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规章制度 > 正文

网络发言人制度探析

时间:2022-04-05 15:22:58 浏览量:

    摘要:在民主化逐渐推进的今天,社会已形成了政府与公民共同管理国家的新局面。如何有效的引导公民参与政府管理,实现政府公共决策的合理化、科学化,是政府体制改革题中的应有之义。其中寻找公民参与管理的良性互动的途径是其中的难点,而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出现正好符合了这一需求。文章通过综合国内关于网络发言人的各家观点评论,分析了我国网络发言人制度的现状和趋势,探讨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网络发言人制度;现状趋势;完善对策
 
    自2009年10月中旬,广东首批15个厅局设立“网络发言人”,开启国内网络发言人制度化的先河,这被视为“网络问政”的新举措而备受瞩目。最近,南京、贵阳、安徽等地有关设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新闻接踵而至,掀起了一股对该制度优劣讨论的热潮。
 
    当今网络飞速发展,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近日在《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披露,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3.8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达到28.9%。我国俨然已是网络大国,网络成为一种公民参与的新尝试,使民众绕开传统的表达信息渠道存在的传递壁垒,在网上直接表达自己对公共事务的态度,而政府推出“网络发言人”的做法能够把握网络舆情,对网民进行正确引导,及时化解矛盾,避免发生突发的公共事件。目前,尚未有专门的论文就网络发言人制度进行详细探析。普遍上,现在大部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都是一些专家学者个人某个观点或网络上形成的一些评论,不能形成系统性的理论。为此,笔者通过对国内网络发言人制度比较分析,旨在为促进我国网络发言人制度的良性发展提供借鉴,进一步促进“网络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
 
    一、网络发言人制度发展现状及趋势
 
    随着网络与政府结合的逐渐深入,一方面,由于网络是比信函、电话更便捷、更廉价、更开放的技术平台,所以日渐成为公众表达意愿和对公共决策提出意见的重要渠道,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通过网络,也较之以往通过传统媒体有更高程度地得以实现;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快速性、匿名性、无地域性等特点,政府想要像对待传统媒体那样管制网络变得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舆论能够极大地影响政府的公共决策,对政府决策构成巨大压力。因此,政府要想有效地化解此种压力,就必须创造一种能够与民众进行良性沟通的方式,及时回应来自网络的各类质疑和诉求。当下,党政官员走向网络前台,倾听网络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已成为各地政府的共同行动。政府通过网络体察民意,比“参观”、“视察”、“调研”等方式得来的信息更准确,也更节省政府支出。
 
    网络发言人是公民参与的一种创新形式,我国对于该项制度的运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发言人与目前已普遍建立的新闻发言人机制所发挥的媒体传播作用,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只不过其发言频率更高,发布空间选择更广,发言内容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更强,发言渠道和方式更为多样,我们可把它看作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延伸和扩展,在新时期下,官民良性互动的有效尝试。鉴于过去政府对网络上的质疑进行回避,政府急需扭转形象,建立一套“网络发言人”制度,倾听网民意见,处理网民投诉,这是政府电子政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是现代政府的行政效率与信息公开的要求。
 
    统计目前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地区,从横向上比较,网络发言人制度普及范围有限,大部分城市都处观望态度。从纵向上看,网络发言人正在处于由地方政府向中央机构发展。从职能部门上看,网络发言人正由一般部门向司法监察等部门进发。同时,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发展备受公民关注,大家都希望通过利用网络来改进政府的服务。某网站近日发起的“网络问政”大型调查,近七成网友认可网络对领导的监督作用,对“网络问政”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作用充满期待。可见,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公民参与的需求。
 
    二、网络发言人制度的意义
 
    (一)实现政府与公民间的良性互动,利于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
 
    现代社会新问题新情况层出不穷,政府面对的事务将日益复杂化。如何提高政府的有效管理和尊重公民选择将是政府必须面对的问题,合理的处理二者关系是政府改革题中应有之义。网络发言人的建立,是政府主动与社会公众接触,积极回应社会舆论问题,以一种平等的态度去搭建与公众交流的平台,它必将拉近政府与公民间的距离。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使网民们的声音得到尊重和理解,从而获得了公民的信任。网络发言成为权威沟通通道,为官民沟通引导提供了更直接的接触保障,如此,它也实现了政府对社会舆论的有效引导。
 
    (二)实现公民对政府权力的有效监督,利于政府形象的有效塑造
 
    网络发言人制度打破了政府对新闻媒体原有的属地管理的格局,使政府随时处在各种社会力量的监督之下,政府无法绝对地控制和主宰舆论,相反,受到的牵制和约束越来越多。随着民主进程的不断加深,公民参与范围不断扩大,网络发言人的建立,符合了时代的要求,为公民的监督政府权力使用,提供了有效的办法。毋庸置疑,当今社会网民的威力是巨大的,他们可以在瞬间形成一个意见场域,借助于网络无边界的传播,使官员权力使用更透明化。
 
    三、网络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相对滞后,官员不重视
 
    网络发言人制度应时势而诞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相关的新问题,但该制度还远未成熟完善。在不少地方,虽然网络发言人早出现,但却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的规范,或是造成民众的不信任,或是政府官员本身的角色定位不明确,甚至是“名存实亡”。另一方面,受传统各式发言人模式的影响,网络发言人会将现实中的“外交”辞令、行话套话和“打太极”搬到网络上。要么回帖针对性不强,含糊笼统,应付的多,质量高的少;要么回复迟缓,反应愚钝;要么高高在上,亲和力不够。网络发言人本身的规范及其配套制度的严重滞后性和官员的不重视,反映了当前网络发言人的一个普遍存在问题。
 
    (二)发帖质量不高,回应被动
 
    从已公开的政府网络发言人的网页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缺点:第一是发帖数量少;第二是政府回复的速度慢;第三是高质量的发帖较少。一方面网络发言使用匿名制度,保护了发帖的自由,但也带来了相关责任的缺失。而真正了解真相,更有学识修养,更具发言权的人,却在这样的环境中“潜水”了,成为“沉默的多数”。网络发言人对网民帖子急性筛选,找出其中认为需要回复的帖子,而不是主动与网民进行对话,主动进行信息公开。如此,导致了部分民众不信任政府或不敢发言,大家都会静观其变,而且个人思想容易受网络出现的民意倾向影响。在部分发帖踊跃的地区,主要是就平时的一些疑问进行咨询性的发问,内容参差不齐甚至部分是多年积压下来的问题,而网络发言人回应只是说会进一步跟进,没有能做出更具体的回应。
 
    (三)发言人专业水平缺乏 
 
    网络发言人制度是当代新兴产物,还没有形成相关的系统培训机制,网络发言人在新情况下缺乏专业的应对能力。很多情况下,都是问题出现了,单位临时派遣相关人员出面发言。同时,网络出现的问题是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处理问题的网络发言人能否代表单位及其发言的有效性都是事关重要的。网络民意是一股巨大的舆论力,假如政府网络发言人驾驭不好网络舆情,势必导致事态的恶化。另一方面,没有经过相关培训的网络发言人很可能会把现实中的“外交”辞令、行话套话照搬上网,从而导致发言人与网民间的关系严峻。
 
    (四)政府隐蔽管制舆论
 
    在网络发言参与的过程中,引导其发展的依然是政府。部分政府却借助网络之名,屏蔽一些对其不利、不愿意回答、不乐意看见的信息与问题,将其沦为一种事实上的预先审查制。由于政府对信息的垄断性和选择性,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对舆论的隐蔽管制,达到政府的管理目的。时下,网络传统信息非常快捷,信息的共享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政府通过对舆论的高度控制治理模式,一旦东窗事发,必然会导致网民大规模的情绪波动,进而让政府的公信力丧失殆尽。
 
    四、网络发言人制度的完善对策
 
    (一)健全网络发言人相关制度
 
    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利用“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动乱”这个公式来说明,当政治制度化不成熟时,失去控制的政治参与必然导致政治动乱的来临。网络发言人制度在各地试点都取得了或多或少的成效,同时,随着措施的进一步铺开,网络发言人制度不成熟无疑成为其中最大的阻碍,政府部门应该加大步伐完善网络发言人的相关制度。网络发言人进一步制度化,主要就其本身规范化、专业化、有效化而言。政府与民间网络上的信息和观点的交流,指向的依然是某个特定问题的解决,政府相关部门不仅要赋予发言人相当的自主权力,更需要构建一套联动的制度体系作为支撑,能够将文字的表述转化为解决的切实手段,而不要让网络发言人成为形同虚设的招牌,或者作为应付新兴网络舆情工具。
 
    (二)公众有责任地参与,政府主动地说
 
    由于网民本身存在着无序性和复杂性,要想让网络发言人制度健康发展,就必须提高公众的责任心,构建规范的网络伦理体系。网民责任的分摊,导致部分网民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网民对政府的不信任,导致了网民参与度的下降;政府官员也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网络发言人不够重视。为此,政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必须进一步加大公民参与网络发言的宣传力度,大力普及互联网知识,加强网络的道德及法制建设,培养良好的参政文化,立法规范相关行为。第二,要逐渐实现信息的公开化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从而提高公民参与的热情,也保证参与的质量。第三,政府要主动收集信息,关注社会舆论;主动出击,敢于承担责任,服务公众。
 
    (三)加强网络发言人的培训
 
    科学管理理论强调,要提高工作的效率必须实行有效的社会分工,并对员工加以培训。网络发言人是新推出的举措,发言人本身大多数没有经过相关的培训,其对政策的解释语言的表达有很大的随意性,即不同的人担当网络发言人职位时,可能会出现不同的一套回答模式。如此,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没有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发言人就容易陷入个人治理的僵局,进而网络发言人制度就会失去了公民参与的本质意义,而成为政府控制舆论,躲避公民监督的机制。专业知识的培养一方面强调对发言人本身的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更是要求发言人能否真正做到不护短。 
 
    (四)建立相应的考核问责机制
 
    虚拟性是网络发言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另外目前大部分发言都采取匿名制,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一个责任追究的问题。没有相关的考核问责机制,网络发言人的权力就得不到有效的限制和引导,同时这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参与。因此,建立网络问政考核及奖惩制度,让网络发言人不能仅仅是口号,更要防止一些官员做秀。要加快建设可量化的指标体系,并根据量化的考核标准进行赏罚,健全网络问政的考核及奖惩制度。
 
    参考文献:
 
    1、卢云东.“网络发言人”要名副其实[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30178/9810495.html,2009-07-08.
    2、翟慎良.网络发言人:回应比倾听更重要[EB/OL].http://www.gxnews.com.cn,2009-07-13.
    3、罗园.“网络发言人”为疏通民意提供了平台[EB/OL].http://it.sohu.com/20090806/n265752032.shtml,2009-08-06.
    4、洪庆明.网络系舆情 需要开放的网络发言人制度[EB/OL].http://leaders.people.com.cn/GB/9804453.html,2009-08-10.
    5、宋方灿.全国人大代表徐龙建议加快推进网络施政[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10/01-30/2100547.shtml,2010-01-30.
    (作者单位:广州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探析 发言人 制度 网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