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水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张博庭)

时间:2022-02-25 15:27:09 浏览量:
 


(张博庭在12月22日举办的绿色能源论坛上的发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为准确的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精神,我们必须首先准确的理解生态文明。这样才能结合我国的国情,建设好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

生态就是指生物体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现代生态学基本形成于19世纪60年代。它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生态学是一门以研究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为主要任务的学科。因为生物的生存、活动、繁殖需要一定的空间、物质与能量。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对周围环境某些物理条件和化学成分,如空气、光照、水分、热量和无机盐类等的特殊需要。各种生物所需要的物质、能量以及它们所适应的理化条件是不同的,这种特性称为物种的生态特性。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

关于生态学,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顿曾指出:“每一个有机体都不得不反抗其环境,而文化又强化了这种对抗。生活于文化中的人实现了对自然的统治。我们重新改变了地球,使之变成城市。但这个过程包含着某种辩证的真理:正题是自然,反题是文化,合题是生存于自然中的文化;这两者构成了一个家园,一个住所(”生态学“的希腊语词根oikos的含义就是住所)。”

由生态学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我们所谓生态环境的好坏的判别标准一定是要相对于某种特定的生物而言的。例如腐烂的食物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污染,但是对于苍蝇却是其繁衍生息最好的生态环境;堆积如山的生活垃圾是人类社会的难题,但是对于老鼠则可能是最好的栖息地。因此,我们所说的生态环境好坏的标准,一定是要相对于某种主体。因为我们不能否认“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是一种不违背的客观规律。因而,失去了判别生态的相对主体,生态环境的好坏也必然就失去了判别的标准。

文明是相对于人而言的,所以,我们所提倡的生态文明一定是一种有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也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站在有利于人类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以人为本的考虑社会和自然的生态。因此,生态文明在本质上必然是与我们的科学发展观一脉形成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文明。为时上百万年,在这一时期正是使用工具和火的初等文明,使得人与一般动物产生了差异,这是最基本的人类文明。第二阶段是农业文明。人类文明的进化使得人们不仅能够从自然界中直接猎取动物和植物来养活自己,而且还学会了耕种和饲养,这使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经不是完全依赖于自然环境。第三阶段是工业文明。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人们学会了使用动力机器,化学农药,直到现代的信息电脑、生物基因技术,具备了大规模改造自然的能力。开启了人类现代化生活的文明时代。

短短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使得生产力获得极大的发展,人类具有了在一定程度上驾驭自然的能力。同时,现代化技术带来的巨大的物质财富和享受也在某种程度上冲昏了人们的头脑,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达到极致。然而,现实却没有人们所预想的那么乐观。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撑不加节制的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一味的强化工业文明中人对自然的控制、驾驭能力,并不一定是好事,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污染已经使得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迫切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这就是生态文明。

从哲学上看,我们也可以说生态文明就是把人类文明的范畴扩大到整个生态圈。即用生态伦理的观念看待自然界。不过这里我们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不能把生态文明简单的等同为生态伦理学。要知道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生态伦理学本身也是有各种派别和争论的。例如,深绿派和浅绿派的分歧还是相当大的。理解人与自然的生态文明关系,我们一定不能脱离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一些对生态文明的误解,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最近国家公务员的考试答案中论述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强调人与自然是平等的。这种说法就是有问题的。人是自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自然是包括人在内的整个物质世界。人类的出现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过程。人类消亡以后,自然界还将永存。从曾任何一点上看人与自然也不可能是平等的。我觉得这种说法的出发点可以归结为否定物质是第一性的唯心主义。另外,也还有不少深绿派和极端环保主义者,错误的理解生态文明,不承认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为了人,为了人类的更好的更持久地发展。极力鼓吹人与自然界的其它任意一种物质完全应该是平等的。从哲学上划分,这种否定以人为本的态度,应该是属于不承认人对自然的能动的反作用的机械唯物论。

我们认为,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是有生命、有思想的特殊生命体。尽管我承认自然界的中心地位和重要性,但是,我们不会像一块是石头一样任凭自然界摆布。其实任何生物都会有这种反抗自然的本能,否则,这种生物的生命体就不能延续,这个生物本身也就不存在了。人更是特殊的高等生物,不仅要像普通动物一样为了生存抗争、竞争,而且还具备了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的能力。否则就不能叫人。

有的观点认为生态文明就应该“以尊敬和谦卑的态度对待自然,并且将环境保护置于消费和经济增长之上。”,我们不能同意这种极端环保的虚伪表述。比如,在你求神拜佛祈求河水不要泛滥的时候,你说要用尊敬和谦卑的态度对待自然,我们不会反对。相信迷信怎么去看待自然是你的自由。但是,如果当洪水已经到来的时候,你会不会还用尊敬和谦卑的态度任凭被自然的洪水淹死呢?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那么你还非要以“尊敬和谦卑的态度对待自然”标榜自己,我就要说你不是一个诚实的人。古代确实有一个“河婆娶妻”故事,不过,那淹死的是别人,轮到自己她就不干了。

同样的理由,极端环保主义还鼓吹“应该赋予所有物种以平等的权利,包括动物、昆虫、植物”,一些更极端的甚至认为无生命的泥土、沙石、山脉也应该与人有平等的权利。这种说法的本质也是虚伪的欺骗.。如果不是,你凭什么要靠吃掉与你平等的动物植物,维持你的生命?因此,只要你吃饭,你就不可能和被你吃掉动物和植物有实际的平等。所以,任何鼓吹极端环保的人,如果不是极端的糊涂,其本质必然是虚伪的、骗人的炒作。真正的极端环保人士根本就不可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辩证唯物主义者的生态文明与鼓吹极端环保人士的本质分歧,决不在于伦理价值观念的不同,而仅仅在于是不是诚实。

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引入生态文明的同时我们必须强调的是,生态文明决不是对以往人类文明的否定,而是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发展和升华。没有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就没有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就谈不上任何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生态文明的反义词也不是惟一的。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违背规律的乱开发造成的“生态野蛮”和原始落后的“生态愚昧”都是与生态文明相矛盾的状态。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生态不文明的威胁往往主要来自于“生态愚昧”,而恰恰还不是“生态野蛮”。

这种全面理解生态文明的理念也是与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相一致的。例如,代表人类环境意识觉醒和强调生态文明的最重要文件,1972年发布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不仅指出:“(3)在现代,人类改造其环境的能力,如果明智地加以使用的话,就可以给各国人民带来开发的利益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机会。如果使用不当,或轻率地使用,这种能力就会给人类和人类环境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害。在地球上许多地区,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越来越多的说明人为的损害的迹象:在水、空气、土壤以及生物中污染达到危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平衡受到严重和不适当的扰乱;一些无法取代的资源受到破坏或陷于枯竭;在人为的环境,特别是生活和工作环境里存在着有害于人类身体、精神和社会健康的严重缺陷。”同时,《宣言》还进一步的强调:“(4)在发展中的国家中,环境问题大半是由于发展不足造成的。千百万人的生活仍然远远低于像样的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水平。他们无法取得充足的食物和衣服、住房和教育、保健和卫生设备。因此,发展中的国家必须致力于发展工作,牢记他们的优先任务和保护及改善环境的必要。”

因此,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不仅要充分吸取发达国家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发展的自然生态代价,同时也要牢记“发展是我们的第一要务”,牢记加速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仍然应该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换言之,对于发展中国家要建设好生态文明,不仅要避免“生态野蛮”,更要战胜“生态愚昧”。我们要把发展作为包括生态文明在内的整个文明建设的基本手段,通过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古国,由于各种原因世界进入工业化以后我们长期落后于整个世界的发展。只是从改革开放后,我们才开始大踏步的追赶世界工业化的步伐。近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一些地区也同时遭遇到了世界发展的共同难题----资源枯竭与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清醒地看到,为了迅速的摆脱贫困,我们很多地方的经济增长是建立在能源消耗较高、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基础之上的。况且,我国的人口多、资源相对贫乏,人均矿物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60%,淡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耕地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使得我国的一些地区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果不能尽快的改变这种局面,这一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更加突出。所以,尽管我们的国家整体上还并不算富裕,尽管我国的很多地方还不够发达,有的甚至还相当落后,但是,我们也必须要顺应世界的潮流,果断地提出不能继续走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中国的国情。

应该看到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就决定了我们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也必然会与西方发达国家有所区别。在我国的一些地区、一些行业需要大力克服不适当的发展造成的生态野蛮的同时,也还有很多地区和行业需要解决贫困和落后所造成的生态愚昧问题。例如我国的怒江地区,山高水急的自然环境极不适应传统的农业经济发展。陡坡耕种使得当地人民无法使用任何现代化工具,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不仅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而且经常是几亩地也养活不了一口人。为了生存不断的砍伐森林,导致生态环境不断的恶化,解放50年来一些当地居民还处在极度贫困之中。急需开发适合当地资源优势的水电经济,用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来取代原始文明、农业文明。

从行业上看,我国的水资源开发也远远的落后于国际社会。水利工程设施的落后和欠缺,是影响我国生态文明程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方面,一些同志还存在着很大的认识误区。有人把水利设施的建设看成是干扰自然河流的生态,我们考虑河流的生态文明也同样不能脱离以人为本的前提,否则,我们就无从鉴别河流生态的好坏。自由流淌的河流、任意泛滥的洪水在史前的远古时代和人烟稀少的无人区、生态保护区完全是应该提倡的自然生态,但是,对于现代人类社活动密集的社会来说,这就完全就是一种灾难,一种极大的生态破坏。堤防、水坝就是人们在几千年的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抵御洪水,保护社会生态环境的具体文明措施。所以,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必要的水坝建设就是保护生态,而盲目地提倡让河流自由流淌、让洪水自由泛滥,决不是什么生态文明,而是十足的生态保守、生态愚昧。特别是在我们人类的生活区域内,所谓的生态文明建设就应该是努力维护、创造一个适应人类存在的社会化的环境。

美国目前建有大小水坝八万二千多座﹐水库总库容约为13万亿立方米。中国由于长期缺乏必要的建设资金﹐大坝﹑水电建设严重滞后﹐虽然名义上水坝的数量比美国还要多﹐但是其规模﹑功能和作用根本无法与美国相比,真正能够全面发挥调控水资源功能的大型龙头水库并不是很多。目前中国水库总库容仅为五千八百多亿立方米﹐水库总蓄水量比美国小20多倍﹐如果以人均水库蓄水量来比较﹐差距在一百倍以上。由于缺乏龙头水库的调节能力,我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生态环境遭到自然灾害的冲击极大。一方面洪涝灾害频发﹐另一方面又是干旱严重﹐水资源严重短缺﹑水污染严重。从本质上说﹐这些都是由于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不足造成的。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只能通过建立具有调蓄功能的龙头水库﹐增加可控制的水资源总量。

最近我国水利部陈雷部长在2007年水利学会学术年会上的讲话中再次明确强调“总体上看,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提出的更高要求,水利基础设施不是过多,而是严重不足;水利建设不是超前了,而是相对滞后。”。

在水电开发方面也是如此,由于受到经济能力的限制,我国家的河流水能开发比发达国家晚了半个多世纪。目前我国的水能资源利用率仅相当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1/3到/4,而同时我国每年至少还有相当于6亿吨原煤的水能等待开发。由于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水能资源已经开发殆尽,所以,它们宣传和倡导的可再生能源开发一般只能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等新能源。而事实上现阶段世界上最大量、最实用、最经济、最有效的可再生能源仍然还是水电。因此,相对于其它可再生能源在成本、技术和能量密度上的诸多问题,大量水电资源亟待开发就是我们生态文明建设上的最显著的中国特色。

必须认识到,对于中国和广大水电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开发水电就是最高效的应用可再生能源方式,也是最有效的节能减排。例如,由于国家支持、社会各界高度重视,2006年我国的风力发电成倍增长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然而根据统计资料到2006年底,我国风力发电的总量也不过才52.6亿度。太阳能光伏发电总量仅为1亿度。风能、太阳能全部的发电量还不足54亿度电量。而前面提到的亟待开发摆脱贫困的怒江水电资源,每整体推迟开发一年,我们就相当于损失5000多万吨原煤。大约相当于2006年我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综合的200倍。这样计算下来,仅仅由于伪环保宣传的欺骗和干扰,我们搁置怒江水电开发四年来的能源损失,已经相当于我国2006年风能和太阳能总发电量的七、八百倍。可见水电开发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之重要。

目前,社会上仍有很多人固执的认为大型水电一定会严重的破坏生态环境。前一段时间社会上曾经挂起过一股污蔑否定我国三峡工程的歪风。仔细分析来看,这些不过都是极端环保组织的欺骗结果。例如某极端环保组织利用提供资助的机会在中央么体公开宣传的长江论坛的报告摘要中,偷偷加进去了报告中所没有的“三峡工程、南水北调和水电建设工程,强烈的干扰了自然演变规律。”的污蔑之词,让人误以为我国政府已经改变了对三峡的支持态度;他们不顾国家正式颁布的统计数据,把局部的水质问题,宣传成是三峡大坝恶化了水质。把我国七大流域中水质最好的长江,硬说成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河流。他们不顾三峡地区以往的地质灾害,工程修建以后已经加强了治理,灾害发生明显减少的现实,把所有的地质问题,都说成是建设三峡的罪过。

下面的几张图是某煤矿开采造成的地质灾害,和《三峡大坝之忧》文章中的一些照片几乎完全相同。据统计每开采一万吨煤炭将塌陷一亩土地。因此,三峡的建设每年至少可减少其他地区这样的土地塌陷5000亩。因此,就是从地质灾害的角度看,三峡工程也绝对是一个巨大的生态工程。

我们有必要指出,这种否定大型水电的生态文明作用的看法是极不全面的,是非常错误的,非常不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承认,没有任何一种人类文明活动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大型水电当然也不例外。但是,客观的全面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相对于开矿山、种粮食、修公路、建城市、发展工业等等各种人类文明活动来说,建造水库所产生的湿地作用,绝不会比其它任何一种文明活动的生态环境影响更差。当然,水电开发和任何人类文明活动一样,不尊重客观规律的开发,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还会遭到自然界的强烈报复。例如,我国的三门峡水库初期建成后根本就不能运行,必须进行改造后才能得以应用。总之,在我国的水电开发问题上,无论是盲目的反对怒江开发,维护“生态愚昧”的极端环保态度,还是那些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的无序开发的小水电,都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因此,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在保护生态的基础上有序地开发水电,就是我们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从全球生态来看,当前温室气体排放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的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极大关注,过量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也是我们面临着巨大的国际压力。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当前正在竭尽全力挖掘潜力,节能减排。水电是目前效率最高、作用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水电开发尤其是效率高的大型水电,特别应该受到鼓励和优先发展。

联合国刚刚通过的“八哩岛路线图”规定2009年以前将要确定世界各国新的减排目标。作为世界上第一煤炭大国,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必将遭受极大的挑战。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不能不承认,走在节能减排最前列的欧洲,就是因为从早期就充分的开发和应用水电,才形成今天这种较为合理的能源结构的。例如,目前水电比重达到99%的挪威,由于水电开发较早几乎就从来就没有开采过自己地下的煤炭;法国也由于水电和核电比较发达,早就在几年以前就停止了煤炭的开采;德国目前正在积极的扩大可再生能源比重,力争今年之内关闭所有的煤矿。相对于欧洲国家水能资源早已得到充分的利用,目前我们在每年至少还有6亿吨原煤的水能资源白白流失。同时,为满足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耗几乎保持着每年上亿吨的增速。如何尽快的改变这一现状,发挥我国的资源优势,加速开发水资源和水能资源实现节能减排,才是我们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最最重要课题。

来源:中国节能环保网



    

推荐访问:水资源 文明建设 生态 开发 张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