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高校财务风险规避与防范策略研究

时间:2022-04-05 15:26:25 浏览量: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改革深化,高校已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的法人主体,在拥有更多独立自主权的同时,也使高校面临着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种风险。如何实施科学管理,有效地用好高校资金,降低办学风险,提高办学效益已成为加强高校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重新审视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提出相应防范措施,以期促进高校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校财务风险;分析;防范;策略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高校在自主办学、自主筹资、投资的新形势下,各种财务风险也开始凸显。面对其风险,必须更新观念,重新审视高校财务风险控制工作,正确定位并及时调整高校内部控制工作的侧重点,构建适合高校财务风险的规避机制已成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
 
    (一)财务收支失衡,资金运作不当
 
    高校财务收支失衡是在中长期平衡中出现的流动资金短缺和净资产亏损。高校作为事业单位虽然不会出现破产或资不抵债现象,但是由于大部分超编、外聘人员工资、教师超课时津贴等额外支出,将致使流动资金有可能出现短缺。尤其近几年来,高校在实行分院二级自主理财后,对各个院系及机关支出实行财务支出预算包干制度。把经费按某种分配的政策来进行分派,虽然保证二级核算单位的既得利益,但每年预算支出的核定却有增无减,这种政策往往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致使支出欠缺与消耗并存。而高校资金运作不当,一旦消耗则无法收回,严重者可导致无法维持日常开支,造成入不敷出。
 
    (二)盲目追求规模,增加债务风险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高校的教育事业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近年来,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办学过程中的经济行为更趋于多元化,办学条件也日益完善,在专业规划、招生计划、就业分配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坚实后盾。一些财政资金和自筹收入不能满足建设需求的高校,则会依靠银行贷款来解决问题。个别高校对贷款的论证又不够充分,贷款规模大大超出高校的经济承受能力,不切实际地依靠贷款盲目扩建、购置、引进教学资源,项目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未来经济效益把握不准,贷款资金挪用或流失。致使贷款金额超过还款能力,贷款及其抵押风险随之产生。
 
    (三)学费催缴乏力,欠缴现象严重
 
    在高等教育投入呈现多元化局面的同时,学生缴纳的学费、住宿费成为高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但高校收费管理体系多数不完善,弱化了学费催收的力度。许多高校对学费催缴措施不力,学生欠费现象日益严重。恶意欠费现象的进一步蔓延,导致欠费数额越积越大,成为影响高校预算收入任务完成的主要障碍,大学生拖欠学费已成为当前困扰高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四)风险意识淡薄,管理工作不到位
 
    由于高校长时间处于国家预算的约束下,仍然停留在不考虑财务风险管理问题的阶段,造成某些高校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风险意识不强,对财务风险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管理不到位。对于一些国有资产管理不科学,管理制度不健全、资产配置不合理、重复购置,呆坏死设备较多,又缺少必要的维护。为此在财务管理上产生漏洞,并造成资金流失,影响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五)预算编制不完善,预算工作模式陈旧
 
    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情况下高校要统一规划各部门的年度收支状况,作为编制其他工作计划的依据。但目前来看,高校对预算管理工作模式陈旧、预算编制不完善、编制时间过短、编制过程不透明等原因造成了部门预算不准确,预算内容不全面,仍然停留在原来的重制定轻执行的情况下,难于从上一年的预算执行中获取有价值的资料。造成预算工作普遍缺乏力度,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不足。高校编制的预算不能客观反映高校财务收支全况,也使部门预算丧失了约束力。
 
    (六)内部控制不健全,监管力度不够
 
    多数高校建立的内部会计控制还不够健全,主要表现在:一是内部控制意识淡薄。部分高校存在着对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上的差距,思想上不够重视。只重视教学、科研、扩招、创收等工作,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认识不足,造成贯彻力度不大。二是内部牵制机制不完善。某些高校虽然针对出现的贪污腐败现象,提出了相应的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和手段,适当地制定了相互牵制机制。但多数机制缺乏有效衔接和综合管理,致使一些违规使用专项资金和贪污受贿行为屡出不止。三是内部控制范围不全面。某些高校未将二级单位财务纳入内部控制范围,只强调对财政性资金的内部控制,而轻视对预算外资金的内部控制。对一些基本建设项目并未建立投资项目论证,随意改变基建计划,造成资金挪用、浪费等现象。四是内部控制执行不严。有些高校虽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执行力度却不严格,部门形同虚设,形成领导“一人堂”的局面。
 
    二、防范高校财务管理风险的措施
 
    (一)建立预防财务风险的审计机制
 
    高校审计正逐步由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向管理效益审计转变,积极防范高校财务风险,必须改变原有的审计工作重点,建立预防财务风险的审计新机制。
 
    第一,审计层次。加强事前控制,由事后的财务收支审计为主转变为以事中、事前的管理审计为主。
 
    第二,审计内容。从财务收支审计向以内部控制、效益审计发展,从过去的财务管理合规性审计延伸至内部控制制度审计,通过评估测试内部控制制度,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并将及时反馈评价结果。
 
    第三,审计时间。要改变过去高校内部审计侧重于决算审计,很少对预算执行过程进行审计的状态。点对预算支出审计,从预算执行结果出发,对预算执行全过程审计。
 
    第四,加强对重大经济活动全程跟踪审计监督。高校应对基本建设工程、大宗仪器设备的购置、对外投资、合作办学、职工住房建设等一些重大经济活动的决策、计划、执行等环节进行跟踪审计。通过审计,健全和完善预算管理体制,促进预算管理规范化,促进建立预算管理机构,推进高校内审工作创新。
 
    (二)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降低财务风险
 
    第一,制定科学的贷款资金使用方案。建立贷款资金项目管理责任制,加强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高校必须加强贷款资金管理,形成一套“严格审批、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跟踪监督、考核效益”的贷款适用机制,通过对贷款项目实行“目标分解、公开招标、责任落实、日常检查、验收考核”的办法,形成对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机制。
 
    第二,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高校应根据融资的数额、期限来选择不同的方式,研究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并要综合分析各种融资渠道的资金成本,同时,对该方式的时机和资金需求量进行分析,正确分析融资资金的期限结构、财务状况和偿还能力,将长期、中期、短期融资方式相结合,以求取得融资方式的最优组合。高校要倡导创新资金投入方式,打破传统的筹资观念。
 
    (三)建立偿债基金,纳入专项管理
 
    高校在负债办学带来一定效益的同时,也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偿债压力,为了确保高校债券、贷款或长期应付款到期时有足够的偿还能力,高校应在债务存续期间,对中长期债务,建立高校偿债基金制度。高校应建立偿债基金账户体系,将偿债基金的形成与使用纳入会计专项反映与控制中,并按期提取偿债基金。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一是平均期限法,将中长期负债总额按借款期平均分摊,每期提取等额基金,款项到期即可偿还本金。二是学费收入比例法,根据高校收取的学费多少按一定比例,提取偿债基金。三是预算计提法,高校在编制年度预算时,根据债务规模和贷款期限,按2%-3%的比例提取偿债准备金,在事业基金中留足这一数额。将这部分偿债基金作为信贷专项基金,纳入专项管理,对其收支编入财务预算,形成一种新的财务平衡关系。
 
    (四)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与评价机制
 
    高校需要对财务数据及报表相关资料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改进财务分析方法,结合自身情况,将客观的会计数据转化为决策支持信息,提高会计数据的使用价值,对高校经营各环节发生或将可能发生的风险,设置相关量化指标。结合高校的长期、中期、短期规划,尽可能选择能全面反映高校财务状况的较敏感的指标作为考评标准。一是反映财务状况总体失衡风险评价指标,包括货币资金支付率、银行存款保障率、暂付款占流动资金率、专项资金占用程度和事业基金可用率。二是反映资本运作风险评价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累计借款占总经费率、累计借款占总资产率、借款占货币资金比率和投资占事业基金比率。三是反映校办企业投资风险指标,包括校办企业资产负债率和校办企业速动比率。在选定上述指标后,可以考虑运用综合指数法、指标分析法或者运用模糊数学方法来构建高校财务风险预警评价系统。通过分析这些指标的变化,来确定财务风险警度,从而揭示隐性问题,为高校风险防范管理提供依据,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
 
    (五)加强预算管理,增强高校财务透明度
 
    高校预算管理应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的全过程。财务部门、审计部门和各分级管理单位对各部门实现统一领导并强化预算全过程管理,将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的职能分别赋予不同管理部门,实现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预算管理体系。从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个方面入手,采取“宽收入,紧支出”的政策,编制正确的收支预算,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对于各项重大建设项目,要科学立项论证,组织专家评审,并实施跟踪监督。在项目资金的使用上建立透明的分析和评价制度,规范预算基础工作,坚持责、权、利一致的原则,保证财务预算管理的顺利实施,使预算工作处于高校管理的核心地位。
 
    三、结束语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高校已成为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并能独立进行经济活动,完全承担经济责任的法人主体。高等教育改革在带给高校一定程度自主权的同时,也相应地增加了高校的财务风险。高校进入了一个超常规发展、大规模举债办学的阶段,其扩张速度之快与竞争之激烈空前未有,其财务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合理分析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可为高校财务管理风险提供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付耀珍.高校财务风险及对策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3).
    2、程华安,李军.高校财务风险成因分析与防范措施研究[J].会计师,2009(4).
    3、帅毅.普通高校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08(20).
    4、王笑薇,张一弓.高校财务风险的防范策略[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蔡映红.高校财务风险与控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2).
    6、孙元利.高校财务风险的形成及其控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1532159)。
    (作者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规避 防范 策略 风险 财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