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劳模农民植树大户创先争优典型材料

时间:2022-04-11 15:01:22 浏览量:

青松有情 青山作证 
编者按:她,一位原本生活富足的农家妇女,却有福不享,含辛茹苦地治理荒山。26年,她种活了30多万棵树木;26年,她在山与家之间往返奔波,走过二三个长征的路程;26年,曾经的年轻俊俏已经渐渐远去,可年逾60岁的她,仍然壮心不已。她,如同青松一样顽强,咬定青山,立足破岩,凌风傲雪,染绿一方土地,撑起一片蓝天。全国劳模、省级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绿化标兵、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先进典型……一串串闪光的荣誉记录了她奋斗的光辉历程。
鲜花吐艳,华灯璀璨。4月27日,郑淑芳——**县的一位农家妇女,坐在隆重而庄严人民大会堂内,作为全国劳动模范接受国务院表彰。

  26年,她在荒山上种活了30多万株树木;26年,她在家与大山之间往返奔波,至少走过了二三个长征的路程;26年,她的家乡——**县**镇闹海营村那个叫大黑沟的荒山沟,已经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

  曾经山洪肆虐的荒山沟,再也不见了,一片片青松织染成的浓重绿色,沿着山势起伏蔓延,将这里变成了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丽山谷。

  “光想着挣钱,日子过得再好也没啥意思”

  26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风刚刚吹醒僵硬的土地,35岁的郑淑芳已经是村里的“名人”了。头脑活络、敢做敢为的她,早在1982年就开起一家杂货店、一个中药铺。作为两个店铺的当家人,她忙里忙外,把生意经营得有声有色,在那个“万元户”甚是稀缺的年代,每年都有二、三万元的收入。家庭和睦、生活富足,她家的好日子着实让人羡慕。

  是一次又一次的山洪,让她有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想法。

  她所在的村子,紧邻一条称作大黑沟的荒山沟,每逢大雨,山洪都挟带着斗大的巨石咆哮而来,所过之处乱石参差、一片狼藉。肆虐的洪水淤毁田地,摧毁学校的围墙,泡裂教室,还涌进了好多农户家的院子。

  郑淑芳说,一下大雨尽是浑黄的浑水,甚至自家院子里的菜窖都会涌进整整一窖的水,只好等天晴了用水泵往外抽。

  “要是在大黑沟种上树,肯定就不会有这么大的洪水了。”在那时,郑淑芳就想到了治理荒山,改善环境。“要不,光想着挣钱,日子过得再好也没啥意思!”

  1984年,村里实行承包荒山政策。大黑沟因为植被稀少,没有经济价值而无人问津。郑淑芳和丈夫商量要承包,却遭到了断然反对:“放着好日子不过,承包荒山干啥?”周围的乡邻也好心劝告:“可不能干傻事,那可是找罪受呀!”可执拗的她仍然找到村干部,承包下这片1000多亩的荒山。

  平静、安稳的生活从此改变了。

  郑淑芳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凭借自己的经济能力,用几年的时间将山上种上树,完成造林绿化后,依旧过自己的日子。她没想到要献出自己生命中几十年的岁月,要面对那么多艰难抉择,要付出那么多的心血和操劳……

  “只有黑松不怕贫瘠和干旱,顺着石头缝都能生长”

  承包荒山的第一年,郑淑芳兴冲冲地种下了8万棵落叶松、4千棵白榆。为了抢种树苗,她雇了人,自己更是干在前头。家里和大黑沟之间往返约5公里的路程,回家吃午饭耽误时间,她干脆在山上搭起两间泥房子,垒起简易锅灶,就地解决自己和所雇人员的午餐。还在娘家当姑娘时,她就在生产队中抬过石头,垒过大坝,这些事难不倒她。

  可在承包荒山两三年后,始料不及的困难接踵而至。

  由于她早出晚归,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山上,家里经营的商店和中药铺无法照顾,1986年,原本红红火火的生意难以为继。是回过头做生意,过唾手可得的好日子,还是“一根筋”走到底,继续绿化荒山?一狠心,郑淑芳将两个店铺关门,选择了荒山。

  关了店铺,一下子少了主要经济来源,家里生活逐渐拮据,不到万不得已,郑淑芳舍不得雇人,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春天,起早赶晚抢种树苗;夏秋,为果树除杂草、压树垵;冬天,踩着深雪、顶着大风到山上剪枝。

  她有坐骨神经痛的毛病,干活时间长了,腰痛得弯不下去,就特意做了一个半米多长的小镐,跪在地上一下一下地刨开碎石,再细心地做树垵,栽树苗。实在累了,躺在山上的岩石上,一边仰望蓝天,看悠然飘动的白云,一边给自己“打气”:等山上种满了树,结满了果子,该有多好呀……

  大家的日子一天天好了,大姑娘、小媳妇都打扮得漂漂亮亮,可原本俊俏的郑淑芳却总是一身粗布衣裳、一双黄胶鞋,人也显得又黑又瘦。整天在大黑沟里跑上跑下,每年要磨破六七条裤子,穿烂四五双胶鞋,她早就顾不上打扮了。

  一年的正月十五,郑淑芳正要上山上干活,恰巧碰上打扮一新的妇女们三三两两地去县城看花会,有人对她说:“你是‘铁人’呀?怎么就不知道歇歇!”郑淑芳苦笑着摇摇头——山上干不完的活儿还在等着她。

  让她难受的不是身体的劳累,而是自己的心血付之东流。

  她所治理的大黑沟土质贫瘠、光照时间短,有些树木尽管栽种时成活了,可过了几年,树木的根系遇到岩石,无法再继续吸收养分,稍有干旱,就成片地枯死。先是4000多棵白榆树一片片死去;接着,8万多棵落叶松也几乎全部干枯;原指望为增加经济收入而种植的沙果树、山楂树、杏树……也生长得无精打采,果实少得可怜。

  望着那一片片枯死的树木,郑淑芳的心在淌血。她是个坚强的女人,有泪背着人流,有心事向大山述说。沿着山梁,她一路向上攀爬,一路掉泪:“付出了这么多,怎么会有这样的结果?怎么还要受到这样的折磨……”

  当她爬上山冈,透过模糊的泪眼俯视山下,发现自己辛辛苦苦种下的树木尽管死了不少,可还是有一些树幸存了下来,顽强摇曳着浓浓绿意,为自己的大黑沟带来许多生机。再看相邻的周边荒山却是树木全无,两相对照,泾渭分明,一种成就感油然在她心底升起:“对!我没有白干,从头接着来!我就不信种不活!”

  她买来了许多树木种植方面的书籍,白天山上劳作,晚上家中苦学,实在搞不懂,就去县林业局寻求帮助。

  一个最初并没有很在意的树种,让她逐渐兴奋起来——黑松,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0公尺,树皮带灰黑色,耐干旱瘠薄,四季长青,抗病虫能力强,是荒山绿化的首选树种。

  她开始大规模地种植黑松,树木的成活率果然大幅提高,到2000年时,大黑沟生态环境已经大为改善,下多大的雨,也不会见到山洪,只有清清的溪水潺潺流淌。

  “种别的树都长不好,只有黑松不怕贫瘠和干旱,只要一开始把它种活,顺着石头缝都能生长。”郑淑芳说,现在山上种活的30多万棵树,绝大多数都是黑松。

  “瘦石寒梅共结邻,亭亭不改四时春。须知傲雪凌霜质,不是繁华队里身。”这首古诗,吟咏的正是松树,它没有杨柳的柔媚身姿,也结不出甜美的果实,可它却能扎根破岩,凌风傲雪,顽强生长。

  “董存瑞把生命都牺牲了,我付出这些又算啥呢?”

  常年与大山做伴,家里少了女人的操持,自然少了许多温暖。

  大女儿住校,情况稍好,可二女儿和小儿子刚刚上初中,正需要照顾。两个人放学后,见妈妈没回来,就经常煮挂面,想让劳累一天的妈妈吃现成的,煮好了,妈妈依然没回来,于是就一直等。郑淑芳终于回来了,挂面早已成了一锅面糊。

  还有一次,他俩想让妈妈吃顿“大餐”,焖上米饭,还想炒个肉菜,可家里很长时间没买肉了,只好到菜园里摘了点蔬菜,做了凉拌黄瓜和凉拌西红柿,想一想还不“丰盛”,又做了黄瓜炒辣椒、西红柿炒辣椒两个热菜。饭菜都好了,他俩坐在大门外等。天黑了,郑淑芳终于回来,两个孩子已经倚着大门一边一个睡熟了。她搂过两个孩子,热泪涌流,哽咽着说:“妈妈对不起你们……”

  到1997年,由于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植树造林,家里的生活已经日益拮据,造林和日常管护,更是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这时,郑淑芳的儿子偶然看到有人卖矿石,回来对妈妈说:“咱家承包的大黑沟也有这种矿石,我们也拿去卖吧?”

  儿子拿了几袋矿石去卖,果然卖了1千多元钱,人家还告诉他这是金矿。处于困境中的郑淑芳看到了一条出路,她想到通过开采矿石,为造林绿化提供资金支持。

  矿开起来了,三年之间就挣了百万元。可造林与开矿两桩事情,让她感到精力不济,更重要的是,凡是开采过矿石的地方再也长不出任何树木。

  “这怎么行,这不违背我造林绿化的初衷吗?”郑淑芳不顾丈夫反对,毅然停止开矿,并将投资80多万元的采选厂赔钱卖掉。

  丈夫责问她:“你到底要山,还是要家?这日子还怎么过?”

  长年累积的矛盾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俩人离婚了。

毕竟几十年的夫妻,郑淑芳以泪洗面,一宿没睡。可第二天一早,她擦干泪,又拉来了2万棵树苗。路上,有人问她:“你的眼睛怎么又红又肿?”她说:“没事,风吹的。”

  她又上山种树了,她要用身体的劳累,忘掉心里的伤痛。

  郑淑芳说:“想不开了,就到山上转,看到一片片绿葱葱的树,心里不知不觉就宽敞了。我想,董存瑞为了解放**,把生命都牺牲了,我为了造林绿化,付出这些又算啥呢?”

  “我要在有生之年,绿化更多的荒山”

  从1992年被评为“河北省双学双比女能手”后,她每年都会受到各种表彰:“承德市造林绿化标兵”、“河北省三八红旗手”、“河北省劳动模范”、“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燕赵绿化十大新闻人物”……

  每到外地开会,她常常碰上同受表彰的企业领导、带头致富能人。相互熟悉了,直爽的郑淑芳就风趣地和别人开玩笑:“论钱,我比你们差远了,可我有的,你用钱不一定能买来。”她说,整天和大山打交道,跑上跑下、上树爬高,腿脚灵活,呼吸着新鲜空气、看着绿色的大山,心情舒畅、身体健康。

  她对时常相伴的大黑沟如同自己的身体一样熟悉,闭上眼睛,哪里长着树,哪里有野菜,哪里有草药……都历历在目。“山上有那么多好东西,能不能开发利用?”她想利用山上纯天然、无污染的山野资源,结合自己开过中药铺的经验,研制开发保健用品,“这样,不仅能形成产品给人们带来健康,而且能‘以山养山’”。

  她找来中药方面的书籍,认真研究,反复试验、调配,最终,用蒲公英、小山楂叶、黄芩、桑叶、刺玫瑰等为原料炒制的“蒲叶牌”野山茶,不仅口感清爽,还有消炎去火的功效;用山楂核和多种草药籽为填充物做成的“红玉牌”保健按摩药枕,具有防暑、降压、助眠多种功能,成功申报了国家专利,并在第八届中国承德避暑山庄国际旅游节旅游商品大赛上被评为“十佳”旅游商品;她还成功开发研制了汽车坐垫、老板椅坐垫等一系列产品。如今,她创建的“承德红玉天然绿色保健品厂”不仅能够为造林和管护提供资金支持,还吸收当地农民就业,并带动了30多名党员、群众发展起不同规模的种养业。2008年,她还注册成立了“惠丰种养殖农民合作社”,从而为更多的农民发展种养业创造条件、提供支持。

  常有人问道:“你种的那些树该值很多钱了吧?”郑淑芳却觉得她并不是为了钱,“那些松树至少要60年才能成材,我不指望卖树挣钱,即使成材了,我也舍不得砍掉,因为那些树种得太不容易了!”

  其实,早在2004年,她已经开始为村集体的荒山义务造林。那一年,她为了赶种4万棵松树,带着工人整整干了20天,人瘦了一圈儿。“一天一斤肉,整整减了20斤。”她说,“我不是为了图啥,就是想生态好了,大家都受益。”

  这次从北京接受表彰回来,郑淑芳表示:“当了全国劳模,我要在有生之年,尽我最大的能力,绿化更多的荒山。特别是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还要努力争当‘五个模范’,为身边的党员做出榜样,切实带动更多的党员为群众服好务、为党旗添光彩。

  郑淑芳,原本一位普通农家妇女,却能不计个人得失,热心公益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地绿化荒山、植树造林,全心全力地改善环境、造福家乡。她家的客厅正中悬挂着一幅书法作品,那是有人感佩她的事迹而题赠给她的,上面写着:“善待生态 真情有续 保护地球 大爱无边”。见记者仔细端详,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把我说的太好了……”

  在采访中,我们从郑淑芳身上真切感受到了她不计私利、热心公益的宽广胸怀;矢志不移、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崇高境界。在当前的“创先争优”活动中,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以此作为鞭策,立足岗位、顽强拼搏,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在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市”进程中贡献出自己的最大力量。

推荐访问:劳模 植树 大户 典型 农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