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立足创新,为新农村建设量身定做金融服务

时间:2022-02-19 15:07:45 浏览量: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说到底要依靠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这就离不开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据专家测算,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政府、农民和社会各界投用于新农村建设的的资金要达到每个农民5000元以上。以宁都县为例,全县有61万农民,那么未来十几年时间内,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累计将超过3亿元人民币。面对如此巨大的金融需求, 县级农信社必须充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之中,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业务机制,为新农村建设量身定做金融服务,争取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实现自身更大作为和更大发展。

一、创新支农工作理念,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信社要强化命在农业、根在农村、情系农民的责任意识,对农民坚持多予、少取、放活既定方针。多予,就是向农民增加信贷投入,解决农民资金需求问题;少取就是实施贷款利率优惠,减少农民利息支出;放活,就是进一步简化贷款环节,方便农民办理贷款。

1、坚持“两个取向”,树立支农新理念。一是要坚持新农村建设取向,改进服务方式,完善服务功能,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农民的银行、农村社区的银行和零售银行。二是要坚持“双赢”取向,在支持新农村建设、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控制信贷风险,实现经济效益,达到社农双赢目的。

2、实现“四大转变”,确立信贷新投向:由支持传统农业向支持现代农业转变;由单纯支持第一产业发展向同时支持第二、三产业发展转变;由单纯支持农村生产向同时支持农村消费转变;由支持传统“三农”建设向支持县域经济“大三农”转变。

二、明确支农工作重点,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放总量

要根据新农村建设工作重点及国家计划投资重点,不断扩大贷款的覆盖面,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信贷投放总量,保证新农村建设资金有效需求的充足供应,确保新增新农村建设贷款的比例不低于80%的标准。信用社的支农重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是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主动参与各级政府列入财政预算或上级相关部门投入计划、有按年度拨款保证的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农电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支持村镇公共设施建设。对符合新村镇规划、政府已有前期投入,有关“六改四普及”等方面的建设,在掌握其现金流、确保还款有来源的前提下,配合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提供相应支持和服务。

2、支持农业新产业建设。加大对优质成长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开发针对中小农业企业的可持续金融服务方式;对具有资源、产业优势的农产品产业带、主导产业生产基地、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提高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综合服务水平。就宁都实际而言,应重点倾斜投向脐橙、黄鸡、蘑菇三大主导产业,特别是蘑菇产业,目前发展势头强劲,应持续大力支持。

3、支持新农村社会公益事业和农户个体消费。配套支持乡村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配合民政部门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代理发放各项政府涉农补贴。对具有稳定收入来源、诚信度较高的农民,与销售商协作,积极发展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等消费类贷款,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

三、创新业务发展机制,为新农村建设量身定做金融服务

服务讲究贴身或贴心。县级农信社要在继续做好传统存贷款业务基础上,根据农村“产业大户”、“龙头企业”等农村新型经济主体的不同特点,创新业务发展机制,采取“一户一策”、“一企一策”的办法为新农村建设量身定做金融服务。这就要求县级农信社深入农村市场开展贷款需求调查,积极征求农户建议,切实掌握农村急需贷款品种、农业资金缺口等情况,确保产品开发有计划,贷款投向有目标,使金融服务更贴近县域、农村、社区的实际需要,更好地适应新农村建设发展所要求的金融需求变化。

1、巩固基础性信贷品牌,灵活延伸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对象、额度、期限和范围,尽量满足农村不同层次客户的贷款需求。一是延伸服务对象,将小额农贷的对象延伸到个体工商户,具体包括传统种养大户、订单农户、进城务工经商户、小型加工户、运输户和其他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城乡个体经营户。二是延伸贷款额度,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户经营实力,适当提高农户授信额度,由原来最高1万元逐步提高到3--5万元,文明信用农户的最高授信额度提高到10万元。三是延伸贷款期限,改变过去“春放、秋收、冬不贷”的传统放贷模式,根据农户贷款用途、生产周期、还款来源等因素合理确定期限,允许跨年度使用。

2、创新支持新农村建设产品,满足农村多元化金融服务需要。应借鉴商业银行的成熟做法,根据农民资金闲置的具体时段,开发符合农民心理和需要的负债产品;根据农民生产生活的差异化要求,开发符合农民生产生活周期、体现个性特征的信贷产品;针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变化特点,提供集贷款、票据贴现、商账追收、融资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化金融服务以及便捷化、人性化、个性化金融服务;发挥点多面广、人熟地熟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委托理财、代收代付、代理保险等中间业务。开办农民住房贷款,对有产业基础或相对稳定收入,房体基础做好一层以上的建房农民给予建房投资额30%-50%的扶持。

3、创新贷款抵押担保方式,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大力发展以种养、加工、运输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生产性信贷,以住房、教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消费性信贷。依据“物权法”的实施,扩大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以动产和不动产抵(质)押贷款范围;可创办仓单质押贷款、农民住房贷款、大型农机具抵押贷款业务,尝试山林承包经营权抵押,果园、茶园土地经营权抵押等贷款抵押方式。积极探索担保公司担保、有固定收入的干部职工担保等方式,还可以开办农户联户担保贷款,加大对回乡创业农民工的信贷支持。实行“企业+农户”联合贷款,通过公司、农户、银行三方的资金联结,支持订单农业快速发展。

4、开展系列文明创评活动,营造农村诚信金融环境。积极建设和利用覆盖所有农户和农村企业的征信评信体系,不断优化授信受信机制,深入开展创评“文明信用农户”、“文明村镇”、“文明社区”活动,营造健康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培养有素质、讲诚信的新型农民。2006年宁都县共创评“文明信用农户”9823户(其中新农村建设点创评率达到了20%以上),占农户总数的8%,向“文明信用农户”发放贷款6986万元,对全县新农村建设起到有力的支持。

5、积极发挥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的作用,协助放贷、收贷、揽存。理事会成员应由相对公道正派,有威信有见识的“五老”组成,参与或决定新农村建设资金的规划和流通,并且对每一户村民知根知底。借助理事会这个中介,有助对新农村建设信贷资金的分析和控制,从而拔长信用社的支农手脚。

农业自然灾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本身蕴含着各种风险因素。金融机构对新农村建设提供支持必须承担因此转嫁的金融风险。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风险管控,确保金融安全是必须深入研究解决的问题。要视风险为重要的经营资源,坚持审慎经营、内控优先,坚持贷款“三查”制度,建立会计委派制度,加强贷后管理制度,使风险经营形成稳定、可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实现自身与新农村建设的和谐统一。

 

作者钟培林系宁都县委常委、副县长、农工部部长、县新村办主任

 

推荐访问:量身定做 新农村 金融服务 立足 创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