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推进“领头雁”工程,锻造“科技型”能人

时间:2022-02-14 15:12:22 浏览量:

——竹溪县实施“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创新工作纪实

    2004年以来,竹溪县委、政府按照“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执政能力建设入手,把提高村干部素质作为推进“领头雁”工程和深化“三争一促”活动的重要内容来抓,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这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工作,努力破解全县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致富本领短缺,不能适应农村税费改革新的发展形势难题。一年来,我们以强化培训引导为手段,以促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了“进门是课堂、出门是基地”的培训模式,在提高村干部科技素质和发展本领上下功夫,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探索出了一条村干部队伍建设与乡土人才队伍建设有机结合的新路子,为全县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建立“三个机制”
    精心安排部署,强化组织领导,是抓好创新工作的基础。我们在制定“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实施方案时,从加强目标管理、落实领导责任和完善考评办法入手,建立健全了相应的工作机制。
    1、建立目标管理机制。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全县村干部队伍普遍存在的“缺本领、少技术”的实际,把培养“科技型”能人作为提高村干部素质的主要目标,提出了新时期村干部必须具备“科技致富的本领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事业心强、在农村小康建设中的示范作用强”的“三强”标准,制定了村干部培训三年规划。从总体上来讲,就是通过推进创新工作,进一步加大村干部队伍的培训力度,力争使全县305个村的村干部每人掌握3门以上农村实用新技术,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达到500名,村干部能较好地发挥“双建双带”作用,当好农村小康社会的领路人、发展产业的带头人、科技致富的明白人和关心群众的贴心人,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型”村干部和乡土拔尖人才。根据这个规划,我们对各乡镇进行目标任务的细化和分解,分年度下达了具体的培训任务,并加强目标管理,确保总体任务完成。
    2、建立工作责任机制。为加强对创新工作的领导,我们注重从强化县、乡(镇)、村三级领导责任抓起,建立起了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级级抓落实的责任机制。一是成立领导机构。在年初,县委成立了由县领导任组长和县直28个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统一负责对该项工作的宏观管理指导,抓好督办落实。同时,把创新工作纳入党建目标责任制,由县委和各乡镇党委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创新工作绩效考核。为促进工作落实,县委要求县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落实“两点工作法”(抓好扶贫点、示范点建设)为契机,包村驻点,与村干部结“对子”,抓好“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工作。二是完善相关制度。我们制定和完善了创新工作执行情况报告制度和定期督办检查通报制度,坚持一季度一督办、半年一检查、一年一总评,创办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简报》,定期通报“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工作进展情况。同时,推行组织、人事、农业、科技、群团等部门联合办公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集中解决创新工作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三是整合资源优势。我们借助县级领导干部、县直单位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对口联系行政村的优势,推行县级领导干部抓示范点、县直单位帮对口扶贫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驻联系点的办法,实行领导干部“抓帮联”责任制,把培养村干部科技致富带头人的责任分解到人,实行备案管理,人人选苗子、抓培养,层层定责任、抓落实,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在全县形成整体联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3、建立奖惩激励机制。我们制定了《“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创新工作实施细则》,把创新工作实施情况作为评价乡镇党委抓党建工作成效的重要依据之一。对创新工作开展好的,给予精神与物质上的奖励;对于创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责令限期整改之外,还要给予主要领导诫免谈话或责令引咎辞职等处分。2004年,我们共拿出5.2万元用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奖,对抓村干部培训工作好的乡镇,除在全县范围内进行通报表彰外,还在物质上给予重奖。同时,对达到“科技致富带头人”标准的村干部,我们也通过不同的形式给予鼓励和奖励。在庆祝建党八十三周年期间,我们对层层推荐产生的56名县级“科技+富民”型村干部“双带”标兵,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大张旗鼓地表彰,并通过电视台、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他们的典型事迹。全县15个乡镇,共评选表彰了300多名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富民”型村干部,大大激发了全县村干部争优创先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关于对村干部实行“职业化”管理的试行办法》,从工资待遇、养老保险、医疗优惠、招工提干和享受政治荣誉等方面对科技致富能力强、“双带”作用发挥好的村干部给予优先考虑,真正在村干部当中形成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的激励机制和舆论导向。
    二、因地制宜,抓好“三类培训”
    实施素质工程,增强“造血功能”,是抓好创新工作的关键。为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农村基层干部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和县、乡两级党校为主阵地,按照“多法并举、多轮驱动”的原则,采取分级负责、内引外联、上下结合的办法,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科技素质和致富本领。
    1、立足实际抓“内训”。我们紧紧围绕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实际,突出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运输业等方面适合农村发展的实用新技术,因地制宜,在全县建起了以龙王垭茶场(集团)和前进茶场为龙头的茶叶培训基地、以蒋家堰镇和泉溪镇为骨干的魔芋培训基地、以丰溪镇和向坝乡为重点的小药材培训基地,同时根据城关镇、水坪镇等乡镇的产业化特点,开辟了大棚蔬菜和专业养殖基地,形成了独具特点的“进门是课堂、出门是基地”的培训模式。2004年,我们在以县委党校为主阵地,举办两期富民型村干部培训班,培训150名村干部的基础上,利用各具特色的产业化培训基地,培训村干部700余人次,基本上达到了对全县888名村主职干部普遍轮训一遍的目标。在全县集中培训的同时,各乡镇也依托本地产业特色,对村干部进行以种、养、加等产业为主的科技培训,培养出了一大批科技型“村官”。我县汇湾乡把培养科技型村干部作为推进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科技致富水平。全乡现已涌现出茶叶、板栗、魔芋、养猪、经商型富裕“村官”37名,他们走村串户,为农民传授种养、加工技术,跑市场、找订单销售农副土特产品,组织劳务输出,全年实现产值1000多万元。
    2、拓宽视野抓“外训”。为拓宽村干部视野,增强村干部自身的“造血功能”和科技兴农本领,我们实施“富脑”工程,坚持有计划、有组织地选派富有发展潜力的村干部,到本省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农业产业化新技术。2004年,我们选派20名村干部到华中农学院学习农业新科技。两年来,分期分批组织100多名村干部赴山东沂蒙、寿光、河南南街、陕西杨凌、安徽亳州等地考察学习,使村干部开阔了发展视野,拓宽了工作思路,提高了工作能力和科技致富的水平。各乡镇也从本地实际出发,纷纷选派村干部外出接受科技培训。我县鄂坪乡为了让村干部“洗脑换髓”,转变思维,学习先进生产技术,先后组织村干部到房县门古寺镇学习牛羊养殖技术,到陕西省镇坪县学习天麻、玄参种植技术,并采取保留身份、保留待遇等方式,选派村干部到“十堰辉煌牧业有限公司”挂职,提高管理能力,目前全乡60%的村干部成为名副其实的科技带头人。水坪镇党委先后选派12名村干部到华中农学院和省人才培训中心学习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到郧县柳陂镇学习蔬菜种植技术,培养出了82名富民型科技“村官”。金铜岭村副书记吴志卫,外出学习绿茶制作技术后,发展65亩福鼎大白茶,年收入9万元以上,2004年荣获市政府授予的“十大致富能人”称号。
    3、创新途径抓“引训”。我们根据全县农业产业化特点,不仅采取“走出去”的方式,选派村干部外出“取经”,提高科技素质,还采取“引进来”的办法,请外地农业专家、大学教授来我县现场培训村干部,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经常与华农大和山东寿光农业局保持联系,有目的地聘请华农大教授和山东寿光蔬菜专家,到我县向村干部传授茶叶、魔芋、蔬菜等农村实用新技术,把培训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实现了实用科技培训与农业产业化具体项目的有效对接,提高了村干部科技“双带”的能力。我县汇湾乡聘请华农大茶学系教授倪德江和市农业局农艺师等专业技术人才,对村干部现场进行茶叶技术培训,收到了学以致用的效果。青龙寨茶场党支部书记赵昌明,通过“听、看、学、用”,逐步掌握了一手过硬的茶叶生产、管理、制作技术,带头承包了茶园20亩,年收入过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全场茶园面积发展到2000亩,户均茶叶收入过千元。像他这样既当“运动员”又当“教练员”的“田秀才”、“土专家”,占全乡村干部总数的70%以上。县河镇六河村主任柯昌松,取得茶教授现场传授的“真经”后,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所创“富尔”牌茶叶俏销山东、浙江等地,年产值达40多万元,个人先后荣获“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十堰市农民党员‘双带’标兵”、竹溪县“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2004年12月又荣获全省第四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称号。
    三、统筹兼顾,注重“三个结合”
    坚持整体联动,实现优势互补,是抓好创新工作的保证。我们以“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为最高目标,在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努力把实施“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重点创新工作与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相结合、与“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入党”工作相结合、与开展“两提高一促”活动相结合,做到整体安排、统筹兼顾、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1、与开展农村党建“三级联创”活动相结合。我们把提高村干部的科技素质作为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一个有效载体来抓,紧紧围绕“三级联创”关于村级组织建设“五个好”的目标要求,通过提高村干部的科技素质来促进村级班子建设,通过建设一个好的领导班子来带动村干部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我们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坚持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取得了村干部队伍建设和村级班子建设全面加强的“双赢”效果,不仅全县村干部人人掌握了两门以上农村实用新技术,“五好”村支部数量也由过去的不足三分之一,达到现在的160个,占全县村总数的52.5%;后进村支部的数量由过去的20%降到了10%以内。与此同时,我们充分发挥村干部科技素质高、示范作用强的优势,把村干部引到“双建双带”活动中来,为他们发挥作用搭建舞台,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目前,全县有499名村干部参与“双建双带”活动,在全县建成了以茶叶、魔芋、小药材为主的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强的市级“双建双带”示范基地(公司)2个,县级“双建双带”示范基地(公司)6个,乡镇级“双建双带”基地(公司)20个,产值超过100万元的龙头基地(公司)9个。
    2、与实施“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入党”创新工作相结合。早在2002年,我们提出了“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入党,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的工作思路,被省委组织部定为全省重点创新工作项目。2004年,我们从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出发,把提高村干部科技素质与“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入党”工作结合起来抓,制定和完善了“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入党”的“121”计划,即全县每个村每年新发展1名以上科技致富带头人入党,有2名以上35岁以下的科技致富带头人被列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象,有1名以上35岁以下科技致富带头人进入村“两委”后备干部队伍。我们按照“品行端正、遵纪守法、勤劳致富、乐于助人”的要求,从农村青年中择优直接掌握了650名优秀科技致富带头人,坚持重点备案管理,努力把科技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和村干部。平时,想方设法给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交任务、压担子,增强他们为民办事的责任心,为他们施展才华提供广阔的“舞台”,促使科技致富带头人在工作实践中健康成长。在列入培养和已经发展的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中,全县已有667人正在村组干部岗位上接受锻炼,其中231人担任了村干部,极大地充实和加强了村干部队伍力量,改善了村干部队伍的能力结构。我们把提高村干部科技素质与发展党员工作有机结合的做法,得到了上级组织部门的肯定,在2004年省、市召开的发展党员工作会议上,我们分别作了书面交流和典型发言。
    3、与开展“两提高一促进”创新活动相结合。2003—2004年,我们围绕村干部队伍建设,在各乡镇组织开展了以“提高村干部素质、提高村干部待遇、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两提高一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创新活动。基于“两提高一促”创新活动与“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创新工作,着眼点都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2004年我们把这两项工作结合起来抓,使其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提高村干部素质方面,我们既注重加强村干部的科技培训,又注重理论知识、党的方针政策、市场经济、法律法规、农业农村工作方法等综合培训,全方面地提高村干部的素质,使其做到“又红又专”。同时,围绕提高村干部待遇,我们对村干部实行了绩酬挂钩的结构工资制,大幅度提高村干部的工资待遇。按照《对村干部实行“职业化”管理的试行意见》,我们还进一步完善了村干部选拔、使用、考核等管理办法,加大了办理村干部养老保险力度,努力提高村干部政治待遇,减轻村干部工作压力,从而大大激发了村干部抓发展、带民富的热情。目前,全县村干部平均工资达到了3600元以上,没有一个村干部撂“挑子”。有700余名村主职干部积极领办小药材、茶叶、黄姜、魔芋等基地3万余亩,创办经济实体130多个,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领路人。
    一年来,我们通过实施“把村干部培养成科技致富带头人”重点创新工作,村干部的科技素质和富民本领得到极大提高,全县1158名村干部中,已有830名掌握了3门以上农村实用新技术,占村干部总数的 71.7 %;有400余名村干部达到科技致富带头人的标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壮大。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特色产业蓬勃兴起,以茶叶、魔芋、黄姜、药材、水电等为主的支柱产业已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2004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5.88亿元,比2003年的14亿元增长13.4%;财政收入8018万元,比2003年的7000万元增长14.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3年的1667元增长到2062元,增幅达23.7%。全县特色产业基地总规模已达30余万亩,全县农民已经拥有1亩以上较高标准的农业产业化基地,支柱产业年实现综合收入3.9亿元,带动了0.8万贫困人口解决温饱问题,使1.5万低收入人口实现稳定增收。

推荐访问:领头雁 能人 锻造 推进 工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