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对我国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思考

时间:2022-04-02 16:13:17 浏览量:

 
    摘要: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对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加强企业经营风险的防范有着重要作用。我国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的过程中存在着难于确认和计量、易被滥用等问题。为此文章提出若干防范措施,指出实行谨慎性原则是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作用;措施;必要性
 
    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要求会计人员在对某些经济业务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一、谨慎性原则产生的原因
 
    (一)经济业务中不确定性普遍存在
 
    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在不确定因素的环境中进行的。许多会计事项发生与否不可确知,会计计量方法也并非唯一,在会计核算中不可避免地要大量运用会计估计判断,对一些会计事项的处理也需加以选择。这使得会计核算中充满不确定性。而会计估计和选择权如果不能正确应用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最终可能使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在依据所获得的信息做出决策时受到限制。因此必须要求企业谨慎处理一切经济业务,对于这些估计的合理性和未来的预期依据做出假定。谨慎性原则正是应对会计中的不确定性而形成的会计反映模式,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有必要的。
 
    (二)企业会计信息不对称
 
    现代企业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普遍,会计信息具有不对称性。企业管理当局在事实上具有会计信息的优势,加之经济业务中存在大量的不确定性,拥有信息优势的管理当局在将信息传递给外部各方时,会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带来更高的会计盈余,并影响资产的价格,以获取更多的自身利益。这使得会计信息无法客观公允地表达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由此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决策的可能性就会增加。就我国而言,在证券市场和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内部人控制尤为严重,外部投资者,特别是中小股东和债权人对稳健性会计信息的需求可能更为明显。
 
    二、谨慎性原则的作用
 
    (一)有利于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经济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对交易或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必要的谨慎,不高估资产或收益,不低估负债或费用。当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有两种以上的方法可供选择时,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资产或收益,不少计负债或费用的方法。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充分估计,适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合理确认费用、谨慎确认收入。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可以挤去资产和利润中的水分,真实地反映资产价值,遏制随意操纵利润的行为,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稳健客观的会计信息。因而谨慎性原则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
 
    (二)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权益
 
    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选择会计处理方法时,应当尽可能建立在比较稳妥可靠的基础上,对资产和收益的计价从低,对负债和费用损失的计价从高,防止回避或转移经营风险。这就使企业有效避免了短期化行为,防止虚盈实亏,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从而维护投资者和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谨慎性原则限制了对未实现利得的确认,减少了财务报告的偏差,提高了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利于考核经营者真实的经营业绩,评价其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从而降低了公司的代理成本,增加了公司的价值;对于保护所有者投资的安全增值,特别是保护债权人和中小股东的利益,是十分有利的。
 
    (三)有助于防范经营风险,保证企业长期发展
 
    企业面对的是复杂多变的市场,生产经营面临风险和不确定因素。谨慎性原则的核心是稳健经营,其强调没有十分把握的收入不能予以确认和入账,并将一些可预见费用和可预见损失列入成本或费用,提前进行消化处理,从而在财力上为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和不测事件做好充分的准备。谨慎性原则还使管理者保持清醒的头脑,避免过于乐观估计风险因素,提高企业应付风险的能力。谨慎性原则的应用能使企业加强自我保护,在市场竞争中避免风险和损失,有助于壮大企业的经济实力,增强企业的发展后劲和竞争能力。
 
    三、我国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存在的问题
 
    (一)谨慎性原则应用中,会计确认与计量的难度大
 
    目前我国资产信息、价格市场机制尚不健全,大多数商品和股权没有价格信息,很难确认资产的公允价值,债务企业和被投资企业财务状况及持续经营状况也很难认定。会计人员难以把握各种准备金的计提,会计确认与会计计量难度较大,而且确认计量的准确性也难以验证。谨慎性原则实际操作中容易受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而导致偏差。另外,由于会计准则未对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比例和操作方法作出具体规定,使得不同的企业在处理相同或相似情况时存在较大差异,缺乏可比性。
 
    (二)与其他会计原则有一定冲突
 
    谨慎性原则在应用过程中与可靠性原则、可比性原则、配比性原则和权责发生制都存在一定的冲突。可靠性原则强调会计核算应当真实可靠,以实际发生经济业务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事务中确认可能发生但尚未发生的损失或费用,与可靠性原则矛盾。权责发生制要求严格实行应收应付制,要求按收入费用发生的时间确认其归属。而谨慎性原则允许将现在尚未发生的、未来可能发生的损失、费用提前计入损益,违反了权责发生制。谨慎性原则要求尽可能在当期确认可能的损失费用,滞后确认或不确认可能的收益,这与要求各项收入、费用在同一会计期间确认计量的配比原则也互相矛盾。谨慎性原则允许企业根据自身情况的变化改变会计核算的口径和方法,使企业本身前后各期之间以及不同企业之间缺乏统一的核算标准,从而可能失去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三)谨慎性原则应用中易被滥用
 
    企业对具有不确定性的经济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谨慎性原则没有具体规定选择会计政策、进行会计估计的客观标准,而是将专业判断选择权赋予了企业。在运用该原则时,难免带有主观随意的色彩,加之企业外部人员对减值准备等相关信息的再确认缺乏权威性,致使该原则在执行过程中易被滥用,甚至可能成为某些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采用不提减值准备或过度计提减值准备,改变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调整无形资产受益期限等手法,达到粉饰经营成果提高业绩,或隐瞒利润逃税漏税的目的。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得不到准确揭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四、正确运用谨慎性原则的措施
 
    (一)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2006年颁布的新准则对公允价值、处置费用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计算等分别做了较为详细的操作指导规定,无形资产开发费用、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划分也更加明确。谨慎性原则的可操作性得到加强。然而,谨慎性原则首先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断时所体现的一种态度,其次才表现为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会计准则不可能对所有会计事务处理都列出详细的规条,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还得依靠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需要会计人员依据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特点,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逻辑分析能力和职业经验,对发生的经济事项和交易的处理原则、方法进行合理判断和选择。这就要求会计人员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认真钻研新制度、掌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精神,并熟悉财政、金融、贸易等相关知识,努力提升业务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才能对不确定事项准确估计和判断,正确使用谨慎性原则,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二)将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与会计信息披露结合起来
 
    对谨慎性原则应用情况的披露,能够增加谨慎性原则使用的透明度,降低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应当充分利用报表附注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情况进行必要的陈述。说明谨慎性原则运用的范围、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应用的背景,谨慎性原则应用带来的影响等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理性判断的信息。使利益相关者完整准确地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便做出正确的决策。加强会计报表附注信息的披露,也是对滥用选择权,设立秘密准备、虚增资产、故意操作利润等行为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会计人员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有力遏制谨慎性原则的滥用。
 
    (三)充分发挥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作用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内部人有着进行会计利润调节的动机。使谨慎性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较强的倾向性和主观随意性,甚至可能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为了避免企业以运用谨慎性原则为借口,随意变更财务核算方法、高估损失、低估收入、虚列成本费用、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应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外部监督作用。对企业运用谨慎性原则的合理程度进行评价、监督,确保谨慎性原则的合理运用,使谨慎的会计处理能够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应建立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监督体系,强化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从而使谨慎性原则得到合理应用。
 
    (四)处理好会计核算原则之间的平衡
 
    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是相互补充的,它们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平衡。适度运用的谨慎性原则其实是谨慎性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调和的结果。既不能以降低或失去谨慎性去增强可靠性,也不能以损害可靠性为代价去提高谨慎性。而是在保证可靠性、可比性的基础上尽量提供谨慎客观的会计信息。不能只重视权责发生制而忽略谨慎性原则,这对防范经营风险极为不利。因为权责发生制要求严格实行应收应付制,不考虑是否存在虚增资产和利润现象。为保证股东权益和企业健康发展,凡因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可能影响企业稳健经营的,须优先执行谨慎性原则。
 
    五、谨慎性原则是我国企业的必然选择
 
    (一)谨慎性原则运用的符合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大势
 
    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跨国企业纷纷涌现、国际资本市场逐渐形成。在此背景下,对于作为世界商业语言的会计准则的同一性的要求越来越为迫切,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大势所趋。谨慎性原则是世界上会计准则的惯例,在我国实行谨慎性原则顺应了世界会计准则趋同的大趋势,将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使国内外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够在可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各项分析。对于我国企业进行海外融资,拓展国际业务和外贸活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现代市场经济模式的完善。
 
    (二)经济危机验证了谨慎性原则的必要性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至全球,并且严重冲击着实体经济。全球经济体系面临着严重严峻考验,竞争和风险日益加剧。也严重影响到我国,由于外部需求持续萎缩,国内各种商品的出口贸易受到重挫,出口产品市场一片低迷,许多企业经济效益下滑。在波动不断加大的经济环境下,经济业务的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会计风险也在加剧,对于企业会计信息的谨慎性处理越加必要。经济危机充分证明了我国坚持谨慎性原则十分重要,对增强企业应对风险的能力,甚至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平稳发展意义巨大。如果因为防止企业滥用谨慎性原则而摒弃它,会导致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出现利润的虚假繁荣,削弱企业的经济实力。这将不利于整个经济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克明.谨慎性原则:运用问题分析及建议[J].财务与会计,2009(9).
    2、施莉杰.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9).
    3、孙洪敏.对会计谨慎性原则的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7).
    4、陶颂华.谨慎性原则在我国新会计制度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与市场,2007(5).
 (作者单位: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推荐访问:谨慎 原则 思考 我国 企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