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论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

时间:2021-12-21 15:04:07 浏览量:

----摘要 :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农业的历史可以划分为4个阶段。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是继续走向农业信息化;在建成现代化农业以后,是继续建设住处农业。农业现代化可以按照7类指标划分4个阶段。中国将在21世纪30年代完成农业现代化,进入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新时代。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可以用一系列指标进行判断和评价,据此提出了农业信息化的科学实践和构思,以及农业信息化的战略和政策选择。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信息化 

----正当20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国家走向农业现代化的时候,人们对于农业现代化的研究和发展似乎失去了过去的那种高度热衷。这不仅因为受到发达国家转向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影响,而且更由于对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的农业将走向何处,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我们对过去20多年的实践探索和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表明,今年中国农业发展可能出现的大趋势是: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从现代农业走向信息农业。 

----1.农业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 

----以往大量的研究把农业发展的历史大体划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农业、古代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如果今后走向信息农业就可以延伸为四个发展阶段。 

----农业发展历史阶段的标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二是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其中,一个主导判断指标是生产工具的变化,每一代新的生产工具革命,都标志着农业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以下的相关分析可以看出这样的特征: 

------阶段=原始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信息农业 

------工具=石器农具――铁器木制家具――现代农业机械――信息控制装备 

------科技=简单劳动――经验技术――现代科技――信息科技 

------经济=维持生存――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信息经济 

------社会=刀耕火种――手工业社会――工业化社会――信息化社会 

----从以上农业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可以看出,各个阶段之间都有一个交叉的发展时期,并没有一条绝对的分水线使各个阶段断开。在上一个阶段尚未完成的时候,下一个阶段的主要特征要素已经开始长入并逐渐壮大,直至上升成为主导要素,这就标专着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2.中国将在21世纪前半期实现农业现代化 

----中国发达地区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农业现代化虽然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但确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总体发展过程来看,可划分为4个阶段: 

(1)农业现代化的起始阶段; (2)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3)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4)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 

根据我们过去的大量研究,这4个阶段可使用以下7类指标进行判断和评价: 

(1)收入和消费水平;(2)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3)农业生产发展水平;(4)农业基础设施与投入; 

(5)农业生产技术与教育;(6)农业组织与经营管理; 

(7)农业资源与环境条件。 

以上7类指标还分解为22项二级指标,附表1、2、3仅是部分参考指标。 

----2.1农业现代化的起步阶段 

----1949年到1984年的35年间,中国人民长期处在努力解决温饱问题的时期。尤其是在1978年以前的近30年内,中国的粮食增长速度虽然比较快,但是人口的增长速度也是同样比较快的,因此,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徘徊在300公斤的水平上,无力解决温饱问题。1978年以后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粮食和农业出现了高速增长时期。到1984年,人均粮食占有量迅速接近400公斤,人均每日膳食中热能供给超过2600千卡,蛋白质达到67克,脂肪达到51克,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 

----1978年到1995年,是中国农业现代建设最快的时期。人均国民收入由630元迅速上升到1659元(可比价格),增加了近1.7倍,人民购买力大幅度提高。食物结构显著改善,在粮食持续增长的基础上,主要动物性食物高速增长肉、蛋和水产品增加了3倍左右,水果和油、糖等食物也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的趋势。人均每日热能供应量维持在2600千卡的水平上,蛋白质达到70克,脂肪达到58克,主要营养素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综合生产力相应地增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所占比重由47%扩大到52%,化肥使用量由884万吨迅速增加到3594万吨(有效成分),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由22.3%提高到33.3%。这表明主要食物消费水平和生产水平提前接近小康水平。 

----2.2初步初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 

----到2000年,中国将可能初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到那时,人民的平均主要食物消费量将会超过小康水平,用作饲料的粮食占粮食的比重将达到33%左右,动物性食物及其加工工业和商业将会相应地得到发展。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的比重可能达到80%,农业总产值中畜牧业、淦业和林业的比重将会上升到接近50%的水平,国家和人民有可能增加资金投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在农业增产中所占份额可能上升到50%,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50%、农田灌溉面积比重上升到55%、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农民所占农村人口比重将达到55%。这标志着中国农业可能达到初步现代化的水平。 

----2.3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 

----到2020-2030年,中国将可能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21世纪30年代,中国的人口将达到最高水平,即16亿人左右。按人平均的主要食物消费量也将达到最高水平而趋于稳定,接近目前日本人的平均主要食物消费水平。人民的食物结构明显优化,形成稳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膳食模式。也就是说,中国的主要食物总量和人均占有量都将达到最高水平,粮食的一半是用作饲料粮,而不需要继续增加食物的数量(出口增加除外),重点是不断改善质量。人民和国家就有可能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的产值将上升到90%左右,农业总产值中林牧渔业产值明显超过种植业。农田灌溉面积比重将上升到66-80%、初中以上文化的农民所占比重将上升到85-95%、农业机械化水平将达到80%。森林覆盖率可能接近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组织和经营管理也将明显改善。这标志着中国的农业可能基本实现现代化。 

----2.4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阶段 

----到2040年前后,中国的农业将可能完全实现现代化。中国的总体发展战略表明,到下一个世纪的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入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行列。2040年前后,中国的人口可能已经开始下降。人民的膳食模式和主要食物消费水平已经趋于稳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物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原料食物的消耗量将会继续下降。农业现代化的粮食和食物基础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农村经济结构中,非农产业的产值将会上升到93%左右,达到目前发达国家的水平。农民文化程度都会达到初中以上,农业普遍实现规模经营,农业机械化将会接近100%的水平,森林覆盖率可能达到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将标志着中国的农业可能完全实现农业现代化。 

----2040年前后,中国将可能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使命,稳步进入农业信息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 

----3.中国农业住处化建设的前景展望 

----当代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化时期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信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农业领域渗透,在未来新的农业技术革命过程中,住处技术将上升到更重要的地位。我们必须抓信历史机遇,迎接农业信息新技术的挑战。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进入农业信息化建设,这是历史的长期发展过程。正象农业现代化一样,世界各国进入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时期、方式、速度和类型也是各不相同的,各国对于农业信息化水平的判断指标也各具特色。我们应当加快研究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律,掌握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动权。 

----3.1农业信息化的判断和评价 

----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历史上各个农业发展阶段建设的判断和评价有共同之处。主要从经济与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特征来进行判别和认识。 

----3.1.1信息农业的大背景就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和进入信息社会 

----当农业历史开始进入住处农业阶段的时候,这个社会必然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科学技术高度进步的社会,物质供应相当丰富。一般的比较分析表明,它的人均国民收入15,000美元以上,才具备进入信息农业阶段的物质财富基础。 

----3.1.2信息农业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 

(1)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 

(2)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 

(3)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 

----我们可以对以上三个标准进一步划分为一系列二级判断指标,进行科学系统的评价。它的主要依据是国内外现代信息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的丰富实践。这些信息技术的最新成就启示了我们进行新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活动。 

----3.2农业信息化的科学实践和构思 

----农业信息化是我们目前认识到的农业发展的最高阶段。农业住处化的实现和完成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历史时间。农业信息化建设将是历史上最为复杂的、知识高度密集的、大规模综合集成的系统工种。这项工程可从三个大的方面来理解和认识。 

----在一个农业生产单位,指一个农场或一个规模农户,可以建立一个小型局域信息网,设置一个网络管理中心,通过信息网把农场的各个生产环节连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使农业基础设施的运转、农业技术的操作、农业经营管理运行,通过网络信息传输,全面实现自动化调节和控制。信息网就是信息农业的基础建设。有的信息网,就可以把信息农业的内部三个主要组成部分连成整体并和外部网络连接起来,自由地进行信息的交流。我们还可以应用空中和地面定位3S系统(GPS、GIS、RS)控制农业系统的运行。 

----3.2.1农业基础设施装备信息化:一是农田基本建设信息化和自控化。如农田灌溉工程中,水泵抽水和沟渠灌溉排水的时间、流量全部通过信息自动传输和计算机自动控制。农产品的仓储内部因素变化的监测、调节和控制完全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畜禽的棚舍的饲养环境的测控和动作完全可以实行自控或遥控。 

----3.2.2农业技术操作全面自动化:一是农作物栽培管理的自动化。现在国内研制的多媒体小麦管理系统(WMS)和棉花生产管理系统(COTMAS)都可以应用于生产。如农作物施肥,可以在田间设置自动养分测试仪或设置各种探针定时获取数据在室内自动测定,通过计算机分析数据,确定施肥时间、施肥量、施肥方法,使用田间遥控自动施肥机具或与灌溉水结合实现自动施肥。其他耕作管理措施类同。二是农作物病虫防治信息化和自控。在田间设置监测信息系统,通过信息网发出预测预报,利用计算机模型分析,确定防治时间和方法,采用自控机具或生物防治方法或综合防治方法,对病虫害实行有效的控制。三是畜禽饲养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可以通过埋置于家畜体内的微型电脑及时发出家畜新陈代谢状况,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判断家畜对于饲养条件的要求,及时自动输送饲喂配方饲料,实现科学饲养。 

----3.2.3农业经营管理信息网络化:一是建立适合农场自身具体情况的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及时进行模拟决策。二是通过进入乡、县、省、以致全国和全球的信息网络,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政策信息,按照市场需求选择生产和合理销售自己的产品,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三是通过进入外部的信息网络,广泛获取各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信息,选择和学习最适用的先进技术,装备自己的农场,不断通过农场土地生产力和劳动生产力,以获取最佳的生产效益。 

----农业信息化和信息农业要求劳动者具有更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也许必须具备大专专业水平才能取得经营管理农场的资格证书,超过了发达国家现代农业要求的中专毕业生水平,才能掌握新兴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技术,才能成为信息农业的经营管理者,信息时代的合格劳动者。 

----3.3农业信息化的战略和政策选择 

----中国“农业效率首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就应当形成一个长远科技战略的共识。从现在起就要为下一个世纪前半叶的农业住处化建设做好基础工作和战略安排: 

(1)制订中国农业信息化战略,提出建设中国信息农业的长远规划,把农业重大信息技术列入S-863计划,有的项目看准了,就要及早立项。 

(2)重点加强中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经济信息网络中心的建设,并逐步推进和支持省、地、县、乡信息网络的建设。 

(3)选建农业信息化和信息农业的实验基地,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组织多学科力量,进行系统组装实验,逐步提高系统运行水平。 

(4)加强国家农业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合作和交流,充分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信息技术成果,加快中国农业信息化进程。 

(5)加快培养农业信息化科技人才,在大专院校设置农业信息化专业,选择重点单位设置硕士、博士学位点,同时要吸引国外信息科技人才回国工作。 

从农业现代化走向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规律。在努力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快农业住处化的进程,把握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主动地迎接正在兴起的一场新的技术革命和知识创新的挑战。 

表1 农业现代化的若干评价指标 

年份 人口 国民收入 Engle 饲料粮 森林覆盖 灌溉面积文化水平 农业机械化 

(亿人)(元/人) 系数(%) (%) (%) (%)(%) (%) 

1978 9.87 630 67.0 15 12.5 47 24 

1984 10.44 981 58.0 19 12.7 46 22.3* 23 

1995 12.11 1659 54.0 27 13.5 52 49.9 41 

2000 13.00 2540 49.0 33 15.0 55 55 50 

2010 14.0- 5300 43.0 38 18.0 61 60 60 

14.3 

2020 14.7- 8700 38.0 43 22.0 66 85 70 

15.4 

2030 15.3- 15000 33.0 50 25.0 80 95 80 

16.3 

注:1.主要统计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2.未来预测数来自我们的预测分析。 

3.国民收入按1990年可比价计算。 

4.思格尔系数是指食物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 

5.文化水平是指农民家庭劳动力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人数,*是指1982年全国人口普 

查数字。 

6.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指机耕、机播、机灌等主要机械作业的平均%。 

表2 农村经济和农业总产值的构成化(%) 

年份 农业总产值 非农业产值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渔业 

1978 68.6 31.4 80.0 3.44 14.98 1.58 

1984 57.1 42.9 74.06 5.03 18.27 2.64 

1995 25.7 74.3 58.43 3.49 29.71 8.37 

2000 20.0 80.0 53.00 4.00 33.00 10.00 

2010 15.0 

2030 8.0 92.0 

完全现代化 3.0 97.0 

表3 中国人均每年主要食物消费量同日本的比较 

年份   国家   粮食   肉类   蛋类   水产品   奶类   水果   蔬菜 

1990年 日本   125    28    15     40     63   44    111 

1995年 中国  232    29    13     13     4   32    144 

2020年 中国  173    35    18     21     20   45    120 

 

推荐访问:信息化 走向 农业现代化 农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