次都有技术创新与科技应用,促进了不同时期广东水利技术发展。

  经历了三次扩建,东深供水工程年供水能力由最开始的2.46亿立方米提高到17.43亿立方米,几乎增长了10倍,向香港、深圳的年供水能力分别为11亿立方米和4.93亿立方米,沿线农田灌溉用水1.5亿立方米。

  目前,东深供水工程对香港供水占其用水总量的75%以上,对深圳供水占其用水总量的50%以上,对东莞沿线八镇供水占其用水总量的80%左右。水质达到国标饮用源水II类标准以上。

  从1965年3月至2014年底,东深供水工程投产运行50年来,累计对香港供水223.48亿立方米。

  东改工程实现四个“世界之最”

  最后一次改造,即东深供水改造工程是当时世界最大的专用输水工程,影响最为深远。

  走在泵站半弧形的岸边,泵站负责人自豪地说,东改工程2000年动工,2003年投产,对原东深供水工程彻底改造。新供水通道不再利用原来已受污染的自然河流,从太园泵站开始,遇山建隧、平地搭渠,以往的明渠全部改为暗渠,几乎重新建设了一条独立的供水通道。

  当时,东改工程成立了工程现场总调度中心,负责工程全线的调度协调工作。成立了技术顾问组,聘请省内外各有关专家,研究、咨询工程建设的重大技术问题。省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中心站专门派出项目站。承担过长江三峡工程设计任务的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担任设计监理。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MIS),提高办公效率。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进行财务审核和法律咨询。

  东改工程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参与建设的企业几乎都是国内顶尖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高手。在精英荟萃的东改工地上,每个企业都面对着同行的激烈竞争。这些“久经沙场”的参建单位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领。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老总说:“东改项目亏得起,但输不起。输了就失去了广东市场。”武警水电部队东改工地负责人说:“东改工程的劳动竞赛抓住了施工单位‘不愿丢面子’的心理,这里充满精益求精、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

  东改工程51.7公里的路线,勘测设计人员们来回走了数百次,行程成千上万公里,才定下最终方案。

  东改工程诞生了四项“世界之最”——世界最大的现浇预应力混凝土U型薄壳渡槽;世界最大直径(4.8m)现浇环型后张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地下埋管;同类型世界最大的液压式全调节立轴抽芯式混流泵;工程全线自动化监控系统史无先例。

  最终,东改工程比原计划提前2个月完工向港供水。全线单元工程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95.1%,未出现一例安全责任死亡事故。工程投资得到有效控制。

  参与过东深供水工程初建和三次扩建的省水利厅原总工程师汤德俊曾感叹:“东改工程的工程量浩大,相对于普通水利工程,已从量变发展到了质变。”在他眼里,东改工程在较短的工期内保证了较高的质量,这在广东水利建设史上是空前的。在3年的施工期内,全程51.7公里的施工现场,包括了7条总长15公里的隧洞,有各种复杂的地质类型,整个建设过程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上世纪60年代,他曾参与建设乳源南水隧洞,亲见建设者牺牲在那里。因此东改工程的安全零事故让汤德俊备感欣慰。

  东江下游地区不再喝咸水

  东深供水工程最终目的固然是呵护香港经济社会的发展,不过半个世纪的工程建设运营史同样反哺了沿线的建设者。

  从市场效益看,东改工程许多标段都是精品工程,成为了施工单位吸引未来客户的招牌。水利部副部长张基尧到东改工地考察后曾说,东改工程是国内第一个按市场规律运行的水利工程,在全国水利系统树立了榜样。

  中水总公司建设的一段明槽,虽然内在质量已符合要求,但外观尚未达到高标准,该公司不惜损失60多万元,将已建好的工程砸掉重建。结果该标段成为吸引最多领导、专家参观示范标段之一。

  深圳东深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和德国CEGELEC公司在开发东改工程全线自动化监控系统时,为了提高图像传输的质量,主动承担了环网拓宽所需的200万元费用,凭借东改工程在中国乃至世界做了一次很好的品牌宣传。

  笔者溯江而上,来到省东江流域管理局。副总工程师石教智指着巨大的水质监控屏说,东深供水工程配套建设没有停步。以前,我省每逢年底和次年初枯水期,下游城市因为咸潮倒灌,屡屡要喝咸水。目前随着新丰江等三大水库投入使用,可以调动60亿立方米的水量压制咸潮倒灌。这个水量足以应付4个连续特枯年的枯水期,而有记载的历史上还没出现过3个连续的特枯年。因此,可以说东江下游地区从此不再喝咸水了。

  学习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事迹心得体4

  东深供水50年有感

  东深供水工程北起东莞、南到深圳,引东江水以济香港。作为新华社对外部的编辑对此早有耳闻,但从未实地踏访。今年3月恰逢东深供水50周年,新华社对外部与广东分社合作,联合香港分社、江西分社共同策划实施“东深供水50周年”全媒体融合报道,作者有幸参与了采写编发的全过程,从中获益良多。

  通过与分社记者的并肩作战,手中的稿件再也不是干巴巴的材料堆砌,每一个地名、每一个故事都变得有血有肉、生动丰满,处理起来也更加得心应手。蔡名照社长到新华社后曾反复强调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这一路的采访,让我重新体味社长的这句话的深意。

  一江清水 来之不易

  东深供水工程路线在地图上是一段不起眼的距离,但当我们从广东河源县出发沿着东江水一路行进到深圳水库,才深深地感受到,这一江清水真的来之不易。

  采访的第一站是广东省河源县的新丰江水库。虽然是枯水期,湖水依然绿得令人惊讶,随着太阳光线强弱、角度的变化,一会儿墨绿,一会儿翠绿,一会儿亮绿,千姿百态,难怪当地人给它取名为“万绿湖”。“和珠三角、香港相比,我们的经济并不发达,发展工业的愿望强烈,但近年来,我们先后拒绝了500多个可能产生污染的工业项目,累计投资额超过600亿元人民币,最终守住我们境内的‘一盆清水’。”面对新丰江水库,河源市水务局副局长赖寿雄自豪地说。

  顺着东江水一路来到东莞桥头镇,从这里开始,专门的封闭管道替代了天然河道,这使得东深供水实现清污分流,水质从根本上得到保障。这个60多公里长的管道,翻山越岭,通过一个个泵站,人为地把水位提高46米,然后流入深圳水库。沿着这个管道,我们逐渐分清了什么是渡槽,什么是隧洞,什么是明槽,倒虹吸、箱涵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其中还包括了一段建设时达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双埋管。

  太园抽水泵站、莲湖泵站、旗岭泵站、金湖泵站……供水工程沿线的供水管理站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们大多坐落在远离城市的地方,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内容单调枯燥却又责任重大。除了监测供水情况,就是检查设备,守卫供水站安全。工作人员戏称这里是“好山好水好寂寞”。

  终于来到了深圳水库,这里是东江水供港的最后一站。在进入深圳水库之前,东江水还要在生物硝化站进行最后一关的生物硝化处理。在硝化处理厂,当厂长把一条毛茸茸的填料从水中拎出来时,他笑着说:“像不像狐狸的尾巴?”每个硝化处理池里大约有三万条这样的“狐狸尾巴”,通过在这些填料上培养和富集微生物群体,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50年不间断 对港输出1.5个洞庭湖

  采访还未开始,就有人问我:50年来,东深供水工程到底向香港供了多少水?官方的统计数字是:累计对港供水223.48亿立方米,占香港用水总量75%以上。这是官方第一次公布内地对港供水的确切数字,那223.48亿立方米有多大,根据换算,大约相当于1.5个洞庭湖。于是本次报道的开篇之作就定名为《50年不间断:东深供水工程对港输出一个半洞庭湖》。稿件播发后,不仅被海内外媒体广泛采用,而且这一数字在海外其他媒体的报道中也被反复引用,凸显报道的权威性。

  随着采访的深入,一个个生动的题目也逐渐浮现出来:有感于新丰江水库和深圳水库的环保见闻,我们采写了《“两盆清水”惠香江——深圳水库和新丰江水库环保见闻》;在东深供水公司,我们采访到父子两代同为供水事业奉献青春,于是就有了《“东深二代”忆东深》;还有《解密东深工程封闭输水管道》《珠三角“黑龙江”石马河的前世今生》《关于东深供水工程的水质水量安全报告》,都是记者们亲身经历,有感而发,写出来的稿子也真实生动、可读可信。

  在广东深入采访的同时,新华社还派出江西分社另一组记者,赶赴江西寻乌,探寻东江源头。寻乌县被称为中国脐橙之乡,脐橙和蜜橘让这里的老表逐渐过上了好日子。然而,为保护生态,这个县如今却在严格控制果业开发,寻乌河两岸、坡度超过25度以上的山地被设为禁开区。原本吃紧的县财政每年挤出2600万元用于生态敏感区域的“退果还林”补偿,引导果农改种阔叶林和小山竹。《江西寻乌:封山退果守护东江源一溪清水》,让海外读者了解到,为了供港的一溪清水,江西的农民进行了如此的付出和努力。

  东深供水50年系列稿件播发后,被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等海外媒体采用,凤凰网、人民网、网易、搜狐等百余家网络媒体采用,穿越中国网站“东深供水50年”专题点击超过40万次,轻应用“一滴清水,从东江到香江”在微信圈中被广泛转发,取得较好的外宣效果。

  香港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东江水

  采访过程中,恰逢部分香港人与内地游客矛盾激化,有关内地对港供应生活物资的各种不实传言时有出现。记者对此进行了有针对性的采访和回应,及时纠正这些不实传言,积极引导舆论。

  针对香港少数人抱怨“每年支付数十亿的水费,太贵了”,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叶琴对此回应说:最早中央政府是承诺免费供水的,但当时的港英政府一定要坚持付费,而且要按市场价格付费。现在我们与香港的水价谈判并非按照每立方米多少钱来计算,他们购买的是水权。换句话说,现在香港每年支付的费用购买的是大约8.2亿立方米的供水上限,同时他们拥有最高11亿立方米的水权,这个供水量足以抵御香港百年一遇的旱情。“香港是一个比我们更成熟的经济体,他们引进的这个水权交易的概念,值得我们学习。过去在我们眼中,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认识到,水资源不是无限量的,目前东江的水资源开发率已达到35%,接近饱和。”

  我们还及时组织香港分社的记者对香港的用水情况进行采访,通过实地采访香港普通市民、大型水库、水务工作人员,用数字和事实说明,可靠而稳定的东江水供应对香港至关重要。其中,对香港现任及前任水务署署长的专访《香港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东江供水——特区政府水务署两任署长谈内地对港供水》、《东方明珠的“清水记忆”:香港市民眼中的内地对港供水》,都被海内外媒体广为采用。

  回顾东深供水50年的整个采编过程,我再次深切体会到: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在对外报道中也尤为重要。尤其在互联网时代,海外媒体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更为多元,只有我们通过实地采访、调查研究才能取得独家的新闻信息,才能形成不可替代的消息来源。调查研究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成功的新闻作品。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只有接地气,文章才能有灵气。

  王丽丽

推荐访问:建设者 先进事迹 楷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