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浅论最终需求总量与地方经济增长

时间:2022-01-21 15:43:01 浏览量:

从宏观经济的总需求构成看,驱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净流出),它们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地区经济增长的态势,投资、消费和净流出总量及结构变动影响生产总值的变动,即对经济增长具有影响作用。  

消费与投资是社会最终产品使用的两个主要方面,在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中,反映国民经济最终需求的总量指标是支出法生产总值,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地区生产总值使用额。  

地区生产总值使用额中,用于消费需求的指标是最终消费支出,即在核算期内为满足居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社会公共需要,对于货物和服务的支出。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支出和政府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是指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包括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和以其他方式获得的消费和服务的消费支出。按照居民居住地点不同,居民消费支出又可划分为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两部分。政府消费支出是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以及免费或以较低的价格向居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  

地区生产总值使用额中,用于投资需求的指标是资本形成总额,包括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和存货增加两部分。固定资本形成总额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购置、转入和自产自用的固定资产价值,扣除销售和转出的价值;存货增加指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存货实物量变动的市场价值,即:期末价值减期初价值的差额,存货包括生产单位原材料、燃料、产成品、半成品、在制品库存、销售单位商品库存以及物资储备等。  

地区生产总值使用额除用于消费和投资外,还包括货物和服务净流出价值,即流出减流入后的差额。消费、投资、净流出共同构成地区生产总值使用额。具体分析这“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和各自对GDP的贡献率具有现实意义,有利于考察宏观经济政策的实际效果,下面结合我市消费、投资、净流出情况做粗浅分析。  

一、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按支出法计算,2008年我市生产总值达到157.24亿元,最终消费97.19亿元,资本形成78.13亿元,货物和服务进出口-18.08亿元,投资率49.69%,消费率61.79%。  

当年,该地区最终消费支出比上年增长8.4%;资本形成总额比上年增长20.9%。最终消费支出中,政府消费支出18.44亿元,比上年增长24.2%,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为18.97%;居民消费支出78.75亿元,比上年增长5.3%,占最终消费的比重为81.03%。从居民消费的城乡结构看,农村居民是居民消费主体。城镇居民消费支出36.60亿元,占居民消费的比重为46.48%,农村居民消费支出42.15亿元,占居民消费的比重达到53.52%。这主要是由于我市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农村居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重较高。常住城镇人口比重已达到24.63%,农村居民人口占全市人口的比重由2005年的81.3%下降到75.3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继续发展,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消费比重还将进一步上升。  

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提高。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在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力度不断加强,政府消费支出的增速不断加快,占最终消费的比重逐年提高。2005年,政府消费支出增长0.7%,居民消费支出增长2.2%,政府消费支出增速低于居民消费支出1.5个百分点。此后,政府消费增速不断提高,2008年政府消费增速达到24.2%,比居民消费增速高18.9个百分点。与此对应,政府消费占最终消费的比重呈上升趋势。2005年,政府消费支出占最终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2.21%,到2008年,这一比重上升到18.98%,而居民消费支出的比重由87.79%下降到81.03%。政府消费水平上升,反映出我市最终需求中由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份额增长,居民享受到的政府资源提高。  

从全市资本形成总额的构成看,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占主体。2008年,全市固定资本形成总额76.39亿元,占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为97.8%,存货增加为1.74亿元,占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为2.2%。从增长趋势来看,近两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速明显提高。2005-2008年,固定资本形成年均增速为18.83%,存货增加年均增速为-18.52%,固定资本形成增速比存货增加增速高出37.35个百分点,2007年、2008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分别增长5.1%和21.6%,比同期存货增加的增速高45.6和26.7个百分点。  

二、近年来我市经济运行的特点  

1、从需求对地点经济的分析  

根据2005-2008年资料计算,最终消费在GDP中所占比重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投资和净出口相比,最终消费仍占据主导地位,仍然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九五”时期,年平均投资率为30.03%,到“十五”时期,年平均投资率达45.77%,2006年达到49.69%。从这几个时期来看,投资率发展最快的是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值,“十五”时期年均投资率比“九五”时期年均投资率高15.74个百分点,投资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2、从各部分需求对经济的贡献分析  

1999—2008年资本形成对安康经济增长的贡献,总的来说,超过最终消费需求和货物及服务净出口的贡献。11年间,资本形成、最终消费需求和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份额,分别为71.7%、57.4%和-29.1 %。在总需求中,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呈负贡献。11年间,均为负贡献,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平均为-29.1%。从市情看,货物及服务净出口在GDP中的比重一直较小,净出口连续出现负数,表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弱势状态。也就是说,我市始终是一个净流入市,即生产额少于使用额,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需求”中,各项的需求都不仅包含了本市生产的产品和服务价值,也包含了市外和省外甚至国外的货物和服务的流入和进口价值。  

三、与陕南其他地市相比,生产总值增速偏低。根据统计资料看,生产总值“九五”期间年均增长8.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8.5%,2006增速达到10.3%;商洛市生产总值“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1.2%,“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1%,2006增速达到10.5%;汉中市生产总值“九五”期间年均增长8.3%,“十五”期间年均增长8.9%,2006增速达到10.8%。从各阶段看,GDP增速商洛市“九五”期间比我市高2.9个百分点, 与汉中市持平;“十五”期间商洛市和汉中市分别比我市高1.6和0.4个百分点。主要是“九五”和“十五”期间商洛市和汉中市投资率比我市高,“九五”商洛市投资率均在40%以上,汉中市在31%-39%之间,而我市投资率只在26%-35%之间,“十五”期间商洛市投资率在46%-52%之间,汉中市也在32.6%-49%之间,而我市投资率只在40%-49%之间。  

四、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对我市的三大需求结构以及对经济的影响有了比较清楚认识,据此提出的对策是:  

1、发展生产  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充分发挥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作用。我市属贫困山区,农业生产相对落后,自然条件差,抵御风险能力低,工业生产高精产品较少,特别是现代电子产品,几乎是空白。由于生产相对落后,财政收入相对较低,导致城乡居民收入不高,因此要大力发展生产,以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在农村,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着力培植和壮大农村龙头企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在城镇,要积极扩大就业再就业渠道,加强对下岗工人的职业培训,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收入,带动企业职工收入的全面上升,切实提高城镇居民收入。从我市来看,发展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其中主要是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最直接、最主要的原动力,可以说,没有消费增长的支撑,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制约,而发展居民消费的关键也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因此,只有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才能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作用才能显现。  

2、继续扩张投资规模,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充分发挥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近年来,我市投资率(一定时期内资本形成总额占地区生产总值使用额的比例)虽在不断提高,却明显低于那些经济发展快的地市,且刚刚启动。长期的投资积淀,正是商洛市生产总值增速能够高于我市的主要原因。而我市则于2001年后长达5年的时间投资率低于40%,这无疑制约了我市经济的迅速腾飞,因此加大投资,仍是未来几年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3、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和市场销售意识,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不可忽视货物和服务净输出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我市应进一步增强产品质量意识和市场销售意识,提高我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以扩大我市净输出总量和提高净输出占GDP的比重。要全力打造企业核心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创建自主品牌,不断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竞争力。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市场为导向,增强销售意识,提高市场占有率,扩大流出额,充分发挥货物和服务净流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三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发展的“三架马车”,只有它们互相协调,才能对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推动力。如果过分强调某一需求的发展,获得的可能只是短期的利益,对经济的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根据目前的经济现状,应积极发展消费需求,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扩大净输出总量。不失为一种较适宜的发展思路,也符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今年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做到“三个协调”: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消费、投资、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推荐访问:经济增长 总量 需求 地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