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关于中学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时间:2021-12-10 15:30:06 浏览量:

关于中学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双语人才"-一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熟练地运用母语和外语的专业人员,在上海日益开放的国际交流环境下,已成为人才需求市场上凸显的一个热点。人才需求直接刺激了教育领域,当各类补习班在社会办学市场中方兴未艾时,"双语教学"已逐渐在上海兴起。

 

200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本市建立100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并努力实施高中毕业生能用英语交流的培养目标。同时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到2005年,总体水平力争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为此上海将率先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全面普及外语教育,在课表里每天安排一节外语课,整个中小学阶段学习外语的课时从1000多节增加到2000多节;双语教学已经从局部有限范围内的点上的“个别试验”推向一定范围的面上的“群体试验”。

 

为跟上时代的脚步,我校部分教师也在部分班级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上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尝试,通过尝试我们看到了希望,当然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师资的困难、学生的困难和教材的困难。

 

一、“双语教学”的时代背景

 

1、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技术。世界已经变小了,由于信息网络高速公路的全球连网和普及,生活在“地球村”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交际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多语种读写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现代交际能力和其它必要的生存常识,已经成为当今学生和家长们所追求的热点,“双语教学”由此成为一种社会的显性需求。

 

2、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上海将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尽管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上海提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目前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更应具备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外语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的出现是上海顺应时代潮流的的必然产物。

 

3、英语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内在需要

 

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说过:“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亟需研究改进。”经常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拿着四六级证书和托福高分,可一到实际运用,要么张不开嘴,要么一开口就是结结巴巴的中式英语。双语教学应该是有效避免“应试哑巴英语”的良方。随着与世界接轨,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改变“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已经迫在眉睫,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由此成为当前英语教改实验中的必然选择。

 

4、现代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的需要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都是基于英语这一国际性通用语言开发的,英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语言支撑。从形式上看,一个国家讲一种语言,似乎是独立的象征,但现在的英语除原有的职能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演化成为一种工具,一种能为你衍生出科技和财富的工具。印度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英语不仅使印度人更快地走向实质上的独立,更顺利地走出种群的约束,而且成为了把印度推上世界软件大国宝座的助推器。

 

5、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掌握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掌握了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是构造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双语教学”的科学定位

 

当前双语教学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地使用“双语”冠名的学校很多,以“双语”冠名的班级更多。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更有的学校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名词。社会上出现了滥用“双语”,把它作为争取生源,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

 

那么“双语教学”这个概念究竟应该怎么理解?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区分“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两个概念的区别。

 

1、Language Teaching与Teaching Language

 

加拿大双语教学学者卡明斯(Cummins)提出:“一个最起码的区别是看双语教学是按‘手段’还是按‘目的’来定义的。如果双语教学被定义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的手段,那么,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一定是双语教学的一个目标……但是,‘双语教学’这个词有时候是根据‘目标’来定义的,指的是为促进学生两种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教学课程。”西古安和麦基(Siguan and Mackey)也指出:“‘双语教学’这个术语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体系。其中的一种语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卡明斯对此进一步解释道:“‘双语教学’这个词通常是指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一阶段使用两种(或者更多)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

 

我国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角度讲,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也就是说,全面地用英语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至于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学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或活动中就能学到,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即“语言教学”是指通过学校教学体系学习某一种语言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该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学生通过上述这些语言课程可以学到该目的语的语言系统知识,例如语音语调、发声方法、语法条规、习惯表达法,也可以掌握运用该语言的技巧,例如向人问路、打电话、写信、草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翻译文件,等等。而“教学语言”则是被用作媒介语言来传授知识的某一种具体的语言。教学语言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它的作用只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或者工具,让老师向学生表达意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也让学生向老师反映学习上的问题、疑惑。一般而言,教学语言必须是老师和学生都熟悉的两种语言,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比较流畅地互相交谈和沟通。

 

2、Foreign Language与Second Language

 

开展双语教学,对学习者而言是“通过外语学习学科知识”,对教师而言,却是“通过外语教授学科知识”。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学科知识(例如,地理课、数学课、历史课等等)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本身来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目的,外语的习得不仅是在外语课上,而且是在所有的学科中,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得到耳濡目染的外语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的交互,而决不仅仅是在英语课堂上听英语教师从头到尾用英语授课。“双语”只在特定情况下存在,也就是只有当汉语以外的某种语言(如英语)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与汉语同时成为交流用的语言时,才能称之为双语。反之,即使教师在一堂课上完全采用英语进行教学,那也只能是一堂英语使用频率较高的课,包括英语课在内的整个语言教学都不能被称为“双语”教学。因此准确他说,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它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以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也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中国不象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一个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应该属于“外语”(Foreign Language)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的教学范畴。

 

3、从Foreign Language 、Second Language到Bilingual的转变

 

英语在中国之所以只能被称之为外语,首先是缺乏英语环境。学生在学校一周4到6节的英语课,总数加起来,不过4到5个小时,何况在4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英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英语的时间又有多少?在家里有多少学生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家长懂外语,即使懂外语又有多少家长与孩子的交流用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学生在初、高中阶段6年中学了12本英语教材,而他们课外英语阅读量又有多少?这丁点可怜时间与英语的亲密接触够吗?我们尽管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00来天的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难怪有人会把公开课比作吃年夜饭。说到底,我们的英语教学至今大多数仍随着升学考试指挥棒在转,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模式。

 

其次,从语言输入来看,无论是加拿大,新加坡,还是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凡是将英语当作“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学习的学校,其英语教师相当一部分是外籍教师,即这些英语教师本人的母语就是英语。而我国的外语学习则不同,学生一般不可能得到外籍教师的指导,由于本国外语教师语言水平总体上不能与外籍教师相比,外语教学的双向交流和语言表达的自由度和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因而在中国,包括英语在内的任何其他语言及其教学在通常情况下只能称为TEFL(Teaching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即把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来教学。只有当我们创设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条件(主要是学习者周围的人使用该种外语的比例),使英语经过一定的积累,逐渐成为日常交流用的语言之一,才能使英语教学从Foreign Language (外语)变为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甚至是Bilingual(双语),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

 

三、“双语教学”的误区

 

1、对什么是双语教学认识不清

 

有些学校误以为,只要在课堂上说了外语就算是双语教学了。目前多数中小学的双语教学仍处于不成熟阶段,老师用英语表达的往往只是“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练习本”等课堂用语,而习题解析、计算方法等学科知识内容都是用汉语讲授的。其实,这算不上是双语教学。

 

2、双语教学冲击母语的学习

 

有些试行双语教学的学校不仅在数学、化学等学科讲授时尝试双语教学,语文课、思想品德课上也进行双语教学。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双语教学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在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学中,用英语讲授一些英文公式、国际单位或者专业术语,确实可以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有助于学生未来接受国际化的教育,但在语文、政治等文科教学中,双语教学就不太合适。因为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字的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用英语讲授就本末倒置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样做会对学生的母语学习产生冲击,考虑到逻辑思维的养成和稳定性,双语教学应在掌握好母语的基础上进行。国外双语教学研究方面的学者提出,双语教学不宜在六年级以前实施,他们强调,学好母语有助于学生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3、双语教学的低龄化倾向

 

双语教学在幼儿园和小学成为一种追崇时髦,同时过早地将孩子往外语学习上引导的心态实在令人担心。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兴趣的培养过早定向,对学前儿童的过早成熟化引导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定规律。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规律,他们的兴趣是从混沌、朦胧到分化,从简单到复杂,处于不定型和继续发展期。因此,学前教育不宜过早对儿童的发展进行定向化培养,而应注重其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其特长。教育界有人呼吁“请给幼儿以童心”。天真无邪的儿童应拥有不可剥夺的自己的快乐世界。否则,将使儿童付出丧失天真和快乐的高昂代价。

 

4、将双语教学与活动课,探究课混同起来

 

双语学校所实施的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双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教师坚持使用外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解答问题,教师都用外语进行。这样做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语育输人信息,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外语,而且更重要和有意义的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触他们所要学习的外语。由于学习的需要,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和兴趣。这种目的和兴趣比在单纯的语言课程上容易产生和持久。

 

不少中小学简单地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开设探究型课程,举办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就声称双语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实不然,双语教学说白了就是要求教师能用道地标准的英语来给学生教授英语以外的学科,学生通过其它学科的学习同时习得英语。所以双语教学不是一种教学理念,不是教学目标,不是教学活动,更不是教育的全部,双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模式,语言习得方法。双语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的,结合英语进行的第二课堂,活动课,探究课仅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一个方面,是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兴趣的一种手段,是课堂双语教学的延伸,而不是双语教学的主体。

 

5、将学科课上成了外语课

 

有这样的一位教师,为了上一堂生物双语示范课,教师用了很长时间进行了课前准备,将所教学的内容翻译成英语,撰写了详细的教案,准备好了几乎每一句需要用上的英语课堂用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时地带领学生朗读生物英语专业词汇,教师虽然是用英语授课,但实际上课前已经反复排练了好几遍,学生反映如此之快,甚至老师英语指令尚未说完,就已经知道要做什么。就这样,非英语专业学科老师功底不足的弱点仍然明显地暴露出来。老师不敢自由发挥,不敢多讲一句教案上没有的话,学生亦十分拘谨,师生之间无法自如地进行交流。所有课堂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套路进行,即使老师不讲话,学生也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这是“双语教学”吗?笔者绝不敢苟同。首先,从教学本身来看,教育艺术博大精深,常为常新,各学科有其严格的学科特点。很难想象,当一位物理教师用英语讲课时是什么样子?要知道,我们的教师虽然是英语八级,但我们的学生不是!老师在备课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使学生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引导思维、培养能力呢?还是考虑某一术语用英语怎么说,语法会不会出错?对学生来说是不是新单词?通观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放开,积极的课堂思维和师生互动没有了,学生充其量是多记了几个生物方面的英语单词和学习了一些课本上已经写明了的生物知识。所以,双语教学绝不能将非语言学科上成了外语教学的辅助课,各个学科有其自身的知识点,这才是学生所必须学习掌握的,双语教学课不是外语课。

 

四、“双语教学”的模式、方法

 

1、什么是“双语”?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

 

a book which is written in two languages

 

(一本用两种语言即双语写成的书)

 

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 reads, 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 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s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of the other.

 

(在日常运用中bilingual的意思通常是指一个人他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

 

For example, he / she may(举例来说,他/她可能:)

 

a) Be able to read and write in only one language

 

仅仅能用一种语言来读写(换言之,使用一种语言来读写,而用另一种语言来听说。)

 

b) Use each language in different types of situation, e.g. one language at home and the other at work.

 

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家使用一种语言,在工作单位使用另一种语言。

 

c) Use each language for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purposes, e.g. one language for talking about school life and the other for talking about personal feeling.

 

在不同的交际需要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谈论学校生活时使用一种语言,而用另一种语言谈论个人情感。)

 

2、什么是“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 Teaching”或“Bilingual Education”《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

 

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3、双语教学的模式

 

各个国家或地区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教育教学目的,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 The use of a single school language which is not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an immersion program.

 

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

 

b) The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 but later a gradual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school language for teaching some subjects and the home language for teaching others.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

 

c) The partial or total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 and later a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school language only.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在我国人口中,并没有说英语的民族,英语对中国人来说只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其语言的功能性作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应取“Immersion Program”( 浸入型双语教学),即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根据我校的实际,在双语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还应进行分层:第一个是简单渗透层次,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第二个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

 

四、“双语教学”的成功关键

 

1、先进的理念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必要前提

 

这里讲的先进的理念不仅是指我们对实施双语教学的深远意义的理解。而且是指我们双语教学和应试教育这对矛盾的处理,因为目前高考中还没有双语教学内容的体现。显然,如果一个学校完全追求升学率的话,那么双语教学就很难开展。因此可以说双语教学的推广还有待教育观念的转变。

 

2、优秀的师资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决定因素

 

一般大学毕业的教师,英语成绩都不错,但大部分却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哑巴英语”他们往往重语法轻应用,这样的教师,当然上双语课;还有一些英语系毕业的教师,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错,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的老师面对初中尤其高中数理化学科,他们就会很吃力。试想,如果讲台上是一位满口中式英语,或是一位缺乏数理化学科知识的老师,那么这样的“双语”只能是误人子弟了。因此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双语教学的“瓶颈”

 

3、合适的环境是双语教学成功的依托

 

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具教育意涵,对培养学生的双语意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到换了一个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英语村”。

 

4、一定的活动是双语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

 

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只有大量地实践和反复操练,而目前英语的练习形式大部分被“打钩”做选择题代替了。打开书什么都认识,合上书什么都没了,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使语言真正活起来,再也不要让学生成为“哑吧”、“聋子”。把老师、学生从“做题、过级”的怪圈中解放出来,以一种既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也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学校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英语广播;组织英语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英语文化节等项活动强化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把英语表达提高到接近母语的水平。

 

5、科学的教材是双语教学成功的载体

 

这里讲的双语教材的科学性一是它要符合外国的表述习惯(即外国的国情),在目前尚无正规的教材情况下尤其要注意。二是要贴近中国的思维习惯(中国的国情),在一些人文学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三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6、学生外语应用水平的提高是双语教学的最终归宿

 

双语教学的持续升温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的管理和发展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我校的双语教学虽然已经拉开序幕,但是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更加复杂、更加艰巨。只有通过深入地学习思考、认真地分析研究,统一认识、理清思路、确定目标,才能将双语教学的探索顺利成功地进行下去。

 
关于中学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双语人才"-一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熟练地运用母语和外语的专业人员,在上海日益开放的国际交流环境下,已成为人才需求市场上凸显的一个热点。人才需求直接刺激了教育领域,当各类补习班在社会办学市场中方兴未艾时,"双语教学"已逐渐在上海兴起。

 

200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本市建立100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并努力实施高中毕业生能用英语交流的培养目标。同时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到2005年,总体水平力争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为此上海将率先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全面普及外语教育,在课表里每天安排一节外语课,整个中小学阶段学习外语的课时从1000多节增加到2000多节;双语教学已经从局部有限范围内的点上的“个别试验”推向一定范围的面上的“群体试验”。

 

为跟上时代的脚步,我校部分教师也在部分班级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上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尝试,通过尝试我们看到了希望,当然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师资的困难、学生的困难和教材的困难。

 

一、“双语教学”的时代背景

 

1、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技术。世界已经变小了,由于信息网络高速公路的全球连网和普及,生活在“地球村”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交际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多语种读写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现代交际能力和其它必要的生存常识,已经成为当今学生和家长们所追求的热点,“双语教学”由此成为一种社会的显性需求。

 

2、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上海将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尽管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上海提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目前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更应具备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外语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的出现是上海顺应时代潮流的的必然产物。

 

3、英语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内在需要

 

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说过:“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亟需研究改进。”经常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拿着四六级证书和托福高分,可一到实际运用,要么张不开嘴,要么一开口就是结结巴巴的中式英语。双语教学应该是有效避免“应试哑巴英语”的良方。随着与世界接轨,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改变“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已经迫在眉睫,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由此成为当前英语教改实验中的必然选择。

 

4、现代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的需要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都是基于英语这一国际性通用语言开发的,英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语言支撑。从形式上看,一个国家讲一种语言,似乎是独立的象征,但现在的英语除原有的职能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演化成为一种工具,一种能为你衍生出科技和财富的工具。印度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英语不仅使印度人更快地走向实质上的独立,更顺利地走出种群的约束,而且成为了把印度推上世界软件大国宝座的助推器。

 

5、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掌握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掌握了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是构造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双语教学”的科学定位

 

当前双语教学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地使用“双语”冠名的学校很多,以“双语”冠名的班级更多。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更有的学校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名词。社会上出现了滥用“双语”,把它作为争取生源,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

 

那么“双语教学”这个概念究竟应该怎么理解?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区分“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两个概念的区别。

 

1、Language Teaching与Teaching Language

 

加拿大双语教学学者卡明斯(Cummins)提出:“一个最起码的区别是看双语教学是按‘手段’还是按‘目的’来定义的。如果双语教学被定义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的手段,那么,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一定是双语教学的一个目标……但是,‘双语教学’这个词有时候是根据‘目标’来定义的,指的是为促进学生两种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教学课程。”西古安和麦基(Siguan and Mackey)也指出:“‘双语教学’这个术语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体系。其中的一种语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卡明斯对此进一步解释道:“‘双语教学’这个词通常是指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一阶段使用两种(或者更多)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

 

我国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角度讲,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也就是说,全面地用英语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至于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学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或活动中就能学到,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即“语言教学”是指通过学校教学体系学习某一种语言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该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学生通过上述这些语言课程可以学到该目的语的语言系统知识,例如语音语调、发声方法、语法条规、习惯表达法,也可以掌握运用该语言的技巧,例如向人问路、打电话、写信、草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翻译文件,等等。而“教学语言”则是被用作媒介语言来传授知识的某一种具体的语言。教学语言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它的作用只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或者工具,让老师向学生表达意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也让学生向老师反映学习上的问题、疑惑。一般而言,教学语言必须是老师和学生都熟悉的两种语言,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比较流畅地互相交谈和沟通。

 

2、Foreign Language与Second Language

 

开展双语教学,对学习者而言是“通过外语学习学科知识”,对教师而言,却是“通过外语教授学科知识”。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学科知识(例如,地理课、数学课、历史课等等)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本身来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目的,外语的习得不仅是在外语课上,而且是在所有的学科中,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得到耳濡目染的外语学习效果。双语教学强调师生间的互动,强调教学资源,教学环境等全方位的第二语言的交互,而决不仅仅是在英语课堂上听英语教师从头到尾用英语授课。“双语”只在特定情况下存在,也就是只有当汉语以外的某种语言(如英语)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中与汉语同时成为交流用的语言时,才能称之为双语。反之,即使教师在一堂课上完全采用英语进行教学,那也只能是一堂英语使用频率较高的课,包括英语课在内的整个语言教学都不能被称为“双语”教学。因此准确他说,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从而使学生通过授课语言的运用以达到掌握两种语言的最终目标。

 

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目前绝大部分是用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它要求教师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但不绝对排除汉语,以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教师也应利用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中国不象新加坡、加拿大、印度是一个双语国家,语言环境并不是中外并重,所以中国的双语教学应该属于“外语”(Foreign Language)教学范畴,而不是“第二语言”(Second Language)的教学范畴。

 

3、从Foreign Language 、Second Language到Bilingual的转变

 

英语在中国之所以只能被称之为外语,首先是缺乏英语环境。学生在学校一周4到6节的英语课,总数加起来,不过4到5个小时,何况在45分钟的英语课上,老师用英语授课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学生能开口说英语的时间又有多少?在家里有多少学生有外语环境,有多少学生家长懂外语,即使懂外语又有多少家长与孩子的交流用外语?学生在课余时间主动或被动接触外语的机会又有多少?学生在初、高中阶段6年中学了12本英语教材,而他们课外英语阅读量又有多少?这丁点可怜时间与英语的亲密接触够吗?我们尽管可以看到一些十分成功的外语教学观摩课,在这些观摩课上英语教师和学生配合的天衣无缝,听说读写的操练样样俱全,加上朗诵,短剧,多媒体演示,教学者为之兴奋,听课者为之激动。然而,在一年300来天的教学中,这样的课又有多少呢?难怪有人会把公开课比作吃年夜饭。说到底,我们的英语教学至今大多数仍随着升学考试指挥棒在转,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模式。

 

其次,从语言输入来看,无论是加拿大,新加坡,还是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凡是将英语当作“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学习的学校,其英语教师相当一部分是外籍教师,即这些英语教师本人的母语就是英语。而我国的外语学习则不同,学生一般不可能得到外籍教师的指导,由于本国外语教师语言水平总体上不能与外籍教师相比,外语教学的双向交流和语言表达的自由度和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限制。

 

因而在中国,包括英语在内的任何其他语言及其教学在通常情况下只能称为TEFL(Teaching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即把英语教学作为外语来教学。只有当我们创设了一定的语言环境条件(主要是学习者周围的人使用该种外语的比例),使英语经过一定的积累,逐渐成为日常交流用的语言之一,才能使英语教学从Foreign Language (外语)变为Second Language(第二语言)甚至是Bilingual(双语),使学习者能同时使用母语和英语进行思维,能在这两种语言之间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自由的切换。

 

三、“双语教学”的误区

 

1、对什么是双语教学认识不清

 

有些学校误以为,只要在课堂上说了外语就算是双语教学了。目前多数中小学的双语教学仍处于不成熟阶段,老师用英语表达的往往只是“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请大家拿出练习本”等课堂用语,而习题解析、计算方法等学科知识内容都是用汉语讲授的。其实,这算不上是双语教学。

 

2、双语教学冲击母语的学习

 

有些试行双语教学的学校不仅在数学、化学等学科讲授时尝试双语教学,语文课、思想品德课上也进行双语教学。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双语教学并非适用于所有学科,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在数学、物理等理科教学中,用英语讲授一些英文公式、国际单位或者专业术语,确实可以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有助于学生未来接受国际化的教育,但在语文、政治等文科教学中,双语教学就不太合适。因为语文课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母语表达能力、提高文字的鉴赏水平、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用英语讲授就本末倒置了。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这样做会对学生的母语学习产生冲击,考虑到逻辑思维的养成和稳定性,双语教学应在掌握好母语的基础上进行。国外双语教学研究方面的学者提出,双语教学不宜在六年级以前实施,他们强调,学好母语有助于学生对第二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3、双语教学的低龄化倾向

 

双语教学在幼儿园和小学成为一种追崇时髦,同时过早地将孩子往外语学习上引导的心态实在令人担心。学前教育对学前儿童兴趣的培养过早定向,对学前儿童的过早成熟化引导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定规律。学前儿童身心发展具有整体性规律,他们的兴趣是从混沌、朦胧到分化,从简单到复杂,处于不定型和继续发展期。因此,学前教育不宜过早对儿童的发展进行定向化培养,而应注重其全面发展,在此基础上发展其特长。教育界有人呼吁“请给幼儿以童心”。天真无邪的儿童应拥有不可剥夺的自己的快乐世界。否则,将使儿童付出丧失天真和快乐的高昂代价。

 

4、将双语教学与活动课,探究课混同起来

 

双语学校所实施的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来实现语言教育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两种语言的目的。双语教学的基本原则是教师坚持使用外语。无论是传授知识,还是解答问题,教师都用外语进行。这样做是为了向学生提供比较多的语育输人信息,让他们有机会接触外语,而且更重要和有意义的是让学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接触他们所要学习的外语。由于学习的需要,学生自然会产生学习外语的动机和兴趣。这种目的和兴趣比在单纯的语言课程上容易产生和持久。

 

不少中小学简单地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活动,开设探究型课程,举办各种各样的英语活动就声称双语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实不然,双语教学说白了就是要求教师能用道地标准的英语来给学生教授英语以外的学科,学生通过其它学科的学习同时习得英语。所以双语教学不是一种教学理念,不是教学目标,不是教学活动,更不是教育的全部,双语教学只是一种语言教学模式,语言习得方法。双语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体现的,结合英语进行的第二课堂,活动课,探究课仅仅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一个方面,是提高学生学习语言兴趣的一种手段,是课堂双语教学的延伸,而不是双语教学的主体。

 

5、将学科课上成了外语课

 

有这样的一位教师,为了上一堂生物双语示范课,教师用了很长时间进行了课前准备,将所教学的内容翻译成英语,撰写了详细的教案,准备好了几乎每一句需要用上的英语课堂用语。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时地带领学生朗读生物英语专业词汇,教师虽然是用英语授课,但实际上课前已经反复排练了好几遍,学生反映如此之快,甚至老师英语指令尚未说完,就已经知道要做什么。就这样,非英语专业学科老师功底不足的弱点仍然明显地暴露出来。老师不敢自由发挥,不敢多讲一句教案上没有的话,学生亦十分拘谨,师生之间无法自如地进行交流。所有课堂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套路进行,即使老师不讲话,学生也知道下一步做什么。

 

这是“双语教学”吗?笔者绝不敢苟同。首先,从教学本身来看,教育艺术博大精深,常为常新,各学科有其严格的学科特点。很难想象,当一位物理教师用英语讲课时是什么样子?要知道,我们的教师虽然是英语八级,但我们的学生不是!老师在备课时,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使学生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激发兴趣,引导思维、培养能力呢?还是考虑某一术语用英语怎么说,语法会不会出错?对学生来说是不是新单词?通观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和学生都没有放开,积极的课堂思维和师生互动没有了,学生充其量是多记了几个生物方面的英语单词和学习了一些课本上已经写明了的生物知识。所以,双语教学绝不能将非语言学科上成了外语教学的辅助课,各个学科有其自身的知识点,这才是学生所必须学习掌握的,双语教学课不是外语课。

 

四、“双语教学”的模式、方法

 

1、什么是“双语”?

 

“双语”的英文是“Bilingual”,直接的意思就是:“Two Languages”(两种语言),是指在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民族同时存在,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文化历史背景条件下,可能或必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交流的情景。这两种语言中,通常有一种是母语或本族语,而另一种语言往往是后天习得的第二种语言或者是外国语。《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

 

a book which is written in two languages

 

(一本用两种语言即双语写成的书)

 

a person who knows and uses two languages

 

(一个能运用两种语言的人)

 

In everyday use the word bilingual usually means a person who speaks, reads, or understands two languages equally well (a balanced bilingual), but a bilingual person usually has a better knowledge of one language than of the other.

 

(在日常运用中bilingual的意思通常是指一个人他能将一门外语和本族语基本等同地运用于听、说、读、写,当然他的母语语言知识和能力通常是大于第二语言的。)

 

For example, he / she may(举例来说,他/她可能:)

 

a) Be able to read and write in only one language

 

仅仅能用一种语言来读写(换言之,使用一种语言来读写,而用另一种语言来听说。)

 

b) Use each language in different types of situation, e.g. one language at home and the other at work.

 

在不同的场合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家使用一种语言,在工作单位使用另一种语言。

 

c) Use each language for different communicative purposes, e.g. one language for talking about school life and the other for talking about personal feeling.

 

在不同的交际需要下使用不同的语言,如在谈论学校生活时使用一种语言,而用另一种语言谈论个人情感。)

 

2、什么是“双语教学”?

 

“双语教学”的英文是“Bilingual Teaching”或“Bilingual Education”《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所给的定义是:

 

the use of a second or foreign language in school for the teaching of content subjects

 

(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

 

3、双语教学的模式

 

各个国家或地区由于不同的国情、不同的教育教学目的,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双语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a) The use of a single school language which is not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an immersion program.

 

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浸入型双语教学。

 

b) The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 but later a gradual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school language for teaching some subjects and the home language for teaching others.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

 

学生刚进入学校时使用本族语,然后逐渐地使用第二语言进行部分学科的教学,其它学科仍使用母语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保持型双语教学。

 

c) The partial or total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 and later a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school language only. 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

 

学生进入学校以后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语,然后逐步转变为只使用第二语言进行教学。这种模式称之为:过渡型双语教学。

 

在我国人口中,并没有说英语的民族,英语对中国人来说只是一门外语,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发挥其语言的功能性作用。双语教学的模式应取“Immersion Program”( 浸入型双语教学),即学校使用一种不是学生在家使用的语言进行教学。

 

根据我校的实际,在双语教学的具体过程中还应进行分层:第一个是简单渗透层次,比如教师在上课时可以用英语讲述重要定理和关键词等,学生可以多一些机会接触外语;第二个是整合层次,教师讲课时交替使用中英文,让学生学会如何用外语表达中文内容;第三是双语思维层次,让学生学会用母语和外语来思考解答问题。

 

四、“双语教学”的成功关键

 

1、先进的理念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必要前提

 

这里讲的先进的理念不仅是指我们对实施双语教学的深远意义的理解。而且是指我们双语教学和应试教育这对矛盾的处理,因为目前高考中还没有双语教学内容的体现。显然,如果一个学校完全追求升学率的话,那么双语教学就很难开展。因此可以说双语教学的推广还有待教育观念的转变。

 

2、优秀的师资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决定因素

 

一般大学毕业的教师,英语成绩都不错,但大部分却是应试教育培养出来的“哑巴英语”他们往往重语法轻应用,这样的教师,当然上双语课;还有一些英语系毕业的教师,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都不错,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的老师面对初中尤其高中数理化学科,他们就会很吃力。试想,如果讲台上是一位满口中式英语,或是一位缺乏数理化学科知识的老师,那么这样的“双语”只能是误人子弟了。因此师资问题已经成为双语教学的“瓶颈”

 

3、合适的环境是双语教学成功的依托

 

教育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环境是人格的魔术师。校园中一景一物,皆具教育意涵,对培养学生的双语意识具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加强双语教学氛围的整体设计,通过精心设计校园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让每一面墙,每一件物,每一句口号,每一个标记,都给学生以无声的熏陶,让学生一走进校门,就感到换了一个语言环境,时时、事事、处处看到英语,听到英语,使用英语,逐步让英语成为校内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际的手段。使整个校园成为一个“英语村”。

 

4、一定的活动是双语教学成功的根本保证

 

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只有大量地实践和反复操练,而目前英语的练习形式大部分被“打钩”做选择题代替了。打开书什么都认识,合上书什么都没了,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使语言真正活起来,再也不要让学生成为“哑吧”、“聋子”。把老师、学生从“做题、过级”的怪圈中解放出来,以一种既符合学生学习特点,也符合外语教学规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学校除正常的课堂教学外可以通过组织学生收看英语影视节目和收听英语广播;组织英语故事会、朗诵会、演讲比赛、英语文艺演出、英语文化节等项活动强化学生英语运用能力。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把英语表达提高到接近母语的水平。

 

5、科学的教材是双语教学成功的载体

 

这里讲的双语教材的科学性一是它要符合外国的表述习惯(即外国的国情),在目前尚无正规的教材情况下尤其要注意。二是要贴近中国的思维习惯(中国的国情),在一些人文学科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个问题,三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6、学生外语应用水平的提高是双语教学的最终归宿

 

双语教学的持续升温是我国改革开放,与国际接轨,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双语教学的管理和发展非常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我校的双语教学虽然已经拉开序幕,但是接下来要做的工作更加复杂、更加艰巨。只有通过深入地学习思考、认真地分析研究,统一认识、理清思路、确定目标,才能将双语教学的探索顺利成功地进行下去。

 
关于中学双语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双语人才"-一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熟练地运用母语和外语的专业人员,在上海日益开放的国际交流环境下,已成为人才需求市场上凸显的一个热点。人才需求直接刺激了教育领域,当各类补习班在社会办学市场中方兴未艾时,"双语教学"已逐渐在上海兴起。

 

2001年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本市建立100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从小学一年级起全面开设英语课,并努力实施高中毕业生能用英语交流的培养目标。同时对上海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到2005年,总体水平力争赶超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为此上海将率先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全面普及外语教育,在课表里每天安排一节外语课,整个中小学阶段学习外语的课时从1000多节增加到2000多节;双语教学已经从局部有限范围内的点上的“个别试验”推向一定范围的面上的“群体试验”。

 

为跟上时代的脚步,我校部分教师也在部分班级的选修课或必修课上进行了双语教学的尝试,通过尝试我们看到了希望,当然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师资的困难、学生的困难和教材的困难。

 

一、“双语教学”的时代背景

 

1、新世纪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高新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尤其是信息技术。世界已经变小了,由于信息网络高速公路的全球连网和普及,生活在“地球村”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娱乐方式、交际方式以及思维方式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多语种读写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现代交际能力和其它必要的生存常识,已经成为当今学生和家长们所追求的热点,“双语教学”由此成为一种社会的显性需求。

 

2、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步伐的加快,上海将面临日益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尽管随着九五计划的完成,上海提前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目前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严重缺乏,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所需要的人才不仅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更应具备能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流和协作的能力。外语的重要性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的出现是上海顺应时代潮流的的必然产物。

 

3、英语教学要求不断提高的内在需要

 

李岚清副总理在中南海召开的外语教学座谈会上说过:“我国目前外语教学水平,教学方法普遍存在‘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亟需研究改进。”经常有这样的学生,他们拿着四六级证书和托福高分,可一到实际运用,要么张不开嘴,要么一开口就是结结巴巴的中式英语。双语教学应该是有效避免“应试哑巴英语”的良方。随着与世界接轨,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外语教学改革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改变“哑巴英语”、“聋子英语”已经迫在眉睫,双语学校和双语教学由此成为当前英语教改实验中的必然选择。

 

4、现代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的需要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internet网络信息技术,都是基于英语这一国际性通用语言开发的,英语成为现代信息技术传播的语言支撑。从形式上看,一个国家讲一种语言,似乎是独立的象征,但现在的英语除原有的职能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演化成为一种工具,一种能为你衍生出科技和财富的工具。印度的成功就说明了这一点,英语不仅使印度人更快地走向实质上的独立,更顺利地走出种群的约束,而且成为了把印度推上世界软件大国宝座的助推器。

 

5、现代教育理念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掌握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掌握了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张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我们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是构造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双语教学”的科学定位

 

当前双语教学已成为中国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各地使用“双语”冠名的学校很多,以“双语”冠名的班级更多。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是强化英语教学,有的学校的所谓“双语”仅仅旨在强化汉语和英语两门学科的教学,更有的学校将“双语”变为其“尖子”班的代名词。社会上出现了滥用“双语”,把它作为争取生源,提高办学竞争力的倾向。

 

那么“双语教学”这个概念究竟应该怎么理解?要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区分“语言教学”和“教学语言”两个概念的区别。

 

1、Language Teaching与Teaching Language

 

加拿大双语教学学者卡明斯(Cummins)提出:“一个最起码的区别是看双语教学是按‘手段’还是按‘目的’来定义的。如果双语教学被定义为达到某种教学目标的手段,那么,对两种语言的运用能力不一定是双语教学的一个目标……但是,‘双语教学’这个词有时候是根据‘目标’来定义的,指的是为促进学生两种语言技能而设计的教学课程。”西古安和麦基(Siguan and Mackey)也指出:“‘双语教学’这个术语是指一个把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的教学体系。其中的一种语言往往是,但不一定是学生的第一语言。”卡明斯对此进一步解释道:“‘双语教学’这个词通常是指在学生教育生涯的某一阶段使用两种(或者更多)教学媒介语。这两种语言被用来教授科目内容而不单纯是语言课程本身。”

 

我国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绍杰教授说:“从语言教学角度讲,双语教学是使用另一种语言来讲授母语某一学科的知识内容,教学形式通常是学生看的教材是汉语编写的,教师授课则全部用外语,即学生在视觉上接触的是汉语,听觉上接受的则是外语。”也就是说,全面地用英语讲课,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在英语教学中不常接触到的术语和单词,这是双语教学的标志。至于课堂上评价或指令性语言的英语会话,学生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或活动中就能学到,不是双语教学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妨这样理解,即“语言教学”是指通过学校教学体系学习某一种语言课程。这些课程的目的就是帮助和训练学生掌握该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巧。学生通过上述这些语言课程可以学到该目的语的语言系统知识,例如语音语调、发声方法、语法条规、习惯表达法,也可以掌握运用该语言的技巧,例如向人问路、打电话、写信、草拟报告和撰写学术论文、翻译文件,等等。而“教学语言”则是被用作媒介语言来传授知识的某一种具体的语言。教学语言不是语言学习的目的语,它的作用只是作为传递信息的中介或者工具,让老师向学生表达意思、传道授业、答疑解惑,也让学生向老师反映学习上的问题、疑惑。一般而言,教学语言必须是老师和学生都熟悉的两种语言,这样才能让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内外比较流畅地互相交谈和沟通。

 

2、Foreign Language与Second Language

 

开展双语教学,对学习者而言是“通过外语学习学科知识”,对教师而言,却是“通过外语教授学科知识”。双语教学指的是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语,通过学习学科知识(例如,地理课、数学课、历史课等等)来达到掌握该语言的目的。也就是说,双语教学并非通过语言课程本身来实现语言教学的目标,而是通过学校教育中其它的科目来达到帮助学习者掌握语言的目的,外语的习得不仅是在外语课上,而且是在所

推荐访问:思考 双语教学 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