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党史学习 > 正文

建党百年,党史教育办实事实践发言5篇

时间:2021-12-22 08:19:14 浏览量:

  建党百年,党史教育办实事实践发言五篇

  聚焦突出问题提升为民服务温度。聚焦康复患者、病亡者亲属、因疫致困特殊群体、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社区融入难、精神心理问题发生风险较大的问题,开展心理疏导社会工作服务。感。以下是工作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建党百年,党史教育办实事实践发言资料,提供参考。

  建党百年,党史教育办实事实践发言一

  今年以来,湖北省民政厅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以及给武汉东湖新城社区全体社区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抢抓民政部大力支持湖北民政事业发展的有利契机,积极开展“五社联动·爱满荆楚”行动,切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的生动实践。

  察民情,针对群众需求定制服务项目。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经济社会运行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一定程度存在“疫后综合征”,在社区融入、社会支持、社会和谐等方面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急需社工介入,同时也为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五社联动”提供了现实土壤。民政部慈善社工司先后三次派出工作组深入武汉的街道、社区调研,指导我们制定了“五社联动·爱满荆楚”行动实施方案。厅党组将其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链接慈善资金8200万元(目前已实际使用4200万元),开展“五社一心”服务,建立“五社联动”机制,助力化解“疫后综合征”,促进基层社会治理。截至目前,项目已覆盖全省210余个社区、街道(乡镇),累计受益人群达156.8万人次,涌现了全国抗疫先进个人汪洋等典型。

  解民忧,聚焦突出问题提升为民服务温度。聚焦康复患者、病亡者亲属、因疫致困特殊群体、防疫一线工作人员等重点人群社区融入难、精神心理问题发生风险较大的问题,开展心理疏导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社工常规探访9738户(其中重点人群4991人),为2410人提供专业服务。武汉市青山区居民郝女士是康复患者,现年70岁,子女在外地工作,因感觉受到邻居歧视,内心痛苦,于是长期宅在家中,把自己封闭起来。加之丈夫突发重病,让其悲观厌世。通过社工专业服务,郝女士的精神面貌和生活状态大有改善,重新树立了生活信心,成为了社区志愿者,实现了由服务对象向提供服务者的转变。

  聚焦群众关切,发挥社会工作驱动作用,倾听群众呼声,链接各方资源,精准帮扶特殊群体。项目共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00余个,发展社区志愿者7000余人,链接了100多万元的公益资金和物资。武汉市武昌区居民明明今年12岁,由于父亲离世、母亲长期入院治疗而独自生活。工作人员走访时,发现明明一个人在家做饭、无人照料,屋内凌乱不堪,于是社工紧急介入,针对其心理、生活、学习方面的需求,在社区党组织的支持下,开展心理疏导,组织“爱心妈妈”下沉党员志愿团队轮流提供晚餐,招募高校志愿者进行学业辅导,链接慈善组织和爱心人士13000元资金援助,让明明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中茁壮成长。

  惠民生,汇聚“五社”力量建立长效机制。省委、省政府将“五社联动”机制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及关于民政事业、志愿服务的有关重要文件。在具体工作中,通过开展“五社联动·爱满荆楚”行动,同步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延伸民政工作臂展,增强基层民政力量,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米”。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乡镇(街道)社工站285个、村(社区)社工室1589个,吸纳社工人才11291人。印发《湖北省城乡社区“五社联动”工作指引》,研制《“五社联动”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召开社会工作事业发展座谈会,开展“五社联动”论文征集活动,不断夯实“五社联动”理论和实务基础,为全省乃至全国更大范围推进“五社联动”营造良好氛围。

  总体来看,开展“五社联动·爱满荆楚”行动,彰显了民政部门为民爱民的情怀与担当,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湖北省民政厅将继续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湖北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建党百年,党史教育办实事实践发言二

  根据民政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部署和省委、省政府要求,山东省民政厅把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作为重要任务,纳入各级民政部门党史学习教育内容,与开展“解忧暖心传党恩”实践活动相结合,全面部署启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做到快速部署。山东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工作,今年省委“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现有数据平台,加强动态监测,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主动发现机制”。全国民政系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动员部署会议召开后,省厅迅速成立由分管厅领导牵头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工作专班,印发《关于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的通知》,召开省社会救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络员会议,对合力建设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作出安排,落实落细工作任务。

  建设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做到实时汇集。按照民政部部署,依托省社会救助数字平台,以“一库两系统”即社会救助对象主题库、社会救助综合管理系统、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系统为基础,建设全省低收入人口数据库,实现全省低收入人口的实时汇集,并按要求将相关数据上传至民政部。

  聚焦重点人群,做到精准监测。今年以来,山东统筹开展巩固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回头看”、农村低保专项治理行动,结合“解忧暖心传党恩”活动,累计走访困难群众7.5万户。同时,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易返贫致贫人口、支出型困难人口等重点对象进行重点监测。一是实时更新181.2万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数据;二是摸排录入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目前已录入24.6万人,预计6月底前能够全部完成;三是汇聚扶贫部门3.5万名易返贫致贫人口信息,做到动态更新;四是即时比对卫健、应急、医保、残联等部门(单位)数据,将未纳入低保、特困救助供养的人员名单下发各地进行比对摸排。通过线上大数据比对和线下基层摸排,精准发现低收入人口。

  建立监测平台,做到渠道畅通。去年以来,山东德州、威海、滨州等地已探索开展了低收入人口监测平台建设工作。今年以来,省民政厅在充分吸收整合基层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于去年开始建设,3月上线运行“救助全覆盖、五级全贯通”的智慧救助监测平台,实现12个救助职能部门31类救助事项的“一门受理”,汇集了43类救助主题数据,共享了卫健、应急、医保、残联等部门(单位)关联业务数据信息,初步建成山东省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为各救助职能部门开展监测预警和分层分类精准救助提供支撑。

  下一步,山东省民政厅将充分发挥民政部门牵头作用,加强与有关救助职能部门协同配合,全面梳理落实低收入人口救助政策,在年底前基本建立覆盖全省、统筹城乡、分层分级、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贡献民政力量。

  建党百年,党史教育办实事实践发言三

  重庆市民政局坚持把残疾人两项补贴“跨省通办”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纳入全市民政系统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聚焦民政主责主业,聚焦服务残疾人“急难愁盼”,以实际行动践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自4月22日以来,全市共接受群众咨询1000余人次,办理“跨省通办”事项11件次,得到群众广泛好评。

  坚持对标对表,注重赋能增效。一是强化部署推动。在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电视电话会议结束后,市局会同市残联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落细贯彻具体措施,上下联动推进落实。二是强化智能监管。探索运用大数据、人脸识别等技术,对残疾人的残疾等级、纳入低保、生存状态等情况开展定期动态核查;区县民政部门采取每月比对数据、入户走访、个人申报等方式,加强“跨省通办”对象的复核,实现事中事后监管。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对区县民政工作实绩考核内容,压紧压实区县责任。

  坚持统筹兼顾,实现协同联动。一是抓好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市政府政务服务平台“渝快办”与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了重庆籍残疾人在任意地区均可线上申请。统筹残联组织相关资源,夯实工作基础,实现了线上线下申请“两补”全时通、及时办、无障碍。二是抓好机制完善。为把实事办实办好,会同市残联建立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及时召开联席会议,专题研究解决“跨省通办”中的问题。建立政务平台宣传机制,制作两项补贴“跨省通办”宣传短视频,在政府政务服务平台以及各级民政政务办事大厅等场所播放,提高公众知晓度。三是抓好协作配合。建立信息数据比对机制,每月20日前,对持证残疾人、新增持证残疾人、残疾人等级调整变化和已享受补贴政策残疾人等信息数据进行双向比对。完善信息反馈渠道,及时将发现的应享未享、应退未退等情况反馈基层核实,并督促整改。

  坚持快捷便民,提升通办实效。一是优化服务环节。依托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在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均设立“跨省通办”受理窗口,优化补贴申请受理环节,打通残疾人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马上办、就近办、一地办”。二是实化办事流程。健全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长效工作机制,会同市残联加强对各区县指导,依托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规范“跨省通办”前台咨询收件、后台系统办理、反馈结果告知等工作流程。三是细化工作指南。编制并下发业务办理手册和全国系统操作指南,组织各区县开展“跨省通办”政策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在全国率先实现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跨省通办”区县办理须知设置全覆盖。

  下一步,重庆市民政局将进一步深化思路举措,加大监管力度,加强宣传引导,切实把残疾人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好事办好、实事办实,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建党百年,党史教育办实事实践发言四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东省民政厅认真贯彻落实民政部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关爱老人、享受美好生活”行动,创新开展“为老服务插上科技翅膀”行动,坚持舒心服务、暖心关怀、安心守护,让科技赋能养老服务,全力做好全省1498万老年人的养老服务工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聚焦舒心服务,在全国首创“一证通行”新型适老化服务。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针对老年人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频频被拒、因码难行等现象,省厅借助智慧化信息科技手段为老年人提供新型适老化服务,在全国首创“一证通行”健康核验系统。老年人无需使用智能手机、无需连接网络,只需出示身份证即可核验健康码,同步实现人、证、码和行程轨迹“四合一”,通行效率从以前人工核验的数分钟压缩到2秒。同时,统筹发挥好养老服务联席会议功能作用,推动“一证通行”健康核验系统在全省21个地市广泛应用,现已覆盖政府办事单位、医疗服务机构、养老机构、交通枢纽站点、公共文化机构、银行、旅游景区和酒店等行业,为老年人在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高频事项和场所提供便捷舒心服务。目前,全省累计服务老年人近300万人次,得到了省领导高度肯定及央视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社会各界反响热烈。

  突出暖心关怀,创新上线全国首个移动端老年服务专区。根据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要求,省厅联合“数字广东”公司在手机客户端“粤省事”平台创新上线全国首个移动端适老化老年人服务专区“尊老爱老服务专区”,提供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特困老年人服务补贴、高龄津贴等相关补贴申领服务功能等38个事项、8类便利化服务,并相应开通亲友代办功能,提供老年人家属便利服务;提供语音搜索功能,支持普通话和潮汕话、客家话等当地主要方言语音输入方式,满足省内老年人的使用需求。同时,通过主动筛选老年用户、简化操作步骤和文案、设置大字版界面显示等方式,全面降低老年人手机办事使用难度,使老年人线上办事极简高效,让老年人“足不出户”便可申领到福利补贴。

  坚持安心守护,广泛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防范非法集资风险排查预警。以《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普法宣传为重点,开展养老服务领域防范非法集资宣传和风险提示、风险排查、问题线索发现处置等。通过深入实施养老机构综合评估与督导,加强对各类养老服务机构资金审计检查,对养老机构合法合规使用财政资金情况及其真实性、准确性和效益性进行跟踪了解;加强养老机构预付费等方式监管,依法防范通过收取高额预付费、会员费、医疗保障金等进行非法集资和套取行为,依法联合查处、打击以养老服务名义进行非法集资行为;加强对养老地产、养老金融、旅居养老、老年养生保健等新兴业态风险排查,防止其采取变通方式非法集资。经过摸排,全省共发现90家养老机构存在预收费现象,对其中较大数额的29家机构展开二次摸查,对潜在风险较大的作出预警提示。

  接下来,省民政厅将继续践行关爱长者的初心使命,按照智能化改革三年行动计划,加快部署应用“一证通行”服务系统,确保2022年底前实现三星级以上养老机构覆盖率超过50%,并将“一证通行”服务系统作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评定星级的优先条件,让老年人充分享受信息化高速发展带来的实惠与便利。主动防范化解养老服务机构在建筑、消防、资金、人员、运营、管理、医疗卫生等方面的风险隐患,及时化解潜在的重大安全风险,为老年朋友们带来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建党百年,党史教育办实事实践发言五

  为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和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北京市实施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贴近群众需求才能办成实事。为群众办实事,要急群众所需,从最困难群众入手,从最突出问题抓起,从最现实利益出发,了解群众困难是什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北京市民政局研究确定30多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其中包括“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

  当前北京市各类困境儿童约2.4万名,其中事实无人抚养儿童1000余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中,父母重残重病的有805名,占70%以上,这些家庭经济状况普遍比较困难。虽然这些孩子的生活费用通过福利政策解决了,但如何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走访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孩子超过18岁仍在读大专或大学,如果这部分孩子生活学习费用政府不再保障,就存在着难以完成学业的问题。为了体现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解决这些儿童求学之忧,市局将其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专项督办,联合市财政局、市教委推出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对于年满18周岁后仍在校就读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可继续享受原来生活保障待遇,与孤儿生活费标准相同,每人每月发放2200元,直至毕业。对在各类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普通本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就读的正式在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每人每学年发放8000元助学金,主要用于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等支出,助力这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群众有获得感才是有效实事。为群众办实事,制定文件只是第一步,关键在于落实,要让群众有真真切切的获得感,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情况特殊,所在家庭父母多数病残。我们改变“不申请不受理”的消极做法,变被动等待申请为主动告知、主动保障,送政策上门,确保好政策落实到每一个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身上。同时,在申领环节简化流程。要求群众只需填写申请表、提供录取证书或学生证即可,政府在后台统筹整合共享的数据,不让群众再重复提供。明确街道(乡镇)受理、区民政局确认环节都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按学期发放,直接打入保障对象“民政一卡通”中。

  实事有保障才是长久实事。实现这些保障,涉及钱从哪里来、能否稳定可持续保障的问题。孤儿助学工程的资金来自中央福彩公益金。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是我们的自选动作,起初我们考虑参考孤儿助学工程,主要使用市级福彩公益金。但去年以来,由于受疫情影响,北京市福彩公益金收入有所下降,市级福彩公益金来源也是不稳定的。于是市局提出助学经费纳入各区财政预算安排,同时可统筹使用市级福彩公益金,实现资金来源双保险,通过不断协调,获得市财政局的大力支持。目前来看,由于有财政资金这一稳定来源,保障了助学政策在基层的落实。北京市已有110名符合助学条件的学生被纳入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保障范围,实现了政策的全覆盖,得到受助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目前阶段为群众办的实事,要让它成为让群众持续受益的好事。市局加强与残联、教委等部门对接,获取学校统招名册和享受相关助学资助信息,以解决信息核实比对问题。与此同时,提前对正在就读高三、初三的儿童进行统计,对下一年保障人数进行精准测算,提前编制预算,保障资金到位。

 

推荐访问:建党 党史 办实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