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讲话 > 正文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时间:2022-01-10 15:28:05 浏览量:

在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8年2月18日)
    这次农村工作会议,是在我市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取得良好开局,市县两级政府换届后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我市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动员大会。今天上午,荣竹书记从科学发展的高度,全面分析了我市“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提出了加快“三农”发展的思路措施,重点突出,要求明确,希望各级各部门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部署,就做好今年农业和农村工作问题,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准确把握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形势

2007年是我市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卓有成效的一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突破,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中心,全面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形成了种植业稳步发展,畜牧业势头良好,生态建设强势推进,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好局面。全市农业总产值达到265.5亿元,同比增长7.2%,比2002年增长58%。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六个明显变化。

一是农民收入明显增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行动”,农民收入结构日趋合理,增收指标超额完成。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00元,同比增长15%,比2002年增长87.7%,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幅度。增收基础稳固、政策支持到位、增收渠道多元的农民稳定增收机制初步形成。

二是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不断完善,基地建设步伐加快,实现了农产品总量、质量和效益的“三增”目标,粮食生产连续五年实现总产和单产双增。农业龙头企业、各类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较快,农业科技不断进步,主要农作物良种普及率达到98%以上。农业标准化有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全年水利投资近6亿元,完成各类工程3400多项,改善灌溉面积23.5万亩,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5.72平方公里,农村自来水入村率达到90.9%。腊山分洪工程开工建设,城乡防洪体系进一步完善。引黄蓄水力度加大,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综合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四是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按照南护水源、北治风沙和建设生态城市的总体要求,依据一区(南控区)、一带(沿黄防护林带)、一网(道路、水系绿化网)、一体(森林资源管护)的总体规划,全面实施造林绿化行动,森林覆盖率达到26.6%。按照“一建三改”的要求,加快农村新能源建设,新建沼气池5.29万个,沼气协会等服务组织100多处,被评为全省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建设先进市并获得一等奖。

五是农业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坚持稳定粮食生产,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积极引导农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以高效经济作物为重点,调整种植业结构;以食草畜禽为重点,调整养殖业结构;以优质、优势、名牌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以产业扶贫为重点,调整农业增收结构。畜牧业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34.6%,蔬菜、林果、水产生产稳定增长,农产品优质率、商品率、加工率和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六是农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支农惠农力度进一步加大,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比上年增长46%,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得到巩固完善;引导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土地依法流转。加大执法力度,深化“绿剑护农”行动,强化农业投入品市场监管,维护农资市场经营秩序。

总之,过去几年特别是2007年,是农业发展最好、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是多年期盼的统筹城乡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农村改革取得阶段性突破、农村各项事业实现历史性转变的时期。但从整体上看,我市农业农村发展仍然处于爬坡阶段,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矛盾不容忽视。一是现代农业特色不够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二是物质装备水平还不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抵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三是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偏低,监控覆盖面窄,突发性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压力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仍较薄弱。四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够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五是森林覆盖率偏低,生态环境脆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当前,全国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开始出现一些新的趋势,需要我们深刻把握。主要表现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型、效益型转变;由产品农业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综合产业转变;由主要依靠种养业增收向更多地依靠非农产业转变;由城乡分离向城乡联动、一体化转变。应当说,我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全国全省一样,不同程度地呈现出这一发展趋势,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透过发展历程看农业,我市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的过渡阶段,与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要求相比,差距还较大;比较分析看农村,城乡二元结构的特征还比较明显,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小康目标还有不小差距;综合分析看,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还亟待培养。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全面深刻把握认识好这些趋势,另一方面要因势利导推动我市“三农”工作更好更快地实现这些转变。

2008年是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落实中央1号文件,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保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势头,对于稳定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刻领会和把握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战略思想和总体要求,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强农惠农的政策措施,切实增强做好“三农”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紧紧围绕强基础、抓特色、保供给、促增收,全力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努力实现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不大涨不大落,积极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务必做到新农村建议不松懈不走样。今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持续大幅度增加“三农”投入,突出加强农业基础建设,继续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积极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在加快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进程中迈出新步伐。主要发展目标是:农业增加值达到273.5亿元,增长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800元以上,增长8%。粮食总产达到270万吨,蔬菜总产达到780万吨,力争全市肉蛋奶总产量达到122万吨,确保有效供给。抓好饮水安全、百库除险、灌区提升、生态水保、河道整治“五项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森林覆盖率达到27%以上。抓好抗旱防汛、森林防火和动植物防疫工作,确保农产品安全和社会稳定。

二、切实抓好农业基础建设

今年中央1号文件以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切中了农业农村发展要害,抓住了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问题。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市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关键,必须下大气力抓紧抓好。

1、切实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严格执行中央提出的“三个明显高于”、“三个调整”、“三个继续加大”、“三个提高”、“三个大幅度增加”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今年投入“三农”的资金将达到14.04亿元。各县(市)区要科学运用资金,确保配套到位,力争最大实效。要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按照中央1号文件要求,继续抓好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政策的落实,加大对农业保险、农民培训、生态农业的补贴力度。不断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形成多渠道增加“三农”投入的新局面。

2、切实抓好水利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加大“百库除险”实施力度,用三年时间完成大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邢家渡、胡家岸等灌区提升工程,发展和改善节水灌溉。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快推进玉符河、北大沙河等生态河道建设,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徒骇河、德惠新河、玉符河等重点河道综合治理。全力抓好腊山分洪工程建设,确保2009年全运会开幕前主体工程全面竣工。

3、切实强化耕地保护政策。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切实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和林地,确保基本农田和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确保实现粮食稳产高产,确保400万亩永久性基本农田、210万吨粮食总产、24.5万吨地方粮食储备三条底线不动摇。要加快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抗灾减灾能力。通过项目和资金的整合,继续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建设一批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4、切实加强城乡生态建设。按照建设生态市的要求,加快实施造林绿化行动,组织实施荒山绿化、退耕还林(果)、平原绿化、绿色通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实施工程造林、专业队造林和直播造林,林木覆盖率提高到27%以上。加快奥体中心周边山体高标准绿化二期工程建设,按照规划设计要求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要加强林木管理养护,确保安全生长。继续发展干鲜果品、花卉苗木、速生丰产林、森林旅游四大骨干林业产业,大力发展森林食品、森林药材、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和林下种养等新兴产业,实现城乡生态和农业效益双丰收。

5、切实提高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水平。要努力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加快先进实用、生产急需农业机械的引进和推广,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新型农机专业服务组织,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思路,以市农业信息中心为平台,加快推进“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加快信息网络向农村、基地、市场和龙头企业延伸。强化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提高气象对“三农”的服务水平。

三、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是对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根本道路、首要任务、发展格局和工作重点等作了全面阐述。我们要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按照全市新农村建设“十大行动”的部署要求,扎实有效地推动工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1、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继续大力实施“1164”农民增收计划,明确农民增收目标,落实农民增收措施,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要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加快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加强优势产业带建设,积极发展精致高效农业、休闲观光农业、设施农业,拓宽农业的多种功能,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素质和规模效益。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民营经济,不断完善有关扶持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增加非农就业增收渠道。要组织实施好各类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扩大培训规模,创新培训方式,以培训促就业,以培训促创业,提高农民致富增收的能力。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和管理服务,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好农民工权益,促进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有序转移,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努力让农民从政策和补贴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2、不断加强乡村基础建设。要以道路、自来水、沼气和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今年要继续实施道路畅通行动,建制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村内主干街道硬化率达到98.2%,农村干线公路养护综合好路率达到70%以上。打好农村饮水安全行动攻坚战,自来水入村率达到95%以上,加快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完善农村自来水运行管理机制。积极开展生态富民行动,以“一建三改”为重点,年内新建户用沼气4万户,打造典型村200个;新建沼气服务组织100处以上,不断完善沼气服务体系。大力推广农村能源利用新技术、新产品,着重抓好太阳能综合利用、“两沼”综合利用、秸秆沼气的试验示范推广,不断开创农村能源工作新局面。大力开展市场拓展行动,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扶持大中型商贸流通企业到农村开拓市场,建设配送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活跃繁荣农村市场,提高农村消费水平。

3、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服务事业。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将更多的公共资源用于农村,加快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的差距,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力组织实施教育振兴行动,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农村教育经费投入,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上不起学”的问题。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加快普及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深入实施医疗惠民行动,进一步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今年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0元,规范基金管理,扩大农民受益范围,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加强乡村卫生设施建设,从今年起三年内完成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功能。推进新农村新家庭计划,继续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及农村双女绝育户奖励扶助制度,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积极探索农民社区服务新模式,拓展农民社区服务功能,提高为民服务水平。进一步繁荣发展农村文化,逐步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大院或文化活动室,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4、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要继续实施好弱势保障行动,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两保”资金投入,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县区、乡镇的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农村“两保”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比重。进一步提高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今年农村低保标准将由过去的960元提高到1080元,并按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要把符合条件的农村困难群众全部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努力实现应保尽保,今年要确保全市五保集中供养率达到80%以上。要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建立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财政予以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5、切实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要深化城镇建设行动,用好调整城市维护建设税使用范围的政策,加大乡镇和新型农民社区的规划投入。今年要全面完成覆盖全市的镇村体系规划、乡镇和新型农民社区的规划修编工作,合理确定小城镇和新型农民社区空间布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服务功能,突出产业发展带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建设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小城镇和新型农民社区。要研究制定控制农村宅基地审批和鼓励农民进新型社区居住的政策规定,今年每个县(市)区都要选择基础条件比较好、领导班子比较强、群众要求迫切、带动效果比较明显的区域,结合村庄合并和整合,开展农民新型社区建设试点,集约利用各种资源,促进人口、产业、消费向小城镇和农民新型社区集中,尽快形成中心城市、卫星城、小城镇、新型农民社区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核心,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所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要在稳定发展粮食的基础上,按照做强畜牧业、做优蔬菜业、做大林果业、积极发展水产业和着力发展加工业的思路,积极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1、要在农业产业化上实现新突破。立足省会优势,加强肉、禽、蛋、奶、鱼、果等重要农产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规模种植,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和精细农业,加快转变畜禽养殖方式,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市场供应基地。年内要建设10处产业特色突出、质量效益高的示范基地,努力打造现代农业发展新亮点。要择优扶持30家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政策引导,不断完善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带动能力。择优扶持30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的扶持力度,鼓励优质农产品直接进入超市销售,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改善农产品物流环境,努力实现农产品产加销一体化新格局。

2、要在农业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突破。在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供求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蔬菜、林果、食用菌、花卉、药材、食草畜禽等高价值的种养业发展规模,提升农业发展水平。要适应消费结构升级对农产品提出的新要求,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发展有机农业、品牌农业,实现“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目标。要大力发展畜牧业。今年要进一步加大畜牧业扶持力度,把畜牧业特别是食草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建设现代农业的一个突出重点来抓,扩大养殖规模,保障市场供应,增加农民收入。

3、要在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实现新突破。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围绕产前、产中、产后重点领域,突出抓好源头治理、标准化生产、追溯跟踪、依法惩处、舆论宣传等关键环节,逐步建立健全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工作运行机制。以“打假、护农”为目标,深化“绿剑护农”行动,整合执法力量,加大执法力度,监管好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严把农业生产质量关,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广大消费者权益。以创建优质名牌产品为重点,大力实施标准化推进工程,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和畜产品的认证工作,努力打造我市农产品优势品牌。以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为目标,大力实施综合防控工程,全面落实防控责任制,突出加强动物防检疫基础设施建设和预防预报网络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动物防检疫备案制度,完善动物检疫标识制度,推行养殖档案制及入市登记备案制,实行生产、加工、经营全程质量监管,逐步实现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可追溯化,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

4、要在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把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和循环利用率,作为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种、节能等节约型农业技术,进一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覆盖范围,优化配置肥料资源,提高肥料利用率。要积极探索新型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统一防治、承包防治等管理措施,提高农药的利用率;继续抓好美国白蛾等有害生物的监测预报和防治工作,提升对重大有害生物疫情的监测预警能力和疫情防控能力;积极引进培育本地适生的优良林木品种。要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培训网络,创新培训方式,着力培养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增强发展现代农业、增收致富的本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发展后劲。

5、要在农产品市场流通上实现新突破。要保障副食品供应。全面落实仔猪生产、能繁母猪的补贴政策,扩大能繁母猪保险覆盖面,强化扶持政策、疫病防控、市场调节、储备调运工作,按照中央提出的“两防”要求,扩大生产,增加储备,保障供应,建立起肉蛋奶和生猪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要积极发展蔬菜、林果等园艺产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按照“优化提高第一产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的要求,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运销,提高农业附加值。今年力争培育4个年销售收入超亿元、10个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农产品加工运销龙头企业,输转劳务16万人(次),切实提高非农产业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不断深化农村改革

实践证明,深化农村改革,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活力,只有不断推进改革,才能使农村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相适应,优化完善体制和机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近年来,我市农村综合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改革不到位、涉及内容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还不能适应建设新农村和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因此,不断深化农村改革,仍是农业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1、要在放活上做文章。“多予、少取、放活”是新的“三农”政策的基本点,集中体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政策导向。具体看来,“多予”和“少取”是对农民经济方面的支持,而受市、县财力的约束,“多予”的力度只能逐步加大,“少取”的余地也已越来越小,解决我市的“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关键要在“放活”上做文章。各级各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的要求,依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深刻思考并切实研究解决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重点保证对农民生产、经营、学习、就业、医疗等方面的公平权利和待遇,逐步取消对农民不合理的种种限制,真正为农民生活、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2、要在城乡统筹上求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要求。为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三区九镇”进行城乡统筹发展综合改革试点,并开展城乡携手共建活动。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一换三增”的总体思路和目标,科学编制规划,研究配套政策,细化工作方案,扎实稳妥推进。尤其是关联度高的工作部门,要在领导精力、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真正把试验区建设成为城乡统筹的示范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区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先行区。

3、要在完善土地制度上见成效。我市人多地少,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的基础性约束,就是农业就业比重过高,农户土地经营规模缩小,大量人口沉积在农业领域。尽管土地生产率和主要农产品单产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劳动生产率明显偏低。在目前这种农村土地人均规模条件下,无论装备水平和科技水平多高,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的空间都是有限的。这种土地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反差,严重制约了农民增收致富。就我市而言,发展现代农业,最需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土地向农业大户流转,实行适度规模经营。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前提下的创新,也是对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推进的力度必须与农民转移的速度和农民承受的程度相协调,必须按照自愿、合理、有序和有偿的原则进行,丝毫不能动摇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相反,要更加注重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承包受益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和着眼发展的原则,引导土地流转多种模式和多样化发展,不断优化配置农业资源,努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引导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4、要在产业制度改革上求突破。随着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我市水利、林业、畜牧等产业发展较快,但产权不清晰、主体不明确和管理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开始凸现。管理成本过高,既限制了财政再投入的能力,也不利于完善管理运行机制和提高管理实效。因此,要扎实推进水利工程和林权制度改革。机井、灌区、小型河道和水库以及农村自来水工程,在通过多元化投入建成后,在保证社会安全和有效利用的前提下,可采取拍卖、转让、租赁等方式,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这样既可以增加投入能力,又可减少管理成本,还可以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对林场和林地,按照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和保护收益权的原则,要加大产权改革力度,对承包经营生态林的,按照规定标准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目前,全市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已基本完成,各地要巩固改革成果,完善运行机制,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体制和机制保障。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意义重大,任务繁重。各级各部门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坚定信心,鼓足干劲,扎实工作,努力开创全市“三农”工作新局面,为“发挥省城优势,发展省会经济,建设美丽泉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访问:工作会议上 讲话 农村 在全市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