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经济导刊》:可再生能源政策助力,尚需细则(戈晶晶,朱秀亮)

时间:2022-02-26 15:04:07 浏览量:
 

一个前景广阔,但尚在初期的产业,最需要的是什么?政策。但政策出台之后需要的是切实的可操作性

2006年,先后有3项与可再生能源相关的政策法规出台,最重要的是2006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

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审批过的工程迅速上马,待批的工程跃跃欲试。在迅速涌现的各种可再生能源产业中,一股新兴力量逐渐为人们所瞩目,这就是生物质发电。

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大国,发展生物质能发电、生物燃料业有着积极深远的意义,既能缓解对有机能源的耗费也能为广大农民创收,有着积极的经济、社会效应。

从目前发展生物质能迅速的国家来看,无出其右的是政策的支持。因此,中国各界呼吁出台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支持生物质能发展的声音逐年高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企业对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支持发展的细则需求迫切。

在相应法规出台之后,可操行性的细则与切实的资金支持等成为生物质能企业发展的急需。

政策利好

2007年4月20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召开《可再生能源法》实施一周年座谈会,讨论了《可再生能源法》实施情况、存在问题以及进一步完善法规政策的措施。

这是一部关于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法规,实施一年后,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总局、国家林业局等部门,国家电网公司、石油企业、大型能源投资公司以及科研院所、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企业的代表等,坐在一起,为的是讨论出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更多细则。

据了解,共有约250人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可再生能源发展需要全方位的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陈德铭在这次会上表示,要积极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令企业兴奋的是,国家发改委对生物质能的发展,一直非常支持。据统计,在2003年至2006年,共安排了55亿元资金支持农村沼气建设。2006年8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农业部、林业局召开了全国生物质能工作会议,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2007年,又开始组织生物质能资源调查评价和示范项目建设。

目前,发改委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要求,起草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已上报国务院审议。据陈德铭在会上透露,规划提出了今后15年内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政策保障措施。该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涵盖了《可再生能源法》要求的中长期总量目标。

对于与农业发展及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息息相关的生物质发电产业,国家和地方都在不同层面上给予了政策扶持:《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2006年中央1号文)中就有通过财税鼓励政策,组织实施生物质工程,推广秸秆发电等技术,培育生物质产业的内容;2006年6月和8月,《中央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和《国家先进污染治理技术示范名录(第一批)》,将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作为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一种方式,纳入补贴范畴;2006年9月,《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发布,明确了以生物质能为燃料的发电企业属于资源综合利用范围。《资源综合利用目录(2003年修订)》明确将农林废弃物发电作为资源综合利用的一种方式。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未来将建设生物质发电550万千瓦装机容量,即将公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也确定了到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发展目标。

此外,国家已经决定,将安排资金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研发、设备制造及检测认证等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尚需加强

对于生物发电,国家发改委有比较明确的补贴措施。发改委价格司会同有关部门已于2007年3月22日召开会议,成立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征收和调配工作小组。工作小组负责可再生能源电价基础数据的统计、测算和附加调配工作,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及时得到电价补贴。

去年已颁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中规定,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实行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两种形式。其中生物质发电项目上网电价实行政府定价的,电价标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5年脱硫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加每千瓦时0.25元补贴组成。

可再生能源电价和费用分摊政策,对生物发电是一个极大的利好,但同时也有值得忧虑的所在。据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发展中心副主任任东明介绍,自投产之日起,生物发电可以在15年内享受补贴电价,运行满15年后,补贴电价将取消。此外,发电消耗热量中常规能源超过20%的混燃发电项目,不能视为生物质发电项目,不享受补贴电价。自2010年起,每年新批准和核准建设的发电项目补贴电价比上年批准项目递减2%。

这就意味着,生物发电享受国家优惠政策的时间最多只有15年。而目前生物发电的成本高于火电和水电50%,要在15年后,生物发电的价格达到电网的标杆电价标准,是否能适合生物发电的正常发展呢?生物发电在15年内就能发展到与火电、水电等一样的实力吗?

这些都还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但是,对于生物发电企业而言,能够获得国家15年的政策优惠,已经是其他行业企业难以企及的了。因此,有专家也分析,在获得政策优惠的同时,生物发电要抓住政策支持的机遇,快速发展起来,解决技术设备国产化率低、发电场运营成本高的问题。

目前可再生能源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上仍然存在诸多困难。以生物发电为例,一些民营企业最大的担忧就是发出的电并入不了当地电网。按照《可再生能源法》的规定,电网企业应当与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签订并网协议,全额收购其电网覆盖范围内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项目的上网电量,并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乐观。

“可再生能源法是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未来发展的政策保证,但目前看来,落实可再生能源法仍然是任重而道远,而由于我国有些行业还处在垄断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一些地方落实的难度。”有业界人士如此分析。

借鉴国外经验

为了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依托国家行政力量,采取了更为积极的优惠政策。

丹麦是生物发电较为迅速的国家,生物发电企业除了免交能源税、二氧化碳税等环境税外,并且优先调用生物产生的电、热,由政府保证最低上网电价、热价。政府还对各发电运营商提出明确要求,各发电公司必须有一定比例的可再生能源容量。而今后上述税收和对节能技术的补贴还将进一步提高。

德国政府也一直在大力发展生物质能,包括生物燃料。比如,在德国,购买用油菜籽加工而成的“花油”免收能源税,价格比普通汽油能节省15欧分。

其他,如英国、加拿大、日本、印度、南非、马来西亚、匈牙利等国家都从各个方面出台相应的政策,以促进生物质能,包括生物发电的发展。

印度制订国家生物燃料政策,在2005年就定下目标,到2012年,生物燃料应满足全国10%的汽油需求。

目前,根据欧盟2003年通过的《在交通领域促进使用生物燃料油或其他可再生燃料油的条例》,生物燃料在欧盟交通运输燃料中的比例应当在2005年达到2%,到2010年达到5.75%,到2030年达到25%。

有关专家指出,借监西方发达国家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进程,我国今后还应从政策和机制方面尽快完善鼓励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的措施。

首先,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产业,设立可再生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区,利用现有的科技、人才及产业化优势,采取积极的鼓励扶持政策,大力支持现有企业,努力吸引外来企业,形成可再生能源高新技术产业链,推出规模化新能源与节能品牌产品。

其次,由政府部门牵头,设立可再生能源产学研基地和专家咨询组,拟定重点项目,建议资金投向,协调解决可再能源产品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指导。

再次,设立专项基金,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投资支持力度。参照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先征后补政策、小水电增值税减免政策及风力发电、垃圾发电等产品税收优惠政策,对从事可再生能源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政府给予大力支持。

同时专家还建议,参照国外及国内部分省市做法,向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设备的购买者、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用户、采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建筑开发商、推广应用新型节能设备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制定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优惠政策,建立适合可再生能源高新产业化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国内外信息渠道,积极为研究单位和企业参与国际高水平研究提供信息和帮助,动员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促进可再生能源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总的来说,生物质发电尽管前景广阔,但目前我国的这一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要想完全靠市场赚钱,维持生存并求得发展,仍是勉为其难。

《可再生能源法》的实施及与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相关的政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发改价格[2006]7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的通知》,发改能源[2006]13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的通知》,发改能源[2005]2517号

《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2006年5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发改工业 [2006] 2842号

《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06年第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变性燃料乙醇国家标准》(GB 1835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车用乙醇汽油国家标准》(GB 18351—2004)

来源:新经济导刊

    

推荐访问:助力 细则 新经济 可再生能源 尚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