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生活情境描述散文

时间:2021-12-27 08:06:39 浏览量:

  生活情境描述散文

  日子久了熟悉了,大家汇聚在一起,就常请乐手进行演奏,常拉的曲目有《二泉映月》《江河水》《赛马》等等,真想不到简单的二胡能把曲子演奏得这么好听。以下是工作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生活情境描述散文资料,提供参考,欢迎你的阅读。

  生活情境描述散文一

  立夏了,小区里的景象呈现出另一番多彩的风貌,花依然盛开着,草木的绿色又向纵深发展了一层,退休的人们再次开启了自娱自乐的悠闲生活;那飘飘扬扬的乐曲声歌声咿咿呀呀地上扬着,传到了住在五楼的我家,让人顿生些许昂扬激荡的心情。

  这个小区,名字中的“八一”两字就带有一定的倾向性——除了一部分离休老干部以外,大部分是军队退休的老军人,行走于院子之中既可感受到军队营区似的严整规范而不乏轻松活泼之气息;毕竟属于修养性质的院落,四处还是充满了悠闲平静的生活氛围。我家厨房窗户下方就是小区的中心花园,高高低低的乔灌木花丛围绕在其外圈,内里则是一个不算规则的“丫”字形水池把花园划分为三个区域:两个可供人们跳舞游戏的平台场所,是妇女和儿童们欢乐运动的场地,一座小型拱木桥连接了彼此;顶头靠东的那个四方形亭子,则多为几个“音乐人”经常集聚的所在,一些音乐爱好者常常在这里演奏与放歌,释放自己丰盈饱满的内蕴心情,同时为小区增添喜悦的气氛。

  我很喜欢这几个爱好者组成的音乐小团体,虽然算不上什么正规,混乱而搭的组成:有吹口琴、萨克斯管的,有拉小提琴、手风琴、二胡的等等,也不分西洋和民族乐器,就混在一起演奏,然后有人跟随着曲子大展歌喉,唱得好与不好都没有关系,图得个热闹和心情舒畅。许是年龄和职业的关系,他们演奏和演唱的曲目多是军旅歌曲,有战争年代的红色歌曲,比如:《游击队之歌》《大刀进行曲》《解放军进行曲》《我是一个兵》等等,也有新时期反映军旅生涯的歌曲:《十五的月亮》《说句心里话》《小白杨》《毛主席的战士最听党的话》等等,其中有几个人唱得挺不错,字正腔圆,韵味十足,颇近似于专业水准;也有时候几个人合起来同唱,曲调更加昂扬,配合密切,显得刚劲有力。

  这里面我最喜欢的乐器是二胡,相对于那些手风琴、口琴、小提琴和萨克斯管等,二胡的构造简单素朴,曲调却悠长凝重,坚韧沉郁;演奏者不仅能独奏合奏,还能为戏曲爱好者伴奏,每当他拉起西北地方戏秦腔的悲亢伤远的腔调,那婉转悠长哀凉凄柔的曲子,常常叫人不由自主沉入其中双泪横流而有“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味道……

  我小时候对音乐课有点抵触,接触乐器更少,很多乐器叫不出名字也分不清它们的区别。真正开始喜欢音乐并认识一件乐器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卫生学校教书时,教研室调来一位生物老师,从空军某文工团转业下来,拉着一手好二胡,我们隔壁而居。每当在休息日或傍晚时分,悠悠的二胡声就从他的门前冉冉逸出,飘飘然进了我的房门,让我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了音乐的熏陶,渐渐喜爱上了它婉转悠长的曲调,经常停下手中之事侧耳倾听;心细如发的同事也许意识到这样可能会影响周围老师们的工作和休息,因此拉琴往往不能尽兴,并常向我们致以歉意;其实他多虑了,好乐手是我们求之不得的。

  日子久了熟悉了,大家汇聚在一起,就常请乐手进行演奏,常拉的曲目有《二泉映月》《江河水》《赛马》等等,也有不少军旅歌曲;真想不到简单的二胡能把曲子演奏得这么好听!尤其夏日的晚上,月光朦胧树影婆娑,一干老师围坐在房前的大柳树下,一边乘凉一边倾听二胡的曲调,《二泉映月》《江河水》凄婉悲怆,哀远忧伤,不由我们的鼻子酸楚双目盈泪,心情也沉重起来,此时大家默默无语,周围寂静无声,好像天地之间除了二胡再无其他,就猛然想起下面一句话来:“所有美妙的音乐,都使乐曲感到悲戚。”——这大概是有原因的吧?!往往这时候我就会提议,换一支曲子吧!来一段《赛马》或军歌曲子,激发一下大家的情绪,乐手也会很快转换过来,让曲风昂扬奔放起来……

  很多年过去了,如今我们同楼居住的一位离休老人,部队宣传员出身,战争年代一直是部队文工团的主要成员,退休后只要有机会还常常化妆登台演出,前些年还能听到他引吭高歌的声音,现在九十多岁了唱不动了。可一旦院子里有美妙音乐响起,他的注意力就被调动起来,很用心地在倾听着,不时哼哼两句,颇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气概!

  军人这个特殊群体,虽然表面上以铁血硬汉著称,实际上并不都是那般生硬刻板的性格,军人也有军人温柔豪放的一面,也需要多彩生活相伴,有一首歌唱得好: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只因为我们都穿着朴实的军装;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自从离开家乡就难见到爹娘!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一样的足迹留给山高水长!……如果真要找出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军人每天头枕着边关明月身披着雨雪风霜,为了国家安宁他们紧握手中的钢枪!这才是军人真正的样子!

  生活情境描述散文二

  你听说过沧海桑田的故事吗?

  传说,东汉仙人王方平,在门徒蔡经家见到了仙女麻姑,发现她原来是自己的妹妹。麻姑早年在姑余山修行得道,千百年过去了,长得依然像十八九岁的姑娘,头顶盘着发鬓,秀发垂至腰际,身上的衣服光彩夺目,大家举杯欢宴。麻姑说:我自从得到天命以来,已经三次见到东海变为桑田。这次去仙山蓬莱,见海水比以前浅了许多,大概又快要变成陆地丘陵了吧!王方平笑着说:难怪圣人说海中行路都会扬起灰尘。

  沧海桑田指大海变成了良田。

  位于黄海边上的江苏省响水县,就是真实版沧海变桑田的典型。

  七百多年以前,响水还属于东海龙王的领地呢。据史料记载,南宋以前,响水地区还没有形成陆地,自黄圩镇云梯关开始,境内的大部分地区处于沧海之中。有书为证:清代河督靳辅《开辟河口》:“云梯关者,不知起自何时,乃黄、淮二渎所由入海者也。往时,关外即海。”可见,那时的响水,沉寂海底,悄无声息,还没有露出一丝丝长高成陆的痕迹。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黄河夺淮入海,西部高原的黄沙土,用他豪放的激情,顺水而下,不远万里,掠泗夺淮,由响水的云梯关口,直奔滔滔大海。大海用她宽阔的胸怀,无限包容,充分接纳,夹带而来的大量泥沙,经过岁月积淀,垫高了海平面,海岸线日渐后退,版图中慢慢呈现水润润的滩涂,并逐渐成为陆地,是大海与黄河共同孕育了响水这颗璀璨的黄海明珠。至1855年黄河北归,历经727年时间,验证了海中行路扬灰尘,沧海变桑田的神话。

  明代以前,响水口地方,只有少数居民,明“洪武赶散”迁来大量移民,靠煮海为盐和捕鱼为生。恶劣环境下的响水人,经过多少代人无数个春秋冬夏的战天斗地、改造自然,兴修水利,治黄治碱,终究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如今,常住人口60多万,大美响水,成为黄海之滨风景如画的宜居小城。

 

推荐访问:情境 散文 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