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在全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

时间:2021-12-12 15:34:27 浏览量:

同志们:找文章到更多原创-(http://www.zqwdw.com)

这次全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干部培训班,是乡党委决定召开的。把大家请来,集中学习,说明乡党委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视和培训的重要。这次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准确理解建设新农村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把思想统一到上级和乡党委的要求上来,弄清楚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和怎样建设新农村,切实担负起组织领导、推进落实的重要责任,确保全乡新农村建设有个良好开局。请大家注意学习,好好消化,学以致用,把培训收获运用到建设新农村工作中。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乡党委把这一部署看作是xxxx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乡党委制定了全乡新农村建设规划,对建设新农村提出了总体要求,全乡畜牧产业化会议对建设新农村进行了专题部署。目前,全乡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启动。从前段的工作情况看,各村行动迅速,正在按规划实施,但也有些干部对为什么要建设新农村、建设新农村着力点在哪、建设新农村如何推进等问题,在认识和工作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一)要深刻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建设新农村是党中央在新阶段做出的重大决策。大家都清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国家在农村推行了两大基本制度:一是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二是村民自治。20多年来,这两大基本制度决定了我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基本形貌和运行机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保障了农民当家作主。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农民负担重、农民增收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发展;到了九十年代,农村公益事业举办难、农民福利缺乏保障等问题又凸显出来。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先后推行了以税费改革为核心的一系列改革,先是费改税,紧接着免除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并辅以乡镇机构等配套改革,被称为农村的“第三次革命”,深受广大农民欢迎。但农民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通讯难、上学难、看病难、社会保障难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村发展深层次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需要国家继续做出相应调整。正因为如此,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做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指出我国已进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转折时期,随即在五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建设新农村。如果说税费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被动应对”,那么建设新农村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动出击”,标志着我国农村政策的根本转向,是“三农”工作指导思想的深化、升华和发展,反映了我们党和政府与时俱进的思维和谋略,表明了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建设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加快农村道路、水利、能源、通信、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不仅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可以拉动二、三产业发展,从全局上推动全乡加快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业问题解决不好,农村面貌得不到改变,农民生活得不到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成为空话。通过建设新农村,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才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在新世纪的一大创新。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农民安居乐业、和睦相处,使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通过建设新农村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要清醒认识我乡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我乡是牧业大乡,历届乡委、乡政府高度重视牧业发展工作。特别是近几年,我们抢抓机遇,从乡情出发,大力推进“精品型、环保型牧业大乡”,全乡农业、牧业和农村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但实事求是地讲,相对城乡面貌的较大变化,农村的滞后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建设新农村压力不小。在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中,农林牧渔业比重高达83.3%,这种产业格局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自然风险和乡场风险加大,财源建设基础不牢,农民收入难以实现稳定增长。全乡森林覆被率为11.5%,草原“三化”面积占可利用面积的31.3%,优质可饲牧草少。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8.5%。田间综合机械化程度为58.8%,结构不合理。通屯路硬化率不到60%。乡村债务非常重,村均债务达80万元、乡政府债务近400万元。税费改革后,乡村债务问题难以解开。全乡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5.5%;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的分别占30.2%和47.1%;文盲半文盲占7.2%。全乡各村没有文化设施。农村合作医疗处于试点阶段,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障比,统筹基金标准低,可报销比例低。对于这些问题必须有清醒认识,我们必须比别的地方付出更大的努力,否则难以与全县同步建成新农村。

二、把握总体要求,全面贯彻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建设新农村的战略部署,要求我们对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要求、基本原则和重点工作有一个总体把握

(一)全面理解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20字方针,是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总要求,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它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调整完善农村生产关系;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民主法制与和谐社会建设;既鲜明具体地指出了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又为建设新农村指明了方向。生产发展是首要任务。没有经济发展,就不能很好地解决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就没有物质保障,农村人居环境就难以根本改善,农村健康文明新风尚就难以树立,农村民主政治就会受到制约。建设新农村必须把发展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为发展各项事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生活宽裕是根本目标。建设新农村,必须努力使广大农民群众过上宽裕的日子,收入持续增长,衣食住行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充分享受改革和发展成果。无论是生产发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还是管理民主,最终都是为了使农民生活质量有根本性的提高。这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乡风文明是内在灵魂。乡风文明本质上是农村精神文明层面的要求,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技、风俗、法制、社会治安等诸多方面,集中反映了农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一“软件”建设不好,会造成新农村建设失去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抓好乡风文明,特别要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没有新型农民,就不能建设起真正的新农村。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引导农民养成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倡导积极健康的社会风尚,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促使农民由传统生活方式向现代文明生活方式转变。村容整洁是外在标志。村容整洁是透视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窗口,是农业发展的环境条件,是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它包括道路硬化,安全饮水、排水,清洁能源使用,垃圾无害化处理,农村改厕、改圈、改厨,绿化等内容。要从根本上治理脏乱差,形成民居美化、街院净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的良好面貌。通过创造干净整洁的环境,促进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进一步转变。管理民主是体制保障。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农村的具体体现就是管理民主,由农民群众自己管理自己的重大事务。这一体制,有利于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有利于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建设新农村必须在农村党组织领导下,健全和完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自治制度,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让农民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真正当家作主。

建设新农村20字方针是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各有侧重又有机统一,必须辩证理解、全面把握,协调发展、统筹推进。

(二)严格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原则。推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严格把握好以下原则。必须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的原则。这不仅是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决定的,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脱离了经济发展这个中心,农村其它各项建设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要立足发展搞建设,搞好建设促发展。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必须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的原则。新农村建设有赖于党和政府的主导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但更重要的必须发挥农民的主体力量,激发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互助合作、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农民把新农村建设当成自己的事情,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参加者、管理者和受益者。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建设新农村,农民是建设者,更是最终受益者。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农民负担反弹。要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标准,坚持把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为农民办好事、办实事,着力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看到实效、得到实惠。必须坚持科学规划的原则。规划决定新农村建设的水平和成效。要高起点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实际出发,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确定阶段性目标和实施办法,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防止一哄而起、急于求成。要量力而行、务求实效,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要突出特色,分类指导,不强求一律,不搞“一刀切”。必须坚持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广大农民群众,但仅靠农民群众自身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依靠农民辛勤劳动、国家扶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使新农村建设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政府要在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形成合力、分类指导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各工作部门合力、协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工作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各地区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三)进一步突出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重点。

加强培训,扩大宣传。各村要按照“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的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尤其要加强党员、村民代表的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重点学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百题问答,把思想统一到上级精神和部署上来,增强乡村干部建设新农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热情和干劲。

争取政策,完善措施。要把上级精神学透,把政策吃透,用好用足,做到该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行之有效的政策不能变,真正把党的惠农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研究制定本村的具体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借助内力和外力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改进方法,抓好落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围绕农民需求谋划新农村建设,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了解新情况,分析新问题,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着眼,从农民最急迫的事情入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增强工作的实效性。从事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同志,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增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本领和能力,做到亲民爱民,利民富民,维护好广大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发挥好党和政府主导力量、农民主体力量和乡场推动力量的作用,凝聚全社会智慧,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同志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机遇难得,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中央和县委的部署,振奋精神,开拓创新,团结进取,真抓实干,不断开创我乡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推荐访问:全乡 新农村 班上 乡村 干部培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