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政协近年来工作情况汇报

时间:2022-03-21 15:19:32 浏览量:

近几年来,XX县委、县政府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以和谐为主调,又稳又好又快发展,开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局面。一是大政归和,发展理念和工作方式焕然一新。深刻汲取商贸城事件的教训,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和中求正。在发展上坚持“又稳又好又快”的方针,特别注重发展质量和民生改善,县乡财力四年增长近2倍、税费比提高36个百分点,民生事业投入四年翻两番;在战略上坚持“打基础、创环境”,特别注重强基固本和突破瓶颈,全面夯实铸锻造和煤炭等基础产业、公路交通和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消赤减债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基础工作;在方法上坚持“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特别注重正面引导和机制创新,高扬“激情干事、大气做人、和谐发展”的主旋律。全县的县乡换届风清气正,经济社会稳健发展。二是大局平稳,治安状况和平安基础焕然一新。四年来共化解重要信访案件1057件,其中涉法涉诉信访积案261件,做到“老信访案件化一件少一件、新信访案件出一个了一个”,塘村边界地区得到有效整治,县城街头“两抢”和恶性案件明显减少,没有发生群体性事件和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全县边安内和、大局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全省考评中晋类进位,涉军维稳工作评为全省先进。三是大势趋好,经济质量和创业环境焕然一新。四年来,GDP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9.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2007年全县GDP达到41.29亿元、财政总收入2.09亿元;四年来新上和续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96个,煤炭、铸锻造等产业技改投入突破1.8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100万美元,开辟了“一区两园”等新兴园区,引进沿海内移产业和返乡创业企业700多家,全县规模企业由58户增加到85户,并培育了年纳税可超千万元的民营企业3家,铸锻造业年产税收从700万元增加到3000万元,“铸造湘军”成为全省十大劳务品牌之一。四是大众受益,城乡面貌和XX形象焕然一新。巩固全国卫生县城创建成果,在全市率先创建成为省级园林县城,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城镇医保、五保户集中供养、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等惠民实事,为农村特困户、城镇居民以及各类从业人员提供低保和社会保障;认真做好抗灾救灾和保民安民的工作,做到在2006年“7?15”特大洪灾中不死一人、不溃一堤,2008年抗冰救灾中不冻死一人、不饿死一人,干部作风明显好转,党群关系融洽,外在形象提升。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一年比一年好,2006年综合考核进入全市先进行列,2007年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全市前列。XX正以大气和谐、文明开放的崭新形象走向和谐发展的美好未来。

 

回顾四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个方面:

 

一、稳中求进,努力保持“社会稳定、经济稳健、措施稳当”的和谐态势

 

事件后的XX,社情民意复杂,稳定形势严峻。化解矛盾、稳控局势,成为了新一任县委、县政府执政能力的最大考验。为此,我们审时度势,提出了“又稳又好又快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稳”字当头,千方百计稳人心,全力以赴保稳定。

 

1.“一线工作法”处访,实现老访减少、新访控制。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里,全县各类异常上访集中爆发,就连外地人也来XX“学习取经”。对此,我们强化领导责任,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领导包案制,切实把信访问题处理在基层、解决在县内。2005年开展“信访矛盾大排查活动”,2006年组织开展了为期半年的“信访问题集中处理活动”,2007年实施“信访攻坚年活动”。每年大面积、全方位地排查矛盾隐患。对初信初访采取民情恳谈、干部下访的方式,及时化解、现场办结,做到不遗留矛盾。对信访积案实行县级领导包案,成立工作小组处访,包案的领导亲自调查研究,亲自制定方案,亲自组织实施,充分整合政府、社会、家庭三种资源,综合采取思想教育、政策说服、亲情感召、人文关怀四种手段,面对面地处理群众信访事项,并在工作中首创了设立信访周转金、建立群众合议庭等新机制。四年来共处理涉法涉诉、企业改制、征地拆迁等信访积案260多件,220多件事了案结。一些信访突出问题处置效果比较明显,如6起陈尸五年以上的信访积案全部化解,退伍人员一直没有参与串联和越级上访,涉军稳定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

 

2.“两手抓”维稳,实现区域平安、边界和睦。坚持一手抓打击、一手抓防范,综合治理社会治安。边界纠纷历来是XX的主要治安隐患,特别是塘村边界矛盾由来已久、纷争起伏。2004年底因塘村商贸城引发宗族纠纷,存在宗派械斗隐患。县委、县政府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集中警力抓打击,群防群治强基础;另一方面,倡导成立XX蓝山“睦邻友好联谊会”,建立领导联管协调、信息联通交流、纠纷联调化解、治安联动打防、责任联同追究的“五联”工作机制,有效促进了边界地区的安定和谐。针对XX个案纠纷容易诱发群体矛盾的弊端,我们及时果断处理各类突发性事件,先后妥善处理了上坪电站被炸案件、珍珠岭煤矿安全事故、渣林煤矿地面办公房爆炸案件,做到了每起突发性事件都能将损失和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同时,始终保持对犯罪分子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黑恶势力、“两抢一盗”、地下“六合彩”,极大地增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3.“三铁精神”治矿,实现生产安全、效益上升。XX是重点产煤县,以前经过几轮的整顿关闭,境内已无非法矿。2005年起,国家出台煤矿关闭整顿调控政策,对我县分批下达关闭整合41个矿的硬性任务,工作难度相当大。我们坚持以铁的心肠、铁的措施和铁的纪律抓煤矿安全生产,稳妥推进煤矿关闭整合。2006年关闭8个煤矿、整合9个煤矿;2007年关闭8个煤矿、整合16个煤矿,遗留问题矿井全部清整到位,全县煤矿数量从66个减少到36个。同时,深入开展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进行瓦斯综合防治,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2006年XX县被评为全省、全市煤炭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二、全民创业,努力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实业、干部创事业”的发展格局

 

我们顺应XX人心思变、人心思富、人心思强的大趋势,创新发展理念,激励全民创业,以加快发展来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以干事创业来发展经济、富民强县。

 

1.建设“两基地一中心”。结合XX的产业基础和区位特点,确立了把XX建设成为泛珠三角协作配套基地、全省五金工具生产出口基地、郴州永州边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的发展战略。围绕建设“两基地一中心”,我们以新型工业化为带动,承接珠三角产业,抢先大湘南开发,加快产业提档升级。铸造业加强与沿海制造业的协作配套,年产铸件达40万吨,产值达10亿元,其中直接为珠三角配套生产的铸造企业有146家。目前正在技术攻坚,组装生产数控机床,实现由配套向制造进而向创造的跨越,努力打造“江南铸都”。锻造业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了“湘江”牌等省著名商标,全县年产五金工具1亿把,其中钢锄销售占领了全国70%的市场。商贸业以整合资源为契机,推进了珠泉商贸城、XX大市场、塘村五金工具城等商业网点建设。

 

2.开发“一区两园”。桂嘉高等级公路通车后,XX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超前谋划、突出重点,加快了县城新区、XX工业园、行廊生态农业示范园的开发与建设。县城新区完成了规划设计,预征了土地,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已有12个项目进入新区建设。XX工业园开园四年来,共引进内外资金3.5亿元,入园企业40家,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13家,已实现工业增加值3.2亿元,税收1800万元。行廊生态农业示范园聚集了香满楼畜牧、绿之缘花卉、供港生猪养殖等农业龙头企业,直接带动了1万多户农民生产增收。

 

3.发展非公有制经济。XX人能工善贾,经营意识强,全县有8万人常年在外务工经商,他们之中蕴藏着巨大的资金、技术、信息能量。我们因势利导,创新机制,搭建平台,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先后注资700万元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组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扶持中小企业成长。每年经济工作会议都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民营企业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指导成立铸锻造业协会,举办“铸造湘军”发展论坛,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和企业创新能力。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共创办回流型企业710多家。〖JP2〗2007年,全县非公有制企业完成增加值29.8亿元,占全县GDP的70%;实现税费9830万元,占财政收入46.3%,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力军作用日益明显。

 

4.创优经济发展环境。一方面,抓机制,优化部门服务,县里先后出台了治理经济环境的“十个严禁”、“五条规定”,整合治理办、项目办、作风办、政务中心力量,推行政务公开、阳光执法,实行公开承诺、监督问效,全方位优化政务环境。另一方面,抓教育,改善人文环境,培塑“大气包容、诚实守信”的创业文化,严厉查处了一批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新环境赢得了新转机。2004年6月以来,全县引进县外境内资金17.9亿元,新上和续建了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96个,有邵东、义乌、温州、广东等地的300多个项目业主常驻XX经商办厂。一批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和落户XX,如投资2000万以上的众合铸造、雄建机床建成投产,年纳税可过千万的鑫诚工贸、金鹰锰业已正常生产,规划投资2.6亿的金成干法水泥项目已立项核准、启动建设,大唐华银XX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三、强基固本,努力推进“化遗留问题、解民生难题、破农村新题”的基础工作

 

我们紧扣建设和谐新XX的目标,打基础、创环境,强基层、重民生,以新举措适应新形势,以新基础支撑新发展。

 

1.依法依规重建商贸城。2004年8月起,我们克服原开发商放弃投资的“进退两难”困境,变一种方式建项目,变一种角色搞服务,在依法依规的基础上,重新调整规划建设方案,公开招标确定新的投资业主,全面整改房屋拆迁、土地挂牌和税费征收行为,使商贸城建设项目重新启动。经过四年来的投资开发,已建成商居楼21栋56000平方,珠泉农贸市场、益民购物广场建成开业,安置小区交地3.4万平方、安置房交房120套,被拆迁户得到合理补偿和充分安置。

 

2.高度负责化解遗留问题。事件后,XX的一些积累性矛盾集中凸显。我们直面矛盾不回避,创新方法求突破,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04年,我们以务实的态度向省市汇报财政底子,争取国家对我县的财政扶持,2005年上级对我县的转移支付增加3000多万元,2006年和2007年又增加2000多万元,县乡财政收支矛盾得到缓解。XX县小财弱,重大工程建设心有余而力不足,我们本着对上对下负责的精神,主动协调争取,变更投资主体,促使立项已久、停工待建的新嘉路、嘉宁路XX段项目顺利建设。XX财政负债比较突出,我们全面清理县乡债务,把消赤减债纳入工作和考评重点,制订计划,落实措施,三年来共偿还和消化县乡债务8000多万元,有效化解县乡财政运行风险。2003年XX乡镇人事改革后还有一些后续遗留问题,全县还有600多名乡镇回聘干部和转岗安置人员,我们严格管理、逐步消化、合理分流这些人员,解决他们的工资发放、养老和医疗保障等遗留问题。同时,加大对乡镇七站八所的财政扶持力度,增加农村事业经费,从财力上保障乡镇站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

 

3.尽力而为改善民生民计。我们认真落实党的一系列惠民政策,办好八件实事,大力发展关乎民生的各项社会事业。落实教育“两免一补”政策,改造123所中小学危房5.6万平方米,巩固义务教育成果,搬迁新一中并创办成省示范性高中;改建14所乡镇卫生院,并让25.5万农民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切实治理陶家河流域污染,解决全县112处5.3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改扩建通乡通村公路97条248公里,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通公路,80%以上的行政村通水泥路。大力保障困难群众生活,对全县220名农村“五保户”实行集中供养,5320户困难群众享受农村低保,6930名城镇居民和1万多企业下岗人员享受城镇低保和各类救助。治理病险水库18座,改造中低产田2.7万亩。四年来,社会保障和涉农投入每年递增2500万元以上。

 

4.突出特色建设新农村。结合XX农村实际,明确新农村建设“一二三四五”的工作要点。突出农民为主、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坚持制度先行、规划先行,广泛开展清垃圾、清路障、清水沟活动,发展保学、保医、保困、保住等农村事业,实现水泥路、洁净水、宽带网、有线电视、远程教育进村。2007年,从农民看得见、做得到的事情入手,开展了“乡村环境卫生整治年”活动,大力整治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农村群众的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2008年开展“基层基础年”活动,以修复灾毁设施为重点,全面进行农村电力、农田水利等五大改造。全县重点建设了19个示范村、43个整治村,80%以上的村形成了带动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四、转变作风,努力展示“干事有激情、服务有热情、为民有真情”的优良风貌

 

干部作风好,XX万事兴。我们紧紧抓住干部作风建设这个关键,引导各级干部“激情干事、大气做人、和谐发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1.抓教育强素质。坚持以正面引导、激励教育为主,多形式、多层面开展各种学教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2004年下半年开展了“依法行政、执政为民”集中学教活动,解决部分干部“不敢干、不愿干、不会干”的问题;2005年和2006年开展以“亮身份、树形象、作表率”为载体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解决部分党员“党员意识不强、党性觉悟不高、表率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2007年开展了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活动,解决少数干部“责任意识、公仆意识、节俭意识”不强的问题。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教育活动,全县广大党员干部思想觉悟提高,依法办事、为民办事的能力增强。

 

2.抓效能促落实。全面实行“绩效考评”制度,把全县的中心工作任务和各单位的职责任务分配到各乡镇和县直单位,实行分类考评、量化管理,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与干部使用、评先评优、奖金分配直接挂钩。通过绩效考核,激发干部主动性,强化干部责任意识,促进各项工作落实。同时,将绩效考评制度延伸到村级管理,大力推进农村工作“村为主”。“村为主”的主要内容是“三到村、两调整、一确保”,即任务到村、责任到村、考核到村;调整提高村干部待遇,调整配强村级班子;确保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目标的实现。县财政对在职村干部人平补助由2004年的每月80元提高到2008年的每月350元,并与工作业绩逐步挂钩;对连续任职6年以上的离职村干部给予每年3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拨付每个村每年1万元左右的办公经费,并与计生、稳定等目标管理挂钩。在农村全面实行“党员作承诺、支部作监督、群众作评议”的考评制度,有效增强了党员的身份意识、自觉意识和服务意识,2007年全县7280名农村党员承诺25650件实事,有92%的兑现。在基层还广泛开展评选“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十优农村基层干部”活动,从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提高农村干部的待遇,调动工作积极性。

 

3.抓整治正风气。从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入手,制定了干部作风建设的“五条规定”,重点整治干部参与赌博、损害群众利益、策划非法上访、不抓工作落实等行为;从规范机关干部的服务入手,制定了“机关效能建设的规定”,重点解决行政不作为、乱作为、行政不廉、服务质量差、办事效率低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从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入手,制定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意见”,重点抓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严查各类腐败案件;从规范用人机制入手,认真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坚持“为发展配班子,为稳定选干部”原则,公开、公平、公正使用干部,树立良好的用人导向。先后解决了干部作风建设中的依法行政问题、激情干事问题,人文环境中的开放包容问题、公平互信问题,查处了县一中原班子贪腐案、有关安全生产失职案。2006年党委换届、2007年县乡换届工作,注重公开选人、依法依规,全县没有发生一起非法活动,改变了十几年来总会有一些人因此受法纪处分的历史,清正了社会风气。

 

4.抓实事厚民生。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切身利益作为检验作风的重要举措来抓,广泛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大力开展“民情恳谈活动”,引导县乡村组干部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与群众面对面交谈、心连心沟通,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2006年来,全县共召开民情恳谈900多场次,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开展了以“万名党员带动、全县上下联动、千里渠道畅通、服务人民群众”为主题的“万千畅通行动”,带动全县出动劳动力5.2万人次,完成渠道清淤补漏1076公里,激发了群众兴修水利的热情,为防御洪涝灾害打下了良好基础。开展了“围绕三最搞调研、排忧解难促发展”活动,切实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农村社保等问题;开展了“千名干部下基层,灾后重建促发展”活动,指导灾民生产自救,修复设施,实现了3月6日前全县244个行政村全部通电,重要工矿企业3月中旬前迅速恢复生产。

 

四年来,XX县委、县政府围绕全县和谐发展的大局,尽心尽力尽责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还较多。主要表现在:一是财政实力弱、负债大,缺乏大项目、大企业支撑;二是社会治安、安全生产、信访工作形势不容乐观;三是基础设施建设的压力较大,灾后重建、交通建设、民生事业的投入缺口大。相对于周边地区,XX还处在埋头打基础、迎头赶先进的特定阶段,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条件较差,社情民意较复杂。但我们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紧紧团结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激情干事,奋发进取,就一定会带领XX人民走向繁荣、富强、和谐。

推荐访问:政协 工作情况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