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20年上半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就业扶贫工作总结

时间:2022-01-14 14:47:58 浏览量:

20XX年上半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就业扶贫

工作总结

18年上半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就业扶贫工作总结

自XX市被评为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市以来,在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以推进就业工作为主线,以创先争优为目标,创新思路,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我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及就业扶贫工作快速协调发展。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组织短期季节务工等措施,拓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使其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通过高度关注贫困群众需求,充分聚焦劳动力技能提升,多项就业社保政策扶持,创业促进就业,开阔思维、创新举措,认真实施精准扶贫工作,现结合实际情况将18年上半年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总结如下:一、基本情况

XX市全市总人口19.97万(不含兵团),其中:农业人口9.876万人,占总人口的49.45%。农村劳动力4.76万人,富余劳动力2.24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7.1%。今年,XX市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组织短期季节务工等措施,拓宽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劳动力,使其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截止目前,开展常规职业技能培训32个班,免费享受职业技能培训2896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120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113人。共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3万人次,长期转移就业0.5万人,季节性转移就业1.23万人次,创收2.59亿元,其中:本市之内转移就业11021人次,本市之外本州之内转移就业5117人次,疆内其他地州市转移就业813次,区外省市转移就业334人次;3—6个月的12705人次,6—9个月的2709人次,9个月以上的1235人次;转移一产就业的5822人次,转移二产就业的3484人次,转移到三产就业的8004人次。针对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开展就业扶持工作。截止目前,贫困劳动能力已转移就业412人。

二、主要做法:

㈠强化组织领导,积极构建服务平台

自XX市被评为自治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市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及时调整成立了XX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即由一名分管领导牵头负责,人社、财政、农水及地方政府组成的XX市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人社局,具体负责全市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同时,由市人社局负责组织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员部门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依托我市各乡(镇、场)建立的劳动保障事务所,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做到了五统一(统一机构名称、统一人员编制、统一经费渠道、统一办公场地、统一工作职责);积极完善了XX市农村劳动力市场服务功能,不断满足转移到城镇的富余劳动力的需求,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定期召开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先进集体和个人表彰大会,引导和鼓励更多劳务经纪人或派遣组织从事劳务经济,推动转移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转移就业增收。

一是实施项目带动就业。通过落地的固投项目并结合基层经济发展特点,依托“访惠聚”活动,支持民族手工业、农副产品加工、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各类“短平快”项目的发展,拓宽农村就业渠道,帮助农村劳动力“离土不离乡”或“进厂不进城”,实现就地转移就业。18年,XX市村队抗震安居房、美丽乡村建设及“访惠聚”村级惠民生项目当中,累计富余劳动力3750人次,其中贫困户412人,增加收入1308.45万元;二是支持农民创业或返乡创业。以农村为重点,着力打造劳务品牌。以青乡满收杂粮食品厂为例,在乡镇或村队创建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本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并通过落实农村劳动力创业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技术服务、信息咨询和社保补贴等就业扶持政策,鼓励有能力、有条件的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或合伙经营,为本地精准扶贫对象、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就近的就业岗位。此外,小营盘镇农民创办欧帝孜食品厂,乌图布拉格镇校企联合开展培训,顾力木图街道企业经营创办电商等都是较好的典型示范。截止目前,全市实现小型微型创业664人,带动就业1998人;三是搭建供求平台。在乡镇、街道安排专人或在各企业建立信息员队伍的方式,每月定期收集企业用工信息,并通过各类微信、网络平台,及时发布信息,使劳动者第一时间获得有效信息。同时,每月开展一次职业推介会,通过给用工者和劳动者搭建面对面的平台,实现劳动者就业。截目前,组织开展各类招聘会4次,累计参加企业数161个,累计提供用工岗位3942个,现场达成就业意向1211人次。其中开展“春风行动”、

“就业援助月”大型专场招聘会2次,南办、顾办、青乡、青办劳动保障所先后结合“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下乡活动,组织开展了专场招聘会3次,将招聘会开到了“家门口”,进一步拓宽了就业渠道。

㈡开展劳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转移技能水平。

一是继续推行“订单式”培训。充分利用可用资源,按需培训,将就业培训作为一项战略工程来抓,充分发挥企业在职业培训中的主体作用,推行企业为主体的学徒制,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技术工人培养,让培训和就业紧密结合。此外,通过每年组织200-300人为期半年以上的集中培训,采取与培训机构合作的方式,对扶贫对象、企业新增人员、就业困难对象、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劳动者素质提升+技能培训”,增强这类人员的就业竞争力,有组织的转移富余劳动力稳定就业。目前,XX市人社局与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开展定向、订单、定岗式培训,组织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城镇有就业意向的求职者进行培训,有组织的开展就业和创业培训。二是探索“合作社+订单+个人”式培训。针对很多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不愿离家外出就业的农村妇女,探索“合作社+订单+个人”式培训,将培训与市场需求、妇女劳动力转移就业相结合。即政府搭建实训基地,成立合作社(协会),由企业出资金、配设备、搞培训、下订单,开展手工编织、传统手工艺品加工、刺绣、布艺加工等,使农村妇女不出门有事干,有钱挣。截至目前,开展常规职业技能培训32个班,免费享受职业技能培训2896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培训120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113人。

㈢组织短期季节性务工,实现就地就近就业。

一是依托我市各乡(镇、场)建立的劳动保障事务所充分发挥劳动者与用工方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市、乡、村三级就业信息体系,每周定期由劳保所将经人力资源市场汇总的企业用工信息传递给村级信息员,再由村级信息员向劳动者进行发布,有用工需求的本地企业在劳动保障所进行登记备案,劳保所定期对接用工需求。为进一步推进工作,落实“以奖代补资金”38万元。同时积极培育劳务经纪人,通过协会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交通、水利、抗震安居、生态环境等项目建设,农作物间苗、扣苗等季节性创收,实现快速、有序劳务转移。发挥外出务工人员在技术、资金、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土地、税收、投融资等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就地、就近向农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目前,全市共有劳务经

纪人88人,18年上半年转移富余劳动力共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73万人次,长期转移就业0.5万人,季节性转移就业1.23万人次,创收2.59亿;二是鼓励涉农企业吸纳本地劳动力。XX市各乡镇场都以种植业为主,轧花厂、滴灌带厂等涉农企业也得到了发展,涉农企业加工生产具有季节性特点,因此为劳动者提供了许多短期就业岗位。各乡镇场的劳动保障所与本地涉农企业建立了信息共享平台,时刻掌握企业用工的信息,随时主动传递给当地的农民,使一部分劳动力与本地企业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就业模式。同时,XX市还以村为单位,动员种植、养殖、农机大户成立各类农民合作社,通过“合作社+种养殖示范基地+社员”的运行模式,辐射带动社员从事农牧业生产,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截止目前,全市共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98家,其中种植业38家,养殖业37家,农机业12家,农产品加工及农资经营40家,辐射带动2.8万人就业。

㈣发展产业带动就业,实现快速转移就业。

一是落实企业稳岗等各类政策。XX市人社局、商信委等部门积极与金三角工业园区、边合区入驻的企业对接联系,根据这些企业吸纳当地劳动力就业情况,积极落实国家、自治区、自治州有关就业扶持以及企业稳岗政策,包括企业吸纳新疆籍员工、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吸纳大中专毕业生社保补贴政策,以政策“福利”鼓励入驻企业开发岗位,继续吸纳本地劳动力,推动XX市就业。目前,全市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纺织服装产业就业654人;二是向企业输送“对味”人才。市人社局从企业用人的基本点出发,多次与工业园区入驻企业进行岗前培训交流、岗位需求对接,并邀请企业负责人共同制定岗前培训方案,根据企业需求和实际工作所需技能点,合理开设课程,在培训全过程贴合企业实际,通过仿真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使职业培训更好地服务企业生产、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确保培训和企业岗位需求“对味”,使政府培训一批,人员就业一批,企业留住一批,并通过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的形式,打造一批产业工人。截止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农业经济组织就业1248人,开展小型微型创业664人,到“短平快”项目就业3192人;疆外转移334人;喀什和田地区劳动力在本地环卫岗位和国有企业就业120人;企业就业720人;三是根据XX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年度安排情况,制定XX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促进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各乡镇场、部门的主体责任,为摸清用工需

求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底数奠定了基础,为项目承建企业与劳务组织机构用工提供了制度保障。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参与固投项目就业1613人次;四是积极发挥政府主导引导劳务经纪人组织一批有转移意愿的农夫村富余劳动力向疆内转移就业。目前,已有转移到疆内其他地州市和兵团团场就业813人。㈤将转移就业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

一是建立贫困家庭就业台账,进行动态跟踪服务。以各乡镇(场)扶贫办、劳动保障站所对各乡镇(场)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情况为基础,督促指导各乡镇(场)联合住村工作组开展调查摸底,掌握辖区内贫困劳动力数量、分布等情况,收集贫困劳动力就业状况、就业意向及培训愿望等信息,建立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专项台账,安排专人定期更新、动态管理台账,制定有针对性的就业帮扶措施;二是因人因地施策,就近就地就业。积极开展政策宣传,重点对贫困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活动,帮助他们及时获得就业岗位信息、技能培训信息、务工常识信息和创业政策信息,引导他们外出务工就业。针对各乡镇场贫困人员具体情况,按照就业帮扶的要求,结合精准扶贫对象现实条件,提高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能力。鼓励各类“短、平、快”、“访惠聚”以及精准扶贫基地等建设项目积极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精准扶贫对象。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重点乡镇农村富余劳动力普遍存在文化低,技能少,特别是就业观念相对落后,给转移就业带来压力;二是部分少数民族劳动者的技能素质低对开展就业培训工作形成较大的阻碍。由于少数民族劳动者综合素质普遍偏低,竞争意识不强、接收新技术能力差。没有一技之长,不愿意外出就业,大多选择愿意选择就地就地就业,导致就业压力大;三是当地劳务经纪人的桥梁作用发挥不明显,引导转移就业力度还不够;四是当地还缺乏特色项目支撑,没有打造出自己的劳务品牌,转移就业面过窄;五是贫困户主观脱贫意识差,就业意识不强。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就业观念没有得到充分转变,不愿吃苦,不愿意在企业就业或长期性稳定就业,薪酬期盼偏。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进一步规范市乡村三级劳动力转移工作网络,确保乡(镇、场)农转办、劳动保障事务所、村级信息员切实发挥作用,不断提高有序转移比例,实现人力资

源的广泛交流和良性互动;二是在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当中,引入更多的素质能力提升教育及转变就业观念的教育内容,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三继续通过发挥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的政策优势或召开表彰会,表彰一批在转移就业方面作用突出的劳务派遣组织或劳务经纪人,以引导和鼓励更多劳务派遣组织或农村劳务经纪人发挥优势,促进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四是当地政府应依托“大民生、小工程”项目,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快速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五是鼓励当地政府发挥当地优势资源和少数民族传统优势项目,积极打造劳务品牌,拓宽就业门路,促进转移就业;六是继续加大扶贫开发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贫困户脱贫致富观念,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重点对贫困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政策宣传和岗位推荐活动,帮助他们及时获得就业岗位信息、技能培训信息、务工常识信息和创业政策信息,引导和鼓励他们外出务工就业。

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18年6月14日

推荐访问:村级扶贫信息员工作总结 就业 富余 扶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