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提升内蒙古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思考

时间:2022-03-06 15:05:00 浏览量:

(内蒙古师范 大学青年政治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 要:文章在分析教学与科研融合、国内国际资源利用 、学科建设、经营管理、人才选聘等五个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内蒙古高校科研创 新能力的四个设想: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制、改革现有教学方式方法、建设合理的学科带 头人制度和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联盟。
关键词:教学;科研;评价制度;产学研;内蒙古
中图分类号:G5263(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6921(2008)24—0010—02

高校科研主要承担着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基于对呼和浩特、包头、通辽三市高校的了 解,内蒙古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纵向上取得了很大进展,横向上又有很多不足。主要表现为: 教师总量不足,从事科研的人员所占比例少;中青年、青年教研人员断档,工业化人才严重 缺乏;重点实验室、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意识增强,但数量少,持续投入与创新能力不足,高 级研究人员紧缺,经营运作理念有待进一步转变;科研成果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水平不高, 针对性不强,与生产应用结合不够紧密和广泛;科研投入不足,信息资源落后,资源共享有 待加强;科研条件有很大改善,但科研力量布局分散、重复浪费;学科建设滞后,总体科研 水平不高,相较全国高校来看处于中下档层次,潜力有待挖掘。
1 制约内蒙古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分析
1.1 缺乏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的机制

当前,内蒙古高校教学和科研之间存在两张皮的问题。要么过于重视科研,部分教师的主要 精力放在课题的申报、经费的申请、论文的发表、专著的出版以及奖励的获得上,而对于自 己的教学本职工作,则相对关注不够。甚至一些教师为了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科研工作, 对教学工作敷衍了事,不愿意从事基本课堂的教学,不愿意探讨教学方法、成果、教学业绩 的得失,不愿意从事基础教材的编写。教学内容陈旧乏味、教学方式照本宣科;科研的新成 果不能充实到教学之中,科研的新动态不能反映到教学之中,教师之间科研单兵作战、各自 为营、虽鸡犬相闻,但交流不多。反之,部分教师只搞教学,对科研工作不闻不问。甚至一 些教师对教学、科研都不怎么重视,主要精力放在与教学、科研无关的事上。

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固然有多种因素,但就其根源来讲,还在于缺乏教学和科研相互融合的 机制。首先,对教师的分类评价体制没有建立。内蒙古的高校现在还没有按目标导向对教师 进行分类来处理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明确做法。在学生评教上,在职称评审上,在研究型教师 、教学型教师、终身教育型教师的培育管理上,特别在学术标准和教学标准的制定督导上, 缺乏应有的举措。其次,教师本身的教学和科研之间缺少互动。这些年,内蒙古高校确实在 教学方式上注意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反思性教学,强化学生的调查分析能力;注重师生之间 的交流,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讲授新的研究成果,以及改革研究生教育制度,吸引学生参加研 究工作。这些努力收效不大,到位不够。第三,教师和教师之间的关系建立上,相互交流协 作,互相学习促进,最终取得教学、科研双赢的效果尚不明显。教学、科研的资源优势及学 科群体或团队效应尚未集聚扩散。
1.2 缺乏利用国内国际资源的视野

进入新世纪,全球化产生的影响日益增大,表现在通讯技术的普及、商业的发展、新理念的 流行甚至疾病的传播上,高等教育的竞争日趋激烈,核心竞争力日益集中在科研创新能力上 。国际国内更加重视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充分利用,更加突出高水平大学、新兴学科建设 和尖端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内蒙古高校的行动迟缓,视眼不够开阔。虽与国内外大学、科研 机构甚至企业建立了各种合作交流,但这些合作大多缘于纸面或教授间的个人关系,缺乏完 善的激励机制和措施去鼓励和促进合作,缺乏大规模、有秩序的合作。总体上看,大多高校 “眼光向内”,国内国际资源利用不够,不能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表现在:争取建设国家级 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的平台,承担国家委托的重要科研任务不足;与兄弟省、 市合作不够紧密,特别是联合建立异地研究所、研究院、服务区域经济的研究机构少;推进 与国内外大型企业建立联合科研机构,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中美生态、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内蒙古分中心等机构的建立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做出了榜 样。
1.3 缺乏学科建设的学术战略

一所大学制定学术战略前,应先确定为谁制定。这就是说要明确两个主要思想:学术战略必 须是统一的,它必须既满足内部目标,也满足外部目标。不同的大学要有不同的目标定位, 需要根据自身的历史背景、环境特点、学科特色、资源结构等实际情况,制定本校学术战略 规划,不能盲目追求“大而全”。国家的教育生态系统也需要多种多样的高校,每个学校都 有特长,大家优势互补。如果高校都追求“综合型”,都搞“大而全”,就会出现大量的低 水平重复,既造成浪费,又都难以拔尖。内蒙古大学的蒙古学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的草业 科学等较少学科面对学校内部师资、资源结构和外部社会的需求确定学术规划取得好成绩, 但大多数学校、学科做得不够好。同时,多学科交叉融合是新兴学科的生长点、优势学科的 发展点、重大创新的突破点,也是培养创造性拔尖人才的有效途径。当今世界,科学前沿的 重大突破,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大多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结果。这一特点在百年来 诺贝尔奖的获奖情况中体现得十分明显。多学科交叉融合往往是学校的优势,对它们“锦上 添花”或“火上浇油”,就有可能造就学校一流的学科。如果把增量支持用于学科门类的建 设齐全上,那就在事实上把大量资源投入学校的弱项,结果将使学校大而全,但整体水平难 以提高。
1.4 缺乏经营大学的理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有效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是目前内蒙古高校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 亟待解决而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所谓“经营”,指的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一般意义上的 “经营”,而是指高校必须要精心地运作和管理,必须要强调成本与效率的重要性。人才培 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项职能是大学经营的核心,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仅是培养高 水平人才的必要环节,而且是创新科技、服务人类社会的重要源泉。但在大学的人才培养和 科学研究中,投入与回报在很多时候是无法明确界定,尤其是对科研的投入,大量的投入有 时并不意味着高质量的回报,但即便如此,成本仍然应该是在制定战略规划时首先必须考虑 的问题。目前内蒙古高校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成本过高。在办学经费增长不足的前 提下,控制和降低办学成本的核心在于如何使校内有限的资源运用得更为有效,内蒙古高校 应该尽量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校内资源分配系统。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 等等,是大学工作的主干,在考虑资源配置时,有三个重要的环节,一是机制和环境,即一 个有效的校内资源配置系统。二是投入与产出。最后是资源的共享。如果说前面二者在短时 间内还难有大的突破,那么在资源配置时尽可能地考虑资源的共享,则是现阶段内蒙古高校 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最为有效的一个途径。大型科学仪器的合作共用、一些公私合营实验室 的建设,是当前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现实途径。
1.5 缺乏人才选聘特别是校长选聘的勇气

目前,内蒙古高校面临着五种环境的变化:学生数量的增长、教师与学生的流动性增加、多 样化办学、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大学更广泛地参与经济生活。这五种环境变化的最终结果就 是使高校的运作正处于一种更加充满活力的竞争之中。实践证明,影响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提 升的第一因素就是人才。有了一流的人才,就会有一流的学科方向,经费和楼房就会随之而 来。为此,人才的选聘就很关键。操作中往往至少要考虑到五个利益相关者群体:政府、教 师、管理者、学生团体、其他投资者,以及其他的利益相关者如纳税人、媒体等。内蒙古的 现实是利益相关者群体考虑有偏差,人才选聘措施不力,普通科研、教学、管理者还能选聘 一些,实验室主任、校长就任命为主了。没有懂学术、能赚钱、还会管理的校长,高校科研 创新能力提升就会受制约。为此,需要打破陈规,重视创新,更多地聘用学术方面的探索者 ,而不是传统保守的学者,更多的吸纳来自商界、新闻界、政府部门等领域的人才,而不是 近亲繁殖或政府任命。
2 提升内蒙古高校科研创新能力的设想

通过电话、网络调查,高校领导、专家、学生及社会人士都从自身角度对提升高校科研创新 能力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有的很尖锐,归纳起来有:科研是大学的重要历史任务,是国 家创新体系中的有生力量,但其重要地位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自然科学基金在过去的实践 中,效果非常好,今后应加大投入力度与支持范围;应建立博士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基金, 加大对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投入的力度,这对学科发展制约极大,特别是自治区优势、特色领 域,这一工作更显迫切;资源共享是一个大问题,本来内蒙古就落后,资源分散浪费严重, 应 做好大型科学仪器协作共用;工业化人才培养应予关注;人才评价工作需政府加以引导,从 政策上予以保障;项目评审中,专家队伍建设需加强,名额分布要考虑地方工作;政府应树 立大科研概念,协调各部门共同搞好科研工作,畅通科研立项——研究——试验——产业化 各个环节,特别应制定政策指导科研部门与企业的协调合作,保护科研人员、学校、企业各 自的合法权益。基于以上情况,笔者提出如下设想:
2.1 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体制

笔者认为,内蒙古的大学类型以教学型为主,正在建设向教学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方向发展 。应根据大学的类型合理确立以教学为主的教师、以研究为主的教师以及其他教学人员教师 的比例。研究教学型大学,可在不忽视教学的基础上,对教师的科研成绩有所侧重。教学研 究型大学对大多数教师,应以教学和科研并重,稍偏向教学的方针来要求。但对于一些科研 能力强、对科研有浓厚兴趣、在科研上有潜力的教师,不必每年对其考核,而允许在相当长 的一段时间里不对其要求工作量,包括教学和科研,使其专事研究工作,以求得其在科研上 有重大突破。对于纯粹的教学型大学,则可以不要求教师的科研工作量,而完全看其教学的 成绩。在具体做法上,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在有关奖励、晋升制度上,对教学、科研的质和 量做出硬性规定和要求,确保教师从事教学、科研能够获得较好的待遇。
2.2 改革现有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要求教授、学者讲授本科生课程,并采取各种奖励或者措施 来保障这一制度的顺利和有效进行。教授上讲台的魅力在于,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的基 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学到教授们的治学态度和人文素养,这对于高校学术氛围的造就,引 领学子全面成长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要提倡教学改革,实行启发性、应用性、反思 性教学,强调调查研究能力的培养;强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制定 规章制度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学科前沿的研究状况,充实研究的最新成果到教学内容之中 。在研究生教学中,可以参照西方高校的做法,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导师研究经费来招 学生,有则招,少则少招,无则停招,制订具体的奖励措施吸引学生参加导师的研究工作。 
2.3 建立合理的学科带头人制度

学科带头人,通常是指在一门学科领域内对学科发展有重大贡献,在国内外学术领域处 于领先水平的学者。他们是本学科学术梯队的核心,具有组建科研群体、担任学术研究带头 人的实力。此外,他们在培养人才和组织梯队建设上也担负着重要责任。要选拔和培养或引 进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吸引周围的教师围绕学科带头人形成学科优势,甚至是学科群优势, 一方面,通过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相协作促进科学研究,努力取得品牌效应的科研成果;另 一方面,通过教师之间的融合和互补,取长补短,共同育人,努力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此外,还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大学的优势和劣势,不能盲目求大、求高。在学科带头人的引进 和培养上,不能把目标都集中于引进国家级的学者作为学科带头人,要根据内蒙古的实际和 各个学校的情况。在具体学科上,也要考虑到学校的学科优势,重点发展优势学科,形成品 牌学科甚至学科群,避免不分重点,搞平均主义。自治区科技计划中的学科带头人计划为内 蒙古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各学校应积极争取项目,培育具备自身特色的学科 带头人队伍,提升本校科研创新能力。
2.4 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联盟

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合作,如人类基因排序研究,靠某一个人或某一个 部门是很难完成的;同时,科学研究的成本会越来越大,比如物理研究中的粒子对撞机等大 型设备,不可能每一个研究单位都能拥有,这也要求研究单位之间要密切合作。而且,科研 的着力点一定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内蒙古高校要增强科 研创新能力,就要积极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科研项目,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地方的经 济建设,大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强与外界合作,进一步整合和利用各种 资源,增强自身的科研力量,搞好产学研结合,这一点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内蒙 古大学的马铃薯产业联盟、内蒙古科技大学的兆瓦级风机研究生产等都比较成功。

总之,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内蒙古更需要时间。微观上的措施上面已 经谈及部分,规划、政策、投入、人才等带有体制性障碍的宏观制度本文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 宋海农.高校本科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J].高教论坛,2004,(1).
[2] 第二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大学发展战略[N].北京日报,2004-10-14.
[3] 李东升.在内蒙古首届全区高校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8-4-25.

推荐访问:内蒙古 创新能力 科研 提升 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