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论如何推进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时间:2021-12-16 15:02:03 浏览量:

    为了认真总结中心城市发展的成果和经验,分析中心城市发展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创新创业、狠抓落实,全力推进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大会。为了开好这次大会,三区和经济开发区、市级有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准备,市委市政府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先后召开了多次座谈会,市四套班子进行了专题研究。下面,我根据讨论的意见,讲四个问题。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紧迫性和责任感
                                 
                              中心城市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和辐射源,对全市起着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市发展的好与坏、快与慢,事关全市发展的大局。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对新形势下加快中心城市发展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信心,坚定决心。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中心城市所属的椒黄路三区历来就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金三角”,是最具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区域。撤地建市十四年来,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中心城市生产总值由
                              1995 年的 121.94 亿元增长到 2006 年的548.10 亿元,占全市比重由
                              32.02%提高到 37.35%,提高了 5.33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提高了
                              8.1 倍和 8.0倍,占全市的比重分别由 40.89%、40.82%提高到
                              42.77%、44.71%。第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通过两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中心城市环绿心组合式生态城市的城市形态已经确定,城市框架不断拉大,建成区面积接近
                              80 平方公里,人口集聚超过 70
                              万人;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椒江、黄岩、路桥和开发区一批重点区块和一批重点项目建成。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加强,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城市形象日新月异。第三,社会事业加速发展。科教兴市战略全面实施,科教事业得到优先发展,文化事业走向繁荣,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体育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第四,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006
                              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9953 元,是 1995 年的 2.90 倍,年均增长
                              10.1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 8477 元,比 1997年增长了 1.09 倍,年均增长
                              8.55%。由于中心城市的快速发展,有力地带动了**现代化建设,**的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一直稳居全省第五位,社会事业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七位,但发展速度提速至第五位。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稳居全省第二位,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通过市区看**,中心城市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的知名度,扩大了影响力,**进入了沿海新兴发达城市行列。这充分证明了**撤地建市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实践是成功的。我们有充分的理由为**建市
                              14 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政治责任。**历史上是东南名郡,但建国后,由于缺少一个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造成**行政区几次被撤并,严重制约了区域的进一步发展。1994
                              年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意味着**中心城市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建设好中心城市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我们的信任和政治要求,是**发展的历史使命,也是全体**人民对我们的殷切期望。因为,中心城市的发展对**全局的发展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中心城市的发展如何,必将给全局带来重大影响。因此,能否完成中心城市建设重任,实现中心城市率先崛起,是检验我们执政能力、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历届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中心城市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使中心城市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市三次党代会以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提出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浙东南沿海现代化港口城市、中国民营经济创新示范区”三张名片,实施“工业立市、软实力、一体化、和谐**”等战略,明确了新一轮发展目标和任务。这些都必然要求中心城市率先发展、走在前列。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心城市发展仍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市区经济占比还不高,经济实力还不强,经济龙头带动作用不明显;要素制约加剧,投资明显回落,增长出现滞缓,发展后劲不足;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繁重,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人口集聚不快,人气不足;城市水环境污染和大气污染仍然严重,生态保护任务艰巨;在管理体制上存在职责不清、环节过多等现象,办事效率不高,发展环境欠佳;文化融合程度不够,市区一体化步子有待加快。这些矛盾和问题都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发展来加以解决。当前,全市上下都有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共识和强烈愿望,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政治、经济、科技、人才、金融等优势,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克难奋进,全力推进中心城市的发展。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是应对区域激烈竞争的需要。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明显、城市群加速形成的背景下,区域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群竞争,城市群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群内核的竞争,城市群内核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群的发展。**城市群就是在**区域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九个县市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紧密相连、有序分工、良性互动,构成一个具有整体竞争优势的经济共同体。当今,区域经济竞争尤其是中心城市的竞争日趋激烈,省内杭、宁、温中心城市经济比重都超过
                              50%,绍兴、金华等地都已明确提出加快市区发展的思路,措施力度大,发展势头强。这种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做强内核,率先实现中心城市的一体发展,从而引领、示范和带动城乡一体和区域一体发展,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进而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二、明确目标,理清思路,把握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工作原则
                                 
                              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敢为人先,坚持“做强龙头、带动全市”的工作方针,坚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一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做大做强产业基础,进一步丰满城市形象和提升城市品位,繁荣社会事业,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努力将中心城市建设成**创新活力最足、经济结构最优、创业环境最佳、集聚带动能力最强、社会和谐程度最高的区域,成为**市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枢纽。“十一五”期间,中心城市发展主要目标是:
                                  ——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3.5%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到2010
                              年,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接近 40%左右,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的比重接近
                              50%左右,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到 4:51:45。
                                  ——城市功能明显提升。力争到 2010 年,建成区面积达110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00
                              万人,技术创新功能、要素集聚功能、人口吸纳功能、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进一步确立。
                                 
                              ——社会事业发展明显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科技强市、教育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社会发展综合水平居全市前列,达到全省中上游水平。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成功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到
                              2010年,市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20%以上,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
                              15.1%,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 15%,城区恶臭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达到功能要求。
                                 
                              ——社会和谐程度明显提高。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十一五”期间新增就业岗位
                              23 万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4.2%内;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市区城镇居民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8%和
                              7%,社会更加稳定有序。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一个工作方针和四条工作原则。一个工作方针,就是要坚持“做强龙头,带动全市”。把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龙头,以中心城市的发展带动和服务各县市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对各县市的指导、督查和考核,更好地发挥县市积极性、主动性,以各县市的发展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四条工作原则,就是要坚持率先发展、创新发展、一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率先发展。就是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比较优势,各项工作都要同业对标、争先创优,不断提升中心城市综合竞争力,努力使其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中走在全市前列,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领跑和示范作用。
                                  ——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创新强市、创业富民”,
                              深化改革,构建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和充满活力的开放格局。创新政府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和协作方式,进一步提高效率和效能;鼓励、推动自主创新和制度创新,激发全社会成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再创民营经济新优势,推进民营经济新飞跃。
                                 
                              ——一体发展。就是要坚持统分结合、共建共享,增强市区规划、基础设施和政策措施的统一性,整合各种资源要素,形成市区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资源互补、环境共保的发展新格局,推进市区一体化。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升级,苦练内功,挖掘潜力,增强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新型城市化为导向,注重城市功能完善、城市品位提升,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友好发展。
                              三、突出重点,真抓实干,推动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任务很多,重点是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社会事业和和谐稳定社会关系建设上走在全市前列。
                                 
                              (一)坚持工业立市,促进联动发展,增强中心城市的产业支撑经济是城市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核心,是立城之本,兴市之基。加快中心城市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加快经济发展,壮大经济总量,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经济首位度。
                                  第一,切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工业立市”战略,集中各种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抓工业。一要着力提升产业层次。要大力发展和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型产业,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主导产业发展优势;加强专业化协作,促进产业分工,不断提升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积极实施“腾笼换鸟”,及时淘汰和有序转移不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制高点。要加强引导,加快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要加强对市区“513”企业的培育力度,实施品牌战略,加快企业上市。坚持“抓大扶强不放小”的思路,加大对成长型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形成一批小巨人企业。要坚持外资、民资、国资与股资四资并重,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切实引进一批技术先进、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努力促进外资、外经、外贸更快发展。二要优化工业布局。市区滨海工业区块要成为科技型、外向型、生态型工业的主平台,全力做好大石化等一批国家重特大项目的引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椒江要以电子产业功能区、服装机械功能区、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和临港工业功能区为依托,建成全国重要的家用电器、缝制设备、医药化工、船舶修造产业基地。黄岩要以省级经济开发区为主平台加快集聚,建成中国模具产业示范基地,成为重要的医药、食品、工艺品、塑料制品制造基地。路桥要以省级工业园区和吉利汽车城为重点,推进吉利汽车城和吉奥皮卡基地建设,成为全国经济型轿车生产基地;以金属资源再生产业基地搬迁为契机,建成全国最大的金属再生产业基地。市经济开发区要加快东扩区块的规划调整和产业发展。三要着力解决产业发展空间。开发区、椒江、路桥要切实抓好滨海工业区块建设,按照“工业新城、城市新区”的定位,以规划引导开发,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滩涂围垦为抓手,以产业发展为支撑,形成“大投入、大开发、大集聚”的格局。黄岩要加强低山缓坡开发利用,拓展经济开发区西区,实施江口轻化投资区的征迁改造,解决发展空间问题。四要盘活存量。根据市国土局的统计,05-06
                              年三区和开发区未供土地近 7000
                              亩,这是一笔很大的存量。一定要突破征迁难关,加快供地,尽快盘活。要做好工业用地招拍挂供应,强化用地效率考核,将有限的土地资源配置到供地效率最高、项目落地最快、产出效益最高的区域。坚决纠正占而不用囤积圈地的现象,敦促企业加快建设,尽快投产,不能如期建设的,要依法调整,该收回的坚决收回,该查处的坚决查处。

                                  第二,大力培育发展三产,繁荣中心城市。
                                 
                              以“7+5”框架为重点,优先发展为先进制造业服务的生产型服务业,提升服务居民生活的消费型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等知识型服务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都市型经济,繁荣中心城市。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地方商业银行的发展,做大金融产业,加大金融改革和创新力度,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争创全国民营和合作制中小型金融机构发展实验区,打造“长三角”区域金融次中心,建设金融强市;建设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整合提升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商贸经营方式;突出路桥商贸区的功能,整合提升路桥市场群;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加快发展会展业;积极发展房地产业,促进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充分发挥红色旅游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和城市景观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城市旅游经济,提高贡献度。
                                  第三,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推动城乡一体发展。
                                 
                              以高效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品牌特色农业等为主攻方向,提高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壮大农村经济。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主要载体,努力改善市区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快“城中村”改造,推进“撤村建居”工作。继续加大黄岩西部山区和椒江大陈岛的扶贫开发力度,努力把西部山区建设成为涵养水源、调节气候、绿色环保的生态自然区,有机农业、清洁工业、休闲旅游的生态经济区,把大陈岛建设成集风力发电、能源储运、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海洋生态经济区,努力推动市区内区域的协调一体发展。
                              (二)以新型城市化为导向,强化城市功能,推进中心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是中心城市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衡量中心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必须以新型城市化为导向,以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丰满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为着力点,加快推动中心城市建设。
                                 
                              第一,坚持规划龙头。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根据我市组团式城市的特点,一是必须坚持统一性。坚定不移地坚持规划一盘棋,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这四个规划,市里必须牢牢把握。同时要充分发挥三区和经济开发区的主动性、能动性、参与性,调动积极性。二是必须坚持前瞻性。规划需要见证历史,如果没有前瞻性,缺乏长远眼光,没有预留发展空间,只满足当前建设需要和局部利益需要,那也只能是短暂的、缺乏生命力的和不可持续的。**城市形态是环绿心组合式城市,这种形态较具活力和生命力,符合生态城市建设需要,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这一规划思想。要坚持集约发展的原则,使城市建设做到有聚有拓。三是必须维护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就具有法律效力,具有刚性约束力,不能因领导人的更换而变更。确需调整的,必须坚持集体研究,按照有关法定程序批准;要扎实开展规划效能监察,加强对政府及有关部门规划编制、调整、审批、管理等行为的监督检查。
                                 
                              第二,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区块建设。要理清轻重缓急,遵循建设时序,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到那些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上来。一是突出内外交通设施建设。对外交通重点近期是加快建设甬台温铁路、台金高速公路**段,尽快启动沿海高速公路、椒江二桥建设,做好金台铁路和**新机场的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一港六区”开发,继续做好海门港整治工作,开展港区功能调整;加快开发椒江口外的头门作业区,促进海门和临海港区的联动发展。对内交通重点近期是加快推进中心大道南延、市府大道西延、东方大道、疏港大道、东二路、八二省道延伸段建设,早日开工建设**大道、开发大道东延段和市区内环线。同时,加快各区块内部的路网建设,形成市区快速便捷的交通网。二是突出水、电等重大基础项目。要抓紧抓好北水南调、城市供水二期、椒北引水工程、台电五期、市区河道整治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形成统一的供水网、排水网、电力网。三是突出重点区块建设。开发区要抓好环白云山区块、西商务区、中央商务区、高等教育发展区块建设,进一步繁荣东商务区;椒江区要抓好环白云山区块和葭芷区块改造、解放路商业街建设;黄岩要抓好商业街区、委羽山新区和江北区块建设;路桥要抓好路桥新城区块、生产资料市场区的建设。四是多元筹措建设资金。坚持政府主导、市场推动、社会参与、多元筹措。充分发挥市基础设施投资公司、社会发展投资公司、高速公路股份公司、城市发展股份公司等投融资平台,争取条件积极搭建其他融资平台。加强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积极采取
                              BOT、TOT 等方式解决建设资金问题。
                                 
                              第三,努力提升城市品位。一个城市,品位决定价值。品位外化为形象,内化为品质。努力提升城市品位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内容。一是要注重设计,包括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园林设计、雕塑小品设计都要树立一流意识。重要规划、重大项目要实行国际招标。规划要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人文亲和力,增强实用性,切实提高我市规划和建设设计水平。要抓紧开展城市形象策划,公开征集设计城市形象标识标志,征集市歌、吉祥物等,形成统一的城市发展理念和对外宣传形象,提高城市知名度、美誉度。二是注重城市内涵挖掘。要十分重视保护历史文化遗存,对历史遗产、文物古迹、历史街区、传统民居、人文景观等都要很好地加以保护和开发利用。黄岩和椒江章安古民居等资源丰富,要开展抢救性保护开发。三是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加快“多城同创”进度,推进“数字城管”,提高群众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程度,增强城市主人翁意识和市民意识,提高市民素质;要着力提高市区环境质量,以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以城区河道污染整治和大气污染整治为突破口,切实加强环境保护;有效保护、有序开发城市绿心,全面实施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四是要大力推进人口集聚。加快推进产业集聚,以产业集聚带动人气集聚;强化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建设,增强吸引力;加快推进户籍制度等改革,降低进城门槛,吸引农民和外来人员进城落户。
                               (三)提升软实力,打造中心城市社会事业发展高地
                                 
                              加快中心城市的发展,不仅需要产业支撑,而且需要科教文卫等软实力的支撑,必须着力发展一流的科教文卫事业。
                                 
                              第一,发展科技教育事业。要切实抓好浙大**研究院、中国汽车工程学院等机构建设,引进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鼓励有条件的大企业和相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国家级和省级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实施技术创新引导工程,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网上技术市场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强市区教育资源整合,理顺教育管理体制。切实强化基础教育,椒江区要在
                              2007 年建成省级义务教育示范区,黄岩、路桥也要争取在2010
                              年之前建成;重视开发区基础教育配套学校建设,逐步打造开发区的教育“高地”。适应城市发展需求,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为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适用人才。高等教育要重点办好**学院椒江校区、**职业技术学院、**电大、**科技职业学院等高校,进一步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培养中心城市急需的机械电子、生物工程、电子商务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第二,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加快建成市图书馆、档案馆、青少年妇女活动中心,积极筹建市科技馆、博物馆,加快建设市奥林匹克体育人才训练基地。继续办好网络音乐节,培育城市文化节会品牌。加强文艺精品创作,提高城市文艺水平。大力发展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巩固基层文化阵地。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大力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发挥已建文体设施的效用。加快建设**市精神心理康复医院、市妇儿医院,积极组建**恩泽医疗中心,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体系。进一步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率水平。
                                 
                              第三,发展社会保障事业。要努力实现充分就业,加大就业培训、劳动保护和劳动监察力度,加强大中专毕业生、被征地农民等就业服务工作,重点解决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低保家庭人员就业问题。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继续扩大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覆盖面,完善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要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城镇失业人员、失土农民、外来务工人员等困难群体的扶持,加快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等困难群体救助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为中心城市的又好又快发展构建坚强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四)强化社会建设和管理,着力提高中心城市稳定和谐程度
                                 
                              要坚持以人为本,适应社会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转型的需要,大力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第一,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与管理。要加快中心城市的社区建设,完善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强化社区为民服务、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社会治安等功能。2007
                              年市区主要街道应建有
                              1000m2以上的社区服务中心。城市街道工作重点要向社区转移,健全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区自我管理有效衔接,政府依法行政和居民依法自治良性互动。
                                 
                              第二,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完善利益协调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坚持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例会制度和经常性矛盾排查制度,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责任制和领导包案责任制,加大各类社会矛盾调处力度,有效预防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土地征收、城市拆迁、环境污染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
                                 
                              第三,全力打造“平安市区”。坚持稳定压倒一切,全力维护中心城市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当前,要以反“二抢一盗
                              ”为重点,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严禁黄、赌、毒现象,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净化市区治安环境。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预警处置机制,做好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和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提高城市危机化解能力。

                                  四、凝心聚力,治庸提效,为推进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当前是中心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和基础,努力克服各种困难和矛盾,妥善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促进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是摆在市区各级党委政府和全市干部群众面前的重大历史性任务。我们必须凝心聚力,克难奋进,治庸提效,狠抓落实。
                                  (一)强化思想保障,营造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良好氛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当前市区上下要牢固树立中心城市发展走在前列的信心和决心,一是要开展“转作风、强创新、促发展”大讨论,营造良好的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和服务环境,营造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浓厚氛围。市级机关要带好头,都要从自身找差距、献计策、谋发展。三个区和经济开发区通过讨论务必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鼓足干劲、勇于争先,比学赶超、争当第一。二是强化三种意识。强化中心意识,自觉把加快中心城市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化机遇意识,只争朝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强化创新意识,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陈旧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思维模式和工作“套路”中解放出来,以创新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三是要加强学习。市区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学习发展城市经济和管理大城市的知识,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从习惯于从事中小城市和农村工作向管理大城市、发展城市经济转变,提高驾驭现代城市经济的能力,增强建设和管理现代化大城市的本领。四是要大力推进文化融合,以文化融合增进对中心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找准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增进市区聚合力;规范市区企业、院校、街路、场站、牌楼、景点等命名,同打**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教育广大干部群众有利于中心城市发展的话多说、事多做,不利于中心城市发展的话不说、事不做;充分挖掘市区人文传统,延续历史文脉,赋予时代内涵,自觉培养**人意识,形成大**理念,使**人文精神成为推进市区一体化、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强化机制保障,激发发展活力
                                 
                              要建立新型市区关系,加强市区联动和区区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新型市区关系可以用五句话二十字来概括:职能清晰、责权统一、统分结合、共建共享、共赢发展。要努力形成目标一致、利益协调、规划共绘、设施共建、产业共兴、资源共享、环境共保的中心城市发展格局。重点要把握三条:一是坚持市区一家。市与区是利益共同体,发展目标上是完全一致的。“小河有水大河涨”、“大河有水小河满”,无论哪一级快一点发展,都是**中心城市的发展,受益受惠的都是市区群众。区一级实力壮大了,对市里的贡献就增加,发展的基础就更扎实。市这一级实力壮大了,就更有能力投入市区共享性的重大基础设施,就更有能力在政策、项目、资金、资源要素等方面扶持区一级发展,就更有能力通过政策性倾斜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扶持黄岩西部和大陈岛等欠发达乡镇,实现区域、城乡的一体发展。因此在中心城市发展上,唯一的目标就是共同把这块蛋糕做大。二是坚持统分结合。市与区的职能划分要科学、清晰,责权利要相统一。市作为一级政府,有法定的职能和权限,重大政策出台、城市规划实施、共享性跨区域重大项目建设、重要资源配置以及法定由市里审批、管理、监督的权限必须集中在市里。根据**组合式城市的特点和现行管理体制,按照统分结合、责权利相一致、统中有分、分中有统的原则,实行简政放权,赋予三个区和经济开发区更大的管理权限,该放的都应委托、授权到位,更多地调动区一级的积极性。三是坚持双向互动。市与区既是层级关系,更是直接管理服务关系,作为市一级,要眼睛向下,在管理服务区一级发展上,凡直接监管的必须履行职责,依法到位,不能仅仅停留在层级关系上;凡管理服务的,必须做到领导精力、工作精力、资源配置三到位,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满意度。而区一级首先要自觉地服从于市级职能管辖,还要认真研究如何为全市服务、为全市作贡献问题。因此,要形成双向服务、双向互动氛围,少争论、不争论、多沟通、勤协作、谋发展。区与区之间既要有适度的竞争关系,又要实现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还要相互理解、支持、帮助。比如椒江、路桥区与市开发区之间,既有竞争,又有相互合作、功能互补、利益共享。对黄岩西部扶贫开发,不仅市里要统筹协调,椒江区、路桥区、开发区也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共同帮扶。要构筑中心城市发展制度平台,市委、市政府将切实加强对中心城市工作的领导,建立中心城市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工作会议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会,开展对市区重大问题的专题研究,开展对具体问题和矛盾的协调。
                              (三)强化作风保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中心城市能否更好更快发展,关键看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作风能否得到有效转变,看发展的环境能否有效改善。要深入开展“两年”和“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改善中心城市的发展环境。一要创新服务。现在我们不少干部思想解放不够,循规有余,变通不足;守旧有余,创新不足;用权有余,服务不足。对此,各级各部门要淡化权力观念,强化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善于把上级精神与**发展实际结合,善于沟通,善于变通;坚决摒弃和反对“没有好处不想干、有风险的不敢干、难度大的不愿干、无先例的不肯干”现象,坚决纠正有些职能部门“馒头大于蒸笼”的“肠梗阻”、“中梗阻”现象。二要加快职能转变。市级机关各部门首先要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加快中心城市发展上来,今后检验市级机关工作业绩和效能,主要看服务三区和开发区工作做得如何,评定市级机关工作好差,首先听取三个区和开发区的意见;要探索建立新的考核办法,将市、区两级干部考核与中心城市发展成效联系起来。要改革行政审批管理方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行政效能。本着“精简、规范、高效”原则,对市级权限范围内不必要的审批审核事项和环节坚决取消和简化,对保留的事项,要对办理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进行进一步清理,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要以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建设为载体,规范并联审批手续,努力推动“两集中、两到位”;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及时查处行政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现象。三要完善政策体系。加快制定中心城市发展的政策体系,出台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推进中心城市人口集聚、推进总部经济发展和地方性商业银行发展、完善村留地处置等一系列政策,促进中心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要注意市区政策平衡与协调,减少因政策不统一引发的矛盾。
                              (四)强化组织保障,提高基层执行力
                                 
                              加快中心城市建设的任务需要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去落实,这是对各级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战斗力、执行力的考验。一要切实加强中心城市街道和乡镇党委建设。中心城市的街道和乡镇是承担中心城市发展任务的主体力量,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建设等繁重任务,特别是在城市建设、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大量的征地、拆迁、政策处理和群众思想工作需要完成。因此要把加强城市街道和乡镇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配好配强街道和乡镇领导班子,理顺领导体制、财政体制、工作机制,改进领导方式、方法,完善监督、制约、管理和考核机制,关心支持乡镇街道建设。要开展城市街道和乡镇工作专题研讨,加强横向之间交流,推动街道和乡镇工作水平提高。二要切实加强村一级组织建设。现在大家普遍的感觉是村一级工作十分困难,许多重点工程、重点项目涉及到的拆迁征地和政策处理都卡在村一级。当前,要抓好村级组织明年换届前的准备工作,首先要抓好村党支部的建设,在选准选好村党支部书记的基础上,要把那些自身素质过硬、群众基础好、群众工作能力强、又能带头执行上级指示精神的农村党员和优秀分子吸收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班子中来,提高村级班子的执行力。政法机关近期要着重对阻挠重点工程项目推进的村埂地霸摸底排查,予以严厉打击,既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发展,又可帮助改善村级组织的工作环境。三要着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要转变作风,下村蹲点,深入群众,自觉理顺群众情绪,与群众打成一片,与群众建立感情;在制定政策、执行政策时要避免简单化,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考虑群众接受程度,把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四要推动市区干部交流互动。发挥组织工作优势,推动市区干部下派上挂和横向交流。市级机关每年要选派一批优秀年轻的干部到区和乡镇街道锻炼,三区和开发区也要选拔一批优秀干部到市级机关学习培养,换位体察,增进理解和信任。

                                 
                              同志们,坚持做强龙头,带动全市,推动中心城市又好又快发展,是市委市政府面对科学发展观新要求和区域竞争新形势作出的重要决策。我们要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紧紧依靠市区上下广大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创新创业,治庸提效,狠抓落实,努力开创中心城市发展的新局面,为**“两个社会”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推荐访问:中心城市 好又 推进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