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正文

济北开发区15年发展工作总结黄河北崛起工业新城

时间:2022-03-25 15:08:06 浏览量:

                   黄河北崛起工业新城

        ——— 济北经济开发区15年书写发展奇迹

 

   

   设在济北经济开发区的台湾工业园。

      用4%的土地,创造全县60%的工业总产值,济北经济开发区用15年的时间书写出令人震撼的发展奇迹。

    15年前谁也不曾想到,天堑黄河的北岸会成为今天全省台资企业聚集发展中心;

    15年前谁也不曾想到,毫无工业基础的济阳今天会有380余家企业扎根落户;

    15年前谁也不曾想到,一个果断的决议铸就了今天县域经济发展的脊梁。

    正如市委书记焉荣竹来济北经济开发区调研时所说,济北经济开发区正成为济南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体制创新的试验基地,城市建设的崭新亮点。

                        毅力+实干

  贫瘠土地培育出发展希望

    1995年7月18日,济北工业区正式挂牌成立。

    然而,在当时很多人看来,这只是个“空衙门”:论基础,济阳本土企业几乎全部破产;论区位,一条黄河将济阳与济南生生分开;论配套,5.6平方公里起步区内的基础设施几乎为零。

    县里却不这么认为。在决策者的心里,“二亩地,一张笑脸”是开发区的最大优势;在建设者的眼中,济北片区是一片崭新的土地,是济阳摆脱贫穷的希望所在。“改革没有模式,发展没有公式,靠优惠的政策、优良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拓开济阳的发展之路。”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济阳毫不犹豫踏上了转型之路。

    时间忠实记录着这片土地上的沧桑巨变。

    1996年至1999年,国家重拳整顿开发区建设,在停批土地的“政策寒冬”中,济北工业区利用这段时间修路、通水、通气,举全县之力进行基础设施配套。

    1998年,济北工业区正式更名济北经济开发区。

    发展的框架拉起来,发展的步伐就更有力。

    1999年正月初八,县委常委会议提出,通过标准厂房等建设,使全县所有经济职能部门都能在开发区“筑巢引凤”。

    现任开发区规划局副局长魏其海,当时在开发区招商部任职,谈起那段岁月,至今仍是感慨万分:“开发区刚成立时办公没有桌、吃饭没有锅、睡觉没有窝,整个管委会就一部车,中午吃饭大家都要骑自行车到县城去买。”

    2001年,台湾旺旺集团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决定在济阳投资建厂。对济阳来说,旺旺的落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县委书记张新文的体会最深,旺旺落户,是济阳人“拼”出来的。“2001年我们去旺旺在上海的总部谈判,对方直接问,我们要去济阳建厂,多长时间能开工?一个月行吗?济阳没有大项目,我们去了你‘关门打狗’怎么办?我们拍着胸脯向对方承诺,你们出图纸我们来建厂,如果不合适你们马上带机器走。如果签约,三天内就能施工放线!”

    三天时间,被旺旺视作了“戏言”。然而,让旺旺落户让济阳早日发展,却是全县人民的期盼。征地、评估、补偿、兑现、拆迁、清障、整地,繁杂的工作竟然三天内全部完成,旺旺直接决定:建厂!建设阶段,济阳人6个月建成两万多平方米的标准厂房,让对方直呼“想不到”。

    正是一个又一个“想不到”,促成了旺旺对济阳的信任。2002年落户至今,旺旺已经在济北经济开发区连续11次增资扩产,生产线由两条发展到54条,年销售收入超过20亿元,成为旺旺集团在大陆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厂区。

    旺旺的落户也引来了台资企业在济阳的扎堆落户。2003年大鲁阁织染,2004年同镒节能材料,2005年界龙电子、易得电子等相继而来,如今台资企业已达45家,投资总额达3亿美元。2005年,济北台湾工业园经省台办批准正式成立,成为山东省第一家台湾工业园。

    随着招商引资的推进,济北经济开发区已经形成了“台湾工业园”、“韩国工业园”、“华侨工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的“一区四园”发展格局,在2009年全省145家省级综合开发区的综合发展排名中,提升至第18位。

                      服务+配套

  软硬环境营造宜商新境界

    抓环境建设,是济北经济开发区坚持走了15年的路。

    15年来,济北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8.5亿元,七纵七横的道路框架已经形成,起步区实现了“九通一平”。在开发区内,建有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热电厂、变电站、燃气供应站、中小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等配套设施和行政办公设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都达到了较高水平,区内的澄波湖水利工程,被列为省级湿地公园。

    与硬环境相得益彰的,是开发区持续营造的软环境。

    2002年10月,旺旺集团投资的第一家工厂建成。但当时自来水供水管道不完善,无法开工。见此情形,县里立即从济南市区租来两辆专用送水车,从20公里外的一处优质水源地无偿向厂区送水,每天100吨,整整跑了一个月,直至企业的净水设备投入使用。

    “在开发区我们实行扎口管理,任何单位或部门都不能到企业检查,必须到企业的要通过开发区管委会批准。我们还实行税外无费,企业在办理规划建设手续时零费用。”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军告诉记者。

    正是在亲商、安商的良好氛围下,落户济阳的企业数量飞速增长。

    台湾三功集团投资2800万美元,在这里兴办大鲁阁印染项目,原本计划3至5年内分两期完成投资。济阳10个月建起56000平方米高标准厂房的效率,令大鲁阁投资者惊叹不已。目前,大鲁阁已在济阳建有6条生产线,年织长纤布及染整加工布达6000万米,销售额达8亿元。去年旺旺集团上缴税金超过1.1亿元,是济阳台资企业出现的首家“税收超亿元企业”,标志着济阳对台招商已步入一个崭新阶段。

                      规模+区位

  二次创业促经济再跨越

    没有条件,济阳人凭借艰苦奋斗创造条件建立了济北开发区;而当机遇来临,济阳更是毫不客气,抢抓机遇再次实现跨越发展。

    2008年11月,济阳黄河大桥正式开通,将济北开发区与济南机场的距离缩短为10分钟车程。以往地处黄河北的劣势,一下子转变为发展的优势。

    山东金麒麟集团是刹车片行业世界第四强企业,为扩建选址,金麒麟在全国考察了十几个地方,而到济阳后,仅仅一周时间就决定在这里落户。在各地投资环境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区位优势让济阳成为最大的赢家。金麒麟投资的济南安达刹车片有限公司,生产投资高达5亿元,国家研发中心投资两亿元,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

    不仅是机场让济北开发区具备了起飞的能力,通过济阳的铁路也在规划筹备中。随着济滨铁路即将开建,济北开发区已开始着手分析需要铁路运输的潜在企业客户,铁路开建后各种有针对性的招商活动也将随即展开。此外,4座已建成的跨黄河大桥以及在建的建邦大桥、规划中的黄河隧道等,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看到了济阳发展的潜力。济北开发区历史上最大的项目——— 投资100亿元的帝华房地产项目和投资22亿元的电梯项目落户。房地产项目开发面积300万平方米,将形成10万人的居住小区,而电梯项目可使济北开发区在三年内出现销售收入过百亿的大型企业。

    经过15年的发展,济北开发区已经步入转型升级、二次创业的新阶段,大项目成为工业经济重要“增长极”。济北石化、旺旺集团、达利公司三家企业年创税收过亿元,新阳煤矿、安达刹车片等一批成长型企业发展势头迅猛,支柱作用日趋显现。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四大主导产业增势良好。特别是食品加工和机械电子业快速膨胀,正逐步发展成为济南市食品工业的集聚区和济南市制造业的增长极。

    15年来,济北开发区生产总值和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到25%和30%,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06亿元,提前一年实现了财政收入翻三番的目标。截至2009年,开发区内企业已达38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5家,外商投资企业63家,高新技术企业41家。济北开发区仅占全县4%的土地,却创造出了全县60%的工业总产值。而且,济北开发区已经储备了一大批项目,每三年主要经济指标都能翻番的趋势还会持续很长时间。

    今天,已经具备了区位优势、设施优势、环境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济北经济开发区,跨越发展的条件日臻成熟。在“转方式、调结构、促增长”的大潮中,开始向着城市功能完备、产业高端环保、园区布局合理、人民安居乐业的城市新区和工业强区新目标迈进。

推荐访问:河北 工作总结 新城 崛起 工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