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正文

集团公司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与体会

时间:2021-11-09 12:36:38 浏览量:

2006-10-01  
   ****钢铁(集团)公司是**主要的钢铁生产基地及最大的企业集团,在近年的改革发展中,一次次自我跨越,年综合产钢能力由2000年的*万吨水平迅速发展成为2005年的*万吨水平,实现了五年再造五个*钢的梦想。近年来,*钢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采取多种有力措施,切实加强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企业快速发展提供高素质人才保障,促进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在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5年全国500家大型企业集团中,名列**位。2002年至2005年,*钢先后荣获全国企业职工培训先进单位、**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2005年度学习型组织·中国优秀组织奖、2005年度全国钢铁行业职工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公司的主要做法是:
  一、从建立现代企业的战略高度,制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目标。
  为了适应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早在2000年初,*钢就制定了《*钢(集团)公司工人技术职务考评工作五年计划》和配套文件,提出到2005年底,获高级技师、技师和助理技师职务资格的人数要达到800人左右,使全公司50多个主要关键工种都有技师。为此,采取多种形式的技师考评,一方面,积极组织职工参加通用工种的技师社会化考评,利用社会考核机构优势,为企业进行技师职业资格鉴定。另一方面,充分利用企业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展专用工种(行业特有工种)的非社会化技师考评。每年还开展二十多个工种的职工技能大赛,对获得大赛第一名、第二名的优秀选手,直接晋升为技师、助理技师。经过五年的努力,公司高技能人才队伍人数已达到了既定的目标,到2005年底获工人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人员达到810人,其中高级技师54人,技师545人,助理技师211人。

  二、认识差距,建立激励机制,促使高技能人才迅速成长。

  1目前*钢高级技术工人队伍状况。

  目前,*钢有一支人数不少的工人技师队伍。不可否认,这支高级技术工人队伍是*钢一万多名技术工人当中的佼佼者,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生产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高级技术工人大部分文化水平偏低,技术创新能力欠佳,掌握新工艺、新技术迟缓。*钢高级技术工人在本岗位上是技术好手,但与本工种相关工序或岗位的专业技术理论和操作技能及所掌握高新技术却很贫乏,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难以真正担当起高技能人才的工作。

  2加大考核力度,促使高技能人才多出、快出成果。

  鉴于公司高级技术工人队伍整体技术素质不高的状况,集团公司出台了《公司工人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实施方案》、《*钢工人技术职务年度考核细则》,明确规定:在岗的工人技术职务人员,在考核期限(2年)内,每年至少完成(参与)一项小改革(技术创新)、QC成果或提一项合理化建议并被采纳或培养一名徒弟,并撰写一篇论文(或技术工作总结)。对年度考核期限内无任何业绩成果证明材料的人员,下年度不予聘任其工人技术职务。对每年新获工人技术职务资格人员的首次申请聘用,进行严格考核,要求出具相应的业绩成果证书,对符合聘用条件的,可聘为相应的工人技术职务,对无业绩成果证明材料的,不予聘用。

  为促使获助理技师职称的青工不断进取,向高一级技术职务“冲刺”,文件还规定:“助理技师受聘期原则上控制为六年。从获得资格开始,六年以后由于本人的原因仍未能获技师任职资格的,其助理技师职务随即解聘,并取消助理技师资格。”

  建立工人技术等级复审制度,以职业技能鉴定为动力,促进高技能人才培训。2003年下发了《关于建立工人技术等级复审制度的通知》,要求*钢所有的技术工种等级复审考核须在3年内完成。2004年首次开展了电、钳、天车、仪表、化验、管道、汽修7个工种的高级工复审考核,参考人数为1397人,合格人数为1347人,合格率为964%;不合格人数50人,均按文件有关规定,给予降低一个技术等级级别的岗薪待遇。

  3制定激励政策,关护、促进高技能人才成长。

  为营造高技能人才迅速成长的氛围,集团公司先后下发了《*钢高技能人才管理办法》、《关于在技术工人中建立“技师带头人”制度的通知》、《高级技师、技师津贴等级条件》等文件。通过开办各级职业资格培训班、与柳职院开展高等职业教育(脱产大专班)、利用新建或技术改造等项目开展技术工人专项培训、技术竞赛、高级工复审、区域性复合型技能培训(一专多能)、师带徒活动等管理、培训手段来加强*钢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并制定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考核待遇以及高技能人才的职责等方面的规定。如:高级技师、技师聘任实行等级津贴,高级技师津贴为:一等300元/月、二等260元/月、三等220元/月;技师津贴为:一等240元/月、二等180元/月、三等140元/月;助理技师每月津贴100元。重奖有突出贡献的高级技师、技师,对评选为厂级和公司级技师带头人每月分别给予500元、4000元技术津贴,对荣获“全国冶金行业技术能手”光荣称号的职工给予5000元—10000元的奖励;对2004年在昆钢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冶金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和2005年在沈阳举行的全国首届青工技能大赛获得名次的杜国利、曾明两位员工给予重奖,直接晋升为技师、高级技师,并推荐评为“**技术能手”;对每年公司技术大赛各工种的第一名选手授予“*钢技术状元”称号,并晋升为技师;第二至第五名的优秀选手授予“*钢技术能手”称号,给予物质奖励并组织到外地疗休。

  三、全方位实施“技能人才工程”,拓宽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

  1开展“全区技术能手”、“有突出贡献技师”和“技师带头人”评选活动。

  到目前为止,*钢有7名高级技术工人获得“全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2005年11月,公司推荐了6名高技能人才参加“全区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技师”评选活动,有3人荣获“全区有突出贡献高级技师、技师”称号。2004年建立了“技师带头人”制度,2004年、2005年共有9名高级技术工人评为公司级“技师带头人”、10名评为厂级“技师带头人”,并享受高额技术津贴。*钢“技师带头人”制度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技术工人刻苦钻研技术、创优争先的积极性。

  2开展“名师带徒”、“多师一徒”、“跨厂带徒”活动,充分挖掘高技能人才的潜能。制定《*钢“师带徒”活动实施办法》,明确规定:组织一批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高超职业技能和一流工作业绩的高级技师、技师,指定徒弟让他们“传、帮、带”。师徒关系通过签订有明确师徒责任、义务、学习目标和出徒时间的合同书的方式确定。同时,成立导师指导小组,由几个不同工种的师傅组成,以组织的形式全面指导徒弟学习综合技术,培养公司急需的技能复合型人才。“师带徒”活动可“一师一徒”,或“一师多徒”,亦可“多师一徒”、“多师多徒”,还可跨厂、跨单位带徒。由师傅、徒弟共同参与完成的技术成果,经鉴定审核通过后,由公司颁发《师带徒成果证书》及奖金;经师傅指导、培训,徒弟在国家级、区级、市级及公司技能大赛中夺得奖励名次的,给予师傅奖励;经带培徒弟掌握了师傅传授的“绝招绝活”“先进操作法”,由公司专家鉴定小组考核鉴定通过后,给予师徒二人奖励。

  2005年度公司“师带徒”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五项“绝招绝活”带徒学艺项目获奖,182对师徒获“师带徒成果奖”。同时对技能人才带徒的效果进行考核,文件规定:“凡在师带徒活动中徒弟考核不合格,其师傅为在聘的工人技术职务人员,可视为年度考核不合格,建议工考委对其技术职务在下一年度不予聘任;徒弟本人要待岗学习,考核合格后再重新上岗。”

  3培养团队精神,开展团队技能竞赛,提高技能人才综合素质。

  2003年开展了机修钳工、维修电工、天车工等五个工种的团队技能竞赛,参赛团队达76支。2004年为加快培养“精一业、会两手、学三招”的“一专多能”人才和一支技术全面、作风硬朗的技术复合型职工队伍,在2003年团队竞赛基础上首次开展“一专多能”团队、“一专多能”个人技术竞赛。团队竞赛工种为天车工兼维修电工和天车工兼机修钳工,个人竞赛工种为轧钢工兼机修钳工等10个项目。2005年开展以专用工种为主的季度技能竞赛。以班组(炉)为竞赛单位,相同工种的选手在不同工段、不同班组之间围绕每月的产量、质量等各项技术指标要求,开展创高产、创优质、节能降耗和技术攻关竞赛活动,参赛小组的生产技术指标即为该组成员的指标,占考核总分的40%,班组成员现场答辩成绩占总分的30%,技术理论占总分的30%,三项成绩总分就是团队的成绩,并以此排出团队竞赛名次。*钢连续三年开展团队技能竞赛,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了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

  四、企校联合办学,合力打造高技能人才。

  1以职高院校为依托,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

  充分利用**钢铁技师学院的师资(2005年经**劳动和社会保障厅评估审核,*钢高级技校已提升为**钢铁技师学院)、教学设施,开展“技师后”培训。首先,对在岗的工人技术职务人员(高级技师、技师、助理技师)分期分批到技师学院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后,结合本岗位强化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工人技师的综合素质,力争达到“文化高层、基础宽厚、技能复合、素质全面”的高技能人才要求。

  2面向未来,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培育技能人才苗子。

  为解决技能人才供需矛盾,公司与**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在柳职院机电类专业的在校大专三年级学生中招聘选出38名学生参加*钢的天车工培训班学习,培训结束后择优录用为*钢技能操作工人。2002年、2004年连续和柳职院联合开办两届在职职工脱产大专学习,开办了冶炼、轧钢、电气共5个大专班,选拔170名技术工人参加学习,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培育高技能人才打下了良好基础。

  五、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开发交流机制,组织开展技术交流论文评比活动。

  针对生产工艺难题、复杂操作技术关键问题,组织开展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技术攻关、提合理化建议等活动。每年安排进行“绝招绝活”成果评审、鉴定,表彰奖励有贡献的工人技师。对职工发明创造的先进操作法,以个人名字命名,并绘成挂图在各单位展出,组织具有代表性的先进操作法创造者,到各二级单位进行巡回演讲,有效地推动了生产工人学技术、练技能活动的开展。同时,围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应用,保护和改善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安全生产等主题,组织开展技术交流论文评比活动,评选推荐优秀论文等。目前,已编辑出版了《*钢工人技师论文集》第一集、第二集,发至在岗的高级技术工人,人手一册进行学习。今后还将陆续出版续集。

  六、结合生产技术改造项目,加强对技术工人的实践锻炼。

  *钢“十五”期间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引进大量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如:15000m3/h制氧机组、100吨大转炉的工艺流程、新上热轧宽带钢卷生产线等。这些技改工程的安装和调试就是一个重要的培养和锻炼技能人才的途径。抓住机会,安排技术工人骨干到同类企业进行进修、考察学习,如2004年公司出资200多万元送冷热轧厂人员142人到梅山钢厂学习半年。设备维护人员全程参与设备安装调试,一些设备让技术工人跟外籍专家一起安装、调试;在改造及试产期间请外籍专家给技术工人演练,请专家和设计人员到设备现场进行授课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锻炼队伍,提高生产工人技能操作水平。

  *钢现已拥有了一批能够适应建立现代化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及生产一线高技能人才队伍。目前公司在岗职工139万人,其中工程管理人员3092人,技术工人10832人。高级职称186人(工程类106人),中级职称1086人(工程类581人),初级职称1416人(工程类542人),占工程技术人员的457%。高级技师46人,技师486人,公司内聘助理技师137人,持证高级工4341人,占技术工人的31%。他们共同构成了*钢最宝贵、最有生命力的人力资源宝库,成为推动*钢发展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
 

推荐访问:人才培养 集团公司 技能 体会 实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