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宏发范文网平台!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思想汇报 事迹材料 发言讲话 述职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县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1-12-16 15:25:33 浏览量:
发展现代农业  加速“立县”步伐
共**县委副书记  
(2006年4月)
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基础产业,现代农业是富民之本、立县之基。作为全省典型丘陵农业大县的**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立足实情,总结成效,加速发展现代农业。
一、“五小五大”彰显初步成效
近年来,尤其是2006年,**县把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取得初步成效。
(一)小水利克敌大干旱。围绕“治水改土夯基础,通讯修路畅通道,美房沼气洁环境”总体思路,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有效攻克了百年难遇特大干旱。仅2006年,全县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33亿元,动工各类水利工程3976处,水毁修复1325处,新增有效灌面1.48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平方公里,打机压井4890口,建微水池1250口、沼气池5400口,完成滴灌减灾面积1278亩。如水利设施完善的竹北、二郎等乡实现了“干旱不减产、大灾不减收”,“幸福桃园”已经成为达州市农建亮点。
(二)小农户连成大基地。截止2006年底,全县建成规范化的农产品生产基地125.8万亩。其中:优质粮油基地80万亩、苎麻基地26亩、蚕桑基地2.5万亩。带动农户20.4万户(其中专合组织带动农户17.2万户),占全县农户总数的81.5%以上。同时,通过优惠政策的培育,财政投入的催生,全县有6个村达产业化示范村标准、2个乡镇达产业化示范乡标准。
(三)小专合联结大市场。按照“民建、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发展农村专合组织。2006年,新发展专合组织23个,全县农村专合组织总数达351个(全国百强协会1个,四川省百强协会5个),切实提升了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全县农产品市场销售总额2.9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20余元。
(四)小企业扶优大龙头。目前,全县共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10余家,达到了每个产业都有规模以上的加工企业,每个特色产业都有一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资金整合、技改扩能、政策支持,培育壮大,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0家,固定资产总额3.33亿元、销售收入达5.5亿元。2006年,东汉醪糟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3亿元、金桥麻业公司销售收入1.72亿元,大枫树丝业成为达州市茧丝行业的一枝独秀。
(五)小农技撬动大农业。本着“先进、科学、适用、经济”的原则,狠抓新机具、新技术、新良种等推广工作。全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40.1万亩、推广优良品种15个,推广粮经作物生产新技术12项,仅2006年推广苎麻打剥机、示范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等新机具622台。农业机械22.46万台件,总动力19.86万千瓦,百亩耕地达24.2千瓦,机电提灌控灌面达33.1万亩,占全县田面积69.6%。如五丰、江水、新建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基本实现了三变,即牛耕变机耕、人收变机收、天灌变机灌。
二、“五个欠字”透视存在问题
目前,**现代农业发展有了较好基础和可鉴经验,但还处在初级发展和探索阶段,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化经营水平欠佳。一是结构层次不高。畜牧产值比重低,传统农产品仍占主导地位。二是产品优势不优。优质苎麻、粮油等基地虽具规模,但受宏观政策、技术创新等影响,产品开发慢,竞争力弱。三是龙头企业不多。全县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仅10家,竹材加工龙头企业空白,且与农户多为买断卖断关系。
(二)生产要素支撑力欠强。一是素质不高。老、少、妇且文化程度低的“386199”部队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全县农业科技人才格局是以初级人才多、高级人才少。二是投入不足。各级财政投入数量虽增长,但与农业的高需求、大投入相比远不够;金融部门实行商业化后,放贷转向、规模缩减,尤其对“三农”投入有所减弱。三是农用物质有价高质差现象。
(三)抗御风险能力欠强。一是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是灾害多发、水源缺乏的农业大县,而标准良田比例不高、水利设施少而老化、基层疾病防疫网络不健全等问题还客观存在。二是应对市场风险机制缺乏。沟通农户与市场的中介组织发展缓慢,农户分散经营的现状,对千变万化市场应变能力匮乏。
(四)发展环境总体欠优。一是政策环境不宽松。重视扶持重点龙头企业,轻视发展规模以下企业;重扶规模企业,忽略发展种养大户;重大中型水利设施建设投入,轻农户生产发展投入。二是污染治理不彻底。产生污染的养殖业主、加工企业等与群众矛盾没有根本消除,纠纷难以遏止。
(五)服务管理功能欠缺。一是管理在弱化。农业体制运转不顺依然存在。二是服务在退化。大多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本职),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他非农工作。
三、“四大工程”加速现代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大县的当务之急。在县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县委把“农业立县”作为四大战略之一,力争通过实施四大工程和经过3-5年努力,建成产业化示范县、争当全市农业产业化排头兵、建成全省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县、打造中国苎麻产业集群地,加速农业资源大县向现代农业强县跨越。
(一)实施“三业并举”的产业工程,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联动力
积极推行“企业+基地+蚕农”、“公司+基地+农户”及“协会+基地+养殖户”等产业化经营模式,实施“三产业并举、三车间并建”的联动工程。
1、扩展基地,建好“第一车间”。实践证明,加快基地建设尤其是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建好农业生产“第一车间”,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关键。一要调优农业内部结构。做强苎麻,做实粮油,做优畜禽,做大劳务,做精蚕桑、做特绿竹和做活果蔬等,切实解决大枫树丝业、东汉醪糟、通源油脂等龙头企业原料缺。二是调整生产方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专业大户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种养业,积极推进“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扩大优势特色产业规模。今年,全县新建规范化农产品生产基地5万亩;力争到2010年,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
2、舞活龙头,建好“第二车间”。加工农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方向,加工农业要靠龙头企业来完成。围绕高效优势特色产业,充分发挥资源、技术优势,明确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定位和重点产品,大力发展辐射带动能力强、骨干型、成长型和出口创汇型龙头企业,加大新上项目和技改投入,重点扶优扶强金桥麻业、大枫树丝业、通源油脂、东汉醪糟等老龙,重点培育竹材加工、木材深加工等更多更好、潜质优、潜力大的新龙,重点发展集研发制、产加销、农工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龙头企业集团。力争到2010年,新发展龙头企业4家,其中国家级1家;每个特色产业至少形成一个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加工企业。通过建设苎麻园区,实现优势企业、优势产业的集群,逐步实现农产品由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国内市场向国外市场、由内销型向出口型转变。
3、繁荣商贸,建好“第三车间”。现代农业更需要农民组织起来,形成群簇效应,共同参与市场,抵御市场风险。认真贯彻即将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培育农村经纪人,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农技组织、基层供销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联合农户,兴办合办专合组织。支持供销社、粮油企业、邮政系统进行合作。重点扶持、规范、壮大现有5个省级百强协会和3个省级示范示范农村专合组织,大力发展一批新专合组织。建立以建设“中国苎麻交易中心”为龙头、以建设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为中心、以建设麻、竹、丝、禽等特色市场为细胞、以建设集贸市场为基础、以发展专合组织为介质的农村流通网络,推行网上交易。同时,完善农产品生产标准体系、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等,创建绿色食品、名牌产品等。
(二)实施“三新并提”的素质工程,激活发展现代农业的内在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民是农村生产力最具活力的生产要素。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科技的过程,也是培育新型农民的过程。
1、培育新农民。农民既是建设新农村的生力军,也是助推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所以说,没有新农民,难有新农村,难有现代农业。一是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通过“下访群众工作队”和“千名干部访万家”、“三下乡”等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神融入农民教育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中,贯穿新农村建设始末,帮助群众树立诚信包容、理解宽容的思想,引导群众辩证地对待党政作出的决策和开展的工作。二是加强农民法律知识教育。深入开展普法工作,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干部和农民法制观念淡薄的局面,使其利益诉求途径依法、诉求内容合法。同时,加强科普教育,大力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努力提高全县农民科学文化素质。
2、推广新科技。把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心环节和首要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深入实施科技富民行动,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一抓科技创新,重点加强对我县农业和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和攻关,尤其是苎麻脱胶技术、竹深加工技术等。二抓引进推广,继续引进适合**气候和土壤的新品种,加大淘劣扩优力度,提高品种优质率。重点抓好适合我县地理特点的收割机、苎麻打剥机、耕整机、栽插机等小微型使用农机具的推广。加快现代实用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步伐,提高科技对农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3、培养新民工。农民现金收入主要来自务工收入,加强民工培训,提升民工素质,提高务工效益。积极整合县乡党校、百岛湖职业技术学校、县职中、农广校、就业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资源,深入实施各项培训工程,力争全县农民及农民工掌握1—2门实用技术。真正使我县农民能洗脚出田间,洗脑回田间(当土专家或田秀才)、下车间(当技工或管理)、跑空间(当经纪人或做生意)。加大外输,加强回引,加速内转,农民工输转稳定在25万人次以上,内转收入占劳务收入比重大幅提高。
(三)实施“三驾并驱”的基础工程,强添发展现代农业的助推力
1、改善生产环境。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尤其对作为一个灾害多发、水源贫乏的农业大县来说,地位显得举足轻重。继续实行“山水林田路气电机园房”配套建设、集中成片、整体推进、综合治理。重点解决用水难、地力低问题,彻底治理病险水库、山坪塘,改造中低产田,抓好万亩以下渠道配套工程、旱山村集雨节灌工程、机电提灌设施和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建设,推进农田水利化、耕地良壤化,增强农业抗灾能力。
2、优化生活环境。从解决农民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问题入手,以村道通达、通畅工程为突破,加快实施“1小时**”工程,建设乡镇客运站,建设村级招呼站,突出解决群众运输难、搭车难等行路难;以建设沼气为载体,大力发展农村清洁环保能源,配套实施“一池带六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改沟、改仓),切实解决用能难,积极发展福祉民生的社会事业,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3、建设生态环境。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巩固天然林资源保护成果,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强绿化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全面开展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严肃查处违法用地和违法建设行为,综合整治村容村貌。充分挖掘麻文化、竹文化、田园文化、傻儿文化等人文资源,充分发挥五峰山、净土寺、清河古镇、幸福桃园等带动作用,探索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积极打造“农家乐”、“度假村”等乡村旅游产业。
(四)实施“三网并撒”的覆盖工程,增添发展现代农业的保障力
1、建立投入网络。增加农业投入、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是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以实施公共财政为契机,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涉农项目整合力度,由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安排支农资金、涉农项目。坚持“一资带三资”,发挥政府资金的带动作用,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入现代农业。引导和推动信用联社、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加对农业信贷投放。实行以奖代补支持“一事一议”。 逐步健全“农民自主加大投入、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稳定投入机制。
2、完善工作网络。一是充实领导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会议制度,充实和加强“三农”工作综合机构,建立涉农项目和财政支农投入议事制度等,专题研究“三农”工作重大问题和农业重点项目,研究制定对农业项目和农业资金进行整合的办法措施,增强统领农村工作和整合农村项目的能力。二是创新考核机制。继续实行县级主要领导干部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包挂重点项目责任制和农业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继续将“三农”工作纳入各级党政目标管理考核,加强对政策执行的督查。三是加强村级班子建设。抓好今年村支两委换届工作,选齐配强村级班子,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组织保障。
3、健全服务网络。现代农业服务业不仅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而且是提升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切入点。一是良种服务。加强良种良繁体系建设,培育种子种苗龙头企业,组建种子种苗专业化服务组织。二是农资连锁。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发展标准农家店,培育连锁经营企业,建立现代物流新体系;三是技术服务。发展以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主导,以专业性服务组织和各类农民中介组织为补充的社会化农技、农机服务体系;四是信息服务。实施好金龙工程农村信息化示范工程,整合网络资源,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农业信息服务。

推荐访问:现代农业 实践 思考 发展

猜你喜欢