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Pr~△曲线的实验研究(寇建林,李亚峰)

时间:2022-02-22 15:02:08 浏览量:
 



1.实验条件

冉庄水资源实验站位于太行山山前平原的保定市清苑县冉庄镇,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雨量500mm。实验站设3个大型地中蒸渗仪,面积均为10m2,潜水埋深分别为1m、2m和8m。蒸渗仪内为回填亚砂土。每个蒸渗仪埋设3支中子仪测管,观测土壤含水量,同一深度由3支测管中予仪测得的平均值作为这一深度的测点含水率。蒸渗仪中还埋设负压计,用于观测土水势。自1987年建成以来,每年都在种植小麦、玉米的情况下进行试验,连续运行15年,资料基本完整。

2.研究方法

2.1降水入渗补给量随地下水埋深变化分析

在降水入渗补给过程中,入渗水量随深度的变化,取决于包气带的两个条件:一个是包气带重力水库容,其量等于饱和含水量与田间持水量之差,可以用库容量随深度变化的累积曲线来表示,如图1中曲线Ⅰ所示,这是降水入渗补给随深度变化的最大极限值。另一个条件是入渗水量随深度变化的沿程损失,其量等于田间持水量与实际含水量之差,可以用降水量减去沿程损失,即可用人渗水量来表示如图1曲线Ⅱ。由于降水入渗补给量受上述两个条件的制约,所以降水入渗补给从地表开始,首先受重力水库容的限制,沿着Ⅰ线逐渐增大,当重力水库容与可入渗水量相等时,即图1中两线相交处达最大值,其相应埋深称最佳埋深。随着埋深增大,由于受可入渗水量的限制,入渗量又沿Ⅱ线逐渐减小,变化越来越小,逐渐趋近于稳定。

降水入渗补给量随地下水埋深变化情况,可由Pr~△曲线(降水入渗补给曲线)描述。在自然条件下,Pr~△ 曲线从地表开始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到最佳埋深处达最大值,以后又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到一定深度趋于稳定。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最关心的有两个问题:一个是最佳埋深的存在及其位置,另一个是稳定点的存在及其位置。

2.2用蒸渗仪研究不同深度降水入渗补给量的方法

蒸渗仪水平衡式为:

Et=P+I+Eg-Rs-Pr±△W

根据平衡式右边实测的降水量P、灌水量I、潜水蒸发量Eg、地表径流量Rs、入渗补给量Pr和土壤水变量△W,可计算出蒸散发量Et。在没有地表径流的情况下,当一个时段内(P+I—Et)>0时,说明这个时段的降雨量与灌水量之和大于蒸散发量,多余的水进入土壤中,增大土壤储水量。8m筒全剖面有39个土壤含水量测点,每20cm一层,分层计算土壤水增量△Whi。通过某一深度hi逐层向下计算,入渗量Prhi=(P+I—Et)一△Whi,可得到各个深度的入渗量。当Prhi=0时,hi就是这一时段的最大入渗深度。

当某一时段fP+I—Et)<0时,表明这是蒸散发时段,土壤储水量减少的部分形成蒸散发。可以分层计算土壤水减少量△Whi(△Whi为负值)。逐层计算某一深度hi的蒸散发量Ethi=-(P+I—Et)—△Whi。可得到各深度向上的蒸散发量。当Ethi=0时,hi就是这一时段的最大蒸散发深度。

这样,逐时段、逐层循序计算,即可获得各时段、各深度的入渗量和蒸散发量。将一年内各时段同一深度的入渗量和蒸散发量分别累加,即得到各深度的年入渗量和年蒸散发量。

2.3实验结果分析

按照上述方法对1988~1995年7个水文年(其中包括4年丰水和3年枯水)的实测资料进行计算分析,得到8m蒸渗仪各深度人渗量、可人渗量和蒸散发量。经过综合将多年平均可入渗量和蒸散发量随深度的变化绘于图2。可入渗量线与图1曲线Ⅱ的线型基本一致。

从图2可入渗量与蒸散发量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出:入渗量的沿程损失,实际上就是蒸散发量随深度的变化,二者之间的差异就是包气带土壤储水量的变化。

图2中的可入渗量随深度的变化曲线,是用8m蒸渗仪的实测资料,求得通过某一深度的水量。如果将某一深度当成某一地下水埋深,那就要受到在理论线中所分析的“重力水库容”的制约。也就是说,有“可入渗水量”没有“可容纳库容”,就要产生径流从地表流走。所以,对各入渗时段都要进行还原计算,将蓄满产流部分扣除,求得真实的降水入渗补给量随埋深的变化,并计算降水入渗补给系数绘于图3。降水入渗补给系数与地下水埋深关系曲线,从地表开始,随着埋深的增大仅值逐渐增大,埋深到Sm 时达最大值,即最佳埋深。然后随着埋深的增大,α值又逐渐减小,减小的速度越来越慢,6—8mα值的变化量小于0.007,曲线渐趋稳定。分析资料显示,降水入渗补给量随埋深的变化的最佳埋深不是定值,降水量较小时最佳埋深要小一些,降水量较大时最佳埋深要大一些。

3.结论

通过多年实测资料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在多年降水量500mm左右、亚砂土、种植小麦和玉米情况下,降水入渗补给量随埋深的变化的最佳埋深大约出现在3m左右,降水入渗补给系数随埋深变化的稳定点可以定为6m。

作者简介:

寇建林,男,汉族,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

李亚峰,男,汉族,河北省保定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工程师。

来源:《河北水利》2007.8




    

推荐访问:曲线 实验研究 建林 Pr 李亚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