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国家风险及控制

时间:2022-04-06 15:08:30 浏览量: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活动的增加并覆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我国商业银行在追随客户的要求下,其经营管理将会面临更多的国家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国家风险管理中存在国家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国家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匮乏及商业银行缺乏完善国家评级体系等不足,为得到完善,应设定我国商业银行国家信贷风险限额、采用灵活有效的国家风险规避方法、提高跨国经营管理水平。
 
    关键词:商业银行;国家风险;控制
 
    国家风险是指跨国银行从事跨国界信贷、投资及金融交易时,因借款人(政府或企业)所处的国家环境因素发生意料之外的变化所可能蒙受的损失及收益的不确定性。随着我国对外贸易与投资活动的增加并覆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我国商业银行在追随客户的要求下,其经营管理将会面临更多的国家风险,因此,应提高这一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能力,本文拟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国家风险的发展趋势,并针对国家风险控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一、我国商业银行国家风险趋势分析
 
    (一)国际贸易发展下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国家风险趋势
 
    目前,在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中,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占比达到50%,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占比达到30%;其他国家占比为20%。国家风险尚未突出。但从长期的发展趋势来分析的话,就总量而言,我国的对外贸易与对外经济合作均有了长期的发展。这一发展速度将随着加入WTO后过渡期的结束而得以进一步加快,根据追随客户理论,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也将获得相应发展。跨国经营的资产增加,覆盖的国家范围也将随之宽泛,所承受的国家风险也势必会加大。就我国对外经贸关系反战的国别结构而言,随着我国产业的转型,对资源性进口的依赖性将会进一步加强。根据追随客户动因理论,我国与这些国家经贸往来的增强将导致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国家风险加大。总体上随着我国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所承受的国家风险将会增大。
 
    (二)国际投资发展下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的国家风险趋势
 
    就目前我国对外投资的国别和地区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美国、俄罗斯、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这些东道国大多政局稳定、经济发达、自然灾较少,国家风险较小,属于国家信用评级较高的国家。从这一点来看,我国商业银行追随客户进行跨国经营,所承受的国家风险较小。
 
    但是,我国对外投资在全球分布地区很广,占到全球国家的71.2%,同时,2006年对外投资流量中,我国对拉丁美洲及非洲地区的投资有所增加,其中拉丁美洲增长速度较快,占2006年投资流量的53%。而在对外投资国家风险分析中,主要考虑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的风险分析,因为发展中国家具有政治社会、法律法规、经济结构和金融体制、劳资关系等方面更多的不确定性。因而商业银行在跨国经营当中将面临更多的国家风险。
 
    拉美洲是我国目前投资流量最多的地区,占我国总投资流量的一半以上。拉丁美洲的国家风险主要体现在:首先,社会治安状况不佳,虽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犯罪率都在增加,但拉美和非洲是世界上犯罪率上升最快的两个地区。其次,腐败现象无处不在,在许多拉美国家,外国投资者和商人不得不利用行贿的方式来达到各种各样的目的。再次,工会组织的战斗性很强。最后,拉美洲一些国家的政局稳定得不到保障。
 
    亚洲国家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一是政局动荡,投资政策延续性差。一些国家的投资政策常常随着某个领导人的变动或政权的更迭而发生较大改动,政策缺乏必要的延续性,直接导致投资者长期经营预期降低,风险加大。二是一些国家政府管理体制不顺,致使官僚主义盛行、办事效率低下、行业贪污腐败和索贿受贿大行其道,加大了外国投资者的运营成本,破坏了公平的市场环境,降低了外国投资者的积极性。三是恐怖活动依然存在。虽然多数亚洲国家比较安定,但在极少数国家恐怖主义行动还时有发生,给外国投资者带来了无法预期的经营风险,从而导致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非洲地区国家风险主要体现在非洲的部族、种族、宗教及地区矛盾依然存在。特别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势力,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北非和西非异常活跃,常导致社会动荡。另外军队干预政治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也是造成非洲经济困难的因素,除政治体制上的缺陷和经济政策失误等原因外,殖民主义时期遗留下来的极其落后的遗产和旧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二、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风险控制中存在的不足
 
    (一)国家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商业银行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国家风险管理就是银行稽核、监察等部门的监督、检查、查处工作。目前,几乎没有一家中资商业银行已经形成一个从上而下的有严格内容的内控体系。首先,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充分,风险意识和风险观念普遍缺乏。其次,风险管理意识淡薄,存在管理不作为的现象,制度形式多于内容,更缺乏详尽列示潜在风险点的各种业务操作手册;同时由于责任追究不力造成违规成本低廉,从而使得操作者、管理者和决策者的风险意识较为淡薄。一旦遇到国家风险,措手不及。
 
    (二)国家风险管理工具及技术匮乏
 
    在风险评估中,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着较大差距。一是风险评估手段落后。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的评估方法还停留在资产负债指标管理和头寸匹配管理水平上。而发达国家大都结合数学模型对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针对国家风险开发了主成因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判别分析法、probit模型、VaR分析法、I-CAPM模型、MacDougall政治风险模型等数十种国家风险模型。二是风险评估主要局限于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风险评估几乎都是针对信贷业务设计的,而对于是国家风险的评估还处于空白状态,对市场风险、流动风险的评估也非常少。而国家风险也往往与这些风险交叉发生。
 
    (三)商业银行缺乏完善国家评级体系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建立起完善国家风险评级体系。贷款审批的依据主要还是国外企业提供的财务资料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贷款企业和担保人的具体信用情况缺乏真正全面的了解,对客户的评价多偏重历史数据,忽视发展能力;偏重盈利能力,忽视偿债能力;偏重债权债务关系,忽视客户对银行的综合贡献力。这容易导致一些贷到款的国外企业虽然签订了抵押合同或担保合同,但在履行还本付息义务或担保义务时,形式上完美无缺的贷款合同和担保合同却形同虚设,难以保证贷款本息的安全回收,给商业银行造成很大损失。
 
    三、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中国家风险控制的完善
 
    (一)设定我国商业银行国家信贷风险限额
 
    根据国际经验,在国家风险的管理中,是在国家风险评估与国家风险等级划分之后,应将评估分析的结果应用于对每一贷款国家制定不同的信贷限额,以此作为信贷警戒线,分散信用风险。具体方法可以分为:按资本额设定放款百分比、依据一国的偿债能力订定最高信用限额。因此,在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过程中,应对此进行借鉴,银行对外资产的构成应反映分散风险的要求,避免对某个国家集中投入大量资产。贷款银行应经常监视国家贷款限额的执行情况,从而使风险资产保持在一定限度内。一般,对某一国家或借款者的贷款一般限制在银行股本的10%-20%之间。
 
    (二)采用灵活有效的国家风险规避方法
 
    1、寻求第三者保证。在实务中,担任此种贷款的保证者通常为借款国的政府或中央银行,以及第三国银行或金融机构。在由借款国政府保证的情况下,债权银行所面对的国家风险便转为主权风险,风险程度相对减轻。如果债权银行对主权风险仍有疑虑时,则往往要求借款人寻求第三国银行保证,而使国家风险转移至信誉较佳的第三国。
 
    2、采用银团贷款方式进行。当国际贷款金额庞大且不易取得第三者保证时,通常是以银团贷款方式实行,由参加银团贷款的银行共同承担风险,而减少个别银行单独放款的可能风险。商业银行亦可通过与世界银行或其他国际金融机构合作融资的方式,达到化解风险的目的。
 
    3、贷款力求多元化。多元化是指投资国别分散化和贷款对象多样化。银行一般不是从单个国家的角度来管理国家风险,而是从银行资产组合的总体安全性来把握国家风险。在分散化基础上,对于特定国家贷款项目的国家风险问题,应当做到数量化分析。从理论上讲,就是把对债务国的风险估计结果变成银行资产组合的种种约束,加入银行管理的决策函数之中。运用数学模型,对目标国家的风险作出合理评估,并采取应对措施。
 
    4、转贷和债转股方式。当债务国发生债务危机,不再有能力偿还到期的公共及私人的国外债务时,银行的直接损失就已经发生了,但为控制损失的程度,借贷双方往往共同协商,就债务的支付安排作出变动。目前,债转股方法比较受债务国欢迎。虽然银行要接受比原有账面价值低得多的债权市场价值,但至少为债权银行和债务国解决债务问题提供了一个途径。
 
    5、利用金融衍生工具缓解国家风险。传统贷款的可转让性极低,交易费用高,加上许多银行贷款组合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因此贷款交易市场难以深入发展。同时,传统的利率浮动实质上不过是把利率风险由银行转移给债务国,一旦债务危机发生,对银行来说,结果是利率风险转化成为信贷风险。为提高债务的市场可转让性以及便于控制债务国利率风险,随着金融市场不断发展,西方银行趋于选择具有较高流动性的债务工具代替传统风险缓解手段。
 
    (三)提高跨国经营管理水平
 
    在海外投资完成后,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加快跨国经营人才的培养,健全经营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商业银行海外投资不仅需要水平过硬的技术人才,更要有复合型的具备国际经营资质的管理人员。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地区较广,这些地区文化组成纷呈,民族、种族矛盾复杂,历史风俗差别显著,政治环境多变,这就对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形成了挑战。由于这些年对人文社会科学的轻视,我国对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与历史的研究又是恰恰目前极为不利的。所以从事跨国经营的商业银行必须得重视人才,吸纳人才。而另一方面,企业还需要建立高效、灵敏的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过去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国家风险,尤其是政治风险往往无措,主要是由于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无法有效收集处理蕴含着政治风险的信息。我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要充分借鉴国际知名银行合作和沟通的成熟经验,特别是它们与东道国关系的处理、政治风险的规避方式等。当国家风险增大时,要及时与东道国沟通,阐明风险发生将对东道国产生的弊害,以获得谅解和支持,同时将信息反馈给中国政府,以利于我国政府通过外交途径保护商业银行的海外资产。
 
    参考文献:
 
    1、刘劲松.国际金融评级机构对金融危机和我国金融安全的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1998(12).
    2、王立军.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及风险控制[M].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6.
    3、章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
   

推荐访问:商业银行 风险 跨国经营 我国 控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