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正文

县教育局两基工作总结

时间:2021-12-10 15:19:57 浏览量:

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www.zqwdw.com)

巩固“两基”成果、丰富指标内涵推进基础教育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一、基本情况和做法

我县位于xx市东郊,辖36个乡镇,531个行政村,总人口100多万,其中农业人口90多万,农民人均纯收入2314元,数典型的农业大县。全县现有小学415所,小学在校生107302人;初级中学(含完中初中部)51所,初中在校学生47503人;聋哑学校一所,职教中心一所。现有小学教职工4489人,其中专任教师4470人,初中教职工2619人,其中专任教师2362人。

我县的“两基”工作于1997年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1999年经省政府复查考核合格。自97年“两基”验收达标后,县委、县政府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以及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一如既往地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一直把“两基”巩固提高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及时制订了《xx县“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两基”验收达标后“宣传不停、机构不撤、力度不减、投入不少”。并做到“‘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由突击性向常规性转变,由行政强行推进向依法自觉推进转变”。县委、县政府多次专题研究“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县几大班子的领导在各种会议上强调要从忠实实践“三个代表”,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认识“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广大干群克服厌战情绪和松懈麻痹思想,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扎实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明确规定乡镇“一把手”仍然是第一责任人,分管教育领导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仍然是直接责任人,并把“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列为乡镇领导政绩考核的的重要目标,实行依法奖惩。县委、县政府还要求教育系统充分发挥一线的指导作用,加强对乡镇“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监督、评估和指导。

由于党政高度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几年来,我县的“两基”得以巩固,各项指标的内涵得以优化,办学水平、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得以健康发展。

二、“两基”巩固提高的各项指标情况

(一)、突出重点,稳步提高普及程度

几年来,由于我们大力宣传《义务教育法》,狠抓“两个转变”,广大干群依法治教的意识得到增强,义务教育的普及程度逐步提高。2004—2005学年全县初等教育入学率99.98%,其中女童入学率由97年的97.5%提高到99.98%;初中纯入学率由97年的85.6%提高到95.49%,粗入学率由97年的98%提高到98.66%,其中女童入学率达到95.23%;三类残儿入学率也由原来的77.7%提高到88.6%;中小学生的年辍学率分别由97年的2.99%和0.03%下降到2.01%和0.01%;15周岁和17周岁完成率分别由原来的99.1%和90.95%上升到99.5%和94.8%。

(二)、加强师培干训,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两基”巩固提高的前提条件,是教育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为此,几年来我县一直狠抓教师的政治和业务学习,政治学习以学《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教育法》和义务教育等有关法律、法规为主,以加强教师的师德培养;业务学习以自学考试、在岗函授、全员培训、继续教育和脱产进修等形式,促使教师队伍的义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目前,我县小学专任教师的4470人,其中,学历合格446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9.9%;取得大专及以上学历121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9.7%;取得相应教师资格446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9.9%;取得继续教育合格的442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9%。小学正副校长563人,受训持证上岗524人,受培训率93.1%。初中专任教师2362人,其中,学历合格227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6.4%;取得本科及以上学历81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4.7%;取得相应教师资格230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8.5%;取得继续教育合格的228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7.4%。中学正副校长125人,受训持证上岗107人,受培训率85.6%。

从上述数字来看,我县教育干部和专任教师的学历层次、业务素质较“两基”验收时有较大的提高。教职工的管理已上收到县教育行政部门归口直管。从2002年起,我县已实施校长任期责任制、教师聘用制,2003年新增教师的聘用率达100%。

(三)、增加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1、教育经费投入和管理情况

(1)三个增长及城市教育费附加征收情况:2003年本级财政所拨的教育事业费为15340万元,2002年为13043万元,较上年增长2297万元,增长率为17.6%;财政经常性收入2003年为17260万元,2002年为14856万元,增长了2404万元,增长率为16.2%。财政对教育的年增长率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之比为1:1.1;2003年财政总支出为37030万元,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36%;我县2003年人均教育经费总支出为373.6元,财政拨款的生均教育费:小学为795.8元,初中为739.2元,比2002年分别增长160元和127元;生均公用经费小学为2.9元,初中为7.1元。城市教育费附加基本能足额征收,2003年应征280万元,实征280万元,全部用于教育;城市维护建设税2003年征收12万元,也全部用于教育。

(2)教师工资发放情况: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从2001年开始上收到县集中管理,由县财政按教师名册委托银行代发,国家规定的工资和省补津贴均能做到及时足额发放。

(3)切实加强对教育经费的管理。县审计、财政部门每年都能对学校的教育经费及专项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审计。教育主管部门每年都能会同有关部门对所属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确保教育经费使用合理、规范。

2、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我县自通过省“两基”验收后,继续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坚持小学就近,初中相对集中,适度规模办学;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教育资源得到进一步整合和合理利用并逐步向教育均衡化发展。目前,我县的中小学生均校舍面积基本达标,学校危房正在逐步缩小,常规教学仪器、设备及器材配备基本达到省颁配备标准,生均占有图书册数基本达到规定,并达到充分利用,小学、初中有劳动教育场所和基本设施,有保证开展体育活动的场地,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逐步加强,小学现有计算机1116台,初中2338台。

(四)、建立督导评估制度,规范学校管理,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两基”达标验收后,我县在一手抓“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同时,一手重点抓好“两全”的落实。规范学校管理,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其做法是:一是狠抓学校常规管理不放松。先后建立健全学校日常工作常规、学籍管理常规、教师学生管理制度,层层明确责任,抓教学全程管理,抓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是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开展中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几年来,全县除乡镇评估的中小学外,还有136所学校经县组织人员督导评估,评出优秀等级的小学26所,优秀初中7所,这些管理规范、教育教学质量较高的优秀学校,为推动全县基础教育的整体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三是狠抓教研网络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县教育局成立中小学教研机构,配备专职人员,形成县、片、乡镇、学校四级教研网络。由于层层经常性开展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中青年教学骨干,保证了全县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五)、扫盲及成人教育

1、继续扫除文半盲,加强巩固提高。我县97年“两基”验收时,非文盲率达98.67%。“两基”过后,农村扫盲工作面临诸多困难,进入低谷。为此,我们克服重重困难,着重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堵源头。即提高小学生的入学率,尤其是农村女孩的入学率,防止辍学,这样就基本杜绝了15周岁文半盲的产生。二是继续扫除青壮年文半盲。“两基”达标以后,我们几乎每年都将扫除文半盲数或扫盲后的巩固提高数分解到各乡镇,督促其办班扫盲或巩固提高。1998年至2002年共扫除青壮年文半盲6648人,目前全县非盲率从97.6%提高到98.5%,参加巩固班学习的有14511,巩固率为97.5%。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对农村剩余文半盲的扫盲工作难度非常大,因此我们认为,以开办成人技校为主,进一步做好已脱盲人员的巩固提高工作,保住脱盲的巩固率,堵住文半盲产生的源头,是我们现阶段农村扫盲及成人教育的重点。

2、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一直是我县成教工作的重点。各乡镇有的利用农村科技下乡活动对农民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有的利用乡镇成技校办班培训,根据近三年的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仅乡镇成技校培训的农民就有4.45万人次,2002年至2004年,参加乡镇举办的农村科技培训近10万人次,为农民增产增收、脱贫致富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3、利用示范成技校引路。我县古城镇、石塘镇和西山驿镇城技校为合肥市示范成技校,他们不仅坚持办班培训农民,还利用实验基地进行种养殖实验示范推广。如古城成技校进行花生、棉花、莲子、香稻、七彩山鸡、火鸡种养殖实验推广;石塘进行的花卉、树苗示范推广等。受到当地政府和农民的欢迎和高度评价。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推广他们的经验,以点带面,示范引路,而且每年都给这些示范乡镇成技校一定的奖励。

三、“两基”巩固提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两基”债务难以消化。在实施“两基”过程中,多数学校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高额的债务至今也无法清偿。这些债务有相当部分是向私人借款,利息高于同期银行利息,沉重的债务越滚越大。虽然上面明确要求积极消化,但县级财政的确没有良策。目前,这些债务仅靠乡镇、村、学校自身已不但无力消化,还随着利息的增加越背越重,因而农村教育债务矛盾凸现出来,不少学校旧帐未还又欠新债,或者还老帐欠新债,经常是讨债人络绎不绝,学校法人不得不疲与应付。

2、教育经费水涨却不见船高。近几年,从教育经费支出的数字来看,县政府投入教育的总支出,的确比税费改革前有较大的增加,但其中人员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却大于政府投入的增长比例,真正用于办学的经费却非常有限。加之由于县财政较为薄弱,生均公用经费不能按标准纳入财政预算。这种财政支出的结构性矛盾导致的后果:一是教师地方津补贴难兑现。教师工资由县统管后,解决了工资拖欠,确保了国家规定的4块工资按月发放,然而地方性津补贴仍需自行解决,因财力有限,绝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无力兑现。二是致使学校工作出现“五难”:改善办学条件难(如:学制改革使各小学平均增加五分之一的规模,但办学条件却仍然是五年制时期的)、教研活动开展难、教师素质提高难、教学质量保证难(不少学校甚至通过减少实验、实习课,少购买或不购买教学资料,减少办公用品,停关电话、电灯等方式来节省支出,使正常教育活动受到影响。)。

3、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还引发了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新问题。具体如下:

(1)布局调整的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危房改造进程缓慢。税费改革对基础教育的布局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布局调整,扩大办学规模,学校的基本建设,危房改造等资金,地方政府很难到位,后续资金无来源(我县尚有4.1万平方米的d级危房未得到改造);(2)无论是办学条件还是工资收入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城乡差别、中小学差别、强校弱校差别,这三大差别诱发教师队伍不自觉地无序流动;(3)为减少财政压力,政府对教师编制一再减少,致使学校无法按新的课程标准,开足、开齐课程,严重影响新课改的推进,就连小学“五改六”的教师缺额也无法解决,大班额现象也无法消除,教学质量呈下降趋势;;(4)教师工作任务繁重(课程多,班额大),无时间参加教研活动及文化知识的充实,教育质量难以保证(5)教师待遇偏低,教师队伍不稳定,人心思走,经过几年努力培养出来的骨干教师难以留住;(6)有的学校为了保证安全和教学质量,在等、靠、要无望的情况下,不得不欠下新债,“两基”达标后,新一轮的学校债务又将开始。

4、初中生的辍学现象不容乐观。据学年初调查我县一些农村初中上学年辍学率超过3%,有的学校甚至达到7-8%。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教育局 两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