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关于我国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思考

时间:2022-03-06 15:02:59 浏览量:
                             (中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市中心支行营业部,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0)
摘 要:文章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策略,同时还阐述了发展中间业务时
应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监控;业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4—0009—04
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内涵及种类
1.1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定义
      所谓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产,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的业务。其服务对象包括各类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作为一种资产负债之外的和占用银行资产较少的业务,它在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一般不能直接反映出来,所以通常也称之为表外业务。
1. 2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
      参照巴塞尔委员会的分类并结合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中间业务大体可以分为六类。①理性中间业务。它是现阶段商业银行开展的最为普遍的中间业务,主要包括:各类代收代付款项,代理性政策银行和非金融机构业务,商业银行之间的相互代理业务,代企业和个人理财以及其它代理事项等。②结算性中间业务。它是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的由债券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收付有关的业务。如传统的结算。此外还包括结售汇、外币兑换、国际收支申报、信用卡等。③担保性中间业务。包括担保、承诺、承兑、信用证等。④服务性中间业务。包括提供市场信息、企业管理咨询、项目资产评估、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公司财务顾问、电子计算机服务等。⑤融资性中间业务。包括租赁、信托投资、出口押汇、理财服务中的代理融通业务等。⑥衍生性中间业务。它是由商业银行从事与衍生金融工具有关的各种交易引起的业务,包括金融期货、期权、远期利率协议、互换业务等。
2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现状
2.1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所取得的进展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加深,和加入WTO后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国内商业银行都在积极拓展银行的业务领域,使中间业务的品种,规模和收益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主要表现在:①业务品种不断增加。据中央银行统计资料表明,到2005年底,中国工商银行已开办各项中间业务品种达310个,是目前国内开办中间业务品种最多的银行。②业务规模迅速扩大。随着中间业务品种的增多,交易量也呈迅速增长的态势。以人民币结算业务为例,2005年初达到221亿元,是1980年的21倍。尤其是信用卡市场更是令人瞩目,1987年全国信用卡交易量只有0.2亿元。到2004年年底,仅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交易量就超过了98.79亿元。③业务收入有所增长。1988年我国商业银行的非利差占总收入的比重还不足3%,但是在2003年的时候该比例以达到11%。由上述资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2.2 与国外相比较我国中间业务存在的差距
      ①目前西方国家普遍实行混业经营制度,其中间业务品种不仅包括传统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还包括信托业务,证券业务,保险业务等。而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受分业经营所限,只能从事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其中间业务主要集中在代收代付、结算、结受汇等筹资功能强、操作简单的劳务型业务上。而很少能利用其信息、技术、人才等优势从事如代客理财、为企业并够或资产从组等高层次的智力型业务。②规模小、效益差。据国际清算银行统计,1986年,美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交易量就已达121.880美元,其中七家最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比贷款业务高达1.8倍多,从收入来看,国外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45%~55%,更有甚者如花旗银行达到79.94%,而我国以中间业务水平在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的工行为例,截止2003年该行上述指标仅为11.85%,差距之大。由此便可以看出。③服务手段落后。国外银行中间业务手段科技化含量高。以美洲银行为例,该行有45万个间接自动转帐帐户,能提供多种帐户服务,凭借强大的支付网络,2005年光存款帐户服务费就达到115.34亿元,相比之下,我国银行业缺乏高效、快捷的结算支付系统。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应用软件配套能力差。④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国外银行由于具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经营能动机制、内控机制,以及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有效督管体制,银行业的竞争激烈但有序,而我国由于相应方面的发展滞后,中间业务竞争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比如把中间业务当作存款和储蓄的手段,而非一种相对独立的创利途径,压价竞争,之后演变成为一种无偿的服务,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为争夺中间业务代理权而为客户倒贴费用的现象。由此可见,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与西方国家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3 制约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因素
      从前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与国外相比较还显得很落后,本文将从经济环境、法律法规、科技含量、发展战略、人才模式五个方面来剖析制约中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原因。 
3.1 经济环境上的影响 
      二战以来,西方银行业内部竞争越来越激烈,光美国就有10 000多家各类银行,尤其是各类投资银行的加入,各种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工具不断开发出来,花样翻新的基金、债券不断涌现,银行靠传统的存贷业务根本无法吸引客户。另一方面,巴赛尔委员会对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样就迫使银行去开发不占用资产负债的中间业务。客户需求的驱动,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向信息化、国际化、网络化的发展,人们对于咨询、代理等中间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为中间业务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各个银行当然都不会错过这么大的一块蛋糕。就我国来说,现在的经济只能算作是过渡型的市场经济,尚不能算是完全的市场经济,银行业商业化更只不过短短10余年的时间,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只有20来年的时间,其它商业银行的时间则更短。在原来只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一统天下的时候,银行只是根据国家政策为国企服务,根本没什么同业竞争可谈,当然也就没什么压力可言。另外,由于经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对诸如信用评估、委托代理、证券咨询等中间业务都没有什么需求,银行自然也不会去发展这些业务了。此外,我国银行金融业长期与国外没有交流和竞争,也是造成我国银行业不重视中间业务的一个原因。 
3.2 法律法规的影响 
      在西方,中间业务能够成为与资产负债并列的银行三大业务之一,与西方国家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分不开的。从《银行法》、《投资公司法》、《证券交易法》、《股份公司法》,到《信托法》、《期货法》、《投资基金法》等一整套的体系,对银行中间业务有详细而全面的规定。但是,在我国长期以来不但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引导和规范银行中间业务,反而在现存的金融法规中对银行从事中间业务多有限制。1999年7月1日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则进一步确立我国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法律地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和信托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而在国外证券信托等都是银行重要的中间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及有关部门对中间业务收费标准、经营范围等一直没有进行明确、系统的规范。专门规范银行中间业务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直到近期(2001年7月)才颁布实施。这种法律空缺造成了很多问题:相关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而各个银行则没有可以遵循的行为依据。一个最为严重的后果就是各家银行中间业务自行其事,局面混乱,恶性竞争时有发生,使得广大客户不能接受中国业务收费的观念,也进而制约了中间业务的开展。 
3.3 科技含量的局限
      中间业务特别是新兴中间业务大多数是人力资本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业务,它的运作以先进的电子化设备为基础,这需要大量的科技投入,同时又需要一批懂业务、会管理、善营销的复合型人才。在国外,银行金融业一直是计算机等高科技设备的最大客户,这固然与金融业资本实力雄厚有关,也与银行中间业务等对现代化技术装备的必要需求密不可分。在我国,由于缺乏现代化的支付和结算系统,手工操作无法承担日益增长的结算业务量;网络普及率不高、网络速度太慢和网络安全性低下,使远程交易和网络交易难以进行;金融数据少、运行效率低,使金融信息系统无法正常投入商业化运作;而计算机、电子化的有限开发,使信用卡、电话银行等依赖新技术的业务品种不能有效开展等,这些问题都是中间业务开展的障碍。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还与我国金融行业的资本实力不强有关,因为那些高科技的装备和软件都非常昂贵,在我国银行业普遍亏损的前提下,银行很难马上装备最先进的设备。就网络方面,我国原来四网分割,条块管理也是阻碍中间业务发展的不利因素。国家的“金关”、“金桥”、“金卡”三金工程效果一直不好,与这两点是有很大关系的。
3.4 发展战略上的误区 
      中间业务作为西方国家商业银行最大的利润来源,使得各大银行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发展中间业务上,并且从战略高度把中间业务看成未来银行竞争力的核心。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1999年11月的调查报告显示,外资银行在对可从事银行业务类型在其业务经营组合中的重要性评价中,一致把中间业务列为第一,并都承认,在中国入世之后,他们在中国内地的业务重点也将是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中间业务。我国银行业以前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导致其发展战略上的偏差——未能给予中间业务以战略性的重视。这样的后果是,中间业务在经营上缺乏总体规划,在管理上缺乏健全的组织管理体系。各项中间业务之间不能相融,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无法形成联合动力,甚至造成业务操作前后脱节。从管理上看,使得中间业务的开展与旧的以存贷为中心而设置的专业部门产生利益冲突,导致中间业务管理部门权限不清,职责不明,阻碍了中间业务的迅速发展。
3.5 专业人才缺乏
      专业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匮乏,已成为制约商业银行业发展中间业务的瓶颈,而新兴中间业务是知识密集型业务,具有集人才,技术、机构、网络、信息、资金和信誉为一体的特征,是金融领域的高技术产业。中间业务的发展需要大批知识面广,实践经验丰富的符合型人才,而这方面的人才在我国金融界非常奇缺,与西方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方面的人才培养和储备严重不足,缺乏一支具有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专业人才队伍。
4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策略
4.1 规范基础性中间业务,创新高附加值中间业务 
      发展中间业务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商业银行应明确思路,注意处理好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长期发展目标与短期工作重点、重点倾斜与全面推动等几方面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合理规划发展战略,实现中间业务的点面结合与分步推进。当前阶段,商业银行应按照有进有退的原则,着力对现有的中间业务品种进行梳理和整合,对基础性中间业务的开展进行统一规范,同时采取有力措施,逐渐加大对高附加值型业务品种的研究与营销力度。从长期来看,随着我国商业银行逐渐积累一定的中间业务经验以及金融进一步开放条件下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化的需要,商业银行可以在介入项目融资、理财顾问、投资管理等中间业务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介入企业并购、资产重组策划等高技术含量、高收益的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在规范基础性中间业务,创新高附加值中间业务过程中应把握好几个原则。一是业务品种多样化。商业银行经营网点要尽可能多地开办中间业务,如押汇业务、信用卡、保管箱、咨询服务、租赁、保险代理、代客资金买卖等,在竞争策略上力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二是营销高效化。简化操作程序,推行套装交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注重中间业务整体推进。充分利用自身在信息网点、人员以及本土化方面的优势,建立起高效快捷的电子网络,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三是服务人性化。改变传统的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沟通方式,根据客户不同需求实行个性化服务。
4.2 进一步规范收费标准,合理解决成本收益问题
      首先,应完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扩大指导价收费范围,对一些容易引起恶性竞争、扰乱金融市场的中间业务实行政府指导价,明确将一些不收费的业务列入收费项目。严格控制基准价格和浮动幅度,改变各商业银行各自为阵,费率高低差距明显的情况。其次,正确引导广大客户对银行合法收取手续费的认识。通过对产品的细分,价格的纠正,合理的定价和宣传、营销,达到吸引顾客、让顾客认同中间业务服务收费的目的。再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家改革和发展委员会根据市场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统一增加或适度调高部分中间业务手续费基础费率,彻底改变不符合价值规律的低收费情况,解决商业银行成本收益问题。最后,要根据我国利率最终的市场化进程,逐步过渡到由各商业银行根据自身的成本和客户情况自主定价的完全市场化定价模式,从而使我国商业银行逐步适应外资银行在中间业务方面的竞争,为国内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4.3 健全机构,强化并健全对中间业务的管理
      中间业务范围大、跨度大,管理较为复杂,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机构组织、推动、协调和管理中间业务。这一机构负责与社会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协调业务关系,负责全行中间业务新品种的研究、开发、设计、宣传与推广,以及全行业务的协调与管理等。此外,还需建立起科学合理的中间业务综合考核体系,将开展中间业务的种类、数量、带来的存款收入,特别是直接的收益,作为目标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责任目标一同进行考核,调动各级领导和从业人员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金融管理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对中间业务的管理。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增加,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区分日益模糊,业务交叉逐步增多,这就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平稳发展,建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尽快建立更加完善的可操作性强的中间业务法规,使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的开展和监管部门对中间业务的监管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加大现行分业监管的协调力度,统一有关政策法规要求,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业的整体功能。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发挥其最大的效率。同时,要进一步开发服务项目,增加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创新网上银行业务,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进一步完善创新电子转账、支付、清算系统,提高汇兑、结算等业务的服务效率,巩固已有的市场份额。培养各类专业人才,为中间业务的发展提供支持。中间业务品种的广泛性,要求从业人员要具备复合性、综合性知识,具备多种适应工作的能力。因此,应加大对中间业务的资源投入,注重专业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坚持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切实有效的培训,同时还要有计划地选拔和引进经济金融专家、调研评估专家、咨询专家、国际业务和外汇买卖专家,培养、吸收熟悉多种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一支懂业务、善管理、能公关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4.4 高度认识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性,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指导思想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依托现有资源,强化管理,科学营销,巩固和扩大传统中间业务优势,大力发展“市场有需求,自身有能力,效益有保障”的新的中间业务品种,实现规模、领域、产品、数量、效益上的突破,以此推进业务结构调整,实现资产、负债、中间业务协调发展。发展的方向是:以向客户提供便捷、高效、全面的金融服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业务技能为基础,不断加大金融创新,加快业务产品整合,推出面向客户的多元化、一体化、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尽快形成具有特色的贸易结算、综合理财、信用卡等中间业务产品和服务体系,并依据政策变化积极开拓金融衍生产品、资产证券化、基金管理、保险证券等新的业务领域,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不断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努力开拓高盈利的中间业务产品,提升产品层次,促进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相互带动发展,逐步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比重,以应对外资银行的挑战。要将中间业务纳入绩效考核内容,要向考核存款、降低不良的力度那样,使中间业务考核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要完善中间业务的考核标准,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考核体系,逐步提高中间业务的考核分值,将中间业务的发展转移到以增加收入为目的的经营方针上。要加大奖罚力度,建立将收益成果与有关人员的个人奖励挂钩的机制。对于业务开展较好的部门,要在人员、培训、费用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于业务开展不利,尤其是狭隘的本位主义思想严重,阻碍业务发展的个人与部门,要给予严肃处理。建立健全营销体系,加大营销力度。商业银行应建立健全客户经理制,通过设立中间业务客户经理,将中间业务产品推向市场,强化对市场的拓展能力。中间业务客户经理应与公司业务、零售业务客户经理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和支持,促进业务共同发展。商业银行应建立客户资料信息库,并按不同的消费群进行细分,针对不同层次客户采取差别营销策略和推荐不同的产品。
4.5 加大金融创新,拓展中间业务的重点产品
      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集约化、品牌化经营,提高经济效益。商业银行应根据各自地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策略,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实行差别化竞争。在业务发展过程中要突出业务优势和品牌效应,避免“大而全,小而全”,不顾成本乱上项目,以效益为中心,实现集约化经营,发展特色产品,树立特色分行或网点,强化品牌效应,提高客户的认同度。要制定统一的收费标准,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并通过宣传、增加透明度等措施,增进客户对收费措施的理解。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商业银行要加强中间业务高端产品的开发,提升产品功能和层次,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增加收入。建立客户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市场的反馈情况,不断丰富和改进产品内容。根据我国国情,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应拓展的重点产品主要包括:①银行卡。银行卡是中间业务中发展最快的品种,大力发展银行卡是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重点。商业银行应广泛与航空公司、证券公司、酒店、商店等合作,采取联合发卡的形式,拓宽银行卡的发卡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要加强银行卡的自身建设,完善银行卡的各种查询、转帐、代收代付、消费的功能,方便客户办理各项业务,提高银行卡的使用率。②国际结算。大力发展国际结算是商业银行当前拓展业务的重要方向。要加大对大企业集团、外向型企业、三资企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授信比例,支持国际结算的发展。要加强与政府部门和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充当投资顾问、财务顾问等与之开展深层次合作,从源头抓投资款,并针对优质客户开拓收益较高的福费庭、保理等业务。③银证、银保业务。我国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发展空间巨大,银证、银保业务具有较大潜力,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的沟通,探讨业务的进一步合作,通过发展银券通等新业务提高市场竞争力。④财务顾问。为公司充当财务顾问、融资顾问、投资顾问或管理顾问等,与优质客户开展深层次合作。主要业务有帮助公司改善财务状况,通过财务分析找出问题,制定公司发展战略,协助公司安排股票或长期债券的筹集,参与公司并购重组,对大型的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包括经济分析和财务分析,寻求最佳投资方案,起草招标文件的资金条件等。⑤其他业务。包括银行咨询、代理融通、现金管理、金融衍生业务、利率协议等。 
      总之,在当前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过程中,金融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对提高商业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推动商业银行的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庄毓敏.商业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2] 谢启标.试析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J].新金融,2005,(1).
[3] 姚先霞.国内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比较[J].华东经济管理,2006,(1).
[4] 苑芳林.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农金纵横,2006,(1).
[5] 李少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透视[J].经济论坛,2006,(7).
[6] 李梦觉,曾小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问题及战略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4,(3).
[7] 丁静.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对策[J].经济师,2005,(6).

推荐访问:商业银行 思考 中间业务 我国 发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