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采访心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时间:2022-01-21 15:13:20 浏览量:

一、绪    论  

(一)背景与目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的发生带来了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这些报道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媒体发展势头的迅猛,另一方面也引出了一个新的热点话题——采访心理学的研究。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有些灾民数天后才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解救出来,可当他们刚一被救出来就被涌来的大批记者围的水泄不通,甚至有的记者将闪光灯对着幸存者的眼睛肆意拍摄。面对此类场景一位部队宣传干事曾自语道:“那样很危险,很碍事的”救援人员对这种行为也表示强烈的不满并提出了批评。  

面对此类行为不得不让我们思考:为了报道新闻事件记者可以为获取信息而不择手段吗;摄影记者可以“全方位”的记录每一个惊心动魄的画面吗?  

目前,世界正处于数字时代,新闻的超链接特点每天都为人们提供海量信息了解世界。作为新闻信息的主要缔造者——新闻工作者,也就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数字时代的主力军。  

信息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日趋重要,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无形中也增加了难度。写一篇新闻稿不难,难的是如何写出一篇具有影响力、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眼球的新闻稿。一篇优秀稿件的出炉不仅需要记者扎实的新闻功底、职业素养,而且更重要的是将采访心理学恰如其分的运用到采访活动当中。  

(二)本课题的研究动态及价值  

采访心理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可以说它正处于刚刚起步成长的阶段。它的理论体系和学科构架还在探讨之中,暂时还没有形成一门具有自己体系的独立学科。目前,在我国关于采访心理学的专著还很少。1985年广西大学朱执中教师的讲义《采访与采访心理》,是我国第一篇专门研究采访心理的论文,标志着我国在采访心理学方面研究的开始。三年后,我国第一部专门分析采访心理的著作《采访心理学》是由申凡于1988年出版的。后来还有甘肃省新闻研究所汇编的《新闻编采心理研究》,研究的是采访、编辑的心理;解放军报社苏若舟的《新闻采编与思维方法》是研究采编活动中思维规律的论著。采访心理学萌芽较晚,被涉及到的课题与论述比较少并且都较为肤浅,在  

我国现仅处于初级酝酿阶段,我国的一些学者现在正不断加紧这方面的研究,不断发展采访心理学理论体系。  

国内最具心理学权威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中找不到“采访心理学”这一条目,这表明,采访心理学在我国心理学界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心理工作者还很少有人涉猎这一学科领域。但是在采访领域中,采访心理的研究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可以为记者的采访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鉴于前人研究的成果,本文对当前采访心理学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方位的总结分析,提出了应该以人为本,站在采访对象及受众等角度展开进一步研究与分析的对策。  

本人查找和翻阅了大量的与采访学、心理学、新闻心理学等相关的资料和书籍,以确保观点有理有据。  

在写作过程中,本人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的:一是从记者采访时注重人文关怀的角度分析采访心理学在记者采访时的重要作用;二是用文献资料和一些数据来作证实材料,进而增加文本的可信度。  

(三)论文构成及研究内容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要想拥有广大的受众群体就要根据被采访者与受众的不同类型、层次,揣摩其不同的心理特质及性格特点,采取适当的采访方式,从而达到预期的采访效果及关注程度。因此,采访心理学的研究对我国媒体的蓬勃发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采访心理学研究的现实意义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面进行具体论述的,其分别为记者层面、被采访者层面和受众层面。在论述过程中结合各层面的不同特点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与分析。在当今这样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中,媒体要放在首位的就是将人文关怀贯穿在整个的采访活动中。采访时要依据当事人或当事人亲友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采访时间、地点与方式,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受众的特点,选择与之相适应的采访方向,培养他们正面健康的心态,安抚其不稳定情绪。媒体既是社会的守望者又是社会舆论的导向者,身兼重任的记者在采访时必须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人性化的视角出发,即使在报道灾难、危机和战争时也不能例外。  

   

二、采访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对新闻心理现象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我国新闻界的有识之士曾把新闻心理学作为新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例如《循环日报》的主编王韬,力主新闻应反映“人心之趋向”,并把报纸作为传播者与受众互动的工具,以使“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达”。但是,直到1985年才出现研究采访心理的论文。1985年8月广西大学 朱执中 教授编写的《采访与采访心理学》,虽然其中有关采访心理的只占九节,但是把采访心理编进教材中这可能在我国是第一次。  

在1994年第二届全国新闻心理学研讨会召开之前,采访心理是我国出版的以“新闻心理学”命名的专著中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知识去分析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的主要表述方式之一。  

将新闻活动中的采访、写作、编辑、播出、出版等阶段做了较多论述的有上海复旦大学的张俊德、刘海贵合著的《新闻心理学》,华中理工大学汪新源撰写的《新闻心理学》,华中师范大学李黎明著述的《新闻心理学》,还有北京广播学院刘京林的《新闻心理学概论》,宫云范的《新闻与心理学》,徐培汀的《新闻心理学漫谈》,人民日报社段心强的《心理学与新闻》,安徽大学朱万曙、吴怀东合写的《新闻传播心理学》。  

以研究采访、编辑心理的有张路、王德民编的,甘肃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的《新闻编采心理研究》。以研究编采活动中思维规律的有解放军报社苏若周的《新闻采编与思维方法》。以专门分析采访心理的有申凡的《采访心理学》,它于1988年出版,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研究采访心理学的专著。  

采访心理学是新闻心理学的子学科,而新闻心理学是新闻学与心理学的边缘学科。我国研究者虽然在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新闻心理现象方面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其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因此,萌芽较晚的采访心理学,所被涉及到的课题与论述较少且都较为肤浅,目前在我国仅处于初级酝酿阶段,我国的一些学者现在正不断加紧这方面的研究探讨,发展采访心理学理论体系,如1999年王雄在《采访艺术论》中写的《让采访对象与你合作——采访心理的感应与矫正》。  

   

   

   

三、采访心理学的现实意义  

(一)采访心理学的特点  

运用心理学理论于各个领域,绝不是孤立的现象,而是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必然。正如专家所言:“在人类较低的物质运动形式有了相当的认识以后,必然要把探索人类心灵的秘密提到主要的日程上来,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进而产生了像社会心理学、新闻心理学等边缘学科。以发展的眼光看,在我国建成一门对新闻工作理论上有指导性,实践中易操作的独立、完整、系统的新闻心理学的子学科体系,不是遥远的事情。这个体系在宏观上当然包括新闻心理学的众多子学科,如采访心理学、写作心理学、广播心理学等等。  

采访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新闻采访活动过程中各主体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刘京林在《新闻心理学概论》中写到:新闻采访心理是指在新闻采访活动中,记者和采访对象心理活动的特点及其规律。采访心理学是新闻心理学的子学科是采访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融汇了采访学与心理学的双重特点: 1、实践性——采访心理学具有采访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共同属性——实践性。它贯穿于记者采访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于记者运用采访技巧和方法的熟练程度,离开了采访实践,也就无所谓采访心理学了。采访心理学的研究满足了实践需要,实践又丰富了采访心理学的研究。2、社会性——采访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它服务于社会,能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也就是具有了强烈的社会属性。记者应结合采访心理学将采访活动放在整个社会这个大背景下予以考虑。美国著名报人、作家汤姆·沃尔夫认为:新闻同小说一样,最具有魅力的部分是社会,是社会的场面,社会的风俗习惯,社会的道德观念。3、创造性——采访心理学特指富有创造性的采访技能,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也是记者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的体现。记者采访的目的是让人们从对某件事一无所知的状态到了解这件事。这意味着他必须掌握如何获取信息,又如何把信息传给别人。记者的创造性活动表现为,在新颖的构思和大胆的探索中,不断寻求新路子、寻找新技巧。4、特异性——采访心理学的特异性集中体现在记者的采访个性和采访风格上。采访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艺术,那么也可以允许有个人的风格存在。即使是对同一事件或人物的采访,每一个记者所采取的方法、技巧和途径都有可能不同。采访心理学是升华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绝妙境界的工作技能和技巧。这种工作技能、技巧又往往受到个人的思想、修养、个性、风格和工作环境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5、经验性——采访心理学同其他的新闻采访技巧一样,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记者的阅历、知识和经验的制约。采访心理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从丰富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升华而成的一种特殊技巧。再高超的采访艺术,也是会带有个人经验痕迹的。6、灵活性——采访心理学没有固定的统一模式,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由于采访对象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采访事件突发性与多样性,致使采访心理学讲究因时因人因地的变化而灵活运用。  

(二)现实意义  

采访要讲究技巧与策略,在某种意义上说采访的过程就是一场心理战,是记者同被采访者以及受众之间的心理战。正确巧妙地将采访心理学的应用贯穿于记者的整个采访活动中,可以使采访获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采访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可以使采访活动更顺利更成功。记者在采访前的准备与采访实践过程中巧妙结合采访心理学的理论技巧可以更快更容易的与被采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出轻松自然地谈话氛围,进而使整个采访活动更加顺利更加成功。  

采访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运用采访心理学理论揣摩被采访者的心理特质以及谈话时的心态,讲究说话技巧正确引导被采访者,激发其谈话兴趣从而获得更深层更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  

采访心理学理论的研究与应用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受众。在新闻的采写过程中要培养受众正面、健康的心态,安抚公众的不稳定情绪。结合采访心理学的理论揣摩并迎合受众的心理,使采访达到预期的效果,获得更多的受众群。  

研究采访心理学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而是一个贯穿采访活动始终的,与大众传播的效果,与传者的素质紧密相关的问题。  

   

   

   

   

   

   

四、采访心理学在不同层面的现实意义  

采访心理学在记者的整个采写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恰当的运用到采访实践中可以为整个采访过程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采访心理学所带来的现实意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不同层面,分别为:记者层面、被采访者层面以及受众层面。本章针对不同的层面进行分别的论述。  

(一)采访心理学在记者层面的现实意义  

在采访实践活动中,许多记者、通讯员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心理学,但他们都已经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比如:从分析读者的情绪、要求和愿望中,发现重要的新闻线索和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可以很好地掌握采访时机和应变手段,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采访对象,都可以做到一见如故、促膝交谈;也不管遇到多么复杂的情况,都能够应付自如、满载而归;能够经常写出受读者欢迎的新闻报道等等。如果他们能学一点点心理学,就会更自觉地按照读者和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规律去从事新闻采访实践,那就如虎添翼,工作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采访心理学在采访实践中的的应用可以简单的概括为——重视人文关怀。在新闻采访报道中的人文关怀主要是指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各种需求的肯定。它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心和尊重。它不仅着眼于生命关怀,而且还着眼于人性、精神、情感和道德的关怀,把人的生存、人的作为、人的发展当作考察一切事物的价值取向。  

人类是有情感的动物,无论什么时候最需要关注的都应该是人的尊严、价值和自我实现。一些非主流的媒体在市场化转型和经济腾飞的狂潮中迷失了方向,为了营利不惜以牺牲人文关怀为代价,结果导致了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和社会责任的缺失。我们现在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的加快,手机、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沟通联络的主要手段,一方面使人们的交流变少、关系疏远,从而导致人情淡漠,但从另一方面来说,人们内心渴望被人关怀的愿望也正与日俱增。在这样一个信息时代,记者成为了时代的主力军,无形中为记者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在新闻的采写报道中重视“人文关怀”做到“以人为本”,通俗的讲就是要“把人当人看”。  

当前新闻工作者重视人文关怀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做好采访前的准备  

记者在采访前做好充分准备,是体现人文关怀的先决条件。在采访前查阅采访对象的相关资料,对其要有初步的了解,换言之就是便于记者在采访时“投其所好”。  

 从人文角度来看,新闻传媒的关怀对象显然是人,是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生的意义,而这种关怀的本质就是对人的关注、尊重、理解和维护。以农村节目为例,在以往的节目中,对农村和农民的关注程度都不够,报道中缺乏农村生活,缺少农民形象,常常站在工作视角、领导视角,从而使节目并不受农民的喜爱。为此,有人写文章说,“有些节目做得会让做电视的行家竖起大拇指,但是农民看后却摇头了,不是节目不好,关键是与农民的心理需求相差太远。”再比如,采访社会知名人士时,可根据查阅到的相关资料了解采访对象的贡献、业绩、性格、兴趣爱好等信息;采访普通百姓时,要准确定位采访对象属于社会上的哪类人群,了解此类人群的性格特点、价值取向等相关问题。只有充分了解采访对象的信息才能把握采访主线,做出针对性的、有着和谐氛围的采访。  

采访时还要依据不同的采访对象采用不同的采访方式。比如同样都是采访,一个采访对象是国家领导,一个是农民老汉。针对这两个反差很大的采访对象就要选择不同的采访方式。采访老汉时可以选择田间地头或是盘膝坐在炕上,用一口流利的老汉家乡方言同他交流,距离顿时就拉近了很多,不仅使老汉放松心情,还起到消除其紧张心理的作用。而在采访国家领导时就不能随意坐在炕头了,那是对领导人的不尊敬,会被保安人员轰出门外的。依照采访对象的不同变换采访方式是记者对采访对象尊重的一种体现,也是人文关怀的重要体现。例如这次汶川地震,记者在地震现场采访时应考虑到让处于困境中的人知道,大家都在关注他们。这样就能让受灾的人看到希望。如果处理不当,不顾及受灾者脆弱的心理,则会给采访对象造成更大的“次生灾害”;摄影记者面对刚刚抢救出来的幸存者或其他感动场面时,往往会冲上去先拍下来再说,由于没有机会与被摄者有更多的交流,因此这种伤害便可能首当其冲的的发生。  

记者在了解采访对象的信息之后,依据其特点选择合适的服饰也会为自己的采访增色不少。俗话说“人配衣服,马配鞍”在这儿也同样适用。当要采访朴实的农民时穿上一套朴素的衣服让他们一看就觉得和自己一样,可以起到拉近与采访对象的距离,消除其紧张心理的效果。这无疑也是记者在采访时对采访对象人文关怀的体现。  

采访前查阅采访对象的相关信息,了解采访对象,从另一方面来说,“采访对象陪不起时间”是特别要引起记者注意的,这要求记者在采访前充分做好准备,把握好采访节奏。采访素材并不是“韩信用兵——多多益善”记者在采访活动中要集中力量、干净利索,万不可逮住了采访对象就穷追不舍,生怕漏掉点什么。要以尽量少牵扯采访对象的精力和时间为原则,避免弄得采访对象精疲力尽。  

2、把握说话尺度  

采访的过程就是记者同采访对象的交流过程,此种交流以谈话为主,因此采访具有谈话的基本特征:自然、闲适而亲切。我们通常认为的警察和犯罪嫌疑人之间进行的对话,法庭上法官、律师、原告、被告之间的对话,谈判双方之间的对话,以及老板对员工的嘘寒问暖和员工对老板的有问必答等交流方式并不属于此类谈话范畴。  

自然是采访的乐趣所在,如果没有了真诚自然的态度,采访越长则精神负担越重,越令人厌恶。  

谈话是采访活动的主体,贯穿在整个采访活动中,记者要想取得采访的顺利成功就要始终将重视人文关怀这一理念植根于心中,就是要与被采访者平等的交流,既要注意自己的遣词造句,又要把握提问的技巧,说话的尺度。在一些节目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场面:记者在和采访对象面对面时,有意无意地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架势提问题,有时甚至成了“审问”。这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不能体现人格平等的具体表现。  

例如在一次电视新闻采访中看到一位女记者正在紧追不舍的对采访对象频频发问。该采访对象是一位被判了刑的罪犯,已经洗心革面的他,面对记者的提问几次陷入崩溃无语状态,而那位记者却几次三番的对当时事件进行直接追问。可以理解记者是为了节目的需要才这样做的,可是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时不免会让观众感觉到这个记者的采访就是在审问犯人,他们只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提问题机器,失去了记者真正的采访意义。另一方面,采访对象在她的提问中又一次次的陷入悔恨的回忆之中。人难免会犯错误的,只要知道悔改就还是一个好人。该栏目的宗旨虽然是想通过选择那些曾经失足的人谈一下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为即将要踏入歧途的人指明方向不要再走错路。可是他们却在采访方式方面出现了问题,缺少了作为一名优秀记者最重要的优秀品质——人文关怀。采访对象虽然曾经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是他们仍然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他们也是需要被人关怀,受人尊敬的。对于一些采访对象已经追悔莫及的地方可以适当的采用侧面采访的方式不要再一次次的触及他们的痛苦点。  

在谈话中要避免有意触及对方的痛苦点,切忌不可“哪壶不开提哪壶” 。要体现人文关怀就要避开被采访者的痛楚,要尊重被采访者。例如,在一次采访中,被采访者的丈夫已经去世,她每天都给丈夫留下的一盆花浇水。她在浇水时说:“这花是孩子的父亲留下的。”而记者这时故作天真的问:“他怎么……这花是他留下的是什么意思?”迫使采访对象又一次正视痛苦的记忆。  

换句话说,记者重视了人文关怀,也就是尊重采访对象,无形中就拉近了与采访者之间的距离,使其间的关系迅速升华为“朋友”,这样对记者而言不仅获得了采访资料,还获得了“朋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又占据了获得更多更有价值信息的优势。  

大众传播心理学认为,“新闻采访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一场心理战”。这场“心理战”就是双方用最短的时间了解对方心理特征的过程。这就要求记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采访对象的信任,为双方的交谈营造“自由”的氛围。采访开始前要依据采访对象的特点琢磨好第一句话,营造符合采访对象说话方式的语言环境。在谈话期间,记者还要细心揣摩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说话时要注意具有较高的遣词造句,在语言的把握上要有分寸感和驾驭能力,但不能让对方感觉到自己就是一个有问必答的回答问题的“机器”。记者在把握谈话主线方向的基础上,说话尤其要注意度的把握,要根据采访对象的性格、说话方式的特点以及当时的情绪心境去对其做出有针对性的正确引导。  

3、把握报道方向  

记者在对采集到的信息整合报到时,要把握好报道的方向。人文关怀有一个基本的要素,就是对生命的关怀。生命的神圣性应当是全社会的共识,所有人都应该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可是有些时候我们的媒体报道却常常轻视生命。  

记者首先要具有较好的人文素质。人文素质的好坏主要表现在人的气质和价值取向上。有人文意识的记者,关注人的命运,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与环境的关系,而很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他们在采访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真诚的态度给予人充分的理解和尊重。  

例如,2003年2月中旬南方某电视台在广州一家医院采访时,要求医生护士在“非典”病人的隔离房里,摘去口罩让记者拍摄,以显示“非典”并不可怕。但事实证明这个举动已经危及到了采访对象的生命。在“非典”期间,充斥媒体的是“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等战争用语。在报道中,除了日常的信息通报外,出现在整版歌颂医务人员的典型报道的基调是他们如何不顾家,不顾个人安危,奋不顾身地救护他人,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大批医生被感染则是一起涉及人的生命安全的重大责任事故。不难看出报道基调中隐含的是对生命的漠视。一对医务夫妻双双死亡,年幼的孩子成为孤儿这样的悲剧的报道中不是问问他的父母怎么会死,而变成了美好的社会如何救助孩子。和平时期最大的救助应是保障人的生命,难道捐一些钱物比生命更重要吗?  

记者在报道新闻事件时不应该只是一味的为了报道而报道,应该考虑到受众的心里感受,以及被采访者及其家人的一些感受。正确的把握报道方向不可盲目的跟风报道,要有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见解。有这样一个例子,某市一儿童落水遇难事件。  

儿童落水是件令人悲哀的事,大部分的媒体都把报道的着眼点放在全市各界全力打捞,而有一家电视台把镜头对准了落水儿童的同学,因为该同学在事发现场没有及时呼救而是跑回家向大人报告,从而失去了宝贵的救人时间。话外音告诉观众,这个小孩在学校就不够聪明,如果……,那么……。言下之意,如果这个小孩聪明,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是媒体的记者是否想过,这位同学只是少不更事的孩子,面对突发事件,缺乏自救能力是很正常的。要追究责任也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责任,而不应该把导致儿童身亡的责任压在小孩身上,这对他以后的成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是难以预料的。  

身为记者就要在采访过程中设身处地的为采访对象及其家人和受众考虑,站在他们的立场,不能为了报道就不择手段,抛开人性而不顾。重视了人文关怀已成为当今主流新闻传播观念中的一个亮点,这是新闻媒体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塑造媒体良好形象乃至提高市场竞争的关键,也是一家媒体成熟的重要标志。  

以上仅是采访心理学理论中有关记者层面的一小部分,但我们从中不难发现采访心理学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为记者的采访创造了便利,提供了许多采访时的技巧、策略,让记者在采访实践中少碰钉子,是记者成功完成采访任务的一剂催化剂。  

(二)采访心理学在采访对象层面的现实意义  

被采访者是整个新闻采访活动中的又一大行为主体,是具有重要新闻价值信息的主要来源。记者只有了解了被采访者的职业、地位等因素,揣摩其不同的个性心理特点,适当的运用到采访活动中,才能使整个采访紧张有序的进行。  

1、采访对象的定位  

被采访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涉及到了社会上的各个阶层各个群体。他们的职业职务、身份地位、性别、性格等因素各不相同,这就要求记者要广泛地了解社会各个阶层人群的不同特点,针对特定的被采访者再进行更细微的了解判断。  

首先,采访前要搜集大量与采访对象相关的资料信息。被采访者都是有心理期待的,期待采访自己的人了解自己,如同朋友一样轻松自然的交流。例如,一位记者在采访我国某位知名作家时,开口就问:“您都有哪些作品?”其回答是:“对不起,我不与不懂的人进行交谈。”  

第二,依据性格的不同,被采访者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向型。这类被采访者的内心体验深刻,心理活动不易流露出来,为人谨慎,不善言谈与交际。面对这类采访对象,记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引导和启发。另一种是外向型。此类采访对象的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活泼、开朗,善于交谈喜欢与人交往。他们往往愿意接受采访,有问必答,常常由一点就可以引发出多点。这时记者就可以发挥他们的这一特点,直截了当直奔主题,不用兜圈子。  

第三,依据采访对象接受采访时的态度,又可以分为积极协作型、一般配合型和消极对抗型。采访对象可能会因社会地位、性格特点、对媒体的认识等因素对采访产生不同的态度。面对积极协作与一般配合的采访对象可以依据正常的采访方式予以采访。但当面对消极对抗型的采访对象时,记者就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判断出对方抵抗的原因何在,及时的调整采访方式予以正确的引导。若是遇到性格所致的内向型采访对象可采取耐心引导的方式。若是因对媒体的紧张而造成恐惧心理的采访对象,就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帮助其转移注意力消除其紧张情绪。比如说可以从一些琐事说起,从被采访者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从而达到消除其紧张心理的目的。若是遇到一些负面报道中的采访对象他们会因自己所做的错事而拒绝接受记者的采访,记者可以针对具体的情况适当的利用激将的方式,刺激对方,激发其交代信息的目的。  

第四,要依据被采访者的心境提问。积极的情绪与心境对理解记者的提问和回答都有一种增强的作用。相反,如果被采访者正处于消极的情绪心境中,不适当的提问可能会使记者与采访对象陷入尴尬的局面。  

2、以人为本  

人都是有情感的,采访对象也不例外。在这样一个处处有挑战的社会中,每个人都是平等的,都有着自己的主体意识、主体精神,他们都渴望表达自我,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尊重采访对象。  

第一,记者要站在与采访对象平等的位置,万不可以自己是记者的身份而居高临下,俯视自己的采访对象,损害他们的自尊心。具体做法包括之前在“记者层面”中的 “把握说话尺度”方面所谈到的:提问时要避免使用审问式提问,审问式提问会让人们感觉像是接受法官的审问,会使被采访者惊恐不安;提问时要避免有意触及对方的痛苦点,要体现人文关怀就要避开被采访者的痛楚,要尊重对方。再一点就是,在提问时切忌喧宾夺主,要仔细聆听不要随意打断采访对象的谈话,也不可以自己不停的说,把采访对象凉到一边。总的来说,记者在对采访对象的态度应是:一种对人,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  

第二,记者要学会换位思考。在采访时,记者有时为了了解一些事情的内幕,不顾及被采访者的心理就直截了当的发问,致使被采访者的内心深受打击。被采访者也是人,也渴望被人尊重,身为记者应该设身处地的为自己的采访对象考虑,只有尊重他了才能和他建立“朋友”关系。才能使采访更轻松、更“自由”,进而获得更多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例如,在今年的汶川地震报道中,映秀小学一个被压在废墟下的7岁孩子,没有放弃唱歌,等待救援。当他被救出后,记者对其接连不断的采访,导致他的情绪失控,在医院大喊大叫,拒绝接受所有人的接近。  

由此可见,只有在充分了解被采访者心理特质的情况下,才能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采取正确的有针对性的采访方式,让采访达到更完美的效果。这个所谓的“充分了解”过程,就是采访心理学中对采访对象心理的研究,在记者的采访实践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采访心理学在受众层面的意义  

记者的采写活动看起来只是同采访对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同采访对象的心理战,似乎同受众并没有直接必然的联系,但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受众是记者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接收者。吸引更多的受众是记者采写新闻的最终目的。因此,在采访心理学中受众层面的研究也是至关重要不可缺少的。  

1、受众的需求  

记者在采访前要对自己的受众进行准确的定位,确定此次采访的目标受众是哪一类社会群体。不同的社会群体对事件的关注程度是有差异的,而整个社会又有若干个社会群体,要针对不同的社会群体了解其不同的心理需求,以受众的需求出发找到受众需要的契合点进行采访。  

马斯洛绘制了一个“需要层级塔”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食、温、性、睡眠、避热等)、安全(安定、免于恐惧)、爱(感情、恋情、归属)、威望(成就、名誉、地位)、自我表现(自我发展最高潜力)。马斯洛的这个“需要层次论”可以反映到新闻受众对新闻的需要中,成为他们对相关信息需要的依据。另外记者可以通过搜集受众的评价与赞誉等反馈信息,探讨目标受众的共性所在,了解他们的需求,即他们最关心、最感兴趣、最需要的东西是什么。记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受众需要的紧迫性,才有可能急受众之所急,想受众之所想,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心声。  

对受众的尊重体现记者对受众的人文关怀,也是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具体可表现在:第一,在采访对象的选择上,关照百姓反应生活中平凡的“小人物”,使受众在其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为自己的生活指点迷津。第二,在内容上弘扬百姓,为百姓提供展示的平台。采访的核心就是要以人为本,而采访完成的报道又是给受众看的。因此要求记者必须从人性化的视角出发,即使在报道灾祸、危机和战争时也要培养他们正面、健康的心态,安抚受众的不稳定情绪。只有明确了受众的需求,将受众的需求渗透到采访过程中才能达到自己所理想的采访效果。  

2、消除受众不良情绪  

流言总会伴随着受众对事件的不了解而产生,给受众造成或多或少的焦虑、恐慌等不良情绪。例如汶川地震,当地震刚刚发生,人们还都不了解发生什么事情时,受众都十分恐慌,各种各样的流言顿时沸腾开来,导致受众越来越恐慌。关于流言,美国社会学家G·阿尔波特提出了一个流言传播公式:“流言传播的速度=问题的重要性×公众的不了解的程度”。由此公式我们不难发现要想消除受众的不良情绪,最重要的方式就是让受众了解事件的起因。事件透明化的速度越快,受众的不良情绪也会消除得越快。信息交流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受众对信源的不确定性。记者要与受众互动,站在受众的立场上,以受众的需求作为采访的方向,渗入到采访实践中 满足受众对事件的求知心理。  

由此可见,要想获得更多的受众,了解受众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采访心理学中对受众层面的研究也是必不可少的。  

   

   

   

   

   

   

   

   

   

   

   

   

   

   

   

   

   

   

   

   

   

   

   

   

结    论  

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和谐的社会,因此贯穿在整个采访实践中的核心就是注重 “以人为本”。作为记者要在自己的采访实践中,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了解采访对象与受众各自的不同特点,并分别依据采访任务的不同,制定不同的采访计划,明确不同的采访对象。这一切都要有采访心理学作为依托。只有将采访心理学恰当的应用到采访实践中才有可能了解受众需要的是什么,在采访时与采访对象建立良好的关系,营造和谐的、轻松自然的谈话气氛,让采访对象更轻松自然说出有新闻价值的信息,使采访完成的更加顺利,满足受众对事件的知晓心理。  

采访心理学虽然在我国现阶段的发展仍属于婴幼期,并没有形成一套十分系统的理论体系,但是记者在采访过程时无意识的已将一些有关采访心理学的理论应用到了采访实践中。要想采访获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对采访心理学有着更加系统的理论研究,使采访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套系统的理论可以帮助记者运用到自己的采访实践中。我们知道一个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的,这需要我国的学者在今后的实践中仍然要不断的总结与思考,使采访心理学在我国健康快速的成长。  

   

   

   

   

   

   

   

   

   

   

   

                               

   

   

   

致    谢  

大学四年的美好生活就要结束了,在毕业论文完成之际,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XXX老师的热情关怀和悉心指导,感 谢 老师对我的辛勤培育。从论文的立题到实验的设计以及论文的撰写整个过程无不浸透着老师的心血。他们渊博的学识,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灵活的思维方式,耐心细致的言传身教深深感染激励着我,将使我终身受益。

在整个论文的整理和写作过程中,XXX老师辛勤指导,仔细审阅,批改开题报告和论文,细心的为我指导论文的定稿格式和内容安排,老师对工作的严谨治学的精神,饱满的工作热情深深的打动着我。在此, 向 老师致以真切的感谢!  

另外,在大学学习生活里,理论及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得到了各位老师的关心和谆谆教导,在此,向XXXX学院的全体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 考 文 献  

[1]程正方,高玉祥,郑日昌.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3-45.  

[2]黄希庭,郑涌.心理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4-87.  

[3]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58-126.  

[4]干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0.  

[5]虞达文.新闻心理学[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43-65,89-124.   

[6]王雄.采访艺术论[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9:32-136.  

[7]刘京林,罗观星.传播·媒介与心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56-153.  

[8]刘京林.大众传播心理学[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7:90-165.  

[9]肖兆平.新闻采访语言艺术[M].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59-78,129-160.  

[10]Sebastein Pacton,Pierre Perruchet,Michel Fayol.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General[J].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01,130: 401-426.  

[11]David. Miles.Social psychology[M].People"s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shing house,2006:35-90.  

[12]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9-68.  

[13]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38-113.  

   

推荐访问:现实意义 采访 心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