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奥运会与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论文

时间:2021-12-28 15:19:22 浏览量:

  【摘  要】本文剖析了奥运会与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相互关系,阐述了高校奥运会志愿者工作“1+1>2”的理论内涵,并从促进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共青团在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中应正确处理的四种基本关系。
  【关键词】奥运会 志愿者 共青团 可持续发展 1+1>2
  中国青年志愿服务是当代世界历史发展和中国社会变迁双向互动的产物,是中国从传统社会走向公民社会的现代化的产物,构成了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的主要部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需要高校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有力组织 ,同时也将为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

  一、奥运会与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关系

  国外志愿服务源远流长,起源于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成型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美的社会福利运动,成熟于二战后由政府和私人社团组织的社会服务工作 。法制化、政府化、机制化、全民化、社区化是国外志愿服务的主要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伴随改革开放的春风,面临全球化的浪潮和社会转型的潮流,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在推广社区服务、建立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1993年,团中央正式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正式迈入发展轨道。综观其二十多年的演进历程,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从单一性、集中性走向多元化、持久化,志愿服务领域不断拓展,服务对象不断延伸 。当然,尽管我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西方国家相比,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国家对志愿服务的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的表现是缺乏对志愿者的公众普遍认知,缺乏稳定的志愿者队伍和充足的志愿服务资源,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保障和社会激励机制,尤其是存在志愿服务行政动员多、自愿参与少、政府政策引导色彩明显的弊端。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任重道远。

  崇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价值内涵上高度契合,志愿服务与奥运会一经结合就焕发出无穷生机。现代奥运会既是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赛事,凸显以公平竞争为核心的、个体对自身生命力的极限挑战和张扬;同时奥运会又是追求“和平、友谊、进步”的社会文化活动,强调以参与为核心的、社会大众共同的合作和认可。奥运会因志愿服务而更具人文魅力,志愿服务因奥运会而更具社会影响力、凝聚力。从1896年第1届现代奥运会900多名青年志愿者,到悉尼奥运会4.7万名、雅典奥运会6万名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的队伍越来越庞大,为奥运会的蓬勃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与此同时,奥运会的稀缺性与规模的庞大性决定了其社会影响的深远性,为志愿者提供了最为引人瞩目的实践平台,不断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跨越式发展。这在韩国、澳大利亚、希腊等国家后奥运时代志愿服务事业的加速前进中得以明证,北京奥运会同样将成为我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契机。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主要由共青团在奥组委的指导下具体负责,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能性。引导青年参与志愿服务,符合共青团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青年的工作方向。长期以来,共青团形成了组织青年、凝聚青年、引导青年的优势,拥有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等一大批工作品牌和一支敢当大任、能当大任的团干部队伍,同时,共青团在过去出色完成了第11届亚运会、第21届大运会等大型运动会的志愿者工作,积累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必要经验。我们有理由相信,共青团一定能够响应党的号召,团结凝聚广大青年胜利完成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做出应有贡献。大学生是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主力军,高校共青团使命格外光荣,责任格外重大。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服务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因而不仅要看到志愿者对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意义,还要看到参与奥运会志愿服务对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不仅要能够做好奥运会志愿者工作,还有能够紧紧抓住奥运会的契机,实现服务大局有新贡献、服务青年有新业绩,发展事业有新气象。

  正确把握奥运会志愿者相对于普通志愿者的特殊性,是顺利开展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奥运会志愿者既有作为志愿者的普遍性,又因奥运会的独特性而具有相对于普通志愿者的特殊性。与普通志愿者相比,奥运会志愿者呈现三个特点:就志愿者个体而言,普通志愿者目标单一、需求单一、主观随意;而奥运会志愿者结构复杂、目标分散、需求多样、文化多元,个体主观意愿必须服从整体客观要求。就志愿者组织而言,普通志愿者组织性弱、独立性强,规模无限制,时间较分散;而奥运会志愿者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和庞大的规模,服务时间集中,会前迅速集合,会后迅速解散。就志愿者活动而言,普通志愿者活动一般无专业要求;奥运会志愿者活动有特定的甚至较高的专业要求。高校共青团开展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既要尊重志愿者的一般规律,也要重视奥运会志愿者的特殊性。

  二、努力实现奥运会志愿者工作“1+1>2”

  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是一项阶段性的任务,而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却是长期的工作。高校共青团必须立足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两结合,两促进”,全面、系统、协调地推进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实现“1(奥运会)+1(志愿者)>2(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效果。

  1.既彰显奥运会志愿服务理念,又不断促进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奥运会志愿服务是一时一地的,客观上只有少数志愿者可以参与,但志愿精神是永恒普适的,每个公民都能体认和践行。理论上只有具有了志愿精神,才会参与奥运会志愿服务,但实际上参与奥运会志愿服务,往往并不一定意味着对志愿精神的自然认同;不能参与奥运会志愿服务,也并非代表着志愿精神的缺乏。因此,我们格外要防止形式主义、流于表面、浅尝辄止的做法,更不能仅仅把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当作是短期的任务来完成。那样也许能如期完成奥运会的服务工作,但很可能导致青年学生对志愿者与志愿精神的曲解,甚至以为志愿服务就是一种变相的剥削 ,无异于“杀鸡取卵”。从长远来看,志愿者工作必将脱离奥运轨道,而志愿精神应成为广大青年共同具有的时代精神。为此,我们要树立塑造志愿精神“三步走”的理念,积极开展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是第一步;变一次性的志愿活动为经常性的志愿服务习惯是第二步;普及志愿文化,促使志愿精神沉淀、深化为广大青年的内在精神是第三步。我们要充分利用奥运会的品牌效应,带动广大学生关注奥运、参与奥运、奉献奥运,形成投身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热潮。在此基础上适时地引导青年学生通过参与奥运会志愿服务,实现心灵的涤荡和升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发扬和践行志愿精神,并将志愿精神传承到奥运盛会后、播撒到到奥运会场外,传递爱心和文明,促进社会进步与和谐。

  2.既圆满完成奥运会志愿者组织工作,又不断完善高校志愿者组织体系

  长期以来,高校志愿者工作模式主要是面对比较零散的志愿服务项目和规模较小的注册志愿者。如何在更大程度上组织引导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同时又对志愿者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认可,是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建立科学高效的奥运会志愿者组织体系,是完成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现实需要,也将为高校志愿者工作组织体系的完善探索经验、提供示范。高校共青团在奥运会志愿者组织工作中,要主动面对四个挑战:一是不仅在数量上保证有足够的志愿者,而且在质量上保证有一批切实能够胜任奥运会志愿服务岗位要求的志愿者;二是能够积极面对奥运会志愿服务实际岗位需求的增减变化,做好未能实际参与奥运会志愿服务的志愿者的激励保留工作;三是能够主动面对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突发事件和应急工作,既有统一、规范、严格的组织体系,又有因时因地因人因事适变的管理能力,妥善处理可能出现的志愿者流失、怠工、违规和权益受侵等问题;四是能够将面向奥运会的、短期的、特定的志愿者招募培训体系,固化为面向各种志愿服务的、长期的志愿者组织体系。因而高校共青团要充分把握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复杂性、动态性,充分把握志愿者的个体偏好性和选择参与的自主性,充分把握志愿参与渠道和服务领域的多样性。要摆脱志愿服务“会战模式”,防止强制性命令式摊派式的招募组织,以奥运会吸引青年,以志愿精神感染青年,以组织文化凝聚青年。

  3.既打造奥运会志愿服务特色活动,又不断健全志愿服务活动体系

  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特色体现在,高校共青团在完成上级规定动作的基础上,结合本校实际和青年特点,发挥特色优势,创造性地推出彰显志愿精神、营造奥运氛围、具有校内外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活动。这是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奥运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导志愿者主动、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实践的必然要求。这里需要避免三种倾向,不能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完成上级任务,按照以往的老办法、老经验被动开展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必须善于抓项目、立品牌、创特色;不能盲目求新求异,要严格遵守奥运会筹备工作的整体要求,尊重奥运会志愿服务的一般特点,也要切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立足现有平台因势利导,抓好常规工作推陈出新;不能因小失大,从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来看,仅仅打造一两个“特色活动”是小事,从体系构建的层面促进志愿服务活动体系的不断完善是大事。高校共青团要正确把握举办活动与办事业的关系、活动数量和质量的关系、活动的短期效应和长期影响的关系,以办事业的精神将常规活动特色化、特色活动品牌化、品牌活动体系化,将奥运会志愿者服务的经验、效果和机制及时地转化到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各个领域中去,从而构建志愿服务活动体系的长效机制。

  4.既胜利完成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又不断推进共青团事业发展对高校共青团而言,要将志愿服务作为共青团必须长期坚持和发扬光大的事业来做,尤其是要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作为高校共青团的整体工作,全团参与、全团战斗,防止奥运会志愿者工作部门化、条块化;要将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共青团员增强团员意识、保持青年先锋本色的内在要求,使得志愿精神成为共青团员的共同价值追求、共青团员成为志愿服务的表率力量。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充分认识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为共青团事业发展提供的机遇,理清楚奥运志愿服务与团组织工作的关系,及时调整内部结构和工作思路,既要保证胜利完成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又要以此为契机有效推动共青团事业的长线发展。通过招募、培训和组织志愿者,进一步理顺工作机制和组织体系,增强团组织的动员能力和组织活力;通过发动广大青年学子积极投身志愿服务,进一步贴近青年,了解青年的现实状况和需求,增强共青团在新形势下凝聚青年、服务青年、教育青年的工作成效;通过完成奥运会志愿者工作,进一步拓宽团的工作领域,巩固和发展团与其他社会组织的联系,探索国际化的合作模式,从而实现整合资源、开辟渠道,推动团的事业在更加广阔的平台上科学发展。

  三、正确处理好北大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几种关系

  当前,北大共青团结合北京奥运会、北大110周年校庆和“微笑北京”三大主题,深入实施“‘五彩奥运,微笑北大’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北大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要实现奥运会志愿者工作“1+1>2”的效果,北大共青团应当正确处理好活动和育人、组织和志愿、重点和一般、结果和过程的关系,推进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和青年志愿服务事业以及北大共青团事业协调发展。

  1.正确处理活动导向与育人为本的关系

  奥运会志愿服务,首先是一项具有明确任务、具体安排的“活动”,需要高校共青团实实在在地往前推进,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但我们也要看到,奥运会志愿服务是青年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难得机遇,是共青团组织动员、凝聚进而教育、引导青年的有效方式。高校开展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提供志愿服务,而且要通过加强志愿者培训和实践教育工作,组织大学生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着力培养一批青年骨干人才,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眼光向上,跟紧奥运会筹办工作的整体部署,还要眼光向下,掌握青年志愿者的发展需求;不仅要盯着志愿服务的每个具体活动的落实,还要赋予每个实践活动一定的育人功能,让所有的志愿者来有所学、学有所得;不仅要搞好轰轰烈烈的大型活动,还要做好潜移默化的长线辅导工作。要将奥运会当成促进学生成才的“大课堂”,帮助青年在奥运会志愿服务中开阔视野、学习新知、增长才干、提高素质,通过奥运会志愿者工作带动共青团服务育人工作的综合创新和整体推进。

  2.正确处理组织动员与自愿参与的关系

  自“‘五彩奥运,微笑北大’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启动以来,我们一方面坚持“全团参与、全民动员”,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泛引导团员青年参加奥运会志愿者招募,形成了关注奥运、支持奥运、参与奥运的校园热潮;一方面坚持“统筹协调、合作竞争”,构建了“学校——学部——学院(系)”三级工作体系,有力引导各个学部及其下辖的院系青年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奥运主题活动,营造了争先创优的良好竞争氛围,使广大奥运会志愿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为了进一步发挥共青团的组织优势,进一步调动青年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要始终坚持“团委主导、各方推进”,充分发挥学校团委和院系团组织作为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主导力量,同时积极调动学生会、研究生会、学生社团等各种学生组织的力量,尤其是要将志愿服务类社团纳入志愿者协会的团体会员体系;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发展为本”,按照“尊重、发展、保护”的要求,倡导青年学生自愿参与,保护青年学生的参与热情,尊重志愿者的权利和愿望,维护志愿者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切实可行的志愿者激励机制,通过“奥运会志愿者之星”评选等方式推出先进模范和优秀代表,树立志愿者典型,增强志愿者自豪感。团干部、学生骨干也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熟悉一线服务岗位,凝聚一批骨干志愿者,并影响和推动更多的志愿者,最终使参与志愿服务成为青年学生的自觉习惯。

  3.正确处理重点培训与一般引导的关系

  做好志愿者骨干力量的重点培训,是决定能否出色完成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任务的关键因素。狠抓重点培训,就要明确目标群体,重点加强对骨干志愿者、专业志愿者和通用志愿者的培训,建立以直接服务赛会为目标的高素质的奥运会志愿者队伍。为了保障重点培训的成效,必须结合骨干志愿者的实际需求,富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活动,并积极开拓志愿服务实践项目,在知行结合中提高志愿者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抓好各项测试赛的锻炼机会,及时查漏补缺、扬长补短。在做好重点培训的同时,我们还要从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着眼,沿着奥运会志愿者和日常志愿者两条主线展开志愿者工作,逐步完善面向所有青年志愿者、面向广大青年学生的志愿服务教育。对所有愿意参加奥运会志愿服务的同学,都必须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创造学习、实践的条件。要适应志愿者目标多元、需求多样、素质多维的现实特点,将基础培训、常规培训、专业培训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通用志愿者培训要将实用知识作为培训重点,保障大多数学生学有所获。要做好“爱心传递微笑”等品牌活动,使“我骄傲我是一名志愿者”理念深入人心,吸引全校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实践,并在奥运会之后仍能长期坚持、深入开展。

  4.正确处理结果到位与过程积累的关系

  由于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持续时间较长,从正式启动到奥运会举办,要经过三年多的时间,我们必须正确处理结果到位与过程积累的关系。结果到位,就是要以出色完成奥运会志愿服务任务为最高标准,团结全团力量,整合各方资源,扎扎实实推进各项筹备工作,经得起奥运会的实战考验。与此同时,我们要按照奥运会志愿者工作“1+1>2”的目标,格外注意过程积累。要注意青年志愿者工作体系的积累,着力加强科学规划、制度建设以及志愿者培训、管理等基础工作,及时完善青年志愿者工作体系的目标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开放与协作机制、保障机制。要注意青年志愿者活动体系的积累,不仅做好奥运会场馆志愿服务活动,还要积极开发多领域、多维度、多层次的志愿服务活动,在项目设计上坚持就近就便,将志愿服务同本院系、本单位的需要相结合,从校内的项目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努力形成志愿服务百花争艳、百舸争流的局面。要注意青年志愿者人力资源的积累,重点做好志愿者激励保留工作,尤其是通过认真选拔一批优秀的骨干志愿者在奥运会志愿服务中接受实际锻炼,为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培养种子与领导人才。要注意青年志愿者工作经验的积累,从后奥运时代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强化“奥运遗产”的意识,加强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调查研究,不断推动方法的创新与提升,真正建立志愿者工作的长效机制,促进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推荐访问:可持续发展 志愿服务 奥运会 事业 高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