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汇报 > 正文

对当前做好国库工作的思考

时间:2021-12-08 15:34:03 浏览量: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http://www.zqwdw.com)一站在手,写作无忧!]随着财税国库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国库管理工作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分析新时期下央行履行经理国库职责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针对当前国库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顺利推进国库工作发展是基层国库工作者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当前国库工作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一)国库会计核算方式的快速发展,对国库会计核算工作提出了全新要求。首先,国库会计核算方式的演变经历了从建国到80年代的手工记账逐步发展到计算机处理直到国库会计核算的高度电子化。国库会计应用软件不断升级换代,从1990年的税款报解程序到2001年的国库会计核算系统1.0版到2002年2.0版的全面推广应用,标志着国库会计核算进入了一个高度电子化的发展时期。其次,在财政收支规模加速扩张和财政收支项目日趋细化的形势下,在财、税、关、库、行以及上下级国库之间建立电子网络技术,实现数据共享和国库业务网络化实时处理,成为国库会计核算的发展要求。2005年财政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横向联网和数据集中在全国大中城市的全面推广,标志国库会计核算进入了网络化的发展时期。第三,随着国库加入现代化支付系统直接汇划资金,国库部门成为相对独立的会计核算单位,这是国库业务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国库直接参与现代化支付系统、实行实时汇划清算后,国库被推上了资金清算的第一线,对于迅速集中国家财政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国库会计核算方式的不断变化,国库会计核算工作的形式和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资金风险和风险隐患相应增加,对国库会计人员的意识创新、科技创新和业务能力,对国库工作内控制度建设及风险防范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库工作者不但要懂业务、会操作,而且要懂科技、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勤于思考、善于总结,不断适应国库工作的需要和推进国库会计核算工作的发展。

  (二)经理国库职能内涵的拓展,对国库监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过去国库工作,一味强调对财、税、行、海关的服务,仅仅表明国库是财政的“出纳”,国库人员认为预算执行的好与坏、资金入库的多与少、拨款与退库合不合理,都是依据财政部门和税务部门的需求来开展,人民银行不承担任何责任,普遍存在着重核算、轻管理的思想,随着中央银行履行“政府的银行”职能要求的提高,只讲服务已远远不够,只有做到服务与监管并举,才能提升国库服务水平,才能充分发挥国库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坚持国库服务与监管并举是人民银行依法履行经理国库职能的重要手段。服务是监管的基础,监管是服务的保证,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预算的顺利执行。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制衡,严格内控制度,改进工作手段、方式,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延伸服务领域;另一方面要突出监管重点,加大监管力度,增强监管的实效性,把好国库资金的收入关、支拨关和退库关,确保国库资金的安全与完整。

  (三)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施效果的研究,对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2004年人总行《国库统计分析工作指导意见》的下发,标志着国库统计分析是国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这就要求国库工作者提高理论研究的水平,利用“第一手”入库资料,结合财、税情况,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结合点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其直接服务对象是上级国库和地方政府,但最终要达到的服务效果是实现货币政策与财政两大政策的协调,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国库部门要重视国库统计分析工作,加强对国库统计分析队伍的建设和人员的配备,建立较为全面的国库收支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和分析预测模式,完善国库收支统计报表体系,以各类报表、快报、信息、调研报告的形式及时地转化统计分析成果,充分发挥国库在国家预算执行中的促进、反映和监督作用。

  (四)推行国库现金管理,对当前国库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财政部提出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国库现金管理工作开展,将国库现金管理与国债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通过发行短期国债弥补现金不足,另一方面,通过国库现金管理保证短期国债滚动发行,从而达到有效控制政府支出,发挥财政资金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目的,这就对当前国库工作提出了最新的、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债发行工作从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工作到1994年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与先进国家的国债发行工作相比,我国国债发行工作仍有待完善,这就要求国库工作者要在工作中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不断地在国债利率、品种设计、改进发行方式、促进国债宣传工作中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推进国库现金管理和国债工作相结合发挥积极作用。
当前国库工作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国库工作人员现状与新形势下国库工作发展不相适应。一是基层国库人员严重不足与岗位设置之间的矛盾表现突出,兼岗、替岗现象普遍存在,内控制度形同虚设,会计核算质量和风险防范大打折扣;二是国库人员素质与国库新形势不相适应,操作性人员业务技能单一,不具备相应的微机技能和财税、会计知识,调研型和管理型人员相对匮乏,统计分析、监督管理能力较弱,国库机构队伍建设和人员素质急待加强和提高。

  (二)国库机构管理体制缺乏独立性与当前国库工作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现在大部门县级支库未单设国库机构,国库、会计合署办公,国库缺乏独立性与权威性,长期以来形成的“重会计、轻国库”的思想,严重制约了基层国库工作的开展,基层国库缺乏独立性导致缺乏监管的有力手段与积极性,基层国库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国库业务发展趋势之间存在矛盾,严重制约了基层国库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国库法规和制度建设滞后与国库监管工作要求的不相适应。80年代颁布的《国家金库条例》及《实施细则》中的有些条款已不适应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工作的要求,条文过于笼统,职能定位也不明确,缺乏具体行使职能的依据和手段,难以发挥国库的监督管理作用。《人民银行法》中对经理国库职责的规定也是原则性的,可操作性不强。监督管理的职责难以发挥,主要表现在预算计划和控制职能不到位;库款支拨和退库管理难度大,政策性退库变化快,基层国库掌握政策相对滞后,国库人员在工作中难以配套执行。

  (四)国库部门防范和化解国库资金风险能力与国库业务发展电子化的趋势不相适应。国库业务处理的电子化、网络化发展,尤其是国库直接参与现代化支付系统后,国库资金风险的形式和内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风险点和风险隐患也相应增加。国库资金风险不仅局限于预算收入的收纳、报解、支拨、退库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还应包括在资金清算和银行结算过程中可能遭受的损失,它贯穿于会计核算的始终。与之不相应适应的是国库部门内控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操作办法和规定已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国库核算电子化应用水平不高;国库资金安全隐患增加。

  对国库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一)加快国库立法进程,建立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尽快修改、完善《国家金库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条件成熟时出台国库法及相应制度、办法,明确国库部门职责和监督权、检查权及处罚权,明确国库部门办理预算收入、支出及收入退付的监督范围,确保各项法规制度真正落到实处,为国库部门发挥监督职能作用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二)建立相对独立的国库管理体制,切实保证国库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从国库工作发展的现实性及前瞻性看,基层支库必须设立专门的基层国库机构,才能保证国库工作的正常进行,才能促进国库工作各项改革的顺利实施,才能真正确保国库人员配备到位“解放发展”基层国库,建议在目前人行经理国库的基础上加以改革,设立在人民银行总行领导下的垂直管理的国库管理局,并按照“一级财政、一级国库”的原则,从总行到支行分别设立总局、分局、中心支局、支局,有条件的乡镇设立国库办事处,保证国库相对的独立性,促进国库职能的有效履行。

  (三)加强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构建牢固的资金风险防线。一是建立完整的国库核算体系,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二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风险防范责任制和激励约束机制,把风险责任落实到人,各司其职,奖罚分明。三是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检查,做好国库资金的全流程监管,并加强与内审部门和社会审计监督部门的协调与配合,多管齐下,杜绝各类问题的发生,保证国库资金的安全。

  (四)发挥国库职能作用,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系统。加大监管力度,严格监管程序,规范监管行为,增强监管工作的实效性。由于国库监管的对象有财政、税务、海关、银行、下级国库等部门,各个部门分别履行着不同的职责,各个环节的资金风险、运作特征不尽相同。首先是需要针对不同的部门制定不同的监管办法,明确监管程序,使国库监管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其次是为了真正达到检查促进制度的落实,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采取定期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地处罚,责令其纠改,以增强国库监管的实效性。

  (五)强化国库队伍建设,构筑高效的国库服务体系。以人为本,加强国库队伍建设。人是内部控制有效发挥的关键,要防范化解国库资金风险,做好国库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思想教育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加强对人的管理,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国库干部队伍。一是要把政治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运用各种方式提高国库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二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确保国库干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三是坚持岗位培训,提高国库干部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增强防范国库资金风险的能力。四是开展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确保国库干部严格依法办事,勤政廉洁。

推荐访问:国库 做好 思考 工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