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

时间:2021-12-21 15:45:03 浏览量:

《中国共产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加强社会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理念层提升为制度层,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性文件。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主题,是首次以社会事务取代经济事务、政治事务、党建事务等成为主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将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将在我党的今后社会发展中会起到相当重要的地位,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地提出、成形及历史背景

2005年2月19日,中国共产党在中央党校举办了关于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研讨会,在会上胡锦涛同志就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全面而科学的阐释,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特征、主要原则和重要工作。把和谐社会定义为28个字: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全会的主题,并通过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定,标志着我们党以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理念层提升为制度层,并描绘了2020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首先,构建和谐社会是对苏东事变血的教训的理性总结。苏东巨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悲剧,它是众多社会矛盾和问题交织并爆发的结果。尽管原因众多,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共作为执政党其执政能力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更差,既没有及时提出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也没有有效整合多元社会利益主体的矛盾,没有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沉痛的教训要求我们党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须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任务,当前提出和谐社会问题是对苏东巨变的教训的吸取。其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四位一体新布局的必然结果。四中全会,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三位一体建设新布局提升为四位一体,及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提出了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布局。第三,构建和谐社会是新一届党中央治国方略的必然选择。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法宝。十六届六中全会确立构建和谐社会目标标志着胡锦涛同志治国理念、治国方略已经形成并付诸实践。第四,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不和谐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必然要求。中国现在是财富高度集中,矛盾严重激化,腐败现象比较严重;利益上的冲突加剧,社会阶层分裂严重,社会主体心理不平衡,诚信问题比较突出。在这个时期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非常英明。

二、把握《决定》的“196561”框架,领会精神实质

   “1”:一个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重点。《决定》指出:“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决定指出:“ 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6”:六个必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原则。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理解六个原则有以下三点:一是六个原则指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落脚点,工作方针,工作动力,保证,条件,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二是以人为本是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三是六个必须极大推进并发展了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五方面内容。

“5”:构建和谐社会的五个方面部署。即: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激发社会活力,增进社会团结和睦。把握五个方面的部署有以下三点:首先,五个方面的部署都是针对目前社会上不和谐的矛盾和问题提出的。五个方面的部署出台了28个具体措施。其次,五个方面部署都是围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主线和红线,都是解决老百姓最为关心、最为密切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第三,五个方面的部署体现了党中央的民生、民本、民力的正确导向,落脚点是解决民生的三要素:就业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

“6”:六大制度建设。完善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完善法律制度,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社会和谐的司法保障;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六大制度建设有三个关键点:补低、扩中、调高。六大制度建设有三点:第一,六大制度建设体现了胡锦涛同志2005年2月11日讲得,以制度建设为依托。第二,着力点是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基本条件。制度公平是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第三,六大制度建设能够进一步实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完善。这六个完善不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体现基本制度的具体体制。真正和谐的社会是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力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并和谐的社会。

“1”:一个关键。《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构建和谐社会。党的领导内涵是十六个字: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要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以“党风促进政风带民风”,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路径与保证;要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保证党内和谐,推进党的建设。

三、构建和谐社会政策趋向集中大对策选择

第一、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高原则和根本对策。首先,以人为本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最高原则是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所决定的。其次,以人为本是这届党中央工作的根本立足点、出发点和归宿。最后,以人为本才能使人民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成果。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

第二、制度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着力点和切入点。要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目前分配中存在的不公问题,理性对待和解决分配不公,以六大制度建设构建我国社会制度的公平正义,以公平正义为支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三、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支持和价值取向。首先,和谐文化决定了领导干部的思维理念和行为方式;其次,领导干部要学会在一主多元文化格局下领导建设先进文化。最后,领导干部要吸取苏共在文化建设上失败的教训,构建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

第四、党内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和保证。首先,领导干部要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领导干部要明确党对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十六字方针: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其次,领导干部要做实现党内和谐的榜样,以促进社会和谐。要深刻理解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的内涵。最后,以党的先进性建设,制度建设实现党内和谐。

四、决定中的“30”个第一

1、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本质体现;

2、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3、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4、我国已经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5、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道路上,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社会;

6、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7、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更加注重解决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8、各级政府要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发展事业的重点转到农村;

9、逐步加大政府土地出让金用于农村的比重;

10、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

11、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

12、建设覆盖城乡的居民基本卫生保障制度;

13、鼓励非公有资本依法进入文化产业;

14、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和谐的更本保障;

15、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16、完善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17、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例;

18、健全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统一的津贴工资;

19、构建社会主义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的保障体系;

20、第一次提出了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21、第一次提出了十六个字的社会管理体制;

22、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方针

23、要形成科学有效的四个机制;

24、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应急管理体制;

25、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6、保护创新热情,完善创新的实践,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27、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

28、各级党委要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

29、第一次提出了反腐倡廉的战略战略方针;

30、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推荐访问:中国共产党 若干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