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难点与对策分析

时间:2021-12-07 15:33:59 浏览量:

  [找文章到☆大☆秘☆书☆网(http://www.damishu.cn)一站在手,写作无忧!]解决“三农”问题,对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并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珍具有重要意义。能否提供优质充足的金融服务,则为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所在。据笔者对垣曲县农村金融服务状况的调查显示,存在着制约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金融服务难点和问题,并尝试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策与建议。
农村金融服务中出现的难点和
  垣曲县地理特点为“七山二川一分塬”,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总人口有25万人,近85%为农业人口。从最近5年农民收入情况看,增长缓慢:2000——2004年农民人均绩纯收入分别为892元、926元、958元、1061元、1216元,略有增长,但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
  (一)财政支农乏力,农业信贷投入偏低。
  垣曲县财政不能完全自给,且入不敷,每年都要靠国家和省财政转移支付来补助,对农业的投入更无法保障。农业很大程度上处在自我发展,原始积累阶段。据对2000——2004年统计,县财政对农业的支出总计年均点财政支出的4.6%左右,每年不足1500万元,财政支农作用平乏无力。农业信贷投入更远低于农业在对该县国民经济的贡献。据统计,2000——2004年农业增加值点GDP的比例在20——28%之间,而农业贷款点各项贷款的比例仅在3.2%至6%之间,投入与产出明显不匹配。据调查,农业信贷投入低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加工和生产形不成规模,市场竞争力很弱,难以获得农信社信贷支持。

  (二)“三农”融资难问题依然突出

  由于近年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出台,“三农”融资难始终没有得到有效改善。随着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三农”融资难的问题更加突出。主要表现在(1)“三农”贷款风险大。欠发达地区农业,愈发表现为弱势产业,易受自然和市场双重因素制约。大多数农户经济基础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低,稍受到自然灾害或市场行情变化影响,贷款就不能按期归还。据统计,2004年底垣曲县农村信用联社农业贷款的不良率为32.3%,比各项贷款不良率高出18个百分点。(2)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据对英言、蒲掌、同善三乡镇的农户调查。30%的农户除了房屋之外,没有其他较有价值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60%的农户仅拥有房屋和彩电为主要和固定资产。且所调查三乡镇中70%农户的房屋由土坯和木料等建造,市场价值较低,不具备市场交易的可行性,自然难以得到信用社的认可!因无足值合法的抵押品,农户很难得到创业致富资金支持。受经济收入有限的制约,通过联保方式,农户也仅能得到小额贷款的支持。(3)“三农”资金需求量增加,农村信用社往往按浮动利率上限执行,实际增大农业成本,加重农民负担。如垣曲县信用社自2004年10月29日存贷款利率调整后,对个体社员种养业贷款及支农再贷款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80%,个体社员及其他非种养业贷款利率上浮100%。据测算信用社执行上限利率比调整前所扩大的幅度而获得盈利80万元。

  (三)金融服务盲区再度产生,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持续存在。

  近年来,县域金融机构网点大幅怀缩,在农村乡镇尤为明显。目前,垣曲辖内13个乡镇,拥有农村信用社或邮政储蓄网点的约为8个,即形成金融服务盲区的乡镇有5个,占比为38.5%。工行、农行网点几乎全部撤出基层乡镇。由于缺乏竞争,服务质量差,广大农户得不到金融机构的便利服务,同时,信贷供给不足,无法满足农户的有效信贷需求。

  农家信贷资金来源进一步趋紧。2000年以来邮政储蓄从所在六个乡镇平均每年吸收存款为8000——9500万元左右,相当于人民银行对五个信用社进行支农再贷款支持。尤其只存不贷的单向业务发展,减少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来源,加剧了农村信用社资金供求矛盾。

  (四)目前部分农村信用社业务发展出现新的特点,并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支农工作进展。

  表现为农信用社经营方向与职能性质发生严重冲突。按照国家金融制度安排,农村信用社职能定位于支持“三农”,服务“三农”,而近年来信用社在同行业的竞争下,为求生存谋发展。舍弃部分应予扶持的农户,侧重支持乡镇民营企业发展。表现为所发放支持的企业贷款在各项贷款余额中占到相当比例。据对英言、蒲掌和古城三农信用社调查,2003——2004年所发放支持民营企业的贷款占三社各项贷款总额之比分别为35%、31%和48%。

  目前改革中的部分农村信用社把工作重心转向一味达“标”,不注重支农实效。因为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信用社发展各项业务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也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部分农村信用社对于消化处置不良资产的难度认识不足,更没有制定具体的落实计划措施;整体素质结构矛盾进一步显现,尤其表现在不少信用社负责人对法人治理结构,股份制或股份合同制等各项现代企业制度相关概念及根本意义了解不够和认识不清;不屑于研究辖内支农工作实际和探索如何建立适合的运行机制,只一味地为争取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待遇,而盲目硬性地去满足央行要求的标准。

  二、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难点与问题的对策

  1、政府部门要进一步重视农村金融工作,即要把报务“三农”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并纳入政府议事日程。

  (1)有关部门和当地政府,要为改进农村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加在农村交通、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鼓励和支持农村信息工程和建设等措施,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硬件”,为金融服务的提出和开展搭建平台。同时,地方政府也应把信用村(镇)建设工作纳入考核范围,建设诚信乡镇和诚信政府;此外,应借鉴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成功经验,地方政府出台减免税费等优惠政策和提供“一站式”高效政务服务,为招商引资和吸引外埠资金投入创造良好的新环境。

  (2)当地政府应以市场手段为主不断引导和推动地主产业结构调整,培育适应地方实际的经济发展项目和企业项目,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也为金融机构提供有效地融资舞台。

  2、对农村信用社要给予政策扶持:(1)加快推进农信化改革,央行发放专项票据给予资金支持外,重点要解决农信化不良资产处置问题。在出台不良资产外置优惠政策,如减免税费,财政补贴等的同时,建议国家同对待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一样,可尝试进行收购和剥离农信社不良资产。(2)通过政策扶持和调整,努力创造改善农业弱势地位的金融服务机制。对农信社担负的政策性功能业务,要给予财政贴息:对仅限于粮棉油收购的农发行,调整其业务范围,增加的扩大其政策金融职能,强化其支农职责和作用,如开办农业综合开发贷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和扶贫贷款等业务。

  3、建立综合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引入服务竞争机制。建立政策性、商业性和地方性金融机构可进可出,并存发展的格局。根据农村实际,国家和地方政府可制定不同类型金融机构进入农业领域的相应优惠鼓励政策,使政策性银行充分发挥政策支农作用,各类商业银行能积极提供有效金融服务,并消除乡镇服务盲区。同时,建立农村信贷资金内部循环机制,即要求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经营性质,将从农村所吸收存款以一定比例缴存人民银行,再由人民银行以支农再贷款的形式返还给当地农业,支持农村经济发展。
 

推荐访问:难点 金融服务 对策 欠发达地区 农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