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正文

党史学习心得:学习《习近平在浙江》体会

时间:2021-12-17 09:33:00 浏览量:
党史学习心得:学习《习近平在浙江》体会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工作范文网小编整理了党史学习心得:学习《习近平在浙江》体会,希望大家喜欢。

  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创造性作出了“八八战略”重大决策部署,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萌发与实践的集中体现,始终引领着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因此,读懂《习近平在浙江》,就是一场生动的党史教育和深刻的思想洗礼。

  通过对《习书记大量时间都在基层,和老百姓在一起》这篇采访实录的学习,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一、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三农问题,有浓厚的三农情结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三农问题是治国安邦重中之重。2004年至2021年连续18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凸显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习近平同志对黄土地有着特殊情结,始终非常关注三农问题。他说“我曾在中国西部地区当过7年农民,还当过一村之长,我在中国河北、福建、浙江和上海等省市任职时也都领导或分管过农业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很有感情。”“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这都凝聚着习近平同志浓浓的“三农情怀”。

  这篇采访实录中章猛进同志提到习近平同志曾把一本著作《关于农业农村工作调研》送给他。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习近平同志是一个很爱学习也很会写文章的人。关于研究三农问题的就有:习近平的清华大学博士论文《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2001年12月)、《中国农村市场化建设研究》(2001年7月),关注的也为农村问题,论述了当时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中面临的难题及解决方式。他还著有《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1999年)一书,而相关的研究三农文章则更多。有一次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描写农村和田园风光的诗句,并熟稔农事谚语,信手拈来,足见他对“三农”的熟知和亲近。

  三农问题核心问题就要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这也是乡村全面振兴到2050年要达到的目标。从2005年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到2017年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就是要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2021年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699元(全国43834元,台州6259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0元(全国17131元,台州32188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397元(全国32189元,台州5064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36年位列全国各省区首位。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1.96:1(全国2.56:1,台州1.94:1),自1993年以来首次低于2,位居全国前列。低于2,意味着什么?这是高水平城乡均衡发展的重要标志。这也充分表明在新发展格局下,浙江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显著,为全省居民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这些成绩的取得,与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提出的“八八战略”是密不可分的。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持续缩小,得益于浙江一以贯之重农强农。2003年,浙江以“八八战略”为引领,先行一步作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改革探索。2004年,浙江制定实施了全国第一个城乡一体化纲要。此后,改革的红利持续流向“三农”,并逐步构建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共同繁荣、互促共进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习近平同志积极推动“山海协作”,十分重视对贫困山区的精准扶贫。他几乎跑遍了浙江的“山”和“海”,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指导意见。直到现在,“山海协作”还在发挥着作用。本世纪初,浙江还有26个相对欠发达县和360多个相对欠发达乡镇。2002年,浙江以农民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61个乡镇为重点,启动“山海协作”工程。到2007年底,“山海协作”让361个乡镇农民收入达到4500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80%以上乡镇农民收入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到2015年,浙江摘除了全部26个“贫困县”帽子,消除了区域性整体贫困现象;全省人均收入低于4600元的贫困人群实现全面脱贫,绝对贫困成为历史;2021年,家庭年人均收入8000元以下基本消除。

  习近平同志非常关注浙江农村的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积极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千万工程”,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这成为浙江省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是后来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思想和实践基础。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认真总结浙江省10年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经验并加以推广。美丽乡村建设由此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一个实践范本。现在,浙江不再只是经济发达的代名词,“美丽”同样是一张瞩目的金名片。

  二、习近平同志很注重实地调研,有深入的求真情操

  求真务实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政治品格。习近平同志刚到浙江就马不停蹄地展开调研,一年多就走遍了全省90多个县(市、区)。他指出:“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在深入调研、深邃思考的基础上,习近平同志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浙江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省域层面具体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党”、“怎样实现发展”等问题,以一个省的治理探索创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养分。可以说,习近平同志跑遍浙江的山山水水,既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萌发打下了深厚的实践基础和群众基础,也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生动典范。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曾15次到台州考察调研,走遍台州的每一个县(市、区),并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制造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基层治理、防台工作、作风建设、班子建设等8方面,为台州把脉定向。这既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台州的关心关爱,也赋予了我们重大的政治使命。比如,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他到台州调研制造业发展,提出要打造面向世界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这体现了他站高谋远、面向世界、开拓未来的战略思维。习近平同志嘱托我们要大力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要求我们从历史人文当中来汲取未来发展的力量,体现了他继往开来的历史思维。

  从2003年到2021年的18年来,在习总书记科学思维方法的指引下,台州的发展也由此迈上了新的台阶,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台州生产总值从909亿元增加到5262亿元,增长了约5.8倍;人均生产总值从16478元增加到85560元,增长了5.1倍;财政总收入从109亿元增加到682.8亿元,增长了6.2倍。“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更加彰显魅力。

  三、习近平同志秉持宗旨意识,有深厚的为民情怀

  “行大道、民为本”。习近平同志真挚为民的情怀,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秉持了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传承了以民为本的精华,凝结了个人成长的经历。真挚情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的实践和时间中逐渐凝成的。我们从习近平同志的履历中可以发现:一是层级全,几乎担任过各个层级的领导职位;二是地域广,从西部到中部到东部,从农村到城市,从落后地方到发达地方。这种丰富的经历,使得他能有机会多层次接触群众、接触各种不同的群众,为涵养出浓郁的为民情怀提供了深厚基础。习近平同志曾坦诚地说,在他的一生中,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是革命老前辈,一是我那陕北的老乡们”。心无百姓莫为“官”,“当官就要为人民服务”“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当共产党的“官”要造福于民,就得讲奉献,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插队的经历,让我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现在生活越来越好了,心里更惦念贫困地区的人民群众”,“我当了7年农民,最大体会就是老百姓看干部就看实在不实在,老百姓就怕空洞无物、不干实事”。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大量时间都在基层,和老百姓在一起”,最突出的就是心系群众,干在实处。在浙江的6年间,习近平同志始终以百姓之心为心,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为民办实事(为民办实事旨在为民、重在办事、成于务实),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幸福美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将无我,不负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脉相承,是求真务实作风、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表现。这对我们台州而言,就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充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更加注重顺民心惠民生促民富,努力率先探索一条以民营经济发展带动“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子,积极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市,坚定不移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

 

推荐访问:党史 浙江 学习心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