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20世纪上半叶扎赉特旗蒙古人的多种经济

时间:2022-03-06 15:06:08 浏览量:

(内蒙古大学 外国语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摘 要:文章以扎赉特旗非开放地区为研究对象,主要利 用《兴安南省扎赉特旗实地报告书》(兴安局、1939年)、《开放蒙地资料第五辑:西科后旗 扎赉特旗开放蒙地调查报告书》(兴安局、1939年)、土屋定国《兴安南省扎赉特旗事情》( 满洲帝国地方事情大系刊行会、1937年)等当时日本人在扎赉特旗进行实地调查而完成的报 告书,分析了20世纪上半叶扎赉特旗蒙古人的生存方式,阐明了他们的经济特点。
关键词:扎赉特旗蒙古人;多种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3—0021—03

光绪28(1902)年,在清朝的压制下扎赉特旗扎萨克开放牧场,招民开垦。本旗最南端的嫩 江沿岸四家子、二龙梭口首先变成了汉民的报领地,押荒银为每垧地四吊二百文[1]。报领的土地从荒地变成熟地,升科之后,汉民换取土地执照,获得土地永租权也就是土 地使用权,于是汉民获得土地永租权,每年向蒙旗交纳地租的地区被称为开放地区。在 扎赉特旗,开放地区由南部向北部延伸,沿着开放沿线汉民涌入扎赉特旗,到民国时期这些 地区与扎赉特旗分离,形成独立的大赉、泰来和景星县。扎赉特旗的土著蒙古人的努图克人 和从卓索图盟喀喇沁、土默特旗而来的外来蒙古人集中在扎赉特旗非开放的西部地区。
1 扎赉特旗蒙古人的构成以及他们的经营方式

20世纪上半叶扎赉特旗的蒙古族由努图克人和外来蒙古人构成。努图克人是扎赉特旗的原住 民,属于老户。外来蒙古人是扎赉特旗开放以后才大量入住扎赉特旗的居民,属于新户。根 据有关文献记载,有个姓崔的卓索图盟喀喇沁蒙古人,1894年入住扎赉特旗阿拉丹花屯,属 于本屯最早的外来蒙古人[2]。可以推测,19世纪末期,就已经有外来蒙古人住在 扎 赉特旗深部的西北地区了。扎赉特旗开放以后,入住本旗的外来蒙古人逐渐多起来。他们找 努图克人作担保,得到站官同意后还得交纳一定的入住手续费。到了民国末期,取消担保制 度,外来蒙古人能够自由入住扎赉特旗,到20世纪30年代就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了努图克人。 根据1935年的统计,扎赉特旗努图克人722户、4 449人,外来蒙古人3 233户、2 1 331人[2]。 以具体的村子为例,1939年阿拉丹花的外来蒙古人32户,努图克 人23户[2]。离阿拉丹花不远的丰屯,最早的外来蒙古人叫额日敦,1916年入住丰 屯,之后外来蒙古人逐渐增多,根据1948年的统计,丰屯的努图克人52户、外来蒙古人33户[3],呈现出外来蒙古人逐渐增多的趋势。

外来蒙古人务农为生,几乎都给努图克人当小作人。不论开荒面积多少,他们第一年交纳谷 物三石,第二年五石,从第三年开始交纳10石粮食、100斤猪肉的地租[2]。极少数 的外来蒙古人由小作人上升为自耕农,再扩大耕地后雇用他人,变成了地主。努图克人和外 来蒙古人之间没有形成文字契约,双方说定有关内容之后,努图克人指给他一片荒野,让他 认识开荒的大致范围。最初,努图克人拥有的耕地没有限制,多则达到200垧。扎赉特旗开 放时居住在开放地区的努图克人划分到面积不等的生计地,台吉90垧、壮丁45垧,生计地上 可以放牧,也可以耕种[1]。受到这种生计地的影响,非开放地区的努图克人所开 荒的耕地,也被限制90垧以内,这种耕地叫“户地”。耕种“户地”的人叫“地户”[ 2]。关于在哪里开辟户地,努图克人遵循农业不影响牧业,耕地不占用放牧过道的原则 。扎赉特旗茂力图屯,通过屯会把北山向阳一带作为放牧区域,规定这里禁止开荒。不仅仅 扎赉特旗的努图克人,其他蒙古地区的蒙古人也遵循着这个原则。比如,在阿鲁科尔沁旗, “蒙古人开荒种地很自由,不需要什么手续。但是,唯独有个必须遵守的原则,那就是开荒 不得侵犯牧业。喀喇托克勤屯的蒙古人不利用村子附近的沃土,而到20里远的地方去开荒, 就是这个道理。”[4]

扎赉特旗极少数的努图克人的户地已达到几百垧以上。以胡尔勒屯的德力格尔为例,20世纪 30年代末期,他有420天。户地分为三块,每户地的地租为10石粮食、100斤猪肉[ 2]。阿拉丹花屯包拖拉的户地达到118垧以上,也分在两处[2]。这说明,虽然 户地被限制在90垧以内,但是事实上努图克人并没有受到这一规定的限制,户地的多少决 定于努图克人是否有经济实力。20世纪30年代在扎赉特旗进行实地调查的日本人分析为什么 扎赉特旗努图克人中一部分人雇用小作人,而一部分人未能雇用时,这样谈到:“本旗民谁 都有一种特权,可以私占荒野招垦。但是,不招外旗人开垦或者招垦不了的情况占大多数。 这种区别的产生与他们的经济实力以及脑子的灵活性有关。脑子好使的人他就亲自到泰赉县 城,寻找那些想开荒种地的、从南部地区来的外旗人(外来蒙古人——笔者)或者汉人,与他 们交涉,把他们带到村子里。”这里分析了两个原因,笔者更加认同努图克人雇用小作人吃 地租,是因为他具有经济实力,能够提供农具,具备开荒耕种的条件一般来讲,家畜的头数影响着努图克人的经济实力,家畜越多,与之相应的经济实力也就越 雄厚。以上提到的胡尔勒屯的德力格尔,是扎赉特旗北部地区的屈指可数的富户,他台吉 出身。扎赉特旗刚刚开放的时候,胡尔勒屯一带还没有出现农业,努图克人过着古老的游 牧生活。随着外来蒙古人的增加,很多努图克人找外来蒙古人开荒种地。在胡尔勒一带,德 力格尔是最早开荒的努图克人之一。1927年,他除了饲养家畜以外,还开荒100天地。30年 代末期他的耕地面积已经达到420,雇用小作人20人。饲养牛100头,马120匹,羊2 000 只。雇用放牛的1人,放马的1人,放羊的4人。这些人赶着家畜,年内最少1次离开村子到几 百里以外的塔子城,家畜在那里摄取足够的盐分,吃上肥沃的绿草。

在扎赉特旗北部地区还有托力古尔(牛200头、马300匹、羊4 000只)、苏德尼玛(牛100头、 马100匹、羊3 000只)、阿日比吉夫(牛100头、马80匹、羊1 000只)、巴图宝音(牛200头、 马100匹、羊2 000只)等有名的富户,他们的经营方式大体上与德力格尔相同,未经营农业 之前,他们完全过着游牧生活。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努图克人开始定居,1930年代末期, 沿着绰尔河流域形成了22个蒙古村①。定居之后,富户们过着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天气 寒冷的时候他们利用村子附近的共同草场,天气温暖、炎热的时候赶着家畜到 很远的草场,住在蒙古包。扎赉特旗的这些富户们,不仅拥有大量的家畜,还拥有大量的耕 地。他们在雇用外来蒙古人或者汉人开荒耕种方面最有实力,无论其开荒面积还是雇用小作 人数,一般的努图克人都是难以达到的。

除这种少数富户之外,很多努图克人饲养数十个家畜、打猎、制作贩卖勒勒车和马鞍等,基 本上自足自给,生活方式很原始。看着富户们经营农业,一部分努图克人也开始在力所能及 的情况下陆续雇用外来蒙古人,有实力的多开荒,稍微差一点的少开荒。另一部分没有一点 能力的努图克人干脆就不开荒,他们主要饲养少量的家畜,主要靠打猎、制作贩卖勒勒车和 马鞍为生。在一个村子里,努图克人的经济实力要比外来蒙古人好,几乎所有外来蒙古人都 是努图克人的小作人,很多努图克人都在雇用外来蒙古人开荒耕种。这种现象,在扎赉特旗 非开放地区非常普遍。以茂利图屯为例。本屯位于绰尔河东岸,离原扎赉特旗扎萨克王府巴 彦哈喇很近,农业没有发达,开荒耕种现象出现于民国时期。1939年日本人对本屯进行调查 ,并且以拥有1头牛相当于拥有0.6垧地的标准,划分了每个家庭的经济状况。根据《兴安南 省扎赉特旗实态调查报告书》中的《茂利图屯农家概况表》,全屯37户,其中努图克人26户 ,外来蒙古人9户,汉人2户。4户富户都是努图克人,他们的耕地超过100垧以上,牛10头左 右,他们都雇用外来蒙古人,有的甚至雇用6人。在中农群和贫农群中,除1户为汉人,其他 都为努图克人,他们的耕地一般100垧以下30垧以上,饲养的家畜比富户的多。小作人群都 为外来蒙古人,他们自己没有耕地,租用他人的耕地交纳地租。剩下的10户努图克人没有耕 地,有几头牛,制作、贩卖勒勒车、马鞍等,进山砍伐、贩卖木材,还进行季节性的打猎 。有的给别人租用耕牛,给别人打零工过日子。

再以阿拉丹花屯为例。本屯位于绰尔河的右岸。1939年56户,其中努图克人23户,很多努图 克人有耕地,面积为20垧~140垧之间,雇用外来蒙古人耕种。他们的家畜以牛为主,只有 一家努图克人放200多只羊。外来蒙古人33户,大部分被努图克人雇用,他们没有耕地,没 有几个家畜。有耕地的外来蒙古人共4户,其中2户耕地为70多垧,在雇用小作人,自己变成 自耕农兼地主;2户有20多垧耕地,自己耕种[2]。
2 伪满洲国时期中的扎赉特旗蒙古人

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为了更好地统治蒙古人,在蒙古地区进行了土地整理,颁布了有关法 规。在《各旗境内内外旗民同等待遇的文件》(1937年)、《原有蒙古旗民是指旗内居住的蒙 民的文件》(1937年)、《蒙地管理条例准则》(1942年)中规定,无论是本旗人还是外旗人都 是旗民,享受同等待遇,而不应有差别。本旗人和外旗人共同成为原有蒙古旗民的组成部分 。另外,外旗人以小作关系耕种的土地,一半土地的私有权归于外旗人,另一半归于本旗人 。原则上自己耕种,如果雇用小作人,那么地租征收必须以耕地面积为单位[5]。 这些规定,在抑制各蒙旗耕地扩大、抑制汉民移入蒙旗等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改 善努图克人和外来蒙古人之间差别方面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关于他们之间存在的严重差别 ,在《兴安南省扎赉特旗实态调查报告书》中这样记载:“虽然在法律上已经取消了本旗人 和外旗人的差别,但是,无可非议的是他们的差别还是存在。[2]”在《蒙地管理 要纲关系记录(第一辑)》中也有这样的记载:“提出原有旗民这一概念,企图消灭本旗人和 外旗从之间的差别。但是,人们遵循以前的习惯,在人与土地关系上歧视外旗人的现象是无 法改变的。[5]”

经过土地整理之后,外来蒙古人以小作关系耕种的土地,其一半土地的私有权归于外来蒙古 人,一半土地私有权归于努图克人了。外来蒙古人由小作人变成了自耕农,原来10石粮食、 100斤猪肉的地租已经变成以耕地面积征收的地租。按道理,他们比原来轻松多了许多。但 是 ,并非如此。由于伪满洲国时期捐税项目繁多,蒙古人的生活苦不堪言,根据“扎赉特旗康 德五年(1938)旗税政收率表”,当时的捐税种类非常繁多,将近20项。

努图克人拥有原来耕地一半的私有权之后,并没有继续经营农业,很多人放弃了耕地。这 是因为:①外来蒙古人开始耕种自己的土地,不当小作人了。②根据《蒙地管理条例准则》 ,雇用小作人还必须经旗长、村组委同意。所以,努图克人很难招募小作人了。③努图克 人耕种技术差,单位产量低,他们擅长牧业而不擅长农业。根据《丰屯调查(1948年)》, 土地改革前夕,扎赉特旗丰屯很多努图克人主要经营牧业,被他们撂荒的耕地达到40多垧。[3]

总之,伪满洲国时期扎赉特旗蒙古人的经济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尤其,外来 蒙古人和努图克人之间的经济差别和社会差别,依然严重存在。
3 扎赉特旗蒙古人的经营特点
3.1 努图克人雇用外来蒙古人,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远远高于外来蒙古人

为什么努图克人比外来蒙古人优越?外来蒙古人的移民性格是它重要的原因之一。他们是卓 索图盟喀喇沁、土默特旗蒙古人。19世纪中叶卓索图盟变成了农区,蒙古人由牧民变成农民 。他们与汉民杂居,土地少人口多的矛盾日益严重。为了寻找容易生存的地方,一部分蒙古 人开始往北迁移来到扎赉特旗。尤其,1891年发生金丹道暴动,大量的蒙古人遭到残杀,他 们开始逃难,有的就来到扎赉特旗,变成本旗的外来蒙古人,主要从事农业。当扎赉特旗开 放时,这些外来蒙古人并没有像汉民那样报领土地,很多人离开了开放地区,来到非开放地 区。他们是移民,是流离失所而迁居他乡的人群,在短时间内他们很难逾越在与原居民中间 形成的隔墙。原居民有漫长的居住历史,人和人之间、人和土地之间已经形成固定的社会关 系和所属关系。他们尽量排斥、歧视将要侵犯自己利益的外来者。这种歧视必然导致努图克 人和外来蒙古人中间耕地分配不均匀的现象。人口少的努图克人拥有大量的耕地,而人口众 多的外来蒙古人没有耕地,只能给努图克人当小作人。尤其,无论耕地面积多或者少,一律 征收10石粮食、100斤猪肉的地租,对外来蒙古人变成沉重的负担。如果耕种面积多的话, 那 么每垧地所摊到的地租会变得少;如果耕种面积少的话,那么每垧地所摊的地租就会多。外 来蒙古人多年给努图克人耕种,而未能改变自己的小作人地位,变成自耕农或者地主,其主 要原因也在于他们为了交纳繁重的地租而失去了更多的缓冲余地。
3.2 扎赉特旗蒙古人经营农业、牧业、副业的多种经济

极少数经济实力雄厚的努图克人较早开始雇用外来蒙古人,开荒种地,他们一边饲养很多家 畜,一边经营农业,无论家畜头数也好,耕地面积也好,远远超过一般人家。一般的努图克 人饲养几十头牛,雇用外来蒙古人耕种十几垧地。另一方面,他们还经营制作、贩卖勒勒车 、木材等副业。剩下一部分努图克人经济实力薄弱,没有能力向外来蒙古人提 供农业工具,他们没有耕地,只饲养少量的牛。牛在他们的生活中主要起三个作用:奶牛给 他们提供乳制品的原料;春耕时给他人借用役牛,秋收时收回地租,地租是他们一部分的口 粮;牛是他们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他们还上山砍伐,制作、贩卖木材、打猎、制作、贩 卖勒勒车,以此为生。在扎赉特旗的外来蒙古人当中,除了一两个人有耕地,或者自己耕种 或者雇用他人以外,几乎所有的外来蒙古人都是努图克人的小作人,他们耕种不同面积的土 地,有的多有的少,但是,秋收时所缴纳的地租都相同,即10石粮食、100斤猪肉。

总之, 20世纪上半叶扎赉特旗蒙古人农牧兼营,同时经营副业。对一般经济实力的努图克 人而言,副业变成他们的辅助经济,而对经济实力很薄弱的一部分人而言,副业却变成了他 们的主要经济。关于扎赉特旗蒙古人的这一经营方式,新中国第一任扎赉特旗旗长涂波关于 扎赉特旗胡尔勒当时的情况,这样谈到:“这个努图克居民全部是蒙古族,人口约七八千, 总户数约1 000多户。其中本旗人约占70%,外来蒙古人约占30%。本旗蒙古人以畜牧为 主,兼营打猎、制作勒勒车等,兼营山区副业及少量的种植业。外来蒙古人以农业为主,辅 以少量的奶牛业。[6]”这种叙述符合当时胡尔勒的实际情况。
3.3 努图克人投资重点逐渐转向农业

根据1938年的统计,扎赉特旗马8 627匹,牛17 104头,绵羊17 595头,山羊2 231头, 部分家畜集中在少数富户手中[2]。这些富户们经济实力强大,当扎赉特旗刚刚开 放时就雇用了外来蒙古人,开荒耕种,开始了农牧兼营的经济。他们的家畜数量没有什么变 化,但是耕地面积每年在扩大。这些从上边提到的扎赉特旗富户的几个例子中可以得到证实 。除了富户以外,一般的努图克人也特别注重对农业的投资。以扎赉特旗茂利图屯为例,根 据《兴安南省扎赉特旗实地调查报告书》中《扎赉特旗茂利图屯调查表》,本屯没有羊群, 努图克人饲养大畜,不是为了屠宰、食用,主要为了农业生产,把牛用于耕地上。只有急需 用钱、用财物的时候他们才屠宰或者贩卖这些家畜。还根据本书的《茂利图屯畜产品处分表 》《农产品卖却表》,他们扣除口粮以后,就把剩余的粮食运到泰赉县、王爷庙等地贩卖, 用以生活的开支。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粮食生产是主要的,饲养家畜是次要的。所以,本 屯的努图克人一方面极力扩大耕地面积,增加对农业的投资,而另一方面限制家畜的繁殖, 把它限定在一定的数量之内。

与其他蒙旗相比,扎赉特旗的农业比重很大。比如,阿鲁科尔沁旗的蒙古人以牧为主,农业 起辅助作用,而且大部分地区的农业还处于“漫撒籽农业”。20世纪30年代日本人在阿鲁科 尔沁喀喇托克勤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关于此地的“漫撒籽农业”这样地叙述到:“这里是农 牧兼营的地带,主要放牧为生,顺便还经营农业。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顺便经营农业的情况。 就是说,对他们来说农业是次要的,在不影响牧业的情况下经营。阴历四五月的时候,他们 把糜子和荞麦种子撒在原野里,用锄子翻翻土随便埋上种子,之后,他们就撒手不管了。从 5~8月之间他们专心致志地放牧,等到秋天再过来一次,进行收割。[4]”在扎赉 特旗,大量外来蒙古人入住扎赉特旗,他们影响了努图克人,提高了努图克人的农业技术, 早在20世纪30年代,这种满撒籽农业已经消失,农业有了相当的发展。就象上边已经提到的 那样,茂利图屯蒙古人的农业收入大于牧业收入,他们日常生活的开销很多来自于农业经济 。农业越来越受到努图克人的重视。扎赉特旗非开放地区的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从1936年~ 1938年的两年中,耕地面积由原来的67 500垧增加到95 558垧[2]。
4 结束语

20世纪初期是东部蒙古地区正由游牧向农业、半农半牧演变的时期。笔者阐明了处于经济 演变中的扎赉特旗蒙古人的生产方式的特点:①努图克人的经济地位比外来蒙古人高。②扎 赉特旗蒙古人农牧兼营,同时经营副业。③努图克人的投资重点逐渐转向农业等的特点。与 其他蒙旗相比较,扎赉特旗的外来蒙古人人口众多,努图克人和外来蒙古人之间的雇用和被 雇佣的关系很明显。外来蒙古人人口众多,也促进了扎赉特旗的农业发展,努图克人受益于 农业,重视农业,进一步扩大农业的再生产。这是扎赉特旗的地域特点。农牧兼营,以副业 为辅的多种经济,是20世纪上半叶东部蒙古地区蒙古人共有的特点。关于这一点,日本蒙古 学专家吉田顺一教授在《兴安岭南部地区的经济结构》[7]、《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经济结构 》等论文中,宏观把握研究对象,阐明东部蒙古地区蒙古人以游牧、狩猎、漫撒籽农业 、木材制作为一体的经济结构。这个结论与实际情况相一致。扎赉特旗是一个缩影,它的多 种经济既有地域特点,又有东部蒙古地区的共同特点。通过本文,从某种角度上也可以推测 20世纪上半叶东部蒙古地区经济演变的具体过程。
[注  释]

① [ZK(]在兴安局《蒙地管理要纲关系记录第一辑》(兴安局,1938年)“蒙地管理条例 准则”中,关于开放地区有这样的解释:“通过正当手续招民开垦,发放土地执照征收蒙租 或者地税的蒙旗土地。”(13页)。在兴安局《开放蒙地奉上关系记录集成》(兴安局,1938 年)中为“在蒙旗内开荒种地者交纳一定的荒价,取得合法的耕种权利”土地(2页)。在兴安 局《兴安南省科尔沁左翼中旗实地调查报告书》(兴安局,1939年)中为“通过一定的手续, 汉民获得合法的居住蒙旗内的权益”的地区(35页)。

② 笔者在扎赉特旗走访几位老人,他们回忆这些村庄的状况。尤其扎赉特旗王爷 的后裔那楚格老人给笔者描绘了绰尔河两岸22座蒙古村的位置。
[参考文献]
[1] 兴安局开放蒙地资料第五辑:西科后旗扎赉特旗开放蒙地调查报告书[M]. 日本:兴安局,康德七年(1940)
[2] 兴安局兴安南省扎赉特旗 能调查报告书[M]日本:兴安局,康德六年( 1939)
[3] 内蒙古党委调查研究室丰屯调查[A]扎赉特旗党史文集(1)[C]扎赉 特旗委史志避,1995
[4] 兴安局兴安西省阿鲁科尔沁旗 能调查报告局[M]日本:兴安局,康德 六年(1939)
[5] 蒙古研究会.蒙地管理要纲关系记录(第一辑)[M].日本:蒙古研究会,康德 九年(1942).
[6] 涂波赉特旗半农半牧地区民主改革回忆[A]扎赉特旗党史文集(1)[C]扎赉特旗委史志局,1995
[7] 吉田顺一兴安岭南山区经济构造—经济分析手挂[J].东北研究,2004,(7 )
[8] 田顺一内东部地域经济构造[A].草原环境变动游牧生产关系关研究:平成 14~17年度科学研究费补助金基盘研究报告局[C],2006.

推荐访问:扎赉特旗 蒙古人 多种 世纪 经济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