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广东外来工最低工资水平状况的调研报告

时间:2021-11-29 15:43:05 浏览量:

韩兆洲 孔丽娜
    摘 要:2004年12月1日,广东省政府颁布并开始执行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颁布后,各方反应不一。为检验广东最低工资制度实施情况,建立科学的最低工资标准和调整办法,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的保障体系,受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委托,暨南大学组成《广东省最低工资研究》课题组,深入全省l2个地区,走访了2500多位企业员工,收回有效问卷1760多份,其中外采工的最低工资情况和生活拮据状况始终萦绕在调查组成员的心头,挥之不去,特撰文报告。
关键词:外来工最低工资生活状况
外来工,一般指从外地流入城市,在城市中就业与居住,但不具备居住地城市户口的员工。广东省12个地区最低工资调研结果显示,所调研企业生产第一线工人48.4%以上系来自外地。大部分外来工奋战在生产第一线,长期承担着企业的苦、脏、累、险工作,每天工作10—14个小时,甚至没有休息日,却享受着企业的“最低工资” !尤其是外来工中的“民工” ,已经成了广东城镇贫困人口的代名词。 “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使广东成为外贸大省、经济大省,更成为中国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据统计,2004年末广东省常住总人口为11000万人,,其中户籍总人口7804万人,常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3100多万人;另外还有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1100万人。外来人口几乎占了广东人口的四成。外来工在广东经济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如何,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应如何善待外来工,共建和谐广东,是我们《广东省最低工资研究》调研与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外来工在广东经济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据统计,2004年末,广东省登记在册的暂住人口已1 《1.1亿广东戍第一人口大省》;达到2450.9万,约占全国暂住人口的1/3。平均每3个跨省流动的人员中,就有一个到广东;广东城镇就业岗位中,平均每3个“饭碗”就有1个属于外省外来工;每6个在广东工作生活的人中,就有1个是外来工。自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外来工涌入广东,他们不仅
将自己的劳动所得、技术、管理经验、新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带回家乡, 同时也为广东的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作出了重大贡献,被社会学家形象地称为广东现代
化建设的“脚手架”。在广东一个个忙碌的建筑工地,在
一条条灯火通明的流水线上,随处可见外来工的身影。
外来人口涌入广东,为广东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满足了广东经济高速增长对劳动力
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外来工已成为广东经济发展中不可
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广东基本实现现代化至关重
要。没有千千万万的外来人口,就难以有广东经济的快
速发展。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外来工的大量涌入,促进了城市数量的增加和
城市人口的增多,提高了广东的城镇化水平。自改革开
放以来,大量来自内陆的剩余劳动力带着美好的憧憬涌
入广东,成为企业工人,成为酒楼、酒店的服务生,成
广东省省长黄华华在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广州文摘报》
为城市的环卫工人等等,成为了他们梦寐以求的第二、
三产业的劳动者,成为民工。外来人口特别是民工,不
仅带来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转移及城市数量的增
多,而且导致产业结构、就业结构以及人类生产、生活
方式和社会关系发生变化,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广东城镇
化进程。
(二)外来工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
经济形式的多样化,大大提高了广东省及其城市的经济
实力。广东曾经历过三次大的民工浪潮:1988年各地南
下的民工突破百万;1992年以后外省来广东的外来工快
速增长;90年代末外省民工突破千万,加上本省民工,
目前广东进城务工农民有2600万人。与此相对应,改革
开放初的1978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不到200亿元,
2001年突破1000亿元大关,2004年达到16039亿元。
共青团广东省委的调研结果显示,青年外来工对广东省
C.DP增长贡献率高达25% 以上。
(三)外来工的巨大消费力,促进了广东商贸、运输
的发展,促进了市场繁荣。外来工在城市打工,不仅要
挣钱,还要生活,要消费,无形中也为城市的繁荣作出
了贡献。如果把消费支出算进去,外来工为广东留下的
价值更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最新调研资料显示,在中等
城市市区较正规企业打工的农民每月平均收入为1 165.6
元,其中基本工资为1049.1元,加班工资为116.5元。
调研还发现,月收入过千的农民工支出多、剩余少,按
每个农民工年总收入13987元计算,平均每人每年消费
为5851元,即占到年总收入的42% 。那么,上千万外
来工每年在广东的消费就超过60亿元。从消费角度看,
外来工在广东的存在,必然会促使城市消费需求大幅度
增长,城市基础设施大幅度增加,城区建设规模大幅度
扩张,进一步推动城镇化进程。
二、广东外来工的基本情况
在1760多份有效调研问卷中,其中外来职工占622
份(包括外省477份和户籍在广东但不在工作所在地的
145份),占48.4%。其调研基本情况如下:
(一)从被调研的外来工的性别看,为数较多的是女
性,其比例为50.6% 。女工相对于男工而言,更加心灵
手巧、遵纪守规和易于管理,因而广东的用人单位更愿
调■ 研窍
意招收女工。
(二)从被调研外来工的年龄看,基本以青壮年为
主,年龄结构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征。年轻力
壮、吃苦耐劳、能承受长时间高强度工作的青壮年,成
为广东用人单位招工的首选。据调研统计,绝大多数被
调研外来工年龄介于2O一4O岁之间,其中52.6%年龄
介于2O一3O岁,29.7%介于3O一4O岁,低于2O岁和高
于4O岁的都比较少,均不到10%。
(三)从被调研外来工的文化程度和工作岗位看,主
要是文化程度较低的一线生产工人,仅有小部分初、高
中或中专技校以上学历的外来工,通过自身努力晋升为
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据统计,被调研外来工中。
从工作岗位看,一线生产工人占66.2% ,管理人员占
8.5% ,技术人员占8.4% ,文员及其他工作岗位占
16.9% ;从文化程度看,初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
工人占68.2% ,其中6.8%的外来工是小学及以下文化
程度,60.4%是初中文化程度。具有本科学历的外来工
属于风毛膦角,仅占1.1% 。
(四)从被调研外来工的就业分布看,主要集中在
港、澳、台和民营企业。其中,在港、澳、台及其他外
资企业工作的占41.5% ,在民营企业工作的占34.9%,
在国有企业工作的仅占6.3% ,在集体企业工作的占
5.6% 。
三、广东外来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调研分析
广东省作为一个移民大省,外来工的作用不容小
觑。但是,在凋研中,我们发现部分外来工的工作和生
活状况堪忧,一些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一)被调研外来工的工资情况
1.大部分被调研一线外来工的工资偏低。调研表
明,外来工中,有43.3%的人月收入不到800元。参见
表1。东莞某鞋厂一名外来工告诉我们,和他10年前进
厂时相比,月工资只增加了100元。低工资使得很多外
来工只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遑论子女的教育和个人娱
乐了。
2.大部分被调研企业外来工加班现象严重,工资却
不高。由于被调研企业大多数为民营和港、澳、台资劳
动密集型企业,这些行业利润的获取主要依赖于工人低
表1: 被调查外来工月实际工资情况
400兀 400— 600— 800— 1000— 1200— 工资(元) l400— 1600— 2000兀 合计
以下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2000 以上
人数占(%) 1.6 lO.5 31.3 31.2 13.6 6.2 3.1 1.2 I.3 1oo.O
南方农村2006年第2期 ·47·

调■ 研奔
廉的劳动力价值,加班加点现象在这些企业十分普遍。
调研结果显示,有76.1%以上的外来工有加班现象,大
多数企业工人每周加班时间超过10小时,有的甚至超过
30小时(参见表2)。违反了《劳动法》第三十六条规
定: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得超过8小时、
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4小时的工时制度。”
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到很多外来工都愿意加班,
这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工人所得收入大部分源于加班。
他们认为通过加班可以挣更多的钱,减少加班即意味着
减少收入。其实,如果基本工资足够高的话,没有工人
愿意加超过两个小时的班。然而即便工人们愿意加班,
加班所得工资也不高。调研结果显示,相当多的外来工
每周加班lO小时以上,领取的工资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
标准。
3.大多数外来工对最低工资制度不甚了解,有些甚
至根本没有听说过,部分企业采用种种手段不严格执行
最低工资标准,侵害了职工权益。1O多年来。广东各地
均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并不断修改、完善。然而,在
具体普及和执行过程中,却存在一些问题。在调研中,
我们发现:
(1)从外来工对最低工资的了解情况看,大部分被
调研外来工对最低工资规定一知半解, 自我保护意识
差。据统计,被调研企业职工中,将近52.7%的人没有
听说过最低工资制度,只有44.5% 的人听说过,其中有
2.7%的人认为对最低工资制度比较了解;在问及你是否
知道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时,有69.1% 的职工回答不
知道。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来工自身文化素质
普遍偏低的因素,也有企业宣传不够等因素影响。
(2)从外来工对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看法看,较多
的外来工认为偏低。据统计,有41.9%的外来工认为偏
低,9.2%认为太低。只有41.5% 的外来工认为所在地
最低工资标准合适。
在选择何种档次的最低工资标准问题上,大部分被
凋研外来工选择了比目前执行的最低工资标准高的档
次。在对企业负责人的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不少地区的
企业仍有一定的空间可以承受较高的最低工资标准。在
调研中,虽然大部分外来工都认为要提高当地的最低工
资标准,但是有些工人担心一旦提高。企业会“上有政
策,下有对策” ,采用各种手段不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3)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部分企业不按规定执行最
表2:企业外来"r~jn班调研表
所在企业是否加班 加班时 司(小时)
调研指标
加班 不加班 10小时以下 10—20 20—30 30以上
所占比重(%) 76.1 23.9 29.2 26.O l4.9 6.0
低工资制度,侵害了外来工的权益。
第一,在食宿问题的规定上,被调研企业可谓五花
八门,部分企业利用食宿费用充抵工资,违反了国家最
低工资标准的规定。
第二,在加班费的折算方面,部分企业违反《劳动
法》和《最低工资规定》。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不少私
企普遍采用“底薪+加班费+补贴” 的工资结构,当它
的总和大于最低工资标准时,就容易掩盖最低工资不能
兑付的现实问题。
第三,在计件工资的劳动定额的设定方面,部分企
业违反《劳动法》和《最低工资规定》。在与职工的访
谈调研中发现,许多企业违反国家关于正常劳动时间的
规定,计件工资不能给予合理的劳动定额,常常超出合
理标准。从表面看。工人能领取高于最低工资标准的工
资,实际上,工人领取的工资却在最低工资标准线下。
第四,在底薪的确定方面,部分被调研企业仅按最
· 48·
低工资标准来确定。最低工资只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
初次就业的不熟练工;二是那些经营确实存在困难的单
位,企业在不得已降低工人的工资时,不能低于这一底
线。最低工资标准是劳动者的工资“保障”标准,许多
企业却把它当成了工资标准。
(二)被调研外来工购买社保情况
按国家规定,企业必须为职工个人购买社会保险。
调研表明,53.5% 的外来工所在企业为其购买了社保,
35.4% 的外来工没有购买,1 1.1% 的外来工不清楚企业
是否为其购买保险。有些被调研企业仅仅为部分外来工
人购买社会保险或者仅为其购买部分险种。外来工未能
购买保险,究其原因是两方面的:
一方面,广东省对于工人参保的规定是企业和参保
职工本人共同支付,企业支付大部分。对外来工而言,
参加社会保险固然重要,但需要扣工资里的钱,这样原
本很低的工资就更少了。另外,外来工流动性较强,不
南方农村2006年第2期

会经常呆在同一个地方,处理参保、退保很麻烦。
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负责人有意或无意地模糊了社保
的概念,有些私营或民营企业老板不愿替雇用的外来工交
社保。调研中,一位私企老板一脸苦恼地告诉我们:“民工
流动性太大了。有些前一天还看见的,第二天连招呼都没
打一声就不知所踪了。你说这钱怎么交?再说,这笔钱对于
我们这种小企业来说也不是小数目啊。”
(三)外来工生活情况
1.由于工资水平低下,大多数外来工节衣缩食,生
活艰难。人们出外打工,大都是抱了一个目的—— 挣
钱。在广东的很多打工地。外来工工资水平并不高。为
了攒钱,很多外来工除了拼命加班外,平时的生活也是
能省则省,尽量节俭。通过调研,外来工中,单身打工
者月平均消费376元,最低的不到200元。如727号样
本显示,该外来工每月挣500元左右,生活消费仅为
130元,其中食品支出1O0元,衣着支出10元(一年花
费120元左右)。通讯费20元。为了省钱,该工人平时
基本不外出,也没有什么娱乐支出。而组建了家庭,特
别是有了孩子的外来工,尽管尽力缩减了衣、食、住、
行的费用支出,但由于小孩的教育经费支出比较大,也
会感到度日维艰。
2.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严重,不仅费用高、入学门槛
高,而且常常受到排斥。目前,广东省有近2500万暂住人
口,约占全国暂住人口的1/3,外来工子女每年以10% 一
50% 的速度增长。2003年,深 中小学非户籍生占在校
生总数的比重已经升至62.6% ,其中义务教育阶段高达
65.7%。在这些非户籍学生中,有46.3%来自农村。
3.外来工闲暇生活单调,平时少有文化娱乐。外来
工的闲暇生活较多的具有无计划性、盲目性、单调性的
特点,精神生活也比较匮乏。调研中我们发现,单身外
调■ 研究
来工中近30%的人平时没有任何娱乐消费支出,近70%
的人每月娱乐支出不超过100元。
4.部分外来工平时社会交往面狭窄,难以融人城
市;外来工常常受到歧视,社会归属感也不强。
四、结语
在共建和谐广东的行动中,各级政府已经关注到外
来工的问题,积极制定了各种政策措施,保障外来工的
各种权益。但是,如何进一步善待外来工问题,特别是
在认真贯彻执行各项劳动法律、法规政策,保障外来工
的利益方面;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把外来工纳入社
保范围。免除其后顾之忧方面;在清理整顿对外来工的
收费,保障外来工的合法权益方面;在对外来工子女人
学教育,降低入学门槛方面;在打破“乡下出生为乡下
人,城里出生是城里人”的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在加强
对外来工普法教育,增强其法律意识方面;在提高外来
工文化素质和技能培朗I方面;在改变人们对外来工的偏
见,使外来工有一定的城市归属感等方面,进一步作出
一些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仍是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重
要问题。
综上,通过调研,反映出不少外来工问题,作为移
民大省,大量外来工流人,尽管他们带来了诸如社会安
全等负面问题,但他们为广东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作
出了重要贡献,其功劳远大于负面影响。在某些行业,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了外来工,将陷于瘫痪。外来工对
广东现代化建设、城镇化进程、全面小康建设至关重
要,如何更好地善待外来工,共建和谐广东,已经成为
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
(责任编辑:许宏大)
新农村建设“新"在那里?
攀囊 耩捅 l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不同时期曾多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和要求。特别是2O世纪8O年代后,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推进,我们党再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明
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对我们党关于农村改革发展方针政策的继承,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那么,这次
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究竟“新”在那里?学员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首先, “新”在有更明确的指导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始终贯彻科学发展观。其次, “新”在有更高的
起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生产力持续发展,农村
经营体制日趋完善的形势下提出的。第三, “新”在有更全的工作布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
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体现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
设有机统一的综合概念。第四, “新”在有更大的扶持力度, 没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加大国家投入,实行工业反哺
农业,城市支持农村。
(冯摘自新华社记者“省部缀 ;旱干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研讨班侧记”)

 

推荐访问:广东 调研报告 工资水平 外来工 最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