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正文

xx绘就四张图,激发乡村振兴源动力,党建通讯稿

时间:2021-11-08 10:43:54 浏览量:

环东中心村毗邻xx科学城,是xx新区xx镇唯一一个规划保护村,村域面积4.0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4770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农业农村委等职能部门的精心指导下,xx镇党委、政府紧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坚持“科创环东、田美xx”总定位,围绕“一心三区五园”总规划,充分发挥党委“主导”、村委“主体”和村民“主力”作用,着力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农村宜居宜业”。

党建引航绘好“规划蓝图”,守住“发展之基”

秉承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形成“一心三区五园”总体规划,由镇党委书记任总园长,相关分管领导任副园长,确保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一心”——即环东中心村“家门口”服务中心。着力推动政务、文化、健康等十大类服务更加就近就便,汇聚党建引领社区服务提质增能的强大合力。

“三区”——即总部产业区、智慧生活区、生态风貌区。形成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下要素资源向乡村集聚的发展张力。

“五园”——即总部园、菁英园、生态园、风貌园、康养园。形成城乡融合、产村联动效应下生态乡村宜居宜业的持久动力。总部园,重点配合开发公司推进园区xx,培育产业反哺农村的发展新亮点;
菁英园,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房屋改造乡村人才公寓,为科学城人才提供宜居宜业生活空间;
生态园,打造集农业科普、生命教育、非遗传承等功能为一体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
风貌园,重点推进桥弄里风貌提升,打造小桥流水、恬然自得的乡村风貌。康养园,重点打造“医、康、养、居”为一体的“智慧颐养”为老服务综合体。

科创引领绘好“产业地图”,走出“富裕之路”

积极发展第一产业,完善智慧农业产业链,打造都市型农业新标杆;
创新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以总部园为主的科创产业集聚点和以菁英园为主的乡村产业增长点。

深化“科技+”,推动产业品质化。利用环东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助力企业在“科技兴农”等方面作出探索创新。如,xx云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微生物全营养发酵科技、降解科技和非化学植保科技代替化肥农药,开展学校菜篮子供应试点,让科技赋能高品质农产品。xx孙桥溢佳农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无土栽培技术解决土壤可持续发展难题,配备潮汐式槽栽/桶栽栽培系统和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相比常规玻璃温室产量提高30%以上,人工效率提高30%。

立足“市场+”,推动产业效益化。集体资产增值方面,突破集体经济发展区域限制,适度购置优质商办楼宇等物业,拓展集体经济发展空间。制定并完善农村企业规范运行和健康发展“1+X”制度,围绕组织体系化、制度规范化、监督多元化,深挖集体资产“增值点”,筑牢三资监管“安全线”。村民增收方面,将科创中心和乡村振兴两大国家战略统筹谋划、一体推进,积极探索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住房推进乡村人才公寓xx,形成环东中心村与新丰村14栋133间“双村联动”的良好局面,较村民原来自行出租,平均每套年租金收益提高2.5—3万元,每隔两年租金递增3%。

规划引导绘好“风貌导图”,抓住“生态之形”

按照《xx省村庄设计导则》,重点聚焦桥弄里打造风貌园,对村域内农、林、水、路、田、房进行整体风貌优化提升,打造“处处是景致、满目是风光”的田园之风、自然之美。

紧扣乡愁野趣,扮靓风貌特色。开展“镇校合作”,寻根乡村风貌“底蕴”。邀请同济大学人文专家团队深挖桥弄底蕴,在历史渊源、党建文化、古桥文化、民俗活动等方面追本溯源,打造“颜值”与“内涵”并存的乡村风貌。开展“镇院合作”,扮美乡村风貌“底色”。邀请中国美术学院按照“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原则,以水为脉打造桃花渡、孙氏老宅遗址、荷风堤等景点,营造“粉墙黛瓦、传统水乡”的江南画境。开展“镇企合作”,赋予乡村风貌“底气”。邀请xx知名企业“喜马拉雅”,利用“iBeacon”技术将每一景点的红色故事、名人异闻、商贸传奇娓娓道来,让桥弄风貌在沉浸式体验中可聆听、可阅读、可亲近。

紧扣水清景美,擦亮环境底色。让水更清,在全面消除劣V类水体基础上开展河道景观提升工程,启动生态清洁小流域xx,推进“河湖通畅、生态健康、清洁美丽、人水和谐”的幸福河湖水系xx。让园更美,结合“小三园”改造项目,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景观农田。让景更靓,利用路口周边空地打造“口袋公园”;
以“一屏观分类、一网管全程”为指引,打造垃圾分类数控中心升级版,通过前端监控布点可查看可追溯,确保垃圾分类成效。

民生引路绘好“民情底图”,牵住“治理之魂”

以文化力量温润乡情乡韵,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激发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治理中法治、德治、自治与情治的有效融合。

以“康养园”为核心,积淀惠老爱老的能量。依托康复护理中心、乡村影剧院、文体活动中心、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打造枢纽型为老服务综合体,实现“七有”xx(助餐、日托、课堂、顾问、互助、康复、影院)。将“互联网+颐养服务”有机结合,打造“医、康、养、居”为一体的“智慧颐养”社区,把有温度的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

以“生态园”为载体,凝聚崇德向善的力量。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点,推动“六大文化”魅力竞相绽放。深耕农业生态文化,以环东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叮咚数字农业合作基地和“生命庄园”为载体,推动科技助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培育农业科普文化,xx新希望食育馆,以传播舌尖文化为己任,积极开展农业科普与创作活动。精培社会公益文化,引进专业社会组织,开展生命健康教育讲座,宣扬爱心、励志、感恩、孝顺、行善等理念。传承传统非遗文化,发扬传承“xx山歌”,引进海派皮影,以实景演出、现场教学、展览展示、集市互动等形式,传递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弘扬红色革命文化,以革命剧展演、百年红色路等演出、展览为展现方式,为观众呈现爱国、信仰、奉献等精神内核。培植社区群众文化,配送公共文化服务到村、到队,有效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推荐访问:党建 振兴 四张 乡村 激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