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科学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流转之对策

时间:2022-04-05 15:13:09 浏览量:
   摘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如何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健康流转, 文章提出了几点对策:提高农村干部群众对土地流转重要性的认识;选择适合本地实际的流转模式;加大对 土地流转的扶持力度;营造有益于土地流转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流转;对策
 
    一、加大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提高对土地流转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健全土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之一,也是农民 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条件之一,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健康流转,不仅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趋势,也是当 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土地流转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如何科学、稳步的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健康流转,推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 的增加,现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一)切实加大土地流转相关法律政策的宣传力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法律政策引导。目前农村部分基层干部和群众思想上观念 陈旧,对土地承包权流转的认识不足。因此,要科学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必须加强对《土地承包法》、《合 同法》以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以及土地流转政策的大力宣传,提高干部群 众的思想认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土地流转不是对家庭承包制的否定,而是在长期稳定家庭承包制的基础上 盘活承包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各级干部,特别是镇、村两级干部要充分重视土地问 题,积极探索有效的土地经营机制、流转机制,解决农村土地利用中的矛盾,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农村分 工分业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各级要加强宣传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原则、程序和土地收益分配, 教育引导农民提高对土地流转作用的认识,只有土地流转搞好了,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才有良好的基础,农 业发展才有出路,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才有生机,土地流转是市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消除农民 对土地流转的顾虑,使之自觉、主动地参与土地流转。
 
    (二)要加大典型引导力度
 
    目前,城镇就业压力大,城乡社会保障仍然存在巨大差异,大部分农民包括进城务工人员依然非常看重土地 所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城镇乡镇和涉农部门要充分发挥外出创业有成人员和种田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用 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使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让更多的农户认识到土地流转给自身带来的好处,从 而改变农民的“恋土”情结,转变思想观念,主动、自觉、自愿加入到土地流转中来,加快土地流转。
 
    二、结合地方实际,选择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模式
 
    (一)完善已有的流转项目
 
    通过收集到的河北各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研报告的分析可知,目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实际 流转中,存在转包、转让、互换、租赁、入股等多种形式,转包位于主要地位。在这些流转中,存在的最大 问题是流转行为不规范。因此,要对已流转和准备流转的土地,区分不同情况,按照不同类型进行调整。土 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当遵循平等协商、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合适的土地流转形式 ,采用灵活机动又依法规范的形式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中应建立四道程序,一是农民要有出让土 地经营权的意愿,自愿委托发包方或中介组织流转其承包土地的,应当有承包方出具土地流转委托书;二是 承包方与受让方签订的书面流转合同;三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要向乡镇合同管理部门备案;四是 乡镇合同管理部门对土地流转合同进行鉴证,审核其合理性、合法性。保护农民权益,体现集体权益。保证 土地流转后的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的所有权性质不变,防止借土地流转之名非法改变耕地的农业用途。
 
    (二)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方式、模式
 
    从收集到的全国各地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现状的调查报告看,有几种在《农村土地承包法》上并未规 定的流转方式和流转模式在个别地方试点并得到推广,值得借鉴。
 
    第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带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从而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这种新型流转模 式一般发生于经济比较发达或区域位置比较有利于发展外向型农业的少数地区;带动动机一般是通过经营一 些高附加值或高技术含量的农业产业项目实现盈利;带动主体多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利益联结模式多为 “龙头企业加农户”、“龙头企业加基地加农户”或“龙头企业加土地合作社加农户”;实现这种流转模式的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具体流转方式或者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或者是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农户在这种流转模式 中一般以获得土地的股息、红利、租金,向龙头企业出卖农产品以及在龙头企业打工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近 年来,黑龙江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龙头企业牵动基地和开拓市场的能力不断增强,有力地 带动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大庆市吉泰实业集团围绕“古龙”品牌,建立专业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采 取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引导土地流转10多万亩。
 
    第二,土地“托管”的新型流转模式。这种流转模式实行的地方比较少,仅出现在湖北省的个别地方,且多为 初步的试点,在实践中具体的做法是由农户组建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为无暇或无力耕种土地的农户代为管理和 耕种土地,由被代耕的农户向合作社缴纳一定的管理及生产费用,与单纯的农户之间自发的代耕不同,托管 农地的合作社可以对委托其代耕的农地进行统一的规划、统一的管理和规模化经营。根据湖北报告,随州市 曾都区福呈农业生产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代耕代种服务,农民每亩缴纳586元的生产费用,合作社就为农户 提供麦稻两季从种到收的全程生产管理服务,截至2008年,该社已为1200个农户代耕农田5000多亩,采用 机械耕作,统一管理,规模经营。
 
    第三,流转模式是在成都市温江区等地方试行的农户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以换取社会保障的 “双放弃”模式,截至2007年底,成都市推行这种“双放弃”模式已参与农户1180户。
 
    三、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加大对土地流转的扶持力度
 
    (一)建立农民脱离土地束缚的激励机制
 
    逐步建立新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在流转中征收或在财政收益中提取社保费用,对流转后无地农民实行社保 制度,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搞好信息服务、政策服务、法律服务和组织管理, 确保农民工有效、有序流动,让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能够出得去,挣到钱,留得住,为农村土地流转创造必然 条件和有效空间。鼓励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路 子。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农村劳动力能够自由选择职业,以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流动,促进土地 使用权的合理流转,进而建立稳定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二)建立业主开展土地规模经营的激励机制
 
    政府要及时出台相关扶持奖励政策,对带动效益明显的业主同样要给予一定的补助和奖励。对于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按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成片集中从事土地规模经营开发建基地的,政府给予一次性奖励。对农民专 业合作组织或大户从事种养业规模经营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在项目安排、产品税收方面给予优惠。对业 主在其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投资兴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免相关手续和收费。把经营大户作为信贷支持 的重点,特别是为经营大户解决好季节性、临时性所需资金困难,鼓励经营大户以联保等形式办理贷款手续 。
 
    (三)建立社会中介服务激励机制
 
    对于社会自发组建的从事土地流转经纪业务的组织或个人,可给予所得税减免或按经纪业务量大小给予一定 比例的奖励。
 
    四、完善体系建设,营造有益于土地流转的社会环境
 
    (一)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监管体系
 
    目前制约土地流转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土地供求信息不畅,出现“要转的流不出,要地的得不到”和价格扭曲等 矛盾。因此,各级政府要尽快成立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交易行为,扩大流转 范围,提高产出效益,有效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定价问题。履行宣传发布土地流转信息、制定规范合同 文本、监督指导流转合同的签订和备案、开展流转主体资质审查、查处土地流转中的坑农行为等职责。同时 ,随着土地流转面积的扩大,土地纠纷问题开始多起来,因此要尽快建立土地流转纠纷仲裁机构,出台机构 的章程、人员的配备、仲裁行为规范等有关事项的行政法规。政府也要积极鼓励和引导成立各种形式的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在土地流转中发挥牵线搭桥、示范带动和维护群体权益等作用。
 
    (二)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构建土地流转投资融资体系
 
    土地流转的主体是农户,应赋予农民对承包经营的土地更多的权益,如在承包期限内的经营权抵押。要解决 农业融资难的问题,必须突破农村土地不能作为抵押物的制约,应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的有效 途径和形式。在这方面,福建省三明市以林权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信贷均有成功的尝试,我们可以在借鉴 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为主的土地流转投资融资体系。建议政府与农发行、农 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研究制订关于全面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实施细则,明确抵押 的条件和范围,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价值认定和抵押登记制度,设计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 设立风险金,成立担保公司,实施市场运作等方式,积极推进开展抵押贷款业务,解决农村土地流转乃至农 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资金投入这一瓶颈问题。
 
    (三)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各地应将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子女教育、农民工保护统一纳入社保,建立适合农村经济发 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妥善解决因征地和租用后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从而降低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 逐步弱化土地的福利性和社会保障功能。把长期以来农民主要依靠土地作为唯一社会保障的现象转向依靠基 金式的社会保险和保障上来,解除农民“离土”后的后顾之忧,使农民放心将土地流转出来,推进土地科学合 理流转。
 
    土地流转是解决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我 们党的宗旨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我们要按照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 产积极性和投资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的原则,坚持“确保所有权,稳定经营权,搞活使用权”的方针,积极 引导和规范土地流转健康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黑龙江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调查报告[J].北方经贸.2005(12).
    2、湖北省委农办课题组.湖北省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情况调查.湖北社会科学2008(4).
    3、中共四川省委农办课题组.对我省农村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四川改革2007(12).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健康发展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 

推荐访问:经营权 流转 承包 对策 农村土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